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正面战场 > 南京保卫战 > 内容正文

南京保卫战:唐生智系奉令撤退
来源:新玉书坊   2018-08-22 11:02:32

  南京保卫战,即南京会战,日方称“南京攻略战”,1937年12月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首都南京的作战。会战从12月4日开始,至13日南京陷落,会战结束。南京陷落之日,即为南京大屠杀开始之时。

  1937年11月13日淞沪会战后,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兼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即指挥8个师团另2个旅团约20万人,分两路跟踪追击中国军队。

  北路上海派遣军5个师团沿太湖北岸沪宁铁路(上海—南京)追击;南路第十军3个师团沿太湖南岸宁杭公路(南京—杭州)追击,并以其一部出广德趋芜湖阻止守军西撤。

  日军趁势越过吴福线(吴县—福山)和锡澄线(无锡—江阴)两道筑城防线,直逼南京。

  松井石根(1878~1948),日本名古屋人,陆军大将,甲级战犯,南京大屠杀的罪魁。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陆军大学毕业。参加过日俄战争。曾任驻上海武官、步兵联队长、哈尔滨特务机关长、步兵旅团长、参谋本部第二部部长、第十一师团师团长。前后驻华13年,是所谓“中国通”。1932年任军事参议官、驻台湾日军司令。1933年晋大将。1937年8月日军进攻上海时,任上海派遣军司令,后任华中方面军司令兼上海派遣军司令,组织指挥进攻南京战役。1938年回国后曾任内阁参议。1948年作为南京大屠杀的首犯,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

  本来这松井石根在1935年8月已退出现役,中日战争爆发时,正带着老婆在日本的名胜富士山一带旅游。

  8月12日,日本大本营决定以第三、十一两个师团组成上海派遣军,以支援驻上海的海军陆战队。

  年近60的松井石根因是公认的“中国通”和攻坚战专家而被重新征召入伍,担任上海派遣军司令。

  南京之战前,日军原计划在淞沪之战后部队进行休整。可是,被上海之战大大刺激了胃口的日军中的狂热军官并不肯就此罢休。

  11月15日,第十军召开了柳川司令临席的军团扩大会议。在会上,少壮军官们提出了第十军单独进攻和占领南京的疯狂计划。最后,会议达成决议:“全军独断敢行,全力向南京方向追击。”

  有人提出粮草和弹药的补充如何解决?狂热的军官们说:“粮草不足,就地解决;弹药不足,就打白刃战!”

  陆军参谋本部的参谋次长多田骏中将,在11月20日接到第十军已擅自向南京进军的情报。11月22日,多田又接到上海派遣军松井司令打来的电报:“为了尽快解决事变,要求军部批准向南京进军和占领南京。”

  原来松井率领的上海派遣军看到柳川率领的第十军向南京进军,按捺不住争功的心情也开始向南京进军。上海派遣军和第十军就像在运动会上争夺第一名一样,开始争先恐后地向南京进发。

  由于参谋本部的少壮派军官多是攻占南京的积极支持者,在参谋本部的会议上,少壮派军官们高喊:“南京!南京!”,最后参谋本部在11月28日批准占领南京的计划。

  1937年12月1日,日本大本营下达了《大陆命第八号》命令:“华中方面军司令官须与海军协同,攻克敌国首都南京”。

  12月2日,任命朝香宫久彦亲王为主攻南京的上海派遣军司令官。华中方面军下达作战计划:上海派遣军12月5日主力开始行动;第十军12月3日主力开始行动。

  南京,当时的中国首都,已注定在劫难逃。

  一级上将唐生智请缨出战

  自日军在金山卫登陆,上海战局急转直下之后,守不守南京?这成为当时军事上的棘手问题。

  蒋介石于11月中旬连续召开三次高级将领会议,参加者有何应钦、白崇禧、唐生智、徐永昌、王俊、刘斐、谷正伦等。

  大多数人认为,南京位置孤立,且无现代要塞设施,不易坚守。今后将进入持久抗战的局面,从长远和全面的观点着想,应以保存力量为上,主张原则上不守南京,只用少数兵力做象征性守卫。

  唐生智在回忆录中提到:当上海的部队将要全部撤退的时候,蒋介石在中山陵园的住宅内,召开了一次高级幕僚会议。

  蒋提出了守南京的问题,并问大家说:“守不守?”

