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正面战场 > 南京保卫战 > 内容正文

持续12天的南京保卫战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7-04-17 09:57:35

南京保卫战

  南京保卫战

  南京保卫战的开始时间为1937年12月1日,标志性的事件是日军下达了“大陆第八号令”,正式拉开了攻占南京的序幕;南京保卫战的结束时间为1937年12月12日,标志性的事件是蒋介石下达了撤退命令,唐生智执行蒋介石命令,但由于撤退部署匆忙混乱,导致了后期南京大屠杀的爆发。

  从上述数据可以得知,南京保卫战共打了将近十二天,最后以国民革命军的溃败、南京人民陷入地狱,遭受日本军队的大屠杀为最终结局。

  那么在这十二天的时间里,南京保卫战的整个进展和状态究竟是怎样的?如果按战争局势划分,南京保卫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2月1日至12月6日,在这一时期里虽然日军从多地展开了猛烈的攻击,但国民革命军并没有丧失防守的领地,并尽自己的全力阻挡日军的入侵,在这个阶段国民革命军中出现了许多壮烈牺牲的英雄。

  第二阶段为12月7日至12月12日,唐生智开始摇摆不定,没有坚持立场的结果导致军心溃散,日军逐个攻破国民军的防守,最后国民军开始溃败撤退。

  南京保卫战时间

  南京保卫战以及紧随其后的南京大屠杀,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虽然已经结痂,但仍然会经常产生隐痛。为了全方位的了解南京保卫战,必须先关注南京保卫战时间,并弄清楚南京保卫战爆发的时间是否有线索可循,南京保卫战时间是否能够推测?在南京保卫战时间内,整个战争的走势如何,为何会出现那种走势?

南京保卫战

  南京保卫战

  南京保卫战的发生时间为1937年12月1日,结束时间为同年12月12日,在历经了近十二天的惨烈战斗后,南京保卫战落下帷幕,中国方面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那么南京保卫战爆发之前,中日两方的局势是如何的呢?

  在南京保卫战志之前,中日两方已经爆发了战争,自卢沟桥事变以来,在1937年的8月份,中日之间又爆发了淞沪战争,整场战争爆发是因为日军刻意的挑衅而起,日军的目标是占领中国的上海地区,由于海战方面日军的实力(人力、武器)远远超过中国军队,于是这场战役以中方惨败为结局。

  日军本来并没有侵略南京的打算的,但淞沪战役之后,国民军的防线全面失守,日军见到中国军队在对战中如此溃败之后,便临时改变作战做略,决定向南京地区发起追击,试图攻占南京,彻底侵略中国。

  其实,经历了卢沟桥事变、淞沪战役之后,国民革命军理应对日军的侵略行为和侵略节奏有所防范,可以推测出在淞沪战役之后,日军一定会再次向中国发起攻击,可以提前做出相应的部署,以迎接南京保卫战。

  南京保卫战过程

  任何一场战役都有过程,不论是轻松亦或是艰辛,每场战役的过程都有着它的独特之处,南京保卫战同样适用于这个结论。在历史上,对南京保卫战结果的关注远远超过对南京保卫战过程的关注,但实际上正式南京保卫战过程出现了问题,才会导致其结果如此惨烈。那么南京保卫战过程究竟如何?在南京保卫战过程中,国民革命军究竟犯了怎样的错误才会导致南京大屠杀人间惨剧的出现。

南京保卫战

  南京保卫战

  南京保卫战过程按照时间划分,可以分为前奏、高潮和尾声三个部分。

  在前奏阶段,在1937年12月1日,日本参谋本部下达了进攻中国南京的命令,吹响了南京保卫战的号角,此后日军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南京周边地区,包括镇江、句容等地,日军的矛头直接指向了南京地区,国民革命军在蒋介石的带领下,由唐生智担任整场战争的总指挥,展开了与日军之间的殊死战斗。

  在高潮部分,在12月10日之前,日军与革命军发生了数次小规模的交锋,日军要求革命军投降,被唐生智严词拒绝后,于12月10日发起了全面进攻,其攻击之猛烈程度整个南京保卫战的高潮,南京的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国民革命军虽然顽强抵抗,但仍然不敌日军,在战争中处于劣势。

  在尾声阶段,12月10日正午时分,国民革命军下达了撤退命令,中国军队放弃了抵抗,日军最终取得了南京保卫战的胜利。

  南京保卫战双方兵力

  南京保卫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耻辱,其后紧随爆发的南京大屠杀更是置南京军民于水深火热的境地,那么南京保卫战中对战双方的兵力投入分别为多少,此战役之所以失败与南京保卫战双方兵力投入有无直接必然的关系?通过南京保卫战双方兵力的分析,可以从中看出什么问题?

南京保卫战

  南京保卫战

  南京保卫战的对战双方分别是中国国民革命军和日本军队,查阅历史记录,却赫然发现对于南京保卫战双方兵力的数字一直没有一个很明确的说法,甚至有些刻意歪曲事实、居心叵测的数据跃然纸上,在这些歪曲的报道中,南京保卫战中方的投入兵力仅仅只有八万余人,而日方的兵力投入竟然达到了三十万人左右。这种报道是严重的名不符实,从以下方面可以清晰看出。

  第一,南京当时是中国举足轻重的城市,是中国国民军选择的首都,国民政府虽然明知道南京不易防守,但决不可能只出动仅仅八万人的军队去参加南京保卫战,这很明显是刻意的歪曲;

  第二,南京保卫战后,中方的伤亡人数达到五万,还有十万余人被俘虏,如果将伤亡人数和被俘虏人数进行求和,其总和明显远超过八万,这与报道中方投入八万兵力的数据明显不符;

  那么南京保卫战双方兵力到底是怎样的呢?通过双方参战的部队进行推论,可以得出中方投入约为二十万人左右,日方的投入至少有六万人左右。

  南京保卫战并非不战而败

  收集南京保卫战的有关评价,有些不负责任的资料显示南京保卫战是不战而败的,但事实上南京保卫战并非不战而败,而是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战争后发现无力抵抗而放弃的。南京保卫战并非不战而败的依据都有哪些?南京保卫战并非不战而败,它都作出了怎样的战斗部属排呢?南京保卫战并非不战而败,它的战斗过程又是怎样的呢?

南京保卫战

  南京保卫战

  首先,南京保卫战中,中方是经过了战略讨论,并进行了战略部属的。

  国民革命军的最高领导人蒋介石在进行南京保卫战之前,就作出了一系列的战略部属,提出将沿长江一线作为主要防御方向,并成立了防御建设委员会。但是按照这个战略部属的核心思想,就决定了南京保卫战的作战性质处于不利地位,只能“逐次抵抗,逐次退却”,而不能严防死守,与敌死拼,但是后期蒋介石以及军委会高层却在该作出决定时犹豫不决,最终导致了南京的陷落。

  其次,南京保卫战,中方是经过了一系列顽强抵抗的,有以下事实进行说明。

  其一、在1937年12月5日,日军展开进攻,与国民革命军短兵相接,最终国民革命军几乎全部牺牲,日军要求国民革命军投降,但指挥官唐生智对这个要求不予理睬,而是继续严防死守,并下达了决不许轻弃寸土的申明。

  其二、南京是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它是当时中国的首都,所以在国军明知道南京能保住的希望寥寥无几,但仍然是抽调出来不少的军队来进行南京保卫战的准备。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