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正面战场 > 上高会战 > 内容正文

酣畅淋漓的胜利,上高会战(一)
来源:萨沙   2018-12-19 08:40:02

  时间进入了1941年,这可谓抗战开始4年多以来,最困难的一年。除去国内各方面因素不谈,国际环境也是对我们非常不利的。中国自身力量薄弱,体现在军工生产上,就是存在大量武器弹药的缺口。在抗战最初的1937年和1938年,靠着相当数量的德国军售物资在顶着。大到鱼雷艇,轰炸机,小到子弹,钢盔,望远镜,到处都是质量优秀的德国货。

  好景不长,自从1938年德国希特勒倒向日本,撤出军事顾问,中止军事合作以后,德国的军售就终止了。

  东方不亮西方亮,从1938年开始,苏联开始大量军售给中国,前后一共提供了20个简装师的装备,中国以桐油矿石皮毛粮食等实物偿还。

  遗憾的是,到了1940年,苏联逐步和日本达成协议,军事援助就几乎停止了。

  到了1941年4月《日苏中立条约》签订以后,再从苏联手中拿一根毛都不可能了。

  众所周知,美国对中国的大规模军事援助是在1942年开始的,原因并不是老美良心发现,而是他的后花园珍珠港被小鬼子炸得稀巴烂。显然,从1940年下旬开始,中国急需的外部的军事援助,基本就停止了。

  这对于一个连子弹都需要从国外进口1.5亿发/年的虚弱国家来说,无异于是雪上加霜,也是陷入绝境的开始。

  这一艰苦时期,持续了长达3年之久,直到1944年末期才因为交通线的逐步通畅,得以缓解。

  这段时期,也是抗战中的艰苦期,用蒋介石的话来说就是:苦撑待变!

  四次短促突击

  1940年中国战场仍然进行了数次大规模会战。日本在当时已经制定了南下的政策,为了抽调在中国的100多万大军出泥潭,日军孤注一掷全力猛攻中国。

  他们目的自然是希望中国政府立即投降,以缓解日军在持久战中可怕的消耗。

  而作为侵华日军主力的华中11军,自然就是进攻的急先锋。

  在1940年5月,为了消除11军西部的巨大危险,新上任的11军司令,军刀组的园部和一郎发动了枣宜会战。枣宜会战是自武汉会战以来,日军在中国发动最大规模的会战。

  在这之前,第5战区成功的在随枣会战中重创日军,又在冬季攻势中打的日军狼狈不堪,是日军的心腹大患。

  此战的目的除了重创李宗仁的第五战区以外,更需要占领宜昌作为重庆大轰炸的前进基地。

  这次会战极为惨烈,国军打的并不好,不但宜昌没有保住,还痛失33集团军司令张自忠上将!

  不过,第5战区的主力并没有遭受毁灭性打击,仍然具有相当强大的作战能力。日军也无力保证自己新占领的枣阳到随州一线,最终被迫全线放弃撤退。

  此战结束以后,园部和一郎司令官认为,第5战区主力虽然没有遭受毁灭性打击,毕竟也有一定的伤亡,预计至少休整半年以上才有进攻的能力,暂时不足以为患。

  事实证明,这是不了解中国战场的园部和一郎的一厢情愿。事实证明,枣宜会战刚刚结束,国军李宗仁第五战区和薛岳第九战区,就开始持续不断的部分反攻,四处骚扰日军。

  鉴于自己的控制区四处被国军袭击,园部和一郎被迫在枣宜会战刚刚结束,就接连发动了四次局部会战。

  一是继续西进扫荡随枣一线,反击第五战区的骚扰;

  二是北上进攻豫南,也是河南省南部,试图歼灭第五战区主力的汤恩伯31集团军;

  三是向西南猛攻,保证宜昌的安全,击溃国军第五战区中央军肖之楚26军。

  四是向东南方向猛攻,全力攻击赣西,这也就今天要说的上高会战。

  发动着这四次局部作战的目的,都是为了确保11军的安全。有些朋友觉得奇怪了,确保安全不是应该防御吗,怎么进攻呢!

