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正面战场 > 武汉会战 > 内容正文

武汉会战(一)序幕
来源:萨沙   2019-01-02 10:18:40

  武汉会战是抗战中意义最深远,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场大会战。日本在武汉会战中失败,从而彻底陷入持久战,最终输掉了侵华战争。而国军在武汉会战中用尽一切力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终于顺利完成了会战的目的,保证了我们这个民族可以生存到今天。老萨也通过武汉会战系列的几篇文章缅怀牺牲在湖北,江西,安徽等省的十多万国军先烈们。

  中日力量悬殊

  日本自从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以来,在中国作战基本都获得了军事上的胜利。在差不多一年时间内,日本占领了从河北到江苏的大片中国领土,还造成国军数十万的严重伤亡。但当时全世界有战略眼光的军事家都认为,日军并没有获胜,甚至已经走入失败的边缘。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以后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一跃成为亚洲第一工业强国。在工业生产能力上,日本已经超过列强中的意大利,比法国差一些,已经属于世界准一流工业强国。

  但工业能力的强弱,并不必然代表军力的强弱。日本的军力在世界的排名,要比他的工业能力排名靠前的多。

  相比民主制度导致七嘴八舌的西方列强,以及民族性散漫的意大利人,甚至奉行国家社会主义的德国,日军举国奉行斯达巴式的军国主义。

  日本军人和财阀勾结,控制了整个国家,几乎可以肆意的做任何事情,老百姓几乎没有干涉的余地,而普通资本家也只能唯马首是瞻。

  当时美国奉行民主制度,虽然美军和美国政府都知道应该立即介入战争,但因为民众反对,也只能作罢。结果日本偷袭珍珠港,差点把整个太平洋舰队消灭,才打醒了美国人。但即使这样,从珍珠港事变到中途岛战役的1年多时间内,美国人仍然处于战略上的劣势,连殖民地菲律宾都丢了,美军在菲律宾伤亡被俘近20万人。一般认为如果不是日美力量这么悬殊,美国经过这一次偷袭很可能元气大伤,被迫暂时屈服了。

  而德国由于奉行自由经济,国内资本家仍然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并不完全受政府指挥。在德军灭亡之前的1944年,1945年,德国国内的资本家为了盈利,仍然在大量生产诸如家具,装饰品在内的无用产品,而就是不愿生产军用品。德国政府也无法干啥,因为他们国内是自由贸易,大小商人和工厂主太多,不能完全控制。

  但在日本就不同,日本经济本身就是四大财阀控制(三井商社、住友商社、三菱商社、安田商社),这四大财阀控制了日本大部分经济。剩下的一些中小财阀也受到军人的严格控制,让你干什么就得干什么,不然立即以叛国罪定罪入狱(中小财阀为浅野财阀,藤田财阀,古河财阀,森康采恩,川崎财阀,中岛飞行机,日窒康采恩,日产康采恩,日曹康采恩,野村财阀,大仓财阀,理研康采恩,渋沢财阀)。

  日军中上到飞机大炮,下到餐包里面的奶糖,几乎都有极佳财阀垄断。只要这些财阀支持,日军就可以继续作战。

  思想上和宣传上对日本民众进行严格的控制,日本老百姓知道的就是日军正在获胜,正在击溃敌人占领世界,其他一概不知。甚至日本战败以后,很多老百姓都不知道日军二战中惨败的战役。

  联合舰队的覆灭一书中有以下记载:

  有人问:中途岛战役是什么?(日军在中途岛惨败,损失了四艘宝贵的航空母舰,战斗力上开始转为劣势)

  有人问:莱特湾海战?那究竟是什么样的海战? (莱特湾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的残余力量几乎被一扫而光,武藏号战列舰被击沉,日军彻底失去制海权)

  还有的人问:马里亚纳海战是怎么回事?马里亚纳在哪里?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呢!(马里亚纳海战中日军遭受重创,损失3艘航母和高达600架飞机。这一战将日本海军大部分战斗力消耗殆尽,尤其日本航空母舰的战斗力几乎不存在了。此战以后日本海军再也无法和美国海军正面对抗)

  也有的人百思而不得其解地瞪着吃惊的大眼睛问道:听说7万吨级的信浓号航空母舰在迎战的第一天就被击沉了,那么大的军舰竟然也会被打沉吗?!(世界海军历史上最大的航母信浓号在第一次出海转移的过程中,就被美国海军的潜艇击沉)

  所以说,军国主义让日本军力远远强于国力,当时苏联也是这样!

  虽然日本的国力仅仅算是世界准一流,远远落后于世界前三强的美,德,苏,但他的军事力量却相当的强大。

  日本联合舰队号称世界第三,仅仅排在英国海军和美国海军之后,法国海军,意大利海军,德国海军都不是日军的对手。

  而日本陆军具有出兵300万的能力(仅仅在中国作战的部队就有150万之众)。而且日军武器装备并不差,从1937年到1941年的4年内,日本陆军的武器装备是世界准一流水平,也并不比当时的美苏德要弱很多,最多算是略逊一筹而已。

  所以,当时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敢于小视当时的日军。这也是日军大规模侵华以后,英法德美苏全部袖手旁观的根本原因。因为这些列强都知道日本比较强大,不敢随便和日本作对,怕遭受报复。

  这些帝国主义列强和布尔什维克红色列强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国力军力都仅为日本几分之一的中华民国了。

  当时中国唯一有可能获胜的可能,就是利用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优势,打一场持久消耗战。

  日本虽然强大,但他也有自己的弱势,就是国家比较小,资源缺乏。他的国力和军力,仅能支持数年的速战速决的决战,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

  那么,中国自从七七卢沟桥事变开始,就全力将日本拖入持久战,一旦日军陷入持久战,他们就必败无疑。

  而日本这方面,本来他们有机会避免陷入中国持久战的泥潭。可惜他们太骄傲了,太轻敌,根本没有把虚弱的中国放在眼里,根本没有想到弱国中国居然敢于长期和日军作战。

  他们认为只要给中国猛烈的一击,中国必然会屈膝投降,日本绝对不需要也不可能和中国长期作战。

  由于双方对战争估计的巨大差距,导致战争最终朝着更为务实的中国一方倾斜,傲慢的日本则陷入可怕的失败中。


-----------------日本当时国内民众基本都是支持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连这些女人都不远万里到一线劳军。到战争后期,甚至连和尚和艺妓都组织起来做武装训练,准备和美国人做本土决战。

 

  日本获得战役的胜利,中国获得战略的胜利

  七七卢沟桥打响以后,北方首先爆发了平津战役。此战日本表现的倒是非常出色,他成功利用中国西北军阀宋哲元的懦弱自保的军阀特有心理,在短短2,3个月内从国内集结了几十万主力到河北,迅速夺取了平津两市,还造成了29军1万多人的伤亡,佟麟阁和赵登禹两个将军殉国。

  平津战役的失败,国军军事上的劣势顶多是4成,另外6成都是因为军阀自私自利导致的。军阀是中国的毒瘤!

