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正面战场 > 武汉会战 > 内容正文

武汉会战(七)碧血蓝天
来源:萨沙   2019-01-03 10:27:54

  武汉会战是一场海陆军立体化的全方面战争,中日两军空中的斗争的惨烈程度,也丝毫不亚于陆地上和水上。此战中,日军为了掌握武汉会战的制空权,出动了500多架作战飞机,占侵华日军作战飞机总数的百分之七十。而国军方面则是破釜沉舟,集中了200架飞机,几乎全国可以使用的飞机全部赶到武汉。在中国的华南地区(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海南四省,当时海南还没有单独建省),国军空军仅仅只有一个第29中队,整个中队只有区区9架霍克3型战斗机。而在武汉会战末期,日军进攻广东部队的作战飞机总数高达150架,是第29中队的十几倍。由此,足可以国军对于武汉会战的重视程度。

  中国的四支空军

  中国陆军的英勇不用多说,八年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伤亡就有300多万。

  至于中国海军虽然实力较弱,也做了他们能做的一切。

  海军官兵以几十吨的鱼雷艇以自杀式,攻击日军万吨的重型巡洋舰。

  破烂不堪的小不点炮舰,冒着日机披天盖日的轰炸,在长江水道上布雷。

  陆军和海军都很勇敢,善战,不过老萨却有一个观点,抗战中英雄最多的兵种,毫无疑问就是空军。

  我们中国人,有很多优点,比如勤劳,能吃苦,适应性强,必要时候有爱国心,也有牺牲精神,但我们也有一些致命的弱点。弱点中最要命的一点,就是缺乏合作精神。

  这点大家都应该有一定经验,中国人很难有效合作,往往各执己见,拼命维护自己利益,不顾大局,甚至互相拆台,损人不利己。

  以前江苏台有个节目,就是选拔3个人一起只带一点钱去旅游,然后全程摄影。结果这3个人就因为互相有矛盾,最终走了一半就散掉了。其实说起来也没有原则性的冲突,就是三个人合不来,各自有个字的想法,最终完蛋。

  除去技术不谈,二战中最强有力的军队,是军事纪律很好的德国,英国和苏联。

  其中德国人尤其厉害,这也是因为德国人合作意识很强,下级完全服从命令,完全无条件的执行。

  友邻部队合作密切,高层指挥官指挥起来得心应手。

  所以德军很难彻底垮掉,在斯大林格勒被围成那样,还是苦苦坚持了很久。

  中国抗战是大规模的会战,一次会战往往有几十万人几十个师参战,所以合作极为重要。合作很好的2万人,往往能打垮合作不好的10万人。抗战中国军在整个22场会战中,始终都有一定的合作问题。

  一些是因为军阀部队或者个别将领的私心,比如韩复榘一枪不发率兵逃走,扔下友邻部队不管。

  一些则是因为想合作,但是无法有效合作,导致作战效率低下。比如淞沪会战中,川军和中央军近在咫尺,互相无法密切沟通,无法协同作战。川军冲锋以后,中央军不知道,没有一起冲。川军被打垮以后,中央军才冲锋上去,又被打垮。

  空军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诚然空军也是要合作的,比如编队飞行,长僚机联合作战,还有著名的陈纳德将军的多对一战术。不过总体上来说,空中作战,尤其是战斗机之间的对决,大部分还是考验飞行员自身的实力。

  这正好是发挥中国人个人能力,勇气和聪明才智的好地方。中国人中,从来不乏各种优秀人物和天才,军人里面也是。

  所以中国空军在抗战中有过无数的空中英雄,各种英勇事迹浩如烟海一般。

  别的不用多说,单单武汉会战期间,就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每个人物都是 可以拍一部电影的。

  中国空军早在北伐之前就已经有了雏形,真正形成战斗力还是1931年918事变以后。

  当时中国空军基本分为四大派系:东北军,中央军,粤军,桂军。

  四支空军中,以张学良东北军空军最为强大。

  1920年的直皖战争,东北军大将汤玉麟进攻北京,在南苑掳获了皖系军阀交通部航空训练班的大小飞机10架及全班飞行人员,以此为基础在1921年4月成立了东北航空处。

  同年,东北少帅张学良到日本参观秋季军事演习,对日本强大的航空队的表现印象深刻,回国后说服张作霖加强航空力量建设,并制定了相应的扩充计划。

  东北军的空军主要依靠购买法国,捷克和日军的飞机,张家父子为了建立这支空军花费了巨大的财力。以他们用巨款从法国以购买的飞机为例,每架飞机需要10万银元。

  同时在1922年请法国人布队和南苑航空学校毕业生皮思良为教官,利用沈阳市 东郊区东塔南面当时农业训练场旷地,开辟飞机场,办起了东三省陆军航空学校,培养自己的飞行员和地勤人员。

  中国空军十二大王牌中,最著名的王牌高志航就是这个航校出身,还曾去被张学良派遣去法国留学,他在牺牲前短短3个月的空战中击落日机5架。

  由于张作霖占据富裕的东三省,财大气粗的他很快把东北军空军建立成中国最强大的空军。

  东北军空军也是最早形成战斗力的空军 ,1927年对直系大军靳云鄂部的战斗中,东北军空军出动了30多架战机。靳军在东北军陆空攻击下溃不成军,土崩瓦解。

  东北军空军鼎盛时期各种飞机高达250到300架,在918事变爆发时候,仍然有近200架的规模,其中大部分是国外进口的飞机,性能相比 日军主力飞机并不占劣势。

  金庸小说《鹿鼎记》里面,康熙说的一句话很多:再好的武器也要人来用,用的人不争气,武器好也没有用。

  在 918事变中,由于张学良违背中央命令不予抵抗,导致东三省沦陷,大批军火也被日军缴获。

  1931年9月19日清晨,日军攻入沈阳东塔机场,该机场的东北军在张学良的命令下后撤。日军缴获该机场的飞机100余架,还有40余架成套从捷克购来的尚未启封安装的机件及附设工厂的全套设备等全部落于日军手中。

  由此,全国最为强大的东北军空军,还没有战斗就几乎全军覆没。

  注解: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人罗朗?加洛斯在16天内先后击落5架敌机。法国记者杜撰了“王牌飞行员”这个称谓,加洛斯成为世界上最早的王牌飞行员。军方最 初对这类凭空出现的词语态度暧昧,但是他们很快的到了公众的认可。不久,美国飞行部队制定了一个标准,凡击落敌机5架者,即获得王牌飞行员资格。击落10 架者,被称为“双料王牌”。此后,各国相约成俗,沿用至今。

