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正面战场 > 太原会战 > 内容正文

“况复秦兵耐苦战”——忻口会战中的铁血陕西兵
来源:今日头条   2017-06-30 15:45:09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寇全面侵华,我国全面抗战爆发。为保卫山西,在1937年10月开始的中日忻口大会战中,国共两党、两军通力合作,英勇奋战,谱写了一曲抗击外侮,保家卫国的壮丽篇章,而“况复秦兵耐苦战”的陕西兵在这场大会战中的表现则十分突出,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一曲殊死抗战的英雄赞歌!

  一、 忻口会战前,中日两军的态势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寇迅速攻占平津,并狂图三个月灭亡中国。在华东,日寇进攻上海,我军在为期三个月的淞沪大会战中,以伤亡30多万人的代价,彻底粉碎了日寇“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图谋;在华北,日寇组编“华北方面军”,意图全面占领我国华北地区。而我军控制着素有“华北锁钥”之称的山西,则对侵入华北平原的日寇造成严重威胁,令日寇如芒在背,为消除这个威胁,日寇在1937年10月,集中约 3个师团7万余人,并配有350多门大炮,150多辆战车和300架飞机进攻山西。尽管我军英勇抵抗,八路军还在平型关伏击了日军,取得了歼敌千余人战果,但位于忻县和雁北地区的内长城防线还是被日军突破了。

  日军进逼忻口,忻口就成为晋北保卫太原的最后一道防线。为了保卫太原,我国第二战区集中 6个集团军,约28万多人,由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任前敌总指挥,与日寇进行了一场大规模会战——忻口会战。此次会战是抗战初期在整个华北地区中日双方进行的最激烈和残酷的一场会战。

  二、忻口会战是国共双方团结抗日的一次成功范例

  1937年10月13日,忻口会战爆发,在历时21天的忻口会战中,我国军队,不管是国民党的中央军、阎锡山的晋绥军,还是共产党的八路军,都前赴后继,英勇杀敌。

  就国民党来说,其第9军军长郝梦龄、第54师师长刘家麒,第196旅旅长姜玉贞,独立第5旅旅长郑廷珍及其代旅长相继战死;另有团长刘连相、石焕然等军官力战殉国;而师长李仙洲,旅长于镇河、董其武也在会战中负伤。

  就共产党来说,朱德作为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指挥八路军积极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如第115师先后收复7座县城,切断张家口至五台、代县间交通线;第120师主力攻占雁门关,切断忻口日军通向大同的交通线;第129师夜袭代县阳明堡机场,击毁日机24架,使忻口日军失去空中支援。所有这些战斗,都有力地配合了国军忻口守军的作战。

  虽然最终我军伤亡十余万 人,仍未取得会战的胜利,但却取得了毙伤日军三万多人,令日军河北平原会战计划破产,也为我军在平汉线上的部队南撤赢得了时间。

  更重要的是,此次会战是抗战初期,国共两党两军在军事上相互配合,在政治上团结合作的一次成功范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会战中,陕西兵的表现十分出色。

  三、陕军“娃娃连”力战全殉国

  “西安事变”后,杨虎城将军被迫出国,其部队(原第17路军)被改编成中央军系列。在忻口会战时,该军数部参战,其中就有一支“娃娃连”。

  “娃娃连”原是杨虎城将军为了储备兵员,吸收流浪和穷苦儿童组建而成的“童子军”。忻口会战时,这支“娃娃连”也随军开赴陈长捷将军指挥的红沟战场,但因孩子们太小,就将其安置于战线后方,要求他们只看不打,以见识战争,培养其勇气。

  可谁知,此时竟有一股日军渗透进我军防线,窜到了“娃娃连”的驻地。由于事发突然,距离又近,若是“娃娃”们扭头就跑,谁也不会怪罪他们,毕竟他们只是群从未打过仗的孩子。可是这样一来,我军前沿部队就被日军包抄了。

  令人震惊的是,这群孩子们,竟然在缺枪少弹的情况下死战不退,与日军展开血战,甚至在后来的肉搏战中,硬是奇迹般地将这股日军打垮了。当我军增援部队赶到时,看到的是铺满了战场的层叠尸体,陕军“娃娃连”也全体殉国。

  四、不辱使命,苦守娘子关的陕军第17师

  而娘子关的守备,则是由陕军赵寿山率领在第17师负责。

  赵寿山,陕西户县人,历任陕军排、连、营、团、旅长等职,“西安事变”时,他兼任西安市公安局长,受命指挥了西安市内的军事行动。事变后,他调任渭北警备司令、第17师师长。1942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升任第38军军长,第3集团军总司令等职。1947年进入解放区,次年1月任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解放后,他任青海省政府主席,陕西省省长等职。1965年病逝于北京。