  见平津获胜并不太困难,日本侵略者的胃口被调动起来。

  随后,日军在内部还有分歧的情况下,孤注一掷的开始大规模出兵南下,试图占领整个河北省,乃至华北,将中国北方五省一口吞掉。

  此时一个难题就摆在蒋介石面前,是打还是不打,如果打的话,又要怎么打?

  显然,现在是要打的。因为华北五省不同于东北四省。东北虽然沦陷,但日军的力量尚且不足以威慑到关内,只要国军控制住华北五省,就可以将日军阻挡在中国的关内地区之外。

  当时东北四省虽然物产丰富,地域辽阔,毕竟人口不多,而且资源都没有开发,日军短时间内很难将其换转成战斗力。

  事实上日军给东北投以巨资,苦心经营了14年才完成东北工业农业的雏形,刚刚开始出成果的时候就投降战败了,得不偿失。

  所以东北丢了尚且不足以动摇中国的存亡,但华北则不同。

  华北五省人口高达近二亿(当时中国4亿多人),资源丰富,军事地位非常重要。

  古代唯一征服中国的两个异族蒙古人和满人都是先占领华北,然后灭亡中国。

  华北一丢,中国失去了一个如此核心的区域,元气大伤又时刻处于敌人威胁之下,稍有不慎就要亡国。

  所以一旦日军意图占领华北,中国一定要打。因为打了还有一线生机,不打必死无疑。

  但怎么打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将决战地点选在华北(尤其是河北省)和日军做战略决战,这对国军是极为不利的,几乎等于自我毁灭。

  大家都知道日军战斗力非常强大,武器装备上比国军强过十倍也不止,总体战斗力上要强2到3倍。

  当时日军在华北总兵力已经高达40多万,如果国军调动主力去华北,就要至少调动120万部队。

  而且如果在河北作战,也就要被迫在平原和日军决战。

  平原地带是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地形。

  国军如果在这种地形擅自和日军决战,必遭惨重打击,就算集中120万部队估计也抵抗不住日军的进攻。

  国军主力被歼灭或者被重创以后,日军机械化摩托化部队肯定会沿着华北大平原南下进入华中,华南。冒然在华北决战,估计不但保不住华北,甚至连华中和华南也保不住,那么中国是很有可能灭亡的。

  我们读历史,为的就是把握未来,历史是一面最好的镜子。

  当年蒙古入侵中原,第一个目标就是占据中国北方的金国。

  其实金国也没有那么弱,他有5000多万人口,军队有100万。而蒙古人仅有70万人口,军队不过15万。

  相比软弱的南宋军,金国女真军曾经号称满万不能敌,虽然现在已经腐败,毕竟还是有一定的战斗力的。

  如果谨慎选择战场,或者联合西夏,南宋,吐蕃和蒙古军决战,还是有极大的把握的。

  傲慢自大的金国军事高层,包括他们无能的皇帝完颜永济,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擅自出动50万金国最精锐的主力部队同10万精锐的蒙古军决战,这就是最著名的野狐岭战役。

  结果就是,蒙古铁骑利用野狐岭(河北省万全县境内)相对开阔的地形(还并非是平原,而是山地),将金国精锐主力歼灭20多万人,将另外20多万部队全部溃逃。

  金国大军在这一战役遭受毁灭性打击,最有战斗力的部队损失殆尽,再也无法恢复元气。之后虽然金国和蒙古还鏖战了不少年,但实际上金国已经再也无法同蒙古人抗衡,灭亡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最终金国还是被蒙古人消灭,最后一个金国皇帝金哀宗投火自焚而死。

  金国灭亡就是一个反例,我们绝对不能这么做。

  普鲁士军事大师克劳塞维茨也说,在己方没有十足把握下,绝对不能擅自同敌人做战略决战。

  孙子也是这个意思,他一再警告,如果随意同敌人决战,很可能导致亡国灭种的可怕结局。

  所以,不能再华北平原和日军决战,只能选择其他战场。

  此时蒋介石巧妙的发动了淞沪会战,他的几十万中央军精锐全部上阵,对上海的1万多日军海军陆战队做包围歼灭态势。

  日本军部和天皇果然中计,全部大怒。他们认为国军对大日本帝国侮辱太甚,必须给予严惩。日本决定集中兵力进攻上海,一来给国军重创,二来寻机歼灭上海国军主力,这样一来,中国恐怕就要投降了。

  但没想到,淞沪会战比日本想象的困难十倍。

  在华北平原上,日军1个师团可能可以对付国军2,3个军,但在江南1个师团只能对付1个军。

  在上海到南京一线的江南水乡地形中,日军进攻极为困难,淞沪会战持续了整整3个多月,日军投入了9个师团30万大军,始终不能占领上海。

  期间国军奋力抵抗,阵地上往往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日军在两次增兵无法得手以后,只得将华北的大量日军第三次抽调到上海作战。

  最终,日军虽然以伤亡近10万人的代价占领了上海,但国军主力早已成功突围,而华北方面的日军则因为淞沪会战的影响,导致进攻速度大大减慢,根本没有足够兵力进行歼灭战,只能进行击破战。所谓歼灭战就是一次把敌人主力成建制包围歼灭,就像解放战争后三大战役那种。而击破战就是对敌人造成大的损失,然后迫使敌人撤退。击破战对于有着一定恢复能力,国土面积又比较大的敌人一般用处不大。

  最终日军陷入了持久战,显然国军的战略意图完美实现。

  在淞沪会战激战的同时,华北方面表现的也不错。

  华北方面首先是汤恩伯13军插入河北省的南口居庸关一线,日军南下部队被迫回头和13军决战,前后又花费了进一个月时间,这就是南口战役。

  随后华北日军在河北境内接连进行了保定战役,石家庄战役,日军最终获胜但伤亡不轻,而国军主力也没有被歼灭,导致进攻势头一再削弱。

  河北省激战的同时,一部主力日军进入山西境内,同国军几十万主力进行了北方规模最大的太原会战。

  蒋介石认为山西的山地最适合防御,也是将日军拖入持久战的最好地域,所以集中数十万重兵和日军决战。

  中日两军在山西接连进行了大同战役,平型关战役(非平型关战斗),娘子关战役,忻口战役。日军由于兵力不足,都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反而伤亡很大。