  第二就是国民政府空军,这个后面再说。

  第三是广东王李济深和继任的陈济棠的空军。广东的空军实力处于 第三位,这主要得利于广东发达的经济,以及广东军阀李济深,陈济棠对空军的重视程度。

  1928年蒋介石率领北伐军北上以后,李济深掌握了广东军政大权。李济深上台没有多久,就立即筹备建立空军。

  他手下留学苏联的空地勤干部黄光锐(后来粤军空军总司令)等次第回抵广州,让广东有了最基本的空军人才储备。随后他又派人去法国购得“贝来盖”飞机10架和“爱弗罗”、“么兰”飞机各1架,建立了粤军空军的雏形。

  同时在,1928年1月,李济深利用原来孙中山建立在广州的复任航空学校,公开招考飞行学生,培养自己的航空骨干。

  李济深和后来挤走李的陈济棠,几乎每年都从法国,美国,英国等国购买一批新式飞机,提升粤军空军战斗力。

  到抗战爆发前,粤军空军有约100架的规模,而且飞机的普遍性能比较优越,这主要是精打细算的广东王陈济棠的功劳。擅长经济建设的陈济棠不会把一分钱扔到水里,他对于飞机的购买是严把质量关的。

  陈济棠舍得出巨资购买比如德制HE111这种优秀且昂贵的轰炸机,但绝对不购买一些中看不中用的摆设。

  粤军空军也很早就形成战斗力,并且参加实战的空军。

  早在1929年,广东空军参加了粤桂战争,配合陆海军将攻入广东的粤桂军队击溃回广西。

  1930年6月,广东空军派出以邓粤铭为队长的飞机队北上参加中原大战,炸死豫鄂军前敌总指挥樊钟秀。

  1932年2月10日,广东空军派第2中队长丁纪徐率领飞机队(约15架)从广州北飞,支援十九路军淞沪抗日,机队抵达杭州后,曾几次配合南京空军对日机展开空战和轰炸敌军军事目标,副队长黄毓铨和队员赵甫明在空战中牺牲。

  1936年6月1日,陈济棠和李宗仁白崇禧合作,发动针对国民政府的武装叛乱,打的却是抗日的旗号(似曾相识啊)。

  实际上,真正和日本人勾结的就是广东和广西。两广事变期间,日军的军舰和军火运输船就停在广州港内,陈济棠甚至让日军秘密派来的飞行教官,去指挥粤军空军官兵对中央军的作战。

  此举引起爱国的粤军官兵极大愤慨,有飞行员甚至直接说:让日本人领导我们去抗日,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从7月2日开始,粤军空军飞行员拒绝和中央军作战,纷纷驾机归顺国民中央政府,几天内陆续过去了7架飞机。

  到了23日,粤军空军司令黄光锐亲自率领73架飞机离开广州,前往南昌投靠政府。

  先总理中山先生曾经说过:天下大事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这真是至理名言,违背民意的政权或者事情,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土崩瓦解,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由此粤军仅仅 剩下40多架还在组装的飞机,40多架性能很差的教练机,运输机,另外还有已经下订单还没有送到的50架新式国外飞机。

  陈济棠苦心经营10年空军中的绝大部分主力就此不复存在,陈本人狼狈宣布下野,流亡香港。

  附注:广东空军自发投奔中央后,戴笠曾经奉蒋介石命令,曾携巨款拜访黄光锐,愿意给每个飞行员2万元巨款作为奖赏。但黄光锐他们说此举完全是为了国家民族和抗日,没有任何私心,拒绝接受这笔巨款。

---------------------------粤军的亨克尔HE111轰炸机,这也是德军在二战初期的主要轰炸机之一。粤军陈济棠曾经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要建立一支400架飞机的强大空军。粤军先后购买了8架HE111轰炸机,这也是国军最先进的一款轰炸机。

 

  第四是广西白崇禧李宗仁的桂系空军,他们的实力最弱。

  这两人主政广西以后,也着手建立自己的空军。

  桂系早在1929年就开始建立空军,无奈广西地瘠民贫,财政收入仅有广东的六分之一,所以怎么也无法达到粤军空军的规模。

  由于没钱,白崇禧居然想出了现在我们很多干部的手段,也就是摊派:办理民航筹措,开办经费系由全省军政机关人员,按薪级每人分期扣缴一个月工资认股;此外,从全省田赋项下加征若干作为资本,老百姓敢怒不敢言,只得乖乖给钱。

  1932年3月,广西首次招收航空学生,分为飞行、机械两班,每班30人,附设于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第一分校内,由航空局聘请中外航空专家,专负飞行、机械教授之责。

  广西航校在1934年4月成立,到抗战爆发时,柳州的广西航空学校先后培养了90名桂柳籍的飞行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这批忠勇的广西籍飞行员,在后来的抗战中基本全部殉国。

  飞行员还算可以,桂系的飞机上就比较差了。

  抗战爆发之前仅有英美日制飞机50,60架,型号比较老旧,全部是双翼机构的老式飞机,战斗力有限。

  除了这四个空军以外,其它军阀也有些零星的空军,但大都是花架子,没有战斗力,不值得一提。

  以四川王刘湘为例,1928年刘湘兵强马壮,为了统一四川,他考虑建立一支空军以威吓其它军阀。

  刘湘派麾下大将吴蜀奇到法国,以20万银元的巨款订购了4架飞机。

  注解:为什么很多军阀都去法国购买飞机,这主要是这一期间,法国空军大量更新换代,淘汰了大量一战期间的飞机。这些飞机都以廉价销售,而且没有政治条件。

  同时,刘湘又选派易维祺、李则循、吴宥三、阎成章等人赴法国马赛的奠南航空学校学习航空,培养自己的飞行员。

  1929年,刘湘再次派吴蜀奇到法国,将订购的4架军用飞机装船运到越南河内。

  飞机部件运到河内后,刘湘立即派人去组装飞机和驾机飞回重庆。

  没想到,这件事的结果让刘湘哭笑不得。

  第一架飞机安装完毕后即开始试飞,由于越南的法国工程师是个半吊子,在安装时候出了很多差错,飞机离地才1米高,就栽到稻田里报销了。还好飞的不高,栽的也不重。飞行员没有受伤,只是轻微脑震荡。