  他自己又说:“南京一定要守。”

  唐生智说:“我同意守南京,掩护前方部队的休整和后方部队的集中,以阻止和延缓敌人的进攻。”

  蒋说:“哪一个守呢?”

  当时,没有一个人作声。

  蒋说:“如果没有人守,我自己守。”

  唐说:“用不着你自己守,派一个军长或总司令,带几个师或几个军就行了。”

  蒋说:“他们不行,资历太浅。”

  当天下午,蒋介石又找唐生智去,对唐说:“关于守南京的问题,要就是我留下,要就是你留下。”

  唐说:“你怎能够留下呢?与其是你,不如是我吧!”

  蒋立即问:“你看把握怎么样?”

  唐说:“我只能做到八个字,临危不乱,临难不苟。”

  到18日晚最后一次会议,蒋介石表示:“南京是我国的首都,为国际观瞻所系,对全国人心也有重大影响,完全不守是不可以的。”

  会中询问谁愿担任防守责任,唐生智立起发言,慷慨陈词,自愿防守。他批评自抗战以来中下级士官牺牲甚多,但未见有高级军官牺牲者,“军人以身许国,当此危难之际,誓与南京共存亡。”

  唐生智(1889~1970),字孟潇,湖南东安人。陆军一级上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前敌总指挥、第四集团军总司令、湖南省主席等职。1929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院长。1934年任国民政府军委会训练总监部总监。1935年与冯玉祥、阎锡山、张学良等八人授一级上将。抗战爆发后,1937年9月任军法执行总监。12月20日任首都卫戍司令长官,指挥南京保卫战。南京失守后,避居湖南原籍。1949年4月回长沙,致力于湖南和平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等职。1970年4月6日在长沙病逝。

  11月20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同时成立南京卫戍司令部,任唐生智为司令长官。编组卫戍军共14个师,11万余人。

  其部署:以第三十六、第八十七、第八十八师和教导总队、宪兵团等防守市区及幕府山、紫金山、狮子山、雨花台等近郊阵地;以第二军团、第七十四、第六十六、第八十三军各2个师防守乌龙山、栖霞山、淳化镇、牛首山、龙潭等外围阵地;另以第一〇三、第一一二师防守镇江。

  守城部队虽有十余师,但每师平均只有7000人,而且有许多缺乏训练的新兵,都是临时补充的。各部队无论是兵员素质还是士气已与淞沪会战之时不能相提并论,特别是从上海战场撤下来的部队,伤亡惨重,兵员、装备来不及补充,战斗力严重下滑。

  会战经过

  关于南京保卫战开始时间,有资料以日本大本营下达进攻南京命令的1937年12月1日为期,也有以日军上海派遣军计划开始行动的12月5日为期。

  本文依据《第三战区南京会战经过概要》和《南京卫戍军战斗详报》,都是以双方正式开始战斗行动的12月4日为会战开始时间。

  12月4日,双方在南京外围开始小部队接触。6日各路日军抵近栖霞山、汤山、淳化镇、秣陵镇,对南京达成三面包围。

  7日,日军发起攻击,经两天战斗突破外围阵地,守军退守近郊阵地,镇江亦弃守。

  9日,日军第十六师团攻占麒麟门、白水桥,击退守军教导总队,直插中山门、太平门、和平门;第六师团攻占牛首山,在上河镇遭第七十四军猛烈抗击。

  日军进抵南京城下,并用飞机向城中投撒日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致中国守军的最后通牒,进行劝降。

  其全文如下:

  投降劝告书

  百万日军已席卷江南,南京城处于包围之中,由战局大势观之,今后交战有百害而无一利。惟江宁之地乃中部古城、民国首都,明孝陵、中山陵等古迹名胜蝟集,颇具东亚文化精髓之感。日军对抵抗者虽极为峻烈而弗宽恕,然于无辜民众及无敌意之中国军队,则以宽大处之,不加侵害;至于东亚文化,尤存保护之热心。贵军苟欲继续交战,南京则必难免于战祸,是使千载文化尽为灰烬,十年经营终成泡沫。故本司令官代表日军奉劝贵军,当和平开放南京城,然后按以下办法处置。