  在忻口战役时期,忻口正面的日军险些被国军歼灭,被迫从河北调动几个师团夹击,才勉强获胜。

  这样一来日军在河北方面的进展就又停止了。

  最终日军虽然占领了太原和山西一部分地区,但由于太原会战的巨大损失,和淞沪会战的吃紧要求援兵,日军没有占领整个山西省。这个号称华北防御堡垒的山西省一部,在整个八年全面抗战中始终都在国军手中,给日军造成了无穷无尽的麻烦。
 

 

  北方的太原会战和南方的淞沪会战结束以后,日军已经大体陷入了持久战的泥潭。但没想到的是此时日军高层还没有醒悟,他们认为中国政府就要投降,战争马上就要结束了。

  在这种情绪的鼓舞下,日军向没有军事意义,但有一定政治意义的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发动进攻。

  南京8万残破的国军在日军24万大军的围攻下坚决不投降,他们在最不适合防御的南京血战到了最后一刻,为此也付出了殉国12名将军和数万官兵的巨大代价。

  占领南京以后,自认为是得胜者的日军进行了数周的血腥大屠杀,妄图恐吓中国人,让他们失去抵抗意志而投降。

  这种残酷的暴行却反而激起了中国人的强烈仇恨,发誓要同日军战斗到底。

  在南京保卫战结束以后,当时日军数十万大军已经陷入华北和华东的广阔战场,兵力调度捉襟见肘,这时就是国军的战机!

  国军在徐州会战利用日军孤军深入的机会,一举重创日军两个精锐师团,歼灭日军1万多人。日军第一次在中国遭受彻底的惨败,遭受了台儿庄战役的惨败。

  但此时,日军却赢来了开战以后一个绝佳的机会。当时徐州地区有国军60万主力部队,这几乎是当时国军还可以战斗部队的二分之一,另外二分之一的国军也分散在北方和南方的战场中。

  国军还有几十万大军由于伤亡惨重,此时正在后方休整,无力投入战场。

  日本军部认为这个机会绝佳,他们立即抽调在中国全部可以使用的主力部队25万大军,妄想在徐州地区全歼国军60万主力,然后立即南下进攻河南和湖北,湖南,发动武汉会战。

  如果国军这60万大军在徐州地区被日军歼灭,也就根本无力在武汉同日军决战,武汉会战也就必然失败。

  日军一旦通过武汉会战占领湖北,湖南,江西,随后必将继续南下占领广东,广西,云南几省。而当时国军已经没有兵力抵抗,就像当年大明的南明政府一样,眼睁睁的被满清军一口口的吃掉,那么中国真的要亡国了。

  蒋介石判断形势,部署徐州国军在日军包围圈形成前,全军成功突围成功,日军在徐州包围战中连国军的一个师都没有歼灭。

  但日军也很狡猾,他们虽然没有在徐州歼灭国军主力,但却并没有停止进攻。

  日军以一部机械化部队向西杀入河南大平原,一部则沿着安徽淮河西进,试图迅速占领河南省,然后沿着平原迅速推进到武汉。

  当时国军60万大军刚从徐州突围出来,经过千里急行军,都极为疲惫,根本无力再战。

  蒋介石被迫将还在休整,尚未恢复完毕的10万原中央军精锐部队拉出来抵抗。

  可惜由于部队新兵太多,装备不全,这10万过军在兰封包围一个14师团4万多人,最终也没有能够将它歼灭,而且自身伤亡很大。

  此时日军10多万紧随14师团之后杀入河南平原,国军已经无兵可用,看起来河南要保不住了。

  河南一丢,抗战局势就非常危险。因为日军一旦占领河南,那么必然会迅速发动武汉会战,南下占领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几省。

  湖北,江西,湖南的地形虽然极为适合防御,但国军如果没有几十万强力部队,也不可能有效防御日军30万以上的大军。

  一旦日军占领湖北湖南江西,再登陆占领广东,整个中国就被日军一切为二。还在沿海几省坚持作战的几十万国军后勤补给被切断,必遭歼灭。

  而退到四川的国军,在近在咫尺的日军数十万大军的三面围攻下(湖北最南端的恩施,距离重庆不过300公里),也极难守住。这样一来,中国就要亡国了!

  就在这种关键的时候,蒋介石犹豫再三,终于咬牙下令掘开黄河大堤。

  汹涌的黄河水随即冲入河南大地,形成了一条日军无法逾越的天然屏障。

  已经攻陷了河南省会开封的日军,被完全阻拦在黄泛区北岸,他强大的机械化部队再也无力迅速沿着平原南下了。

  日军被迫放弃沿着平原迅速南下,速战速决占领武汉的计划,改为沿着长江,从安徽境内由东往西进攻武汉。

  而从东往西的安徽,湖北,江西三省再也不是河南那种平原,而是可怕复杂地形。大量的湖泊,河流,山地,丛林都是日军可怕的自然障碍,闪电战占领湖北的计划完全破灭。

  在日军被迫改变战略,狼狈不堪的调兵准备进攻武汉的时候。从徐州和河南退倒湖北的60万国军,和后方新编组的40万国军已经利用这宝贵的2,3个月时间完成了休整。

  在武汉会战中面对日军的不再是徐州会战末期和兰封战役时期残破不堪,疲惫到极点的国军了,而是整整100万整装待发的国军部队。

  以上,就是武汉会战的背景。

  败中求胜的武汉会战

  在日军主力被黄泛区阻挡以后,日本国内的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了日军凄凉的未来,他们大多灰心丧气,不知道下面应该怎么办。

  日军高层认为,在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中,国军虽然遭受一定损失,但元气并没有丧失,国军主力远没有被消灭,仍然具有顽强的战斗力,自然不可能投降。

  本来日本军部认为攻占南京以后,国民政府必然投降,并且做出了攻占南京以后将在华一半兵力调回国内的决定。计划调回日本的包括战斗力最强的几个师团,第10师团,第11师团,第14师团,第16师团,第20师团,另外还有战队里相对差一些的第101师团,第108师团,第109师团等等。

  但事实证明他们的想法是一厢情愿的,这些师团不但不能回国,日军为了应付持久战还需要继续增兵64万大军,为此至少要花费32亿日元的军费。

  在试图从河南平原南下,速战速决占领湖北失败以后,日军已经无法消灭国军主力,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目前日军已经有百万大军,除了一个师团在日本国内,另外一个师团在朝鲜以外,其他近百万大军全部在中国作战,这对于资源匮乏的小国日本是极为不利的。

  日军急需要尽快停止战争,但国军显然不会投降,也远远没有到被消灭的地步,日军又要怎么办呢?