  第二架飞机在试飞中发生机械故障,飞机飞到广西和贵州边界时候突然发动机停车。广西籍飞行员用尽 吃奶的力气才将迫降于广西百色。 结果在飞机迫降时,由于惯性的冲力,冲入山谷中的一条河沟里面。不但飞机全毁,飞行员也受重伤。

  见飞机是这幅嘴脸,刘湘只好下令水运返渝。他通过民生公司的船只,从河内装运过上海关卡时挂上英国国旗,躲过检查回到重庆。

  1930年2月11日,重庆历史上的第一架飞机在广阳坝起飞,同时也标志着刘湘从此拥有了空军。

  1929年8月,刘湘先后从法国购得单翼及双翼“不耒盖”飞机10架,在意大利买到“以格”、“瓦格”飞机各1 架。

  1930年,刘湘又向法国购得“包德式”飞机4架,向英国购得“摩斯”飞机4架,向美国购得“华司”飞机1架。

  随即于1931年春在广阳坝成立空军司 令部,刘湘自兼空军司令。同年秋,又在此建立航空学校,刘湘自任校长。

  那时,川中各军仅有陆军,惟刘湘海陆空俱备,其它军阀不知道刘湘空军的虚实,对这支空军相当敬畏。

  只是四川空军水平实在不高,千辛万苦运送到四川的飞机基本没起到任何作用,反而让刘湘大大丢了面子。

  刘湘知道他的空军没有战斗力,建立这支空军的目的也不过是撑撑门面,吓唬一下敌人而已。

  所以这支空军刚刚建立,刘湘就特别邀请几个四川军阀一起观看飞机表演。

  刘湘知道自己的四川籍飞行员技术不高,此次表演特别请了德国飞行员上阵。

  没想到这个德国飞行员也是个洋混混,在飞机投弹轰炸展示中,由于飞行员技术太烂,飞机在翻转中突然失速。飞行员仓皇之下,也不管地面人的死活,赶忙投弹减轻重量以自救。

  这枚炸弹不偏不斜的落在刘湘和几个军阀面前不到几十米的地方,落在了保护他们的刘湘教导团官兵中。

  炸弹当场爆炸,教导团伤亡几十人,连教导团教育长江友三的腿也被炸掉一条。

  刘湘当时极为尴尬,几个军阀讪笑不已,刘后来就再也没有公开参加这类表演了。

  没有公开表演,并不代表就没事了。

  1931年7月底,刘湘陪川中三号军阀杨森夫妇参观广阳坝机场。

  此时一向敢冒险的杨森主动要求乘坐飞机上天,在专业驾驶员的操纵下,飞机在蓝天上绕场三周盘旋。

  杨森手下的师长王文隽见了,也要照着做一做。王以为自己曾当过飞行师,想在众人面前露一手。没想到飞机刚刚上天,刚刚盘旋几下突然失去控制,坠入江中,王文隽当场被淹死。

  杨森对此大为震怒,甚至怀疑刘湘借机暗害他,结果误杀了王文隽。

  其实刘湘何尝会这样除掉杨森呢,实在是他的飞机和飞行员上不了台面。

  飞机烂是烂,意义却是深远的。就像核武器一样,从在日本投了两颗以外,这60多年全世界上万颗核弹没人用过,但放在那里就是一个压力。

  刘湘这支空军的存在,对四川其它军阀就是一个很大的压力。

  同刘湘争夺四川空军大权的年轻堂叔刘文辉,对这支空军深感恐惧,也想建立自己的空军。

  1932年,时任国民革命军第24军军长、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文辉派出留法学生张伯阳到香港活动,购买外国飞机。

  当满载价值200万元的飞机部件从上海水运至四川万县时,被第21军军长刘湘所辖王陵基师扣留。刘湘和刘文辉由此开始了四川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内战,导火索就是这几架飞机。

  没有战斗力--初具战斗力--形成战斗力

  再说说中央军空军!

  最强大国民政府空军,最早建立于1918年。孙中山派人设法购到两架飞机,然后又修复了两架之前废弃的飞机。在大元帅府下设航空处,任命李一谔为处长,张惠长为副处长,这国民政府空军的雏形。

  这个所谓的航空处,始终没有形成战斗力。直到8年后北伐开始,国民政府空军的规模都非常小。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东誓师北伐,航空局改组为航空处,隶属于国民革命军司令部。

  林伟成出任航空处长,张静愚仍任党代 表,陈卓林为北伐飞机队队长。除了一批中国飞行员参战以外,还有由苏联顾问驾驶的陆机3架、水机1架赴前线助战。

  8月,蒋介石以总司令名义,电令黄秉衡率飞机3架前往衡阳,另组航空处。

  空军参加了北伐军击溃吴佩孚,攻占武昌、南昌等诸次战斗,但主要作为侦察机使用,极少有对地面的轰炸,至于空战更是不存在。

  北伐军成功以后,国民政府空军开始有所发展,在一系列的战役中都有空军的影子。

  比如规模空前的中原大战中,国军空军对地面的轰炸和侦察多少起到一些作用,给西北军等部队造成一定的损失和威慑。

  对于空军的重要性,蒋介石显然是明白的。不过发展空军,不谈技术储备和人员储备,就算最简单最实用的购买国外飞机,至少也需要一笔巨款。

  由于战乱连连,陆军军费都捉襟见肘,年年巨额赤字,陆军士兵的几个月没有军饷是正常现象,哪里有钱来发展空军呢!

  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的中央军关麟征师,在出发前已经半年没有军饷,出发时候才由当地爱国商人捐了一笔钱才得以出发,不然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不但没饭吃,部队连棉衣都穷的买不起,他们穿着单衣草鞋卧在雪地里面和日军作战。

  最重要的陆军尚且这种样子,更别说大力发展昂贵的空军。

  1931年918事变时,东北军不战而逃,导致东三省沦陷,100多架东北军飞机被缴获。由于当时中央军并没有参战,所以空军也没有作战的记录。

  到了1932年,128事变爆发,中日两军以总兵力10多万规模在 上海厮杀。日军为了这个战役,出动了包括航空母舰,重型巡洋舰,大量飞机,坦克,重炮在内各种新式武器。