  这就是日本人的军事思路,所谓再好的防御也不如进攻,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打个比方,这像金庸武侠小说里面的武功一样,人人都讲究以攻为守,先发制人,而不能以防御为主,让敌人占到先机。《笑傲江湖》里面有一场决战,嵩山派掌门人莫大先生和大嵩阳手费彬单挑。这两人武功差不多,不分伯仲,但莫大先生突然偷袭,先发制人。费彬慢了一拍,结果处处受制,最终死于莫大先生的剑下。如果莫大先生不是先发制人,而是一味防守让对方先打,估计死的就是他自己!

  日军也是这样,他们认为反正己方实力还颇为占优,如果任由敌人进攻,自己就陷入被动,恐怕连守都守不住。

  所以,日军必然会先发制人,历史上它也都是这么做的。

  甲午战争中,日军首先在牙山不宣而战,偷袭国军济远和广乙战舰。

  日俄战争中,日军也是先发制人偷袭旅顺俄军太平洋分舰队。

  后来的珍珠港事变,也是一样,日军一次偷袭重创了美军太平洋舰队。

  此次这四次局部会战,也是日本以攻为守,稳固占领区的一种军事手段。

  为什么在枣宜会战以后,日军又连续这样打了4次局部战役,这在日军侵华历史上还没有先例。主要是因为当时日军在华中的情况又恶化了!

  占领宜昌地区后,日军的占领区再次扩大,又被迫将2个师团又1个旅团长期在这一线驻扎。由此一来,本来就捉襟见肘的11军兵力更为空虚,被迫又从关东军抽调了第4师团来增援,无奈杯水车薪,起不到太大作用。

  而李宗仁是个著名战将,自然也明白以攻为守的道理。在枣宜会战以后,李宗仁认为第五战区虽然有一些损失,却远没有伤筋动骨,具有一定的攻击能力。所以,李宗仁几乎在枣宜会战刚一结束,就立即组织小股部队不断对日军发动进攻,同时派出大量部队深入敌后作战。日军被这种打法搞得疲于应付,狼狈不堪。

  由于敌情如此严重,实在不能不打,但11军兵力使用已经到达极限,哪有多余的兵力用来进攻呢?所以,11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认为,必须改变以往的打法,采用所谓短促突击的新打法。

  园部和一郎认为,目前根本没有机动兵力可以抽调,只能将占领区的防御部队暂时拿出来用于进攻。但这样一来,占领区就太空虚了,一旦遭遇国军反攻,恐怕要出大乱子。

  更况且,当时日军的物资和补给也不充足,很难支持之前那种长达1,2个月的大规模攻击。

  所以,这次的短促突击的作战不已时间太久,应该控制在7到10天之内,前进距离在100公里以内,最好是50公里左右。

  在这样的时间和这样的突击距离内,日军可以发挥自己最大的威力,也有足够的补给。而且战斗短短一周就可以结束,进攻部队迅速回到自己的防区。想来这么短的时间,日战区也不容易出大乱子,国军敌后部队难以在这点时间内发动大规模的攻势。

  由于时间短,距离近,进攻的难度自然也就较高,对部队的要求也很高。

  园部和一郎判断,短促突击一旦开始,日军就必须集中所有力量猛攻国军,作战目的应该定为歼灭国军主力,以消除国军对11军的威胁,而不应该定为占领国军控制的重要据点。因为占领据点意义并不大,目前现有的占领区尚且无法有效控制,哪还有余力继续占领新的地盘。即使占领再多的新地盘,只要国军主力还在,一线日军还是有很大的危险。

  大的战略制定了,下面自然就是怎么执行了!

  虽然园部和一郎说是只是抽调防区兵力即可,但又是不懂行的人异想天开而已。11军有着如此广大的防区,到处都是兵力严重不足,又能抽调多少部队出来呢?

  怎么也需要一支额外的强力机动部队的支持。

  11军现在连一个大队也拿不出来,只得向侵华日军司令部要求帮忙。

  1940年10月29日,在园部和一郎一再抱怨下,侵华日军司令部命令驻扎在苏州的田盛人第17师团立即赶到武汉,归属11军指挥。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