  日军高层经过再三研究后,认为虽然通过武汉会战歼灭国军大部分主力,并且迫使国民政府投降的可能性不太大,但此时也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择,只能勉强打一打。

  如果能够侥幸在武汉全部歼灭国军100万主力,同时占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以及广东省,那么也就可以迫使国民政府投降。

  况且,武汉和湖北省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军事意义。

  武汉地处中国中部的江汉平原,东接苏、皖,西邻巴蜀,南连湘、粤,北毗豫、冀,平汉、粤汉铁路和长江、汉水交会于此,使这座城市成为水陆交通的枢纽。

  一旦占领湖北省,日军也就控制了中国从南到北的两条运输命脉津浦线和平汉线,至少可以保证他们占领的华北地区大部和华东几省的军事优势。

  用中国古代的观点来说,日军就控制了中国的中原地带的大部分地区。

  另外,1937年11月国民政府的一些重要部门从南京迁至武汉,武汉更成为中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占领武汉有可能动摇国民政府的作战意志,对中国老百姓的抵抗意识也有一定影响,有可能迫使国民政府投降。

  所以,日本军部认为,武汉会战就是日军侵华的关键,甚至也是日军和大日本帝国未来生死存亡的关键。日军如果在武汉会战中失败,那么至少100多万大军就必须长期陷入中国战场的泥潭,日军陆军剩余兵力根本无力完成北上进攻苏联的百年梦想。

  而日本海军虽然还可以继续南下进攻美英法各国,但最多只可能使用几十万陆军兵力在东南亚和南亚作战,绝大部分兵力还必须留在中国。依靠70,80万陆军想要占领整个东南亚都是极为困难,根本无力继续进攻南亚和大洋洲,不可能将英美法的力量彻底在亚洲击溃。

  一旦欧洲中,德意失败,盟国以南亚和大洋洲,太平洋作为基地反攻,那么这几十万日本南方军根本无力自保,失败是必然的事情。

  那么很显然,大日本帝国也就完蛋了。

  所以,武汉会战无论对中国还是日本都是极为关键的,甚至可以说是决定两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

  为了武汉会战,中日两国都可谓用尽全国之力。

  蒋介石为了武汉会战对中国有利,不惜背着千古骂名挖开黄河大堤,造成42万普通中国民众死于黄河泛滥中。

  但黄泛区阻拦日军的2,3个月时间,让本来根本无法继续作战的国军得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他们利用一部分苏联援助的武器,迅速恢复了战斗力。这在后来武汉会战的战斗中,也可以明显的看出来。

  由于对于武汉会战的重视,蒋介石用尽了自己全部的力量。

  首先,早在武汉会战前二三年,蒋介石就已经下令在湖北,安徽,江西地区修建一系列防御工事,准备将来的大决战。其实最初的修建早在30年代初期,但修建的大量工事都是比较老旧的,不能符合现代战争的需要。此次经过扩建和抢修,尤其在日军沿江必经之处修建了大量的陆地和江岸要塞,包括马珰要塞,湖口要塞,田家镇要塞等等。这些要塞和武汉地区面积广大的各种预设工事,在之后也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其次,蒋介石重整了在淞沪会战和太原会战中几乎全军覆没的空军。在近百名苏联援华飞行员和数百架苏联飞机的援助下,国军空军也恢复了大部分的战斗力。此次国军几乎全部200架飞机全部集中到武汉战场,包括国军剩余的全国空军精锐和大量苏联空军精英,准备和日军决一死战。

  再次,蒋介石认为日军为了绕过湖北,江西,安徽的复杂地形,必将使用强大的舰队沿着长江杀向武汉。

  如果单单依靠陆地要塞和炮台,想要阻挡海上和空军绝对占优势的日军,基本不存在获胜的可能,还是需要一部分海军参战。蒋介石将中国海军残余的几乎所有舰只调集到武汉,总数约有30只,而且没有一艘是大型军舰,最大的仅仅是20年前从日本购买的中型驱逐舰中山舰。

  蒋介石给他们的命令并非和日本海军决战,因为双方实力太过于悬殊,根本没有对抗。蒋介石给他们的命令是全力在长江偷袭和布雷,利用大量水雷阻挡日本舰队。

  最后,蒋介石为了武汉会战,前后调集了高达120个师,共110万大军的强大兵力,这基本包括当时国民政府全部可以使用的兵力,也也是整个抗战中,国军在一个会战中使用兵力最多的一次。

  回到日军这方面,日军为了武汉会战更可谓砸锅卖铁,拼了老命。

  日本在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的时候有17个师团约60万精锐部队。

  在侵华战争中面对近200万国军,这些兵力显然是不够的。

  在1937年底到1938年底武汉会战结束之前,短短1年内日军编组了大量的新编部队,一共有17个师团。这样一来,日军总共有34个师团,总兵力超过100万人。

--------------------一声令下,百万大军全部向武汉靠拢。真是千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啊!这些战士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都在武汉会战中殉国了。

 

  武汉会战的优势和劣势

  为什么蒋介石如此重视武汉会战呢,这是因为武汉地区相对适合国军发挥威力。

  湖北省全省都是山地,湖泊,河流,这些都是天然的障碍,对进攻一方非常不利。

  湖北省三面环山,西部是大巴山区,东北部是大别山区,东部为幕阜山丘陵,中南部为江汉平原,长江横穿全省,长江三峡有两峡在湖北境内,在湖北境内一段是长江弯道最多的“荆江河曲”,湖泊众多。湖北山地为56%,丘陵岗地为24%,平原占20%,三面环山,中间低平。

  同时湖北河网密布、水系发育、水资丰富。据2003《湖北农业年鉴》湖北全省拥有1194条大小河流。 湖北湖泊众多,面积大于0.5平方公里有一千余个,因此被称为“千湖之省”。

  另外,武汉地区还有个极好的天气优势。蒋介石估计,日军如果进攻武汉,就必须在6,7,8,9四个月。因为这四个月长江水量最丰富,日本海军才能有效在江中作战。但这4个月,又是以四大火炉出名的武汉地区最热的天气。夏季武汉周围普遍气温到达30度,而较热的时候高达40以上。

  这种天气下,不要说负重行军,就算徒步旅游也是极为疲惫的。当时红军发动南昌起义,失败后向广东徒步转移。当时也是7月最热的集结,江西的气温和湖北也类似,最终有大量官兵受不了这种艰苦,在路上就逃走了。

  地形上的优势,让国军增加了百分之三十的战斗力。

  可惜就算是这样,日军方面还是大大占了上风的。

  日本方面的准备丝毫不比中国要差。

  首先,日本方面为了在武汉会战中彻底歼灭国军,动用了所有可以使用的部队。武汉会战,日军全部34个师团中有高达32个师团在中国大陆,而日本仅有一个第19师团防御偌大的朝鲜,另外只留下1个近卫师团防御整个日本本土。