  国民政府也出动 空军迎战,两军开始有了正式的空战,而此战却暴露出中国 空军的巨大问题。

  此次战役中,我空军开始仅能使用9架飞机,而日军2艘航母上就有81架飞机,双方数量上有着9倍的差距。

  除了数量,我空军无论动员,情报,训练,组织还有飞机的性能都远远落后日军。

  可以说,当时我军尚且是一战时候的水平,而日军已经接近二战了,两军存在20年的差距。

-----------------------------上图是国军从意大利购买的十八架布瑞达战斗机,实际到货11架。没想到短短1年内,就有5架因为机械故障坠毁,4名飞行员殉国。下图是购买的9架菲亚特CR32,这种战斗机性能平平,根本无法和日军战斗机对抗。

 

  1月28日开战当天,日军航母上的飞机就开始轰炸上海,反应非常迅速。而我军动员能力差,后勤水平低,虽然也是将飞机紧急投入战场,却直到2月5日才开始第一次 作战。

  而且日军空军飞机由于后勤情况很好,1架飞机往往1天可以连续出动几次。而我军飞机由于后勤的限制,空战一次以后,需要在地面等待数日才能继续升空作战。

  至于情报工作也是很差,我军飞行指挥部连日军飞机主要型号和性能都不清楚。实战中,我军错误估计日军飞机型号,结果以己方性能大为落后的飞机,去迎战日军新式主力飞机,结果可想而知。

  至于训练上,我空军由于中央航校刚刚建立,教学水平非常有限,训练水平也不高;加上之前的内战中,由于军阀部队空军太弱,基本不存在空战,所以实际没有对空作战经验和能力。

  这一切都导致国军空军在实战中战术混乱,整体配合几乎没有,完全被日军压制的无法抬头,根本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我军损失的5架飞机中,有1架是因为起飞时候失控坠毁的,完全是训练水平不高导致的。

  128事变经过 三次激战,我空军就损失了4架飞机,1架轻伤,日军则损失4架飞机(其中1架是地面炮火击落)。但日军飞机数量众多,这4架损失对他们根本不算什么,对于国军 来说则是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实力。

  元气大伤的国军空军,在战争这三次空战后没有 敢于继续 参战,转移到徐州机场,等于放弃了制空权的争夺。

  128会战以后,蒋介石深感空军力量的薄弱,他痛定思痛,开始大力整顿空军。他任命夫人宋美龄为航空秘书长,负责 监督 空军的各项工作,同时提拔了一批年富力强的空军军官成为空军的负责任,比如后来的周至柔空军总司令。

  经过4,5年的埋头发展,中国空军有着很大发展,实力比 1932年强大了几十倍,也形成了相当的战斗力。

  不再是所谓的花架子部队,瓷器部队,不能和日军硬碰。

  在淞沪会战爆发前,我国空军飞机总数是346架,空军实际登记在册的是296架。这里面还有一部分的教练机,运输机等无法作战的飞机。

  性能还算不错,能够和日军飞机正面对抗的,只有150架左右。

  而当时日军海军和陆军航空兵总实力为3000架,还有每年生产上千架的能力,数量上有压倒性的优势。

  至于质量上,国军购买的飞机 性能平平,相比日军主力战斗机和轰炸机都落后一截。而且所有飞机 基本都是购买的,五花八门,打一架少一架。一些飞机的零件列强不提供,或者干脆出售公司已经停产,就只能将一架飞机拆开当做零件使用。

  比如国军最优秀的亨克尔He111德制轰炸机,本来有6架,但因为零件补充困难,将其中3架的零件拆卸提供给3架使用,最终只有3架能够升空作战。

  而日军飞机清一色都是自产的,不但制式统一,而且补充迅速,还不断更新换代,越打越强。

  飞行员的训练上,国军更是有明显的差距。

  陈纳德对日军飞行员的评价是:他们都受过严格训练,是优秀的机械操纵着,而且非常好斗,唯一的缺点就是过于死板,缺乏创造性。

  陈纳德对国军飞行员评价并不高,但主要的指责确实在训练他们的意大利教官上。

  陈纳德认为:意大利教官自己极为无能,为了博取国军高层的欢心,往往以全部通过的方式完全所谓的教学。在美国,任何一支空军都有一个淘汰率,以选拔最为出众的飞行员,淘汰掉不适合的人。意大利人则从不淘汰一个人,这样培养出来的国军飞行员能力层次不齐,既有飞行技术精湛的好手,也有连航线都飞不好的菜鸟。

  甚至连国军飞行员自己也说:航校教官主要是意大利人,德国人,美国人。其中美国人数量很少,但技术不错,教学也还认真,只是教学比较随意,作风比较散漫,整天嘻嘻哈哈的。最敬业的是德国教官,他们死板固执,技术高超,要求学员严格达标。最差的就是意大利人,他们自己技术差劲,光靠和高层搞好关系。

  就是这种情况下,淞沪会战中,国军空军仍然拼死作战,一度给日军造成很大的威胁。但自身也几乎消耗殆尽,到了日军攻打南京的时候,国军空军力量只剩下2到3成,只能依靠苏联支援航空队来协助防御首都。

  武汉会战之前,国军空军已经经历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兰封会战的大洗礼,战前空军 编制中的296架飞机,在武汉会战之前已经所剩无几,几乎全军覆没了。

  由于 日本空军数量上相对国军空军有十倍的优势,日本主力战机的性能上又有明显的优势,所以国军空军虽然打了很多漂亮的战役,却逐步消耗殆尽。

  日军的损失其实跟国军差不多,但是日军可以迅速补充,国军则不能。

  其实如果单纯是飞机的消耗,还算好办。无非 是想方设法从列强处购买新式飞机而已。

  对于中国空军影响最大的,其实还是飞行员的消耗。

  任何一支空军在实战中都有很大消耗,关键补充能力能够弥补消耗,这就没有问题。

  就比如日本空军,为什么在中途岛战役后一蹶不振。主要是因为他最有经验的一批飞行员随着四艘航母的一同沉没到海底。之后经过几次空中厮杀,日军富有战斗经验的飞行员死亡殆尽,只能用航空学校刚毕业的一批人去对付老练的美国飞行员。

  结果日军 遭受了马里亚纳空战的惨败,日军飞行新手被美军血洗,仅仅6月19日一天就被 击落373架飞机。

  由于日军飞行员水平很烂,美国飞行员觉得胜之不武,给这场战役取名为马里亚纳猎杀火鸡大战。

  到了随后的菲律宾莱特湾战役,日军优秀飞行员几乎不存在,参战的小泽舰队因为飞行员不具备攻击美军军舰的能力(水平太烂,去轰炸美军军舰也是送死),只得将宝贵的航母编队作为诱饵使用。

