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正面战场 > 上高会战 > 内容正文

张灵甫部下谈上高会战:日军遭重创 丢弃尸体溃逃(下)
来源:凤凰网历史 作者:钟子麟   2017-05-05 09:36:23

  74军当时军部驻在官桥街,51师刚移驻刘公庙附近,57师在泗溪,58师在棠浦。一接到罗卓英的命令,王耀武立即着令57师和58师就地集结,占领在石头街、泗溪、官桥和棠浦一线的既设阵地,51师主力在太和圩待命机动。张灵甫因伤在后方歇息了一年有余,他是习惯了常年在前线征战的真正军人,不能上战场简直像失业一样难受,如今一回来就碰上了大战,他精神抖擞。58师师长廖龄奇当时去湖南岳麓山参加军官训练团学习,不在任上,于是新到乍来的副师长张灵甫就代理起师长职务,指挥全师行动。3月16日,张灵甫接到军部命令,着手布置上高县城自东北桥头到官桥和棠浦之间的阵地线。

  58师的战斗部队,包括第172团、173团、174团和补充团共四个团,外加师直属部队的迫炮营、工兵营、辎重营和通讯连。张灵甫迅速对各部做出了战斗部署,他以第172团和173团在官桥和棠浦呈南北向展开,构成约十公里长的主阵地,准备迎击日军的正面来犯。主阵地的右翼接第57师防地,暂时毋需多虑,左翼的防线则是一大空当,如果要在这一段作与主阵地同样的重兵布防,那张灵甫就连一个预备队都剩不下。将有限的兵力过多陷在固定阵地上,只会把自己置于僵硬被动的不利境地,张灵甫不考虑这种守株待兔式的机械防御,他要尽可能多的控制机动兵力供他随时灵活运动,把主动权抓在自己手中。可是,宽广的侧翼也不能毫不设防,于是他作了一个以小搏大的布置,张灵甫命令174团派出一个营,以连排为单位在侧翼展开,犹如章鱼的触须般尽量向前延伸。这样的布阵并非是心存侥幸想赌一把,张灵甫很明白,如果敌人果真重兵来迂回侧翼,一个营的兵力根本无力有效挡住强敌,他的目的只是用这个营充当“触须”,日军若有风吹草动,这个“触须”足以起到及时反馈敌情的预警作用,一旦出现紧急状况,他就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在日军到达之前调整防卫重点,在局部形成优势兵力应付敌人的主攻方向。机智地运用小部队而不处处设防,敢于抽出重兵控制在重点阵地做机动防御,这需要指挥官具有相当的胆略,敢于冒险,而这种冒险又不能盲目,得基于对敌人主攻方向的准确判断,张灵甫在官桥的阵地布置,显示他的战术风格相当大胆灵活。在随后的战况发展中,他果然得偿所愿,一收他所预期的积极功效。

  一切才布置停当,次日,负责棠浦阵地的173团团长蔡仁杰向张灵甫报告,该团前出村前街警戒的第2营前哨与鬼子队的搜索队发生了枪战。日军第33师团的前锋部队离棠浦只有约十五公里了。

  守卫第一二线的第70军浴血奋战了两天,预9师和第19师在北路来敌攻击下迭次后退,基本达成了引诱、迟滞敌人的预定目的。不同寻常的是,北路阻击部队的撤退并没有按常理向居其后方的74军靠拢,而是背道而驰,作离心的转向遁逸而去。日军第33师团接连击破70军的阵地,师团长樱井省三得意洋洋,对对方蹊跷的撤退方向未觉异样,乃命师团跟踪追击“溃退”的70军,结果在苦竹坳的狭窄山隘遭到70军和72军的围攻,樱井突围而出,却自以为已经吸引并击破了一部分中国军队,完成了配合第34师团作战的任务,于是樱井在19日率部向奉新北撤,准备休整后调往华北作战去了。

  这一曲折造成先前从伍桥何南窜村前街的第33师团那个前锋大队得不偿失,58师的173团第2营与来犯之敌激战一昼夜,日军伤亡二百余人,一无进展,次日,第33师团大部队开始撤退,该大队亦无心恋战,落荒而去。

  58师真正的恶战,还是从官桥街开始。

  官桥街离上高县城仅16公里,两条溪流在此交汇,近棠浦的一侧称浦水,近泗溪的一侧称泗水,一座七八十米长的五孔石桥横跨溪流,非雨季时节,桥下小溪涉水可过。3月17日,中路敌军第34师团主力突破70军107师祥符观阵线,越过高安,先头部队沿湘赣公路继续向西推进,18日午后在龙团圩与74军57师的警戒部队接战,进而向57师的杨公圩阵地发起攻击,兵锋从土地庙直指官桥街。