  大日本陆军总司令官松井石根

  对本劝告的答复,当于十二月十日正午交至中山路句容道上的步哨线。若贵军派遣代表司令官的责任者时,本司令官亦准备派代表在该处与贵方签订有关南京城接收问题的必要协定。如果在上述指定时间内得不到任何答复,日军不得已将开始对南京城的进攻。

  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对松井的最后通牒置之不理,并于当日下达了“卫参作字第36号”命令作为回答。内容为:

  (1)本军目下占领复廓阵地为固守南京之最后战斗,各部队应以与阵地共存亡之决心尽力固守,决不许轻弃寸土、摇动全军,若有不遵命令擅自后移,定遵委座命令,按连坐法从严办理。

  (2)各军所得船只,一律缴交运输司令部保管,不准私自扣留,着派第七十八军军长宋希濂负责指挥。沿江宪、警严禁部队散兵私自乘船渡江,违者即行拘捕严办。倘敢抗拒,以武力制止。

  10日,日军见中国军队拒绝投降,遂向雨花台、通济门、光华门、紫金山第三峰等阵地发起全面进攻,战况较9日更为激烈。特别是城东南方面,因复廓阵地已基本丧失,日军直接进攻城垣,所以形势尤为严峻。

  卫戍司令部急令第八十三军的第一五六师增援光华门、通济门城垣的守备,并于城内各要点赶筑准备巷战的预备工事,同时将第六十八军由大水关、燕子矶调入城内,部署于中山门及玄武门内构筑工事,准备巷战;

  另以刚刚由镇江撤入南京城内的第一〇三师、第一一二师由教导总队总队长桂永清指挥,负责中山门附近城垣及紫金山阵地的守备。

  当夜,第一五六师选派小分队坠城而下,将潜伏城门洞中的少数日军全部歼灭。

  雨花台方面,日军两个师团主力和步、炮、坦克及航空兵协同攻击,将第八十八师右翼第一线阵地全部摧毁。残部退守第二线阵地。当晚,日军第十八师团占领了芜湖。

  11日,日军第十六师团猛攻紫金山南北的中国军队阵地。紫金山及其以南地区,教导总队坚决抗击。激战终日,日军毫无进展,惟其右翼部队攻占了第二军团防守的杨坊山、银孔山阵地,进至尧化门附近。

  上海派遣军为使其第十六师团进攻容易及适时切断守军的东退道路,又从正在镇江等船渡江的第十三师团中调山田支队(第十三师团步兵第一〇三旅团长山田指挥的步兵3个大队、山炮兵1个大队),从第十六师团右翼加入战斗,向乌龙山、幕府山炮台进攻。

  日军第十军的第一一四师团及第六师团主力继续攻击雨花台。守军第八十八师的第二线阵地又被摧毁,守军被迫据守核心阵地。

  日军第一一四师团右翼部队开始攻击中华门,城门被炮火击毁。少数日军一度突入城内,但被第八十八师据守城垣的部队歼灭。

  日军第六师团左翼部队之一部沿长江东岸北进,在上新河击退宪兵教导二团的1个营,占领了水西门外的棉花堤阵地。

  日军国崎支队在当涂北慈湖附近渡过长江,沿西岸北进,向浦口运动。

  占领芜湖的日军第十八师团因转用于杭州方面,不再参加进攻南京的作战。

  12日,日军第九师团攻占雨花台,遭守军第八十八师顽强抵抗,继而突入光华门激战;日军第十六师团攻占紫金山,继又攻入中山门,突入城内;日军第十三师团向乌龙山要塞猛攻;另以第九旅团横渡长江企图夺占浦口,切断守军唯一北撤退路。

  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电告汉口政府,措辞即颇为悲壮:“吾军以血肉之躯,与钢铁相争,伤亡之数,当然重大。”

  当日下午4时,唐生智下令突围,向江北撤退。部队当晚涌向下关争船抢渡,10万守军顷刻失控。

  13日,日军占领南京后,连日屠杀中国被俘官兵和平民达30余万人,史称“南京大屠杀”。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