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紫金山屹立于南京城外,东西绵亘7公里,风光惊人而又深嵌历史。徜徉山麓,步步都可触摸到历史的碎片。散落在密林深处的一个个碉堡,就是这样的碎片。它们问世于抗日战争爆发前的动荡岁月,经历过南京保卫战的漫天烽火,见证了中国军人奋不顾身的血战场面,也见证了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的疯狂屠杀。可是,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它们备受冷落,直到本世纪初才渐渐被人看重。2012年3月,紫金山碉堡群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在退休前的20多年里,我一直在南京炮兵学院任教,亲眼目睹了汤山抗日碉堡群的消失过程。退休后定居中山门,对紫金山的碉堡又产生了浓厚兴趣。从2011年4月起,在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和中山陵园管理局文物处的支持下,我开始调查紫金山的碉堡,研究它们的昨天和今天。两年多来,在当地老人和登山爱好者的指点下满山寻找,先后发现了74座碉堡。初步判断,这是国内规模最大且保存最完好的抗日碉堡群,一旦获得公认,意义不可小觑。
本书将迄今为止搜集到的碉堡资料全部公诸于世,一来为登山游客打开一扇小窗,二来为军迷朋友深入研究紫金山碉堡提供一些有益的铺垫。
比紫金山碉堡更值得研究的是1937年冬紫金山战场上中日双方的拼死格斗。
紫金山、光华门、雨花台、中华门都是南京保卫战的重要战场。其中,紫金山战场的区域最广,防御工事最密,参战兵力最多。装备精良且训练有素的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坚守阵地,迎战日军第16师团。这是抗战初期双方实力相差最小的两支部队的激战。本以为教导总队多少能杀出点威风,谁知打了4天,最后几乎全军覆没。
紫金山之战,教导总队没有留下作战记录。抗战胜利后到上世纪80年代,有的参战军官写了些回忆文章,提到了紫金山的战斗,但大多缺乏细节,很难形成连贯印象。因此,人们无法对这场战斗进行深入研究。
后来,中岛今朝吾的《阵中日记》、东史郎的《东史郎日记》、松冈环的《南京战•寻找被封闭的记忆•侵华日军原士兵102人的证言》和《南京大屠杀史料集》陆续出版,大量第一手的日方资料相继披露,人们对紫金山战斗的认识才比较具体、比较全面。
本书根据自己对紫金山战场的实地考察,运用大量历史资料还原当年战况,引领读者进入战场,身临其境地观察炮火纷飞的历史画面。虽说是初步尝试,相信也会引起读者的关注。
本书内容力求准确,语言力求简洁,人物形象力求逼真。当然,“力求”是一回事,能否“做到”又是一回事。为便于交流和探讨,现将拙著分送各位朋友。书中瑕疵与败笔估计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