  当天一大早张灵甫就接到报告,172团的侦察排游动哨在与57师防线的结合部发现了敌情。当日,日军一个大队附骑兵和炮兵共八百余人进攻由172团两个连据守的警戒阵地,敌人出动九架飞机轮番轰炸,在小小的山头倾注了上百枚炸弹,担任警戒的两个连坚守阵地,两名连长一死一伤,官兵伤亡八十余人,一直打到傍晚时分,才撤入主阵地与主力会合。

  战场上的尸山血海,有时会令军人对生死产生职业性的冷感。消逝在枪炮下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在参谋的笔下化作一连串冰冷抽象的数字,张灵甫翻阅着战斗的报告,他的关注焦点更多落在战果上。两个连抗击倍数的日军整整一个白天,为他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们的牺牲对整个战局的贡献是超值的。

  在警戒部队迟滞日军的这段时间里,张灵甫调兵遣将,已经将阵地重新调整完毕。敌人的主攻目标显然针对官桥街,张灵甫决定加强官桥正面的守卫兵力,除原守官桥的172团外,他将补充团也调至官桥防线后方组成重叠配置。此时敌第33师团已经被70军吸引北开,棠浦方向战况趋于稳定,张灵甫当机立断,将左翼的174团主力从棠浦拉到官桥侧面,渡过浦水向敌后的猴子岭推进,右翼与57师及时取得联系,必要时协同行动。经过一连串果断的调动,张灵甫在官桥街摆出一个正面重点防御,两翼攻守兼备的迎战态势。

  19日,第34师团向58师在龙形山、墓田圩的阵地发起攻势,172团团长王伯雄沉着应战,以密集的火力狠狠压制敌人的进攻势头。日军正面久攻不下,张灵甫又在它的背后杀出奇兵,他断然采取攻势防御,命174团迅速占领猴子岭,与另一侧的57师一部合击日军的侧背。遭到来自背后的突袭,日军大感意外,来犯的第216联队第2大队在58师和57师两部夹击下,遭受重创,该大队在离官桥以东一点七公里的万子桥渡河时,大部战死,大队长木下重四郎也中弹毙命。同时,该师团的炮兵部队也遭到侧击,措手不及,甚至连标尺都来不及装定,只得向勇猛冲锋而来的攻击部队作直接瞄准,抵近射击,该炮兵一部被消灭。

  第34师师团长大贺茂发现自己撞上了南墙。该师团自16日从南昌出发以来,相比南北两路与国民党军的缠斗,他这中路相对轻松,没费多大力气就打穿当面中国军队的阻击,向着目标长驱直入,这助长了大贺茂的骄横之气。其时,他的右翼已经由于第33师团的过早撤离而暴露,左翼的情况也出了毛病,第20混成旅团因轻率分兵正在被李天霞的51师和第49军的26师各个击破,头脑发热的大贺茂居然对此都视而不见,他不理会两翼的空虚,自己带着中路主力继续向上高突进。或许是70军前几天的佯败使大贺茂产生了轻敌和麻痹,他判断当面的中国军斗志不强,攻取上高指日可待,却未意识到自己已经中了诱兵之计,一脚踏入了对方预设的决战陷井。至此,我方第一阶段诱敌深入的战役目标已经达成。

  经与57师和58师的接触之后,大贺茂明白遇上了劲敌,对方在他倾其主力的猛攻面前毫无惧色,阵地巍然不动,这最后一道防线的抵抗越来越强韧,与之前的一二线完全不是一回事。大贺茂决定以锥形战法集中兵力作定点突进,他向空军搬来援兵,呼叫航空兵第三飞行团远藤少将派出数十架轰炸机助战,并在进攻前向守军大量施放毒气。日军战后曾将大批的化学武器遗弃在上高战场,1992年,就在泗溪官桥街,扩建圩集的民工不慎挖到地下锈迹斑斑的毒气弹,造成无辜群众一千三百多人中毒。掩埋半个多世纪后挖出的毒气弹还有二百余枚,足见当时日军使用毒气的数量之多。

  20日拂晓,一股刺鼻的异味在阵地上蔓延开来,黑暗中眼睛察觉不到毒雾,越来越浓的异味,使人痛咳难忍,涕泗交加,58师172团的官兵陆续出现中毒症状。日军则一反常态,趁着守军被大批熏晕之机,天还未亮就出动主力向官桥、泗溪猛攻,第20混成旅一部也从南面赶来会合,大贺茂的兵力更加雄厚。天亮之后,三十余架日机飞临,对着守军频繁扫射轰炸,172团激战竟日,在敌人飞机大炮加毒气的轮番攻击下,敌人从官桥、泗溪的57师和58师结合部之间向我方阵地突入,58师位于塘坎的阵地出现动摇,战况危急。

