此外,浙东根据地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因情况不同,实施不同方式、方法和程度的财政经济政策。在对日伪顽进行经济斗争的同时,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创办了浙东银行,发行了抗币等,这些措施都维护了经济的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开展大生产运动
1944年4月17日,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颁布了《开展春耕运动训令》,《新浙东报》发表了题为《努力春耕生产,保证军民一年生计》的社论,强调“各级政府机关应该把领导和帮助人民的生产运动作为自己当前的中心任务。”于是,浙东地区从春耕生产开始的大生产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
领导机关带头,部队边战斗边生产,广大农民积极参加。大家上山下地,开垦荒山荒地。民主政府为鼓励开荒生产,规定开荒地免税3年。1945年二三月间,四明特派员办事处向各县发放春耕贷款1800万元,使新垦的荒地种上了马铃薯、玉米、番薯、南瓜等杂粮。在大生产运动中,区、乡普遍行动起来,兴修水利,减轻了旱涝灾害。大生产运动的开展,为老百姓度荒救灾和解决军粮供应起了重要作用。
实行减租减息
浙东区党委根据党在抗日时期的土地政策,在浙东抗日根据地内普遍实行“二五减租”和减息的政策。“二五减租”政策规定,地主必须按法令实行减租,以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农民在减租后必须交租,以保持地主应得的利益,联合他们共同抗日。
1943年8月,三北地委总结了“二五减租”的经验,作出《关于今年实行二五减租的决定》,规定交租额最高不超过土地正常年产量的35%,最低不低于20%,副产一律归佃农。1943年,三北地区有105个乡减了租,约占全区141个乡的75%。减租使90%的农民得到好处。
对日伪顽的经济斗争
加强对敌经济斗争,既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政策,也是人民群众强烈要求。根据地军民展开了一场反封锁、反抢粮的激烈斗争。
日伪把三北地区生产的盐全部集中到庵东,由武装护送,控制盐业的生产、销售和盐税收入。“三五”支队就开辟庵东盐区,控制部分盐业生产,保障军需民用。日伪滥发伪币,强制扩大使用地区,破坏根据地的金融,扰乱市场。根据地抗日政府就采取措施,限制和缩小伪币流通范围,直至建立银行发行抗币。日伪限制药品、纸张等进入根据地,浙东行署就制定政策,鼓励商人从日伪占领区运进这些物资,从而有效地打破了日伪的封锁。日伪在1943年秋收季节进行大规模的武装抢粮,浙东根据地军民开展反抢粮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
创办浙东银行、发行抗币
根据华中局的指示,1945年4月1日,根据地公布《浙东行政区抗币条例》规定:发行抗币总数200万元,等于粮食200万市斤的价值,作为浙东银行的基金。抗币以元为单位,发行的票面(包括四明分行、三北支行、余姚支行和上虞支行)有:壹元券、伍元券、拾元券、伍拾元券、壹佰元券、贰角、伍角。此外,鄞县古林区署、武陵区署,慈溪县观城区署、丈亭区署、庄桥区署,镇海县政府等曾发行地方抗币,票面有壹角至伍元共计24种,这些地方抗币多数是作为临时货币代用券发行的。
发行抗币,是浙东财政经济展现对日伪斗争的重大举措,打击了伪币,控制了金融市场,对于稳定经济,发展生产,满足军政经费都起了重要作用。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