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正面战场 > 太原会战 > 内容正文

太原保卫战:傅作义孤军守城大南门撤退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7-04-11 15:37:32

  1937年10月至11月,娘子关失守,忻口退却,日军从东、北两面向太原扑来,太原告急。太原是阎锡山统治山西20多年的首府,是他毕生所经营的官僚资本集中地,阎锡山决定由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三十五军军长傅作义率部死守太原,展开太原保卫战。5天后,太原沦陷。日军攻陷太原的突破口就在北大街与建设口交叉口的东北角,位于拱极门的东侧。

  

 

  傅作义说:太原城我守

  1937年10月29日,日军占领正太铁路附近的平定,继续西犯,直指太原城。

  11月2日,阎锡山召集高级将领军事会议,提出以太原为中心“依城野战”。实际上,阎锡山为保存自己的实力,已将晋军主力调往临汾等地,因此对于保卫太原,晋军将领们个个缄默不语。傅作义虽知其不可为,但他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挺身而出,毅然请命说,“弃土莫如守土光荣,太原城我守!”

  会议确定,傅作义指挥的第三十五军为守城部队;其他部队为野战部队。但是其他部队并未进入太原城,却向南而去。这样一来,“依城野战”的作战计划,便成了一纸空文,只剩下傅作义的守城部队固守孤城。

  卫立煌由忻口撤退下来,进太原城与傅作义见面,并劝傅作义,“依城野战已不可能,只剩太原孤军守城,徒耗兵力,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不如改变计划,一同南下。”但傅作义却表示:“守土抗战,军人有责。野战军在,太原当然要守,野战军走了,太原还是要守。至于后果,现在考虑不了那么多。”最后傅作义在封城以前,将卫立煌送出城外。卫立煌给傅作义留下“相机撤退”的手令后率领他的部队南撤。太原城中的居民也大多逃离了这座大难临头的城市。

  在坦克的攻势下东北角城墙被突破

  1937年11月5日,日军步兵已经逼近太原,做攻城准备,空军对太原市也开始了有计划的轰炸。太原城内,在5日以前,每逢敌机空袭,空防系统即发出空袭警报。从5日下午起,警报变成“哑巴”。

  11月6日,日军炮兵向城内射击,敌机轮番轰炸,太原城内一片火海,守军伤亡惨重。

  11月7日拂晓,日军开始正式猛攻,日军从东、北、西三面包围太原城,北城东半部和城东北角是攻击重点,这里就是现在大北门、小北门所处的北大街位置。

  三面的城墙和城门都没有被攻破,日军便在坦克的掩护下猛攻城墙东北角。城墙被打开了缺口,一股数百人的日军在黄昏时分冲入城内,占领了小校场(东北城角以内地区)的炮兵营盘。这个炮兵营盘,孤立在北城墙下面,东西南三面都是平坦开阔的操场,双方在这里形成对峙局面。日军因后续部队一时不能进城,为了保持这股部队在城内扎下根,并用飞机空投生活物资。

  大南门是傅作义的撤退口

  11月8日拂晓,日军再次从东、北两面猛攻城垣,大北门城楼被燃烧弹击中,三重檐的城楼火焰弥漫。部分城墙由10米高被炸得不足7米。又一股日军从城东北角缺口涌入城内,他们与盘踞在小校场的日军会合后,开始在城内扩张,日军和守军展开激烈的巷战。守军与之拼刺刀,投手榴弹,或用冲锋枪、步枪、机关枪集中火力射杀,把敌人赶出去。日军再冲杀,又被赶出,始终未能得逞,可是守军的伤亡也很严重。日军后用飞机运送士兵向城内增兵。

  天黑以后,眼见大势已去,继续困守孤城只能白白增加伤亡的情况下,傅作义顺应部属的要求下达了撤退命令,守城部队陆续涌向大南门。由于各城门均已被封死,城门口一片混乱,当城门被打开后,军民一涌而出,很多人倒地后被践踏而死,而更多的官兵则干脆从城墙下掏空的火炮和机枪射孔中钻出了城外。出城之后,汾河桥和南下道路均被日军火力封锁,出城军民只得就地西渡汾河,枯水期的汾河虽然只有齐胸深,但时值初冬,近岸一带已结有薄冰,河中流凌不断,官兵们踏入冰冷刺骨的河水徒步涉水,由于不熟悉河道情况,不断有人陷入泥中淹死,呼救之声不绝于耳。傅作义下河不久,两只鞋就陷入泥中,赤脚过河后,才有士兵给他递上一双布鞋,由于尺码太小,只得剪去前端匆匆上路。

  傅作义收集残部后撤至石楼休整,电请上级给予处分,阎锡山一度准备追究他失守太原的责任,由于卫立煌下达过“相机撤退”的手令以及蒋介石的反对而作罢。一年之后,由于在太原失守以及与共产党合作上与阎锡山产生隔阂,傅作义脱离晋军,接受蒋介石的任命,直到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