  第17师,原是杨虎城将军素以勇猛著称的亲兵部队直属师。此时,黄绍竑(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命令赵寿山守卫娘子关。指令他不要把主力放在关口上,而应放于关口之外的雪花山上。这样,就可形成两道防线——雪花山和娘子关,17师只要守住其中之一,娘子关战场就不会有问题。

  很快,日军龙山师团猛攻娘子关,战况激烈,黄绍竑颇为担心,他多次打电话询问情况,可每次赵寿山的回答都是同样的三个字:“守得住”。

  娘子关的巍然屹立,令日军改变了主攻方向,其猛攻我军正面阵地与右翼的结合部——防守较为薄弱的“老娘子关”(旧关),并很快从这里撕开了口子,进逼距此仅仅几十里路的黄绍竑将军的总指挥部。

  恰在此时,刚从河北调来的国军孙连仲将军(时任第二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一军团司令),刚好有一个旅抵达战场,于是被紧急调了过来,总算在最后一刻挡住了日军。但要想堵住缺口,仅靠这一个旅肯定不行。而孙连仲的部队大部分还未到达战场。黄绍竑将军只好从陕军17师抽出兵力,向旧关反击。但反击失利,旧关之危不但没解,雪花山阵地还丢了。赵寿山只好受命撤军,全力防守娘子关正面阵地,并在腥风血雨中坚守了13个昼夜。当后来撤离娘子关时,原有13000人的17师,只剩下2700多人。

  而堵缺口的那个旅,此时更加艰难,阵地也很快被日军突破,孙连仲将军于是亲率仅有的一个特务营反击,而此时,防守娘子关左翼的陕军冯钦哉将军也亲率一个营赶到,但两个营的兵力还是太弱,不仅没能堵住缺口,反而被日军围困于娘子关车站内。而日军骑兵部队此时也切断娘子关的铁路线,战况危急万分!

  五、突然蹦出的陕军教导团又立奇功

  危局如此,心急如焚的黄绍竑将军急忙给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打电话,要求增援。可阎锡山早已无兵可调。就在两人通话时,电话里突然有人说:“我们可不可以来啊”?很显然,有人在偷听两人的通话。

  阎锡山为保密工作做的太差而大为生气,可这声音对黄绍竑将军来说却是“福音”。而敢于偷听长官通话的,就是38军教导团团长李振西。

  李振西,回族,山东武术名家,毕业于黄埔军校第6期炮科,因吃苦耐劳深受杨虎城将军的赏识,“西安事变”时,他任陕军教导营长,抗战时,任38军教导团长、177师旅长、师长,1949任38军中将军长。1950年,他率部在四川茂县起义。解放后,他任陕西省政协秘书处专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79年病逝于西安。

  而教导团原是杨虎城将军储备军事干部的一个团,其人数实际上接近一个旅,武器装备和训练也比较好。

  当时,教导团受命参加第一战区组织的石家庄保卫战,但尚未到达战场,石家庄就已失守,各部队纷纷南撤,但李振西却率部转向山西。第一战区认为他“失踪”了,而阎锡山的第二战区却根本不知道这支部队的存在。

  为了解旧关之危局,李振西按照黄绍竑的命令,连夜赶赴前线,一举将日军骑兵部队击溃,救出了孙连仲、冯钦哉两位将军,并很快封住了旧关沟口。孙连仲将军对李振西说:你若能坚守阵地两三天,我部池峰城师就能赶到。不过,你要是能在他赶到之前,就把旧关沟内的日军消灭掉,甚至直接把旧关收复了,那就更好了。

  李振西二话不说,率部冲入沟内,很快消灭了沟内的日军,并乘胜追击,一举收复了旧关。

  但要守住旧关,就必须攻下日军占据的几个对面的山头。冯钦哉也曾是杨虎城将军的部下,他许诺说:教导团每夺下一个山头,他本人即赏大洋5000元。可谁知李振西竟然一口气连夺八个山头。但此时,冯钦哉将军的诺言就难兑现了。倒是黄绍竑觉得过意不去,自己拿出3000大洋,犒赏了教导团的兄弟。

  教导团浴血奋战,英勇顽强地顶住了日军龙山师团的一次又一次的疯狂进攻,守住了旧关,当池峰城率部赶到时,2000多人教导团,包括李振西在内,就只剩下100多人了。

  这就是忻口会战中英勇顽强的陕西兵,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为中华民族生存谱写一曲前仆后继、气壮山河、殊死抗战的英雄赞歌!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