  到后期,小泽司令官干脆下令将航母上的轰炸机转移到陆地去,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到了冲绳战役,由于日军新手飞行员已经占据多数,而这些飞行员实际上根本不可能有效击毁美军军舰,他们被迫使用了自杀式的神风敢死队。

  所以说,神风敢死队的使用,其实也是迫于无奈。

  如果说强大的日本空军,尚且如此,经不起战争的消耗,中国空军就更别说了。

  中国空军的规模很小,至于补充能力更是不用提。我们无法自产飞机,所有飞机 都必须向国外购买,而列强又受日本压迫,所以外购飞机的数量和质量根本无法保证。军队内有五花八门几乎所有列强的各种飞机,还有一些质量很差不敢上天的飞机,新购买的意大利的轰炸机上天以后,甚至脱落过一个发动机。

  最终结果就是,飞机只能是越打越少,实力越来越弱。

  至于飞行员的消耗,更是无法有效补充。地方军阀飞行员基本打一个少一个,无法补充,这个尚且不谈。

  国民政府的最高空军院校,也就是笕桥中央航空学校的训练能力也是极为有限的。

  从开办的1931年到抗战前,6年时间一共培养500多名学员,平均一年80多人,其中还包括一部分地勤人员。

  而在抗战中,往往一个战役就要损失上百名甚至数百名飞行员,这样薄弱的补充能力怎么行呢?

  所以飞行员越打越少,补充不了,只能赶鸭子上架,让现役飞行员增加出勤力度。

  而谁都知道,战争中根本没有什么不死的超级王牌。

  黑社会经常说一句话,叫做:每人都是一条命,谁怕谁啊!

  二战第一狙击手芬兰的白色死神西蒙海耶,有着542个狙击战绩,最后仍然被苏军一个狙击手一枪击穿头部,虽然没死,但由此残废。

  二战世界第一坦克王牌钢铁死神米歇尔魏特曼,有着141辆坦克的击毁记录,最终仍然被敌方坦克伏击或者被敌人攻击机炸死,没有幸存。

  至于飞行员更是危险,因为除了敌军的攻击以外,还有地面防空火力,飞机机械故障,复杂天气等众多杀手的作用。如果将现有飞行员的出勤搞到极致,最终必然会损失一批最优秀的飞行员。

  开战半年内,著名的中国王牌飞行员高志航,刘粹刚,乐以琴等先后殉国。

  这里面除了7天时间击落8架敌机的乐以琴(外号江南大地之钢盔),是因为在南京上空被数架日机团团围攻后殉国。当时国军仅有20架飞机可以使用,南京机场除了苏联飞行员每天可以出动3到6架飞机以外,只有乐以琴和董明德两个飞行员还可以作战。

  目睹日军飞机在南京上空的嚣张表现,乐以琴和战友董明德两人毅然驾驶破烂不堪的意大利菲亚特战斗机升空迎战。乐以琴刚一升空,就迅速被8架日军战斗机围攻。飞机中弹后,乐以琴跳伞,却被日机违背日内瓦公约扫射跳伞飞行员,头部中弹后又坠地,当场牺牲,年仅23岁。董明德座机中弹数发 ,也受了伤,勉强迫降成功。

  3个月内击落5架敌机的飞将军高志航,则是因为周家口机场根本没有预警设备。机场被日军偷袭后,直到日军飞机投下炸弹才被发现。高志航不顾危险紧急起飞飞机试图迎战,但飞机还没开始滑行,就被一枚炸弹炸毁,高不幸殉国。

  至于有着11架击落战绩的中国红武士刘粹刚更是壮烈。他在支援忻口战役时,由于太原地面机场没有导航设备,连指示信号都没有。这导致刘粹刚编队在夜色中始终无法找到机场降落,最终燃料耗尽以后迫降时撞到建筑物殉国。

  可以看到,这三个空军王牌飞行员的殉国,都不是因为自身能力的问题,而是受制于国军空军 的薄弱,他们的牺牲是非常可惜的。

  到了武汉会战 之前的兰封会战的时候,国军空军飞机已经几乎损失殆尽,连薄弱的桂系空军也披挂上阵,在河南上空几次空战,损失相当惨重。

  此时国军的飞行员已经伤亡大半,飞机更是损失超过8成,实力削弱到低点,几乎已经没有战斗力。

  徐州会战期间,日军基本掌握了战场制空权,国军轰炸机只能以偷袭方式作战。当时由于轰炸机基本都被击落,国军只能在不能安防炸弹的战斗机上手工焊接上小号炸弹,做为地面支援使用,真是可怜。

  至于继续购买国外飞机,在当时难度很大。只有英美愿意卖给中国一小批,而且这都是抗战前的订单。至于德国,意大利因为同日本都是轴心国,已经基本停止对中国军售。

  眼见飞机无法补充,还幸存下来的近百名国军飞行员急的团团转。

--------------高志航,乐以琴,刘粹刚,沈崇海,阎海文,李桂丹都是抗战初期殉国的著名空中英豪。整个抗战期间,国军空军有3600多人殉国。上图是高志航将军。

 

  苏联人的空军军售

  就在这个紧要关头,中国政府已经和苏联达成了军事贸易协议,紧急从苏联搞回来一大批飞机。

  苏联在1937年12月,正式同意提供给国军4个战斗机大队,共124架作战飞机。

  飞机有了保证,不过当时国军飞行员太少,而且新手很多,平均水平不足。而且苏制飞机和英美飞机有很大不同 ,也需要在苏联人的指导下才能逐步有效操作。所以中国方面希望苏联能够提供一批飞行员来中国作战,并且提供一些飞行教官对中国飞行员进行指导。

  对此,苏联人也是同意的。

  而早在两个月前的1937年10月,苏联第一批作战飞机和大约250人的志愿队员(包括飞行员,地勤人员)到达中国,他们正式参战则是12月份的南京保卫战。

  到了1937年底,苏联卖给中国的第一批62架飞机全部运送到中国。

  当时苏联人并没有想到日军空军如此强大,在南京参战的苏联飞行员数量很少,而且飞机性能也弱于日军飞机,所以实战中并没有占据上风。

  在苏军飞行员被日军团团围攻后,他们向莫斯科报告,强烈要求增大援助规模并且对现有飞机进行升级。

  1938年4月,第二批62架飞机全部送到中国。

  到了1938年春天,也就是武汉会战爆发之前,中国已经获得了94架比较先进的单翼伊16战斗机,122架相对落后的双翼伊152战斗机和62架SB-2快速轰炸机,6架TB-3重型轰炸机。