  3万军人保卫近1亿日本老百姓,也算创造世界奇迹了。

  当时日本本土和朝鲜完全是在唱空城计,当时其他国家的军事专家估计,如果此时苏联突袭朝鲜或者美国立即登陆日本本土,那么日本铁定完蛋。

  而在中国的32个师团中,有26个师团在除了东北以外的关内,仅有6个师团20万人在关外的关东军麾下。

  可以说连关东军也被完全抽空了。

  这6个师团意味着什么?苏联红军在远东兵力虽然时多时少,但基本保持近百万的规模,后来进攻东北苏军兵力高达160万人。

  而关东军鼎盛时期是有31的师团,11个特种旅团(包括坦克旅团)在内的85万大军,即使在最后时期也有70万的规模,这样尚且不足以对付苏军。

  而现在这只有区区20万人,面对红军百万大军根本是无能为力的,日本控制的东北在当时是很危险的。

  当时关东军高层认为一定要尽快结束武汉会战,不然一旦苏联强攻东北,关东军根本无力获胜,必遭歼灭。

  所以在整个武汉会战期间,关东军一反而常态,根本不敢再挑衅苏联红军,反而做了很多退让。

  武汉会战期间日军和苏军在张鼓峰,哈桑湖发生激烈冲突,日军虽然以仅仅损失1500人的代价歼灭苏军4000人。但面对苏军增兵到47,000人,237门火炮,285辆战车,250架飞机,日军根本无法增兵,仅有15,676人,37门火炮。最终日军在张鼓峰主动退让,没有继续扩大战争,张鼓峰也被苏军攻占。

  在张鼓峰战役后,日军牙咬将新编组的10个师团中的2个师团派到东北增援,这样日本关东军增加到8个师团。关内的国军为24个师团,其中参加武汉会战的日军总数高达35万之众,这已经是日军所能使用的全部兵力了,因为在敌后和其他战场仍然存在百万规模的国军部队。

  其次,日军为了武汉会战调集了500架飞机到湖北战场,数量是中国空军的2.5倍,而飞机质量上,和飞行员的训练上更是强于国军。

  最后,日军调动海军的120艘战舰参加武汉会战,数量是国军军舰的4倍,质量上也有极大的优势,甚至可以说国军海军不存在威胁到日军舰队的可能。

  可以说,武汉会战中,国军除了数量是日军不到3倍以外,空军是日军的三分之一,海军是日军的四分之一,而陆军武器装备上的差距更是极大。

  所以总体战斗力上,仍然是日军占优。

  而且用陈诚的话来说,日军是进攻一方,他可以任意选择一点突进。而国军由于素养较差,只能采用大面积铺开防御的方法,所以兵力是需要分散开的。武汉会战很多时候,国军和日军兵力基本是1:1,并没有绝对的优势。

  但国军毕竟在本土作战,有地形的优势和老百姓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国军和日军战斗力大体是均衡的,日军略占优势而已。

  当时日军高层对武汉会战不敢报太大希望,他们制定的战略为:

  第一位为歼灭武汉地区国军主力。

  第二位为占领湖北,安徽,江西,广东,湖南五省。

  第一位歼灭国军主力很容易理解,国军主力如果还存在,持久战肯定就会继续。

  但日军高层知道占领武汉国军主力并不容易,所以还制定了第二位的战略,也就是占领这几个省。

  一旦这几个省被日军控制,国军虽然保有大量主力,也会陷入极为被动的地步。

  日军也就完全占领了抗战最外层的沿海防御圈几个省,同时彻底占领了第二层防御圈的几乎所有省份,国军只能依靠四川这一个省死撑了,一般认为就算国军继续作战,但也不会给日军造成太大的威胁了。

  至于国军这边,自然针锋相对的部署。

  蒋介石制定的战略为:

  第一位避免主力在武汉地区被日军歼灭,同时要大量消耗日军主力,让其失去继续进攻的能力。

  第二位尽量保卫湖北,安徽,江西,广东,湖南五省,利用武汉外围复杂的地形和江防要塞,通过一系列的战役重创日军,让其没有能力全部占领几个省。

  现在看起来,蒋介石的战略是非常高明的,也是武汉会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日军具体的进攻方向是两个:

  一是从安徽出发,从武汉的东面往西进攻,大体沿着长江仰攻武汉。

  二是从河南或者安徽出发,从武汉北面向南进攻,占领武汉北面的天然屏障大别山,从侧翼包抄武汉。

  其中第一路是日军主攻方向,第二路是日军次要攻击方向。

  日军在第一路集中了重兵,早在徐州会战结束的1个月后,也就是6月初就出兵了。

  这一路又兵分两路,一路沿着长江水路西进,一路则沿着长江以北的公路西进。

  为什么要分为两路呢?因为无论是长江水路还是长江以北的公路,地形都非常复杂,国军也在此处集中重兵。

  日军集中太多兵力,在劣势地形阻拦下很难发挥威力,还不如分多路进攻,这样还可以有效分散国军防御的兵力。

--------------------复杂的地形,对日军的阻碍很大。日军开始大量使用重炮部队在武汉地区作战,但后来因为重炮跟不上步兵行军,被迫开始大量使用可以分解由骡马背负的山炮。山炮的威力比重炮就小多了!而武汉地区大量的湖泊和河流也是日军的天然障碍。

  武汉会战的序幕

  6月,日军两路大军分别从合肥和芜湖出发。

  其中水路进攻的主力为台湾混成旅团(并非台湾守备旅团),也就是著名的波田支队。它是一个加强旅团编制,兵力不到1万人,同时还配属给他海军第11战队、两支海军陆战队等其他作战部队,这样总兵力超过1万人。

  台湾混成旅团并不是台湾人组成的作战部队,实际上除了少量辎重兵是从台湾征集来的以外,所有军官士兵清一色的都是日本人,只是因为长期驻守台湾才得到这个名称。

  台湾混成旅团本来是台湾地区卫戍部队,并非野战部队。在淞沪会战吃紧的时候,因为日本没有兵力可以抽调,也将台湾旅团送到战场。谁知道这支部队装备平平,战斗力不强,进入淞沪战场不到半个月就伤亡过半,狼狈退到后方休整。

  占领南京上海以后,台湾旅团奉命在镇江驻守,同时针对战争时候出现的战斗力过弱的问题,进行野战化改造,增添了大量野战重武器,并且进行针对性训练。

  所以可以说,台湾旅团是整个武汉会战中,准备最完善的部队,也是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此次台湾旅团作为急先锋使用,兵力为1万多人,但重武器众多,战斗力相当可观。