  所幸张灵甫留了一手,他事先已经将补充团置于阵地的后方高地,面对蜂拥而来的日军,张灵甫兵来将挡,他镇定地按既定布置将补充团顶上一线。补充团在团长何澜的带领下,向扑来的敌人发起迎头反击,高地上的迫击炮和重机枪也以猛烈的立体火网,将日军的后继冲锋波次大力遮断,成功遏制住敌人的进攻势头。58师的阵地当晚稍向后移动之后,稳住了阵脚。

  21日,王耀武接到薛岳和罗卓英发来的联合电令,命锦江北岸采取守势,以确保上高为主。王耀武随即调整部署,命令张灵甫向后收缩,退守上高西北的白茅山、樟树下、何舍一线,与守聂家山、云头山、源山庙的57师在上高城附近构成新的阵地,与敌三个联队继续激战。

  日军的大部队尾随而至,在飞机掩护下,沿着崎岖的山道向上高的门户下坡桥急进。据我方情报人员密报,在日军路经的某处观察,列成纵队的日军绵延不绝,足足七个小时一直过个不停,足见日军的兵力雄厚。

  22日,更激烈的恶战在上高城东展开,敌人向57师和58师发起全线进攻。张灵甫和余程万将各自的师指挥所设在镜山一侧的山腰,率部与日军在城郊死战不退,誓死坚守上高核心阵地。据战后的报道,我方伤员十之六七为刀刺伤,可见当时近战搏杀的激烈程度。王耀武也在锦江南岸的军指挥部里彻夜不眠,指挥部队背水一战,并且拒绝渡江撤退。

  离上高十余公里的毕家庄,也成了兵的世界,只是聚集在这里的都是日本兵。23日,大贺茂到达毕家庄,指挥日军主力向石拱桥、下陂桥、白茅山再次猛扑,57师镇守的下陂桥一带战况尤为激烈,阵地前布满了一批又一批的日军尸体。仅此一天,敌我双方的伤亡数字就高达四千余人。

  74军在上高核心阵地与敌抵死厮杀的惨烈情景,当年在附近山头坐观战况的目击者有这样的描述:

  “敌军早已开始拂晓攻击,天稍明亮,敌出动飞机,从最初的二三十架到最多时的七八十架,犹如蝗虫一般,遮天蔽日地连续飞临上空,围绕上高城周围,反复盘旋侦察,旋即向城池和设防阵地及其外围轮番俯冲投弹,狂轰滥炸,各种火炮集中猛烈轰击,坦克开路,掩护步兵冲锋猛扑。眼看上高浓烟滚滚,一片火海,从飞机、炮群倾泻下来的钢铁,炸得地动山摇,震耳欲聋。敌军使用这么多的飞机和如此强大的炮火,这是我参战以来所仅见的。”

  一位名叫邹继衍的参战军官在他的《上高战役亲历记》中描写了他所亲眼目睹的战斗情景。邹继衍当时是第70军107师320团第1营的少校营长,他的部队来到离上高约五公里远的一个山头待命,邹营长与他的团长等军官登高极目,74军的57师和58师与日军的彻夜激战尽收眼底。他继续写到:

  “最令人惊服的是:当敌机、火炮猛轰时,我方阵地静悄悄地毫无反应,好像守军已经被消灭,或全部撤走。可是一待敌步兵冲锋达到有效界,设置在战壕、山洞中各种隐蔽巧妙的火力点内,轻重武器喷射出来的弹雨,就像冷水一般洒向敌群;配备在后方远射程、大口径火炮,也紧随着发出雷鸣怒吼,进行地毯式的迅猛疾射。在我严密火网与步炮协同反击下,打得敌军晕头转向,丢下一批尸体和被毁坦克,仓皇溃退。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反复拉锯战,使得凶顽的日军,在这铜墙铁壁的坚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眼看上高近在咫尺,就是可望而不可及,未能靠拢一步。这场持续近十二小时的恶战,实在算得上攻防战中演出的威武雄壮的战例。”邹继衍《上高战役亲历记》(《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闽浙赣抗战》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5月)