  这样,至少新式飞机总数已经达到278架(一部分还在后方兰州机场,短时间内无法运送到前线),其中用于武汉地区的有200架,这已经达到抗战开始前的规模了。

  到了武汉会战爆发的6月份,中国空军在武汉地区集中了3个战斗机大队,2个轰炸机大队,1个侦察机中队,共126架飞机。

  苏联支援航空队在中国一共有3个大队,120架飞机,其次大部分飞机也都在武汉地区作战。

  中苏空军在武汉地区的总数,大约200架。

  而日军兵力则更强,此次参加武汉会战的有陆军航空兵团的3个飞行团,包括7个战斗机中队,4个侦察机中队,6个轻型轰炸机中队,4个重型轰炸机中队。海军航空兵有4个航空队,装备比陆军还要先进。日军参战飞机总数达到500架。

  国军200架飞机相对日军用于武汉的500架飞机虽然还不到一半,质量上也有明显的差距,但至少也不是乐以琴殉国时候2架飞机队几十架日军的极端场面,却也可以争夺局部制空权,不会让日军飞机那么肆无忌惮了。

  日军早在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以后,就开始 对武汉的攻击。

  1937年9月24日,日本海军出动14架三菱96式陆攻空袭武汉。当时国军空军全部在沪宁杭一线,以及北方战场厮杀,根本没有余力兼顾还是后方的武汉。

  此次轰炸中,根据医院记录,武汉三镇的汉口死伤550人,汉阳死伤470人,三镇总共伤亡1000多人。当然,只是医院方面的记录,不包括被炸踏房子里面的死者,以及被群众掩埋的遗体。

  这一次轰炸,就给武汉造成相当惨重的伤亡。

  注解:三菱96式陆攻全名是三菱96式陆上攻击机,所谓陆上攻击机其实就是轰炸机,陆攻是日本人的说法而已。96式本来是日本海军用于海上支援舰艇的远距离轰炸机。它在1936年正式定型,随后开始装备部队,是日军最先进的远程中型轰炸机。由于日军急于在抗战中对地面进行支援,抗战刚刚开始就将该型飞机投入实战。它的长度有17米,高度近4米,最大速度进400公里/小时,航程高达4400公里,升限9200米,载弹量高达800公斤,乘员7人。96式轰炸机有两个发动机,装备1门20毫米机关炮和4挺7.62毫米机枪。96式陆攻的性能在当时的世界可谓首屈一指,不亚于列强的同类飞机。1架由96式陆攻改造的运输机,还完成了环绕全球的飞行,经过20个国家,行程5万200多公里,毫无机械故障。这种轰炸机曾经在太平洋作战初期,横扫了太平洋和东南亚的英美荷澳军队,击沉了英国威尔斯亲王号战列舰和怯战号战列巡洋舰,给盟军地面部队造成极大的伤亡。直到1943年才逐步被更先进的1式陆攻淘汰。

  此次轰炸之后,蒋介石知道武汉地区空军力量的薄弱,决心进行大规模的增强。

  他下令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扩建机场,准备未来的武汉会战。

  在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内,汉口,南昌,长沙,衡阳,孝感等机场全部完工。

  在机场陆续完工的同时,上海南京先后沦陷,国军空军第3,第4,第5大队残余力量全部开赴武汉地区。

  除了中国空军以外,开到武汉的还有苏联援华空军。

  同时,由于 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太原会战等战役中发现国军情报方面的严重问题,在陈纳德将军的建议下,国军发明了一个人肉雷达网。

  这个人肉雷达网很简单,就是在武汉地区附近方圆几百公里的区域,设定无数个防空警戒哨,由当地的民兵或者老百姓负责。一旦发现日军飞机的迹象,立即向武汉的航空委员会汇报。

  这种看起来极为落后的东西,在后来的武汉会战中,居然起到了一些作用。

  这个人肉雷达一共分为七层,

  第一道的外围监视部队,至汉口半径约190多公里,进入这条线说明日军 有进犯武汉地区的可能;

  第二道防线为“空袭警报线,据汉口半径约150公里,进入此线,说明日军进犯武汉的意图已十分明显,我方发出空战警报;

  第三道防线为“空军作战外弧线”,据汉口半径约80公里,这也是保卫武汉的首道空中狙击战线,也是国军飞机空战的主要区域之一;

  第四道防线是“紧急警报线”,据汉口半径约70公里,此时城内将拉响空袭警报,三镇市民迅速疏散;

  第五道防线“灯火管制线”,据汉口半径约50公里,一到晚上不允许有任何灯光;

  第六道防线“空军作战内弧线”,据汉口半径约30公里,基本已进入今天的三镇上空。在此防线内,我军飞机可以实现“最小载油量和最多装弹量”,为战斗力最强,我方作战条件优越,因此也是有效打击敌机的区域;

  第七道防线“高射炮射击地带”,据汉口半径约12公里;

  最后一道防线“高射机关枪射击地带”,据汉口半径约4公里内,敌机若进入此区域,也就进入了我军布防的高射机关枪射程内。

  这八道防御线虽然也有很多漏洞,却多少有些作用。

----------------不可否认,上图的伊152是双翼飞机的顶尖之作,但二战已经是单翼飞机的天下。双翼飞机虽然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可是由于双翼结构导致速度很低,无法有实质性的突破,实际上已经不足以同性能比较优秀的单翼机对抗。目睹伊152在中国战场的教训,苏联人居然还没有醒悟。在苏德战争爆发时,苏军空军居然还有二成伊152,结果根本无法跟德军主力战机对抗,很快就被消灭殆尽,只好当做低速的攻击机使用。下图的伊16则是单翼飞机的早期作品,在二战爆发前夜巡性能尚且还算中流,在二战开始以后迅速落后。客观来说,伊16相比日军的三菱96式舰载战斗机,各方面都是不敌的。苏德战争中,驾驶伊16的苏军飞行员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当然还是因为飞机性能的劣势。

 

  218空战,12分钟的激战

  武汉地区的大规模空战 主要进行了四次,分别是218空战,429空战,513空战和83空战。

  其中以218和429空战规模最大,最为激烈。

  1938年1月4日上午9点,日本海军23架轰炸机在12架战斗机保护下空袭武汉。当时武汉地区的机场还在扩建,而中国空军刚有一部进驻武汉,实力尚且非常薄弱。而苏联援华空军只有少量部队在武汉,实力更弱。