  同时台湾旅团还有海军和空军的强力支持。

  日军第2联合航空队近百架飞机负责空中掩护,海军第11战队的舰只负责水面掩护。

  海军第11战队有9艘炮舰,大量鱼雷艇,炮艇和其他辅助舰只,战斗力很强。

  第11战队的期间为安宅号,它是日军最强悍的河川炮舰,非常适合在长江水域作战。有人问?为什么不适用联合舰队的战列舰,巡洋舰呢?这主要是因为长江水域情况复杂,江中很多暗礁和江湾,很多地方还有浅滩,就算不是枯水期水位也不高。

  日军联合舰队的大型舰只根本不可能有效行驶,所以日军使用这些河川炮舰是非常使用的。

  安宅号排水量只有725吨,但火力很强大,主炮为2门120毫米炮,副炮为2门76毫米炮。这些火炮威力很大,可以有效压制江岸的国军目标,可以击毁坚固的国军水泥混凝土防御工事。

  显然,日军进攻部队战斗力强大,在各方面都大大优于国军防守部队。

  6月10日夜间,台湾旅团搭乘第11战队军舰从芜湖出发,沿着长江向西攻击第一个目标,也就是安徽安庆。

  而在一周前,6月2日,在合肥的日军最有战斗力的甲种第6师团也出发,沿着江北的陆路进攻安徽舒城。

  由此,日军开始了武汉会战的序幕战。

  防御舒城和安庆的,都是国军外围的三流部队,分别为杨森的川军和徐源泉的山东军。

  为什么不使用第一流部队呢?

  这主要是因为安庆和舒城都属于武汉会战的大外围,距离武汉太远,距离日军太近。

  在这个区域擅自和日军决战对国军并不有利,还不如等到诱敌深入以后,再给予他们打击为好。

  所以国军比较有战斗力的部队都放在湖北省和江西省。

  安徽省的国军部队战斗力较弱,因为他们本来只是用来消耗日军战斗力的,并没有指望他们可能获胜。

  所以此战中,川军和山东军表现的不怎么样,甚至可以说表现的非常不好。

  但这并不仅仅是战斗力原因,又有军阀军队的一些固有恶疾导致的。

  但就算这样,日军也开始体味到了武汉会战的艰难。

  先说水路!由于国军海军在1937年就基本覆灭,所以日军此次沿着水陆进攻武汉基本没有遭遇到国军海军的威胁。阻挡他们的是沿江要塞,机动的沿江火炮,大量的水雷,国军飞机,还有长江复杂的水情。

  从芜湖到安庆,按照日军估计会是很轻松的,因为国军在这一线没有修筑强大的江防工事,几乎等于江上没有防御。所以日军第11战队的十几艘军舰,搭载着台湾旅团1万人,趁着夜色飞速前进,准备突袭安庆。

  此次突袭没有成功,虽然有夜色掩护,他们的进展仍然相当不顺利!

  从芜湖到安庆的一路上,需要经过铜陵县。虽然这一路没有国军沿江要塞,但国军并没有放弃江防。

  在日军舰队偷袭的时候,军舰虽然静默航行,但怎么可能骗过世世代代沿江生活的老百姓。他们迅速向当地的国军汇报,国军立即进行全面戒备。果然,国军部署在铜陵县大通附近的国军江防机动炮兵,很快发现了第11战队军舰,立即向他们猛烈轰击。

  所谓江防机动炮兵不是德国那种用装甲车装载的自行重炮,只是可怜的用几匹马拉着沿江小路行走的炮兵部队。他们发现敌人的手段也不是雷达或者空中侦察,只是通过望远镜用肉眼去看。

  江防炮其实没什么了不起,他们火炮口径都在100毫米以下,不可能击沉日军的主力军舰,只是对日军炮艇,鱼雷艇,补给船有一些威胁。

  就算这样,日军也不能置之不理。

  日军舰队无奈,只能一面猛烈还击,一面躲避着国军炮击前进,这样大大的影响了前进的速度。

  本来2,3小时就可以到达的路程,日军舰队整整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期间还有舰艇被国军火炮击中,伤亡数十人。

  到了11日夜间,日军舰队已经到达安庆外围。台湾旅团的司令官波田重一少将和第11战队的近藤英次郎少将商量以后,认为如果在安庆水域强行登陆太危险,还是先在安庆外围先登陆一批,然后再在安庆水域强行登陆比较稳妥。

----------------国军虽然顽强,但毕竟日军火力优势太大了。以川军为例,只有少量迫击炮,几门山炮而已。日军沿江一艘炮艇就比川军1个师的火炮还多。正面作战让川军对抗日军,确实难度很大。

 

  于是他们将台湾旅团的大部登陆在安庆外围,另外一部则乘坐舰船准备在安庆附近直接登陆。

  日军于是一路从陆路,一路从水路进攻,同时军舰和空军猛烈向安庆进攻,进行火力的掩护。

  可以说,日军对安庆的攻击还是极为猛烈的,天上几十架飞机疯狂轰炸,江中十几艘军舰用重炮压制陆地上的国军火力点,上万日军从两个方向猛攻安庆。

  这种猛烈的打法,让防守安庆的国军不是对手了。

  安庆的守军为杨森的川军第27集团军的第133、第134师,这两个师也是从上海退下来的残破部队。

  川军本来战斗力就很弱,一般认为他们战斗力和日军麾下的伪满洲国军队 类似(伪满洲国军受过日式严格训练,全部日式装备,所以战斗力并不弱)。

  这两个师在淞沪会战中又伤亡巨大,此时元气尚且没有完全恢复,如何是日军对手。

  况且川军这两个师总兵力也不过1万人左右,日军兵力也有1万多人,也就是说日军战力是川军的3到5倍,这怎么也守不住的。

  杨森认为依靠两个师1万人,想防御住安庆是不可能的,只能拖延日军的进攻速度而已。

  他在6月8日感觉到日军试图要进攻时候,曾经向蒋介石求援。

  杨森急切的说:惟敌人如以大部分兵力由合肥南下,与由长江西上之敌会合攻占安庆,则江南我军之正面太大,愈难防守,马当封锁线亦容易被敌突破,再沿北岸西进九江,武汉将 受最大威胁。职意欲求江南防线巩固,欲确保马当封锁线,必须确保安庆及巢湖西南地区,且以舒城、大关附近山地及庐江、盛家桥、白湖南侧山地至江岸间地区之 地形尚属良好,若以相当兵力布守,再以一部配合地方武力,在巢湖东南地区游击,必能阻敌西进。惟正面甚大,职部现有兵力不敷分配,拟请钧座抽派两师兵力以 用之……

