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战初期鄂豫边区统一战线工作
为了迅速打开鄂豫边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局面,1937年9月,中共中央派遣董必武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从延安抵达武汉。在董必武的努力下,10月,郑位三、高敬亭、何耀榜同国民党方面的代表刘纲夫、程汝怀等在七里坪举行会谈,双方就国民党全部撤出红军和游击队集结地区,红军和游击队停止打土豪,部队给养暂由国民党方面负责等问题达成协议。此后,经过董必武在武汉同国民党地方当局多次商谈,达成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协议,从而为鄂豫皖湘赣边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创建创造了条件。鄂豫边、鄂豫皖边、湘鄂赣边红军游击队完成整编并东进抗日后,在河南竹沟建立新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支点,与国民党地方当局建立起友好合作关系,以适应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形势。
1937年12月,中共湖北省工委同国民党进步人士李范一先生合作,以国民党湖北省政府建设厅农村合作事业委员会的名义,在鄂中汤池创办了湖北农村合作人员训练班。汤池训练班是国共合作的产物,是中共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基地。汤池训练班实际上成了中共湖北临时省委培养抗日干部的学校。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武汉的中共领导人十分重视同国民党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政府影响,在武汉广泛接触国民党上层人士,同他们建立了良好的统战关系。同时,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共产党人在武汉还积极开展了对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二、鄂豫边区初创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鄂豫边地区的政治、军事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政治上,原在武汉的国共两党的各级领导人和中间党派的负责人大多已撤往重庆,鄂豫边地区的上层统一战线不复存在。中共中央中原局派出李先念等大批干部一面深入农村,广泛发动群众,建立和汇集抗日武装,一面加紧开展统战工作。
开办军民合作饭店,与三十三集团军建立统战关系;与第五战区联合,成立“文委会”和“抗委会”;建立草店“小延安”,开办“茨河’训练所;同国民党信阳县长李德纯合作,建立信阳挺进队;改造“汉留会”,整编‘绿林'’武装;建立鄂中抗日武装,改造国民党县区乡政权;在统一战线旗帜下建立鄂东、鄂南抗日武装;李先念等南下豫鄂边,与各界人士真诚合作;汇集各地抗日武装,壮大统一战线基础;争取周叔屏率部反正;在豫鄂边区初创时期,战斗在这一地区的中共组织及其领导的新四军部队,坚持贯彻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在大力发展进步力量,不断建立和壮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的同时,尽可能地争取了中间力量,最大限度地孤立了顽固势力,使中共在这一地区抗日游击战争争取到了一段相对稳定地时间,使鄂豫边区抗日游击根据地初步建立起来。
三、鄂豫边区形成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
1939年11月至1941年1月,鄂豫边区形成时期,战斗在鄂豫边区的党组织和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的领导人,全面贯彻执行“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不仅将鄂南、鄂中、鄂东三地的抗日人民武装进一步统一起来,形成了统一战线的支柱,而且坚持对国民党实行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基本政策,并在同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中争取“有理,有利,有节”的略原则,以高超的团结斗争艺术和更加广泛、深入、扎实的统一战线工作,促使鄂豫边抗日民主根据地正式形成。其统战工作主要有:统一边区抗日人民武装;与美国进步人士建立良好关系,扩大国际反对统一战线;灵活机动地进行反顽斗争;区别不同情况,对国民党杂牌军进行争取和平斗争;利用社会关系,争取土顽戴焕章率部抗日;争取与改造郭仁泰部,壮大抗日武装力量;利用爱国人士关系,争取黄人杰、杨瀛等部反正;召开县委书记联系会议,开创地方统战工作新局面;按照“三三”制的原则,成立军政联合办事处。
四、鄂豫边区坚持和发展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
1941年1月至1942年12月,是鄂豫边区坚持和发展时期。鄂豫边区党委和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以民族大局为重,一方面独立自主地坚持敌后抗战,并积极配合国民党军奋力抗战;另一方面继续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战争,与敌伪巧妙周旋,使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一是捉敌顽军大队长刘亚卿,争取国民党县长刘梅溪;二是利用顽军之间的矛盾,创造“火线统战”;三是召开救联干部会议,建立广泛的农民运动统一战线;四是配合国民党正规军抗战,争取土顽军下层官员;五是利用日伪矛盾,歼灭伪军汪步青;六是举行首届人民代表大会,与爱国绅士共议抗日决策;七是支持日本反战同盟第五支部,形成国际反日统战工作;八是灵活运用斗争策略,粉碎顽敌夹击和8个月反共高潮。
五、鄂豫边区进步发展与巩固时期的统战工作
1943年1月至1944年3月,是鄂豫边区进一步发展和巩固时期。鄂豫边区党委和新四军第五师领导边区军民一面英勇抗击日伪军,粉碎了日伪军多次残酷的“扫荡”和“清乡”,一面坚持贯彻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和原则,大胆进行反顽斗争和开展对伪军中的两面分子的争取工作,在斗争中求发展,不仅开辟了赣北根据地,恢复了襄西根据地,而且创造了以洪湖为中心的襄南根据地,并挺进洞庭湖滨,形成了从武汉周围威胁日军的战略态势,从而使鄂豫边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巩固。
这一时期的主要统战工作:1、召开了蒋家楼会议,为胜利发展制定方略;2、发展襄南根据地,争取李正乾等部反正;3、争取刘筱约等部反正,恢复和发展襄西根据地;4、开辟石公华根据地,按“三三制”原则建立“行委会”;5、强化基本区乡保政权,扩大游击区“两面政权”;6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团结地主和农民共同抗日;7、确立“以巩固为中心”方针,开展扩大交友工作。
六、鄂豫皖湘赣边区形成时期的统战工作
1944年3月至1945年8月,是鄂豫皖湘赣边区形成时期。边区党委和新四军第五师以更加广泛而深入的统一战线工作,并争取一系列更为有效的措施,积极团结友军和社会各界人士,巩固和扩大边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华中力量对日伪军展开反攻作战,终使边区扩大到鄂豫皖湘赣5省边9万多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鄂豫皖湘赣军民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在统战工作上,1944年5月1日,李先念致电蒋介石,呼吁“团结抗日,抢救中原”;“组织人民大多数”,成立边区农救会;举行临时议会,广泛团结各阶层抗日人士;营救美军飞行员,与美航空队建立军事情报交换关系;确立“以发展为主”的工作方针,开辟湘北鄂西根据地;加紧对国民党军队的统战工作,争取程耀德率部起义。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