  中苏数架飞机仍然仍然奋勇起飞迎战,结果立即遭遇13架日军围攻,这也是中苏两国空军第一次联手作战。

  激战中 国军2架飞机被击落,苏联空军1架飞机被击落。国军宋恩儒中尉,张若翼少尉和苏联飞行员科路白3人不幸牺牲。

  日军此战没有损失,胜得很轻松。

  此战结束以后,国军总结教训,尽一切力量加快机场的修建工作。在无数武汉老百姓无私的帮助下,在2月份全部完成了各大机场的扩建,这对于未来的空战起到极大的作用。

  同时空军力量开始逐步向武汉转移,准备对日军给予沉重的打击。

  终于,2月18日,中日两军第一次在武汉上空发生一场大规模的激战。

  此战完全称得上峰回路转,国军先是处于绝对劣势,然后和日军旗鼓相当,最终完全压倒日军。

  2月18日凌晨,军统戴笠的情报人员紧急报告,日军准备当日从南京,芜湖两地机场出动飞机27架飞往武汉,其中15架96式轰炸机,11架三菱96式战斗机(实际来了26架96式战斗机,96式轰炸机是12架)。

  这个情报迅速传到武汉的航空委员会,国军空军高层立即命令作战飞机高度戒备,并且命令人肉雷达网立即开始侦察。

  没想到的是,18日这一天武汉地区到处都是乌云,云层有地,人肉雷达网无法有效发挥作用,却有多次误报。

  这样几十名国军飞行员连续几次冲到飞机傍,却又得到解除警报的命令。

  这样,直到12点45分,武汉附近的人肉雷达网才明确听到了日军飞机巨大的发动机声音,当时日军飞机已经迫近武汉十几公里距离了,马上就到达武汉了。

  就算国军飞机可以短时间内起飞,他们升空的时候,日军飞机已经到达武汉上空了,所谓的伏击日军飞机无从谈起。

  换句话说,军统人员拼死得来的情报也就没什么用处了。

  本来以逸待劳的局面,就这样彻底丧失了。

  国军控制指挥官立即下令起飞迎战,在武汉地区的国军战斗机第4大队下属3个中队全部起飞。

  第4大队战斗机总数有29架加上苏联飞行员驾驶的几架飞机,本来数量是在日军护航的26架战斗机之上的。没想到因为地面预警和指挥工作不力,导致不但没有取得数量的优势,还陷入绝对的劣势。

  由于三个中队分别驻扎二个机场,这二个机场有远有近,三批飞机只能先后赶到武汉上空。

  其中离武汉最近的汉口机场的第23中队11架老式伊152战斗机,在王牌飞行员李桂丹大队长的指挥下,迅速起飞。第21中队董明德队长的10架伊16战斗机也在汉口机场,因为机场规模有限,必须等23中队全部起飞完毕以后才能升空,需要等待10到15分钟时间。

  最后是孝感机场的吕基淳第22中3中队8架伊152战斗机也紧急起飞,赶往武汉地区。

  首先起飞的李桂丹大队长的11架伊152飞机起飞以后迅速爬升3000米高度,准备迎敌的时候,突然遭遇空中4000米高度的26架96式舰载战斗机的俯冲偷袭,一时间阵脚大乱。

  大家都知道,对于战斗机来说,占据空中的高位是极为重要的。

  战斗机性能中有一项重要的指标就是爬升能力,也就是能够短时间内爬升到高空,然后俯冲向下攻击。

  二战空战中,其实水平盘旋被击落的飞机并不是很多,大部分被击落的飞机都是被占据高位的敌机俯冲中击落的。

  因为俯冲的时候速度很快,被攻击的飞机不容易发现,也不容易躲避,所以被击落也是正常现象。

  照常理来说,国军空军是以逸待劳,守株待兔,应该预先爬到较高位置等待日军飞机到来。

  由于国军预警和指挥系统太差,甚至到日军飞机飞到武汉前10分钟才发现敌机,这样导致国军仓促应战,反而被日军反客为主。

  其实如果能够早一点侦察到日军机群,就算是老式的伊152也是完全可以爬升到和日军相同的而高度。

  这种双翼飞机虽然速度很慢,爬升能力却也不错,从起飞上升到5000米只要6分钟。

  此时国军第22中队11架飞机,在3000米遭受到4000米上日军性能优越的26架战斗机96式的偷袭,顿时陷入绝对的劣势。

  当时参战的第4大队飞行员吴鼎臣回忆:我们在飞机傍边刚刚吃完午饭,空袭警笛再次响起,不一会我们大队飞机全部起飞迎战。当我们刚刚爬升到3000米高度,敌机已经飞到我们上空。敌机高于我们,我们处于劣势地位。

  日军飞机飞机编队判断李桂丹座机是这11架飞机的指挥者,所以首先集中兵力攻击他。

  李桂丹,满族人,1913年出生在辽宁新民县。李桂丹童年时 比较不幸的,他7岁丧父,于母亲,姐姐相依为命,艰难生活。

  李桂丹是个很有才华的人,当然后天的努力也大大帮助了他。他从小勤奋好学,立志从军,在中学毕业以后,他在1930年12月,他考入了黄埔军校。

  在黄埔受训期间,李桂丹努力认真,是同学中的佼佼者,深受教官喜爱。

  1932年7月,当时杭州的中央航校第二期飞行科招生,招生的要求非常严格。李桂丹处于报国和挑战自己的医院,毅然报考了中央航校。由于他身体强健,文化水平较好,意志坚定,被录取为第二期飞行科学员。

  在中央航校第二期中,李桂丹仍然出类拔萃,他善于学习,能吃苦,几乎每次考试都是前三名。毕业以后,李桂丹被分配到航校飞行见习2个月,以后留校任航校少尉飞行教官,飞行科驱逐组少尉组长。

  1936年底,李桂丹参加了绥远对日作战。

  期间,他在侦察、轰炸和配合陆军的作战中屡立战功,受到上级嘉奖。在一次任务中,李桂丹身受重伤,返回后方治疗。不久他伤愈归队,因战功升任航校飞行科驱逐机中尉代组长,后任空军第四大队中尉中队长。

  七七卢沟桥打响以后,李桂丹和战友们参加了惨烈的上海空中争夺战,以自己出色的能力连续击落8架日机,成为国军的王牌飞行员之一。

  国民政府提升李桂丹为空军第四大队上尉本级代大队长,并且授予二级云麾勋章。

  虽然李桂丹能力突出,这次遭受这样的突袭,再好的能力也是无用。李桂丹先是紧急盘旋,躲过了日机第一次俯冲攻击。不过随后就被数架飞机紧紧咬住不放!

