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场战役都有过程,不论是轻松亦或是艰辛,每场战役的过程都有着它的独特之处,南京保卫战同样适用于这个结论。在历史上,对南京保卫战结果的关注远远超过对南京保卫战过程的关注,但实际上正式南京保卫战过程出现了问题,才会导致其结果如此惨烈。
那么南京保卫战过程究竟如何?在南京保卫战过程中,国民革命军究竟犯了怎样的错误才会导致南京大屠杀人间惨剧的出现。
南京保卫战过程按照时间划分,可以分为前奏、高潮和尾声三个部分。
在前奏阶段,在1937年12月1日,日本参谋本部下达了进攻中国南京的命令,吹响了南京保卫战的号角,此后日军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南京周边地区,包括镇江、句容等地,日军的矛头直接指向了南京地区,国民革命军在蒋介石的带领下,由唐生智担任整场战争的总指挥,展开了与日军之间的殊死战斗。
在高潮部分,在12月10日之前,日军与革命军发生了数次小规模的交锋,日军要求革命军投降,被唐生智严词拒绝后,于12月10日发起了全面进攻,其攻击之猛烈程度整个南京保卫战的高潮,南京的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国民革命军虽然顽强抵抗,但仍然不敌日军,在战争中处于劣势。
在尾声阶段,12月10日正午时分,国民革命军下达了撤退命令,中国军队放弃了抵抗,日军最终取得了南京保卫战的胜利。
南京保卫战牺牲的将领
南京保卫战,于全体中国人民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南京保卫战中方败了,几十万的百姓、军官被日本鬼子活活的杀害,受害者悲惨遭遇的阴影很长一段时间内笼罩在全体中国人的心中,首都南京陷落的耻辱、日本鬼子屠城之恨重重地压在中华民族的身上。
在此,必须要向南京保卫战牺牲的将领们致敬,对南京保卫战牺牲将领们的精诚报国行为表示高度的敬意。那么,南京保卫战牺牲的将领们都有谁,他们都是在什么情况下牺牲的?
在南京保卫战中,中方牺牲的将领不光包括国军的高级将领,甚至还有少量的少将,将领的牺牲人数约有十几人。
在南京保卫战中,牺牲的最高军官是萧山令同志,职位为宪兵司令部副司令,并任南京市长,萧山令负责防守城内重要据点,在1937年12月13日牺牲,被追赠为陆军中将。
第二位牺牲的是朱赤同志,他是第八十八师二六二旅少将旅长,奉命守护雨花台一带,12月12日下午,所带领的部队几乎损失殆尽,最终牺牲于中华门。
第三位牺牲的是罗策群同志,第六十六军一五九师少将副师长,因中弹不幸殉国。
第四位牺牲的是高致嵩同志,第八十八师264旅少将旅长,12月12日下午,与全旅大部官兵壮烈殉国,后被追赠为陆军中将。
除了以上几位以外,在南京保卫战中牺牲的将领还有易安华、李兰池、司徒非、姚中英、谢承瑞、雷震等等,其中牺牲时最为年轻的将领当属谢承瑞 ,牺牲时仅三十二岁。
南京保卫战撤退为何混
南京大屠杀是紧接着南京保卫战之后发生的,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南京大屠杀就是炼狱,它给中国民族带来了永久性的精神伤害。翻阅历史资料,很多文献均指出南京保卫战的撤退混到直接导致了南京大屠杀的发生,那么南京保卫战撤退为何混乱?
按道理来说,南京保卫战是由统一指挥官,不应该出现撤退混乱的局面,为了弄清南京保卫战撤退为何混乱,就必须关注南京保卫战撤退时的具体情形,从而进行有关南京保卫战撤退为何混乱的分析。
首先,南京保卫战撤退命令下达的时机不对,导致了撤退命令下达后出现混乱状态。
作为南京保卫战的总指挥唐生智对战役的判断不够敏锐,随着战争的不断推进,国民革命军的损失已经越来越大,但面对日军的猛烈攻击,英勇的中国军人并没有丢失战地,但唐生智对南京保卫战的防守却毫无信心,以致于在一接到蒋介石的可撤退的命令时,唐生智便果断的选择了撤退。
其次,南京保卫战撤退会议开的较为匆忙,参会人员又不多,导致了南京保卫战撤退发生了混乱。
在12月11日晚上接到蒋介石的指示后,唐生智便12月12日清晨匆忙召集参谋人员仓促制订撤退计划,当各个地段被日军攻破之后,唐生智便开始实施撤退计划,在计划开始的第一阶段,唐生智便撤离了现场,这直接导致了撤退计划的实施困难,由于部署人员的撤离,整个撤退出现了大面积混乱情况。
南京保卫战川军失踪
1937年12月,日军向中国的南京地区发起了总攻,其攻势来得极为猛烈,中国国民政府紧急召开会议,决定对南京地区开展全方位的保卫战,为了能够有效地阻遏日军的侵略,除却南京现有的军队全部参战以外,蒋介石还下达了调集令,将四川、安徽、湖北、江西等省的军队进行紧急抽调。
但是在这些军队中,却出现了一个极为怪异的现象,南京保卫战川军失踪了,在南京保卫战结束以后,中方在清理伤亡情况之时,赫然发现南京保卫战川军失踪这一情况,并专门成立了调查小组去调查南京保卫战川军失踪的事件,但从调查结论来看,南京保卫战川军失踪似乎是一个难解之谜,至今仍无法解开。
为了抵抗日军对南京发起的攻击,国民革命军最高领导人作出了战略协调,将四川、湖北等地的军队进行了临时抽调,其中给予四川军队的任务是在南京保卫战中,负责左翼京杭国道一侧对敌警戒任务,所以说四川军队实际上并没有直接参与南京保卫战的战斗。
自12月7日起,日军加大了攻击强度,南京国民革命军防守的多地都出现了实收的情况,四川军队为了保存力量,于是全团开始向南进行全面的撤退,最终进入到青龙山山区。
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川军是不可能逃脱日军的大包围的,但实际上在被歼灭或者被俘虏的名单中又没有四川军队,只能推论四川军队在青龙山中遭遇不幸,全军覆没。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