  前往74军军部联系支前和劳军的上高县工作人员,趁着战斗的间隙来到前沿阵地。

  “只见我方战壕挖好了又炸平,炸平了又重挖,整个山头,几乎被炸弹炮弹翻了过来。在血肉与泥土互相搅拌、互相渗透的土地上,士兵们正在抢挖战壕、掩体。他们的脸都是烟尘和鲜血,牺牲的战士身上棉衣被炮火撕裂成缕缕碎片。没有炸倒的树木,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大枝丫。在树丫上,牵挂着被炮弹炸碎的衣带和破布,残肢断臂。”王道平《长留浩气满乾坤》(《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闽浙赣抗战》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5月)

  57师和58师在正面阵地的激烈抵抗,把日军堵在镜山口进展不得,敌人只能停在离上高城东数公里外,遥望城垣,望城兴叹。

  日军第34师团向上高猛攻两日,伤亡惨重,对大贺茂来说,战况却急转直下。当74军在正面硬抗强敌的时候,70军和49军已经从左右两翼逼近日军的侧后,72军也在24日抵达上高战场。从棠浦、南茶罗而来的70军预9师和19师先到一步,在22日就向大贺茂师团司令部所在地毕家庄发起突袭,该师团司令部的战斗指挥所、锱重及野战医院都遭到了袭击。环顾四周,大贺茂焦急地发现,自己的部队被74军阻于镜山口,两翼和后路被另三个中国军隔断,第34师团已经陷于中国军东西十五公里、南北五公里的包围圈内,进退不得。这下子大贺茂自身难保,再没有心思笃定进攻上高了,在向武汉的第11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发出求救急电后,24日下午,大贺茂命令停止进攻上高,在原地固守待援。已经返回安义的樱井省三则疲于奔命,再次奉命向棠浦进发,救援被围的第34师团。

  23日深夜,罗卓英见已达成计划中的会战第二阶段目标,为激励将士再接再厉实施包围决战,他亲拟“当前胜利保障十则”,通告各部队:“目下对敌包围形势,业已形成,包围圈也已缩小,今天就是我军对敌施行全线求心攻击开始的时候,也是我军对敌展开歼灭战的良机。”并激励各部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过去八天的苦战中,万余伤亡将士的血花,正期待吾人今明两天之努力,结成胜利之果,报答国家。第74军奉新烈士墓,第74军高安烈士墓,巍然在望,吾人必须迅速歼灭巨敌,以伟大战果,报慰英灵。”罗卓英《上高会战概述》(《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闽浙赣抗战》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

  终于等到决战反攻的时刻。张灵甫下了镜山,来到已经变成一片焦土的下坡桥,指挥58师向官桥街方向大举反攻。只用了一个白天,58师就攻到了桥头,第二天,部队继续向官桥街攻击前进。张灵甫来势汹汹,日军为

  阻止58师的攻势,出动飞机并再次施放毒气负隅顽抗,所幸老天助了张灵甫一臂之力,天上电闪雷鸣,下起了及时雨,毒气在风雨中迅速消散,敌人的飞机也只得一时暂停出动。两天内,58师在瓢泼大雨中会同友军连下毕家傲、古山、长岭、南茶罗,并将58师的迫击炮营拉上长岭,炮口指向泗水一线。

  赶来救援的敌第33师团在27日突破了第70军19师在棠浦的防线,在官桥街西南与第34师团会合,一部到达毕家庄与大贺茂取得联系,准备掩护第34师团突围。

  58师连续作战十余天,人困马乏,但是,此时的张灵甫已经打出了气势,强烈的攻击欲望使他再现猛张飞的本色。27日午前,他已指挥58师攻占傲古山,并派出蔡仁杰的173团向官桥街外围阵地继续奋勇突进,于午后3时进抵离官桥仅约两公里处,即将直捣官桥街核心阵地,一举端掉日军的老窝。已如惊弓之鸟的日军受到蔡仁杰的攻击,在泗水河畔乱作一团,长岭上的迫击炮营也居高临下,将愤怒的炮弹直泻渡河撤退的日军。与此同时,172团则向毕家庄攻击前进。

  但是第34师团在与援军会合后,已于27日迫不及待强渡泗水,开始突围。日军的战史记述了该部撤退时的惨状:“第三十四师团带着数百名伤病员好不容易全部渡过泗溪,按兵团司令部、行李、独立山炮队、病员输送队、野战医院、后卫部队的行军序列,开始向土地王庙东进。如前所述,土地王庙在五日前已成为待命的敌第九师中枢阵地。另外,在侧背还有重庆军六个师并列尾随追击。入夜,雷电伴随着大雨,各部队在严加戒备下渡过黑暗的一夜。28日凌晨2时负责野战医院警卫的炮兵第八中队,终于在土地王庙村庄西端遭到优势的重庆军攻击,致使该中队在处理了火炮后,全体壮烈阵亡。”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