  蒋介石接到这份电报以后,紧急命令川军陈万仞第21军给予增援,但该军也不过辖佟毅第145师、刘兆黎第146师这2个师1万多人而已,战斗力和杨森的川军在伯仲之间。

  而且此时日军第6师团沿着陆路南下,徐源泉第26集团军3个师1万多人负责沿途阻击,由于实力也很弱,不可能有效阻挡日军。

  这两个新到的川军师,也只能堵住江北陆路的缺口,负责防御舒城,并不能不能用于江防。

  在遭遇日军两路夹攻时,川军2个师坚持抵抗了24小时,就开始坚持不住了。

  此时第6师团进攻舒城和桐城的第11旅团已经将沿途阻击徐源泉第27集团军击溃,并且击败防守舒城的川军145师,随即转而南下夹击安庆。

  为什么日军如此急切的打下安庆呢?这是因为日军急需一个空军基地,当时日军轰炸机编队只能从河南商丘机场和安徽芜湖机场起飞,由于航程太远,日军战斗力在武汉上空仅能作战15分钟时间,然后就必须撤退。这个15分钟时间让完成轰炸机的轰炸任务是太少了。

  由于敌众我寡,战斗力又相差太远,川军四个师遭受很大伤亡,杨森开始考虑后撤。

  这本身没错,武汉会战就是要消耗日军战斗力,并且保住自己实力。但在激战中撤退,一定要是组织较好,训练有素的部队,战斗力较弱的部队这样做是非常威胁的。

  遗憾的是,川军就是这样的部队。

  杨森后撤命令刚一下,本来还在英勇作战的川军就立即出现溃散情况。

  这主要还是川军的组织军纪不行,新兵又太多。

  战斗力不强,新兵太多的部队一般有个毛病,就是如果让他们顶上去硬打,说不定还是很拼一拼,大家守在战壕中都很顽强。

  但只要一下令撤退,这股硬顶的气泄了,就往往你也跑我也跑,大军住不住脚。

  川军大部开始撤退,还有一部自发的撤退,杨森见阵脚不稳,赶忙下令放弃安庆撤退到第二线阵地潜山,潜山有比较坚固的防御工事。

  在这之前同时北方从安徽省会合肥出发的第6师团也发动进攻,他们和水路的台湾旅团几乎齐头并进。此处防御的部队也是军阀部队,徐源泉的第26集团军3个师负责在沿途阻击,川军145师负责防御舒城(就是投名状里面的舒城大战)。

  第6师团从6月2日出发,一路遭遇徐源泉第26集团军3个师的阻击,加上大雨连绵,道路全部被毁,进攻异常困难。

  此时陆路的日军开始见识到武汉作战的厉害,这里尚且不谈国军阻击,光是安徽一带复杂的地形和高温就让日军无法忍受。

  日本本土大部分地区的纬度和中国的北方类似,夏天气温不高,冬天则比较寒冷。

  在这种气候下生活的人有个特点,就是怕热不怕冷。日本关东军在东北和西伯利亚作战,就算零下20度的严寒,他们也能忍受。但日军根本接受不了中国华中地区的夏季,他们无法适应高达35度到40度的高温气候。

  这一路,如果是大雨天气,由于徐源泉26集团军完全破坏了道路,加上道路本来极为难行。日军步兵几乎是在泥泞中打滚,雨衣内外全部湿透。日军辎重兵和炮兵更是哭爹喊娘,大炮陷入泥泞中,6批马都拉不上来。

  一些日本军马因为腿陷入泥沼,直接断了腿,只好将他们杀掉,这导致日军运输能力剧减,雪上加霜。

  一旦是晴天,更不得了,35度以上的高温,让从没见识过于此天气的日军郁闷想死。这种天气只要冒着太阳走上1个小时,从军帽到军靴全部都被汗水浸透,必须停下来休息。

  第6师团中有不少身经百战的日本老兵,他们无视战场上的一切困难,但也被这种行军吓破了胆。其实6月份还不算很夸张,后面的7,8,9三个月更是不得了。

  日军步兵叫苦连天的在湖北,安徽,江西的复杂地形行军,仅仅第2军因病住院的就高达2万5000多人,自然,住院的都是严重中暑的人。至于轻度和中度中暑的日军士兵几乎是百分之百,后来武汉会战中幸存的日军官兵回国后一遇到稍微热一点的天气,就说:幸好这不是在武汉!

  除了高温以外,由于安徽这一线地形复杂,到处是河流湖泊树木乱草,这里面都隐藏着大量的病毒。沿着长江前进的台湾旅团还算幸运,江上的蚊虫较少。而沿着陆路行军的第6师团倒了大霉,他们由于蚊虫的叮咬,军队中大面积爆发了疟疾。同时由于天气太热,日军士兵只能不断的喝水。当时中国农村并没有什么干净的水源,日军虽然有滤水器,往往因为口渴难耐,也顾不上使用。这样一来,由于喝了不干净的水,可怕的霍乱又在日军中开始爆发。

  这两种疾病最终造成日军数千人的死亡,让更多的人失去了战斗力。

  从6月2日进军,一路打到6月8日,第6师团先锋第11旅团花费整整一周时间才攻陷了舒城,13日日军攻陷桐城。

  由此日军已经建立了两个前进基地,陆路的舒城和水路的安庆,这是为了全面发动武汉会战做准备。

  这几个战斗,可以看成是武汉会战的序幕。

  虽然这些战役的国军不太可能获胜,但参加作战的杨森川军27集团和徐源泉鲁军第26集团军的表现仍然不怎么样。

  两个集团军总兵力也不过3万多人,确实不足以阻挡日军两个旅团近3万大军的进攻,但他们并没有发挥自己百分之百的实力。

  此战川军和鲁军仍然暴露了一些军阀部队的老习气,这才是失败的关进。

  杨森的川军是参加过淞沪会战的部队,虽然战斗力不强,但作战还是比较顽强的。

  但随着淞沪会战结束以后,川军伤亡太大,补充了一批新兵以后,锐气大幅度下降。

  此战川军没有淞沪会战时候的誓死抵抗,他们在遭遇日军猛攻时候,并不再死守阵地,而是守一守,如果守不住了就立即后撤。一旦撤退,就不容易停下来,最终出现一撤再撤的情况。

  当时资料记载:舒城于8日失守,我川军145师孟庆云旅及保安第5、第7两团与宋世科一团奉命退七里河。但这一退居然就站不住脚!北路日军先锋部队仅4、5百人紧追,川军有数千之众,完全可以阻挡。但川军军自合肥二十里铺退至七里河均无激战,一路上士兵乱放空枪,纪律松弛,敌来即退。

  但川军虽然撤退很乱,总体来说,他们在阵地战中打得还是可以的,也能拼死防御。

  至于打不过日军是因为战斗力相当太远,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而徐源泉的26集团军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他们也是参加过南京保卫战的部队,在乌龙山要塞坚守到最后一刻,立下过累累战功。

  但26集团军是当年山东军阀张宗昌的老部队。

  而张宗昌当时的部队是著名的民国土匪,流氓大杂烩,里面什么乱七八糟的人都有。

  当时张宗昌为了大量扩军对付周边的强敌,完全照单全收,不管什么人只要扛着枪来,他都给他们正规军的番号。所以鲁军里面人员极为复杂,尤其里面一些原来被招安的山东土匪充当高级军官最差,全军军阀习气非常深厚。

  所谓军阀习气就是:不愿硬拼保存实力,能打顺风仗不打硬仗,军纪不好掠夺老百姓,不听从命令自己行事。

  在南京保卫战的时候,26集团军的一些土匪出身团长就不听从调遣自行作战,有个团见日军炮火猛烈,就违背命令隐蔽在树林里面不前进,眼睁睁的看着前面那个团被日军消灭大半。

-----------------徐源泉是标准的要钱不要命,都什么时候了,还顾着自己的生意。如果他在武汉会战好好打,哪怕军队向庞炳勋在台儿庄那样完全拼光,估计也没人会说什么。现在搞成这样,有什么好的?抗战结束以后,徐源泉还在经营他苦行留存下来的9艘轮船,结果也是为别人做嫁衣。1949年5月武汉被中共解放,徐源泉的仓汉轮船局被中共湖北省交通厅内河航运管理局接管,局辖9艘轮船如同他所有企业,全部作为官僚资本被人民政府收归国有。抗战期间国军一些部队都是土匪改编的,所谓狗改不了吃屎,所以出现很多问题。东北军里面有很多原来的马匪,他们在918大败退往关内的时候,有些官兵趁机抢劫偷盗,甚至奸淫妇女。

  而南京大突围突围的时候,该集团军一哄而散,争先恐后的撤退,没有人愿意殿后。连乌龙山炮台上的火炮都是要塞炮兵自己炸掉的,差点被日军完整的缴获。

  此战26集团军防御作战也不利。该集团军开始打得还算不错,给日军制造了很大麻烦,26集团军官兵也非常卖力。

  问题主要出在高级军官,比如集团军司令徐源泉和3个师长身上。

  徐源泉并非中央军嫡系,是张宗昌主力被消灭以后,被迫归顺蒋介石的杂牌。

  杂牌部队一向拥兵自重,徐源泉他能够在蒋介石麾下效力10年之久,主要就是依靠这支子弟兵。

  如果部队被打光了,他自救就要回家吃老米饭去。

  南京保卫战中,第26集团军伤亡超过三分之一,突围时候又被冲散三分之一,也是相当惨重。退到安徽以后,第26集团军勉强恢复了以前大部分实力,但元气大伤。

  而且26集团军的装备本来就奇差,南京保卫战以后更是雪上加霜,确实也没有和日军甲种师团正面对抗的实力。

  除此以外,徐源泉本人显然不想让他的部队再和日军硬拼,试图保存实力了。

  所以日军进攻的时候,徐源泉集团军只是沿途阻击,并没有用尽全力,所以日军行军虽然艰难,但并不存在前进不了的情况。

  后日军围攻舒城的川军145师,杨森紧急向附近的徐源泉求救,蒋介石也亲自下达命令。

  徐源泉为了保存实力,以山洪阻挡道路为由减缓求援速度。

  等到12日徐源泉部赶到舒城附近的时候,日军已经在4天前攻占了舒城。

  徐源泉的军阀部队由于补给不足,运输能力地下,甚至还保留已经土匪军队的残余习气,还沿途骚扰民众。

  当时战报说:徐源泉第26集团军41师丁治磐部、48师徐继武部、199师罗树甲部战斗力甚弱,自官亭撤退未放一枪,沿途拉夫,扰民则无所不至。

  这其实也就是军阀部队和中央军部队最大的区别所在。

  之后的武汉会战尾气,徐源泉的26集团军还有另外一次擅自放弃阵地率部撤退的情况。

  蒋介石对此忍无可忍,因为这两次作战不利,他下令撤销徐源泉集团军司令职务,押送西安枪决。

  后来在陈诚他们的劝解下(任何此时不能随便杀军阀将领,防止军阀将领叛变投靠日军),最终将判决改为监禁,又来又改为软禁。

  徐源泉一直被关押到1942年才被释放,但从此成为一个闲职军官。

  需要说明的是,徐源泉这人是不怎么样,他爱财如命。之前军阀时期他通过在军中敛财,搞了一个武汉轮船局,里面有大大小小十几艘轮船。当时长江航运是极为赚钱的,而且没有背景的人根本干不料。徐源泉凭借自己的军阀背景,通过这些轮船局赚了很多钱。

  到了武汉会战开始以后,徐源泉部开始和日军激战。在这种千钧一发的情况下,徐居然还主要考虑轮船局。他为了这几艘船费尽心思,下令明能开到重庆的局属轮船一律开去,不能开去的就近卖掉。

  但当时兵荒马乱,谁有钱买大轮船呢。徐为此费尽心思,亲自出面牵头,最终卖掉了4艘船。要知道,此时该集团军正在和日军玩命,日军高级军官一天就睡2,3个小时以指挥紧张的作战,徐居然还有心思搞这些玩意。

  对于一撤退就出现大混乱的杨森,蒋介石也想将其撤职查办,追究责任。

  但陈诚劝告蒋介石:杨森跟徐源泉不同,他第27集团军抵抗的还是很顽强的,伤亡也大,至于撤退中出现混乱,主要还是川军战斗力太差的原因,并非杨森本人有意所为。

  最终蒋介石就放过了他,但也发了一个电报将杨森臭骂一顿。

  其实蒋介石对川军和鲁军的防御不利有一定的预计,但中央军主力和战斗力比较强的西北军,桂军,湘军都要用于武汉会战,武汉会战外围的战斗只能由这些二三流的部队负责,失败是必然的,也是意料之中的。

  日军占领安庆和舒城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单单第6师团南下这一路上,因为严重的疟疾就躺倒了2000多人,伤亡总数也有数千人之多。

  由于病倒的太多,日军随军医生的药品早已经用完,只能利用飞机空投。

  可惜日军高层并不知道疫情如此严重,他们下令主要空投粮食和弹药,药品在有空余运输量的情况下再投。

  对此,一线的日军官兵极为愤怒,因为缺医少药,他们在简陋前线医院的草棚中痛苦的翻滚,大量死亡。

  最终忍无可忍的日军官兵,用人体在日本飞机的空投点组成了一个“药”字。负责空投的日本飞行员看到以后极为震惊,将照片拍下向国内汇报,这才有所好转。

  但由于并没有打开武汉会战的大门,所以日军并没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继续进攻湖北和武汉交接出的陆上据点潜山和水路据点马垱要塞。

  由此,武汉会战才彻底打响,一场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大会战就此开始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