  李桂丹利用自己的个人技术左右盘旋,日军飞行员不是这个王牌飞行员的对手,最终全部被甩掉。当时一同参战的国军飞行员吴鼎臣回忆:李桂丹摆脱日军以后,立即反攻,连续击中3架日机,日机吓得赶快都远远飞走。

  李桂丹击中的这3架飞机是否最终被击落,现在已经无法考证。

  日军飞行员也不是菜鸟,他们其实都是日军的精英飞行员,本来是雪藏起来对付美国空军的储备人才,技术也颇为精湛。

  在这一期间李桂丹座机的机身也被日军击中多次,被迫返航。

  李桂丹操纵着伤痕累累的飞机飞回汉口机场,就在试图降落的时候,飞机突然起火,并且引爆了油箱。

  这架伊152当空爆炸,国军王牌飞行员李桂丹不幸殉国。

  其实究其原因,还是伊152太过于落后,它的机身根本没有任何装甲,完全是帆布和木制构成,所以极为脆弱。而它的九汽缸星形气冷发动机也没有任何防止漏油和爆炸的措施(二战期间主力战机基本都加装了油箱的保护装置),一旦被击中,哪怕只是小伤,也就非常危险。

  如果李桂丹驾驶的是性能比较好的飞机,必然可以降落成功,也就不会这样殉国了。

  国军在战斗的一开始,痛失李桂丹这名王牌飞行员。

  当时刘桂丹烈士早已经跟老家的女孩刘雪娟订婚,而且订婚时间长达10年之久。只是因为李桂丹常年从军和作战,完全都是封闭式的,不允许和外界联系,所以婚事才一拖再拖。两人在1928年订婚时候刘雪娟已经17岁,到了1937年已经26岁。在当时的东北,身为大家闺秀的漂亮女孩到了26岁还不结婚,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抗战爆发前,两家都已经准备好了婚事,刘家连嫁妆都筹备好了。

  1938年初,家里人开始再三催促李桂丹回家完婚,但他的请假一直未得到上级批准,而且接受了新的战斗任务。

  同年2月18日,李桂丹在著名的武汉大空战中壮烈殉国,年仅24岁。在考入军校直至牺牲的8年间,李桂丹仅回家探亲一次,也只跟未婚妻见过这一次。

  其实刘桂丹和刘雪娟感情很深,虽然不能见面,但两人一直书信联系。他多次寄礼物给刘雪娟表达相思之情。其中,让刘雪娟为喜爱的是一件从苏联购买的淡绿色呢子大衣,她经常穿着它给亲友们看,甜蜜幸福感可想而知。

  刘桂丹在绥远受伤期间,因为怕刘雪娟和家人担心,信中没有提到自己受伤的事情。

  李桂丹殉国后,他的东北老家,还没有人知道这件事。家人一直等着李桂丹的信件,等来的的却是由蒋委员长特派员送来的遮挂黑纱的李桂丹遗照和遗物,还有蒋介石的一封亲笔信《致李桂丹烈士家属的一封信》。

  在得知李桂丹殉国以后,两家人悲痛欲绝,未婚妻刘雪娟当场昏倒在地,其父刘顺受此打击,从此卧床不起,一年后撒手人寰。

  同年9月,蒋介石派专人冒险来到已经是伪满洲国的李桂丹家中,将其李桂丹的老母亲和姐姐接至南京居住,给予很好的照顾。

  1949年12月,李桂丹的母亲和姐姐随国民政府迁到台湾。

  刘雪娟为李桂丹守孝5年以后,在李桂丹母亲的劝告下,以30多岁的年纪嫁给了一个本地人。

  注解:三菱96式舰载战斗机是是世界第一种性能优越舰载战机。一般来说,由于受航母搭载的限制,舰载战斗机的性能一般弱于路基飞机,但96式舰载机确实少有的性能强于陆基战斗机的舰载机。该飞机由著名的日本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研制生产,是日本海军航空兵在30年代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杰出的飞机,也是日本航空工业界推出的第一种全金属结构的单翼战斗机。96式舰载战斗机的性能在当时同类飞机中相当先进,排行在世界前几位。它在1935年的试飞中飞出了时速444千米的好成绩(当时战斗机最高速度一般300多公里/小时),飞行性能一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96式飞机特别擅长于在水平面内的盘旋格斗,是一种飞行动作十分灵活的舰队防空用战斗机。同时,又是一种合格的截击战斗机、护航战斗机或轻型的对地攻击机。96式舰载战斗机比当时所有的国军飞机都要先进,也强于苏联所有主力战斗机,甚至也超过美军同时代众多战斗机。它的主要弱点是爬升能力稍弱,垂直格斗能力稍弱。

---------------------李桂丹烈士和96式舰载机。好在中国空军的抚恤金很高,如果不幸殉国,有50元丧葬费和1万元抚恤金。当时1万元并不是小数目,可以买60亩上等水田,这也是烈士们应该得的。96式舰载战斗机性能优越,在太平洋战争初期,他几乎完全压倒了美军的F2水牛和F4野猫舰载机,称霸了整个太平洋上空。在中途岛海战中,日军依靠96式舰载机空战上大大占了优势。如果不是被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偷袭,恐怕美军飞机根本无法击毁4艘航空母舰。

  在李桂丹和日机缠斗的过程中,其它10架伊152战斗机也陷入绝对的劣势。

  日军第一次俯冲中,巴清正和后来很有名气的郑少愚也猝不及防(他后来继任第4大队大队长,后来又担任中美空军联合指挥部副总指挥),在1942年驼峰航线上殉国),飞机都被击中,向下坠落。

  郑少愚技术很好,他拼死将飞机拉平,避免了坠毁的悲剧。

  但他的飞机刚刚拉平,就立即遭遇3架日本飞机的围攻。

  郑少愚座机带伤,操纵已经不太灵敏,他只能依靠个人技术玩命的机动躲避。在短短几分钟内,3架日军一共向他开火12次之多,子弹像蝗虫一样向他的飞机飞去。

  郑少愚见这样迟早还是被击落,一咬牙做出了一个危险的大反转动作。他的座机翻了一个360度的圈,不但摆脱了3架日军咬尾,还反而咬住了其中的一架。

  郑少愚立即开火,将这架日机击伤,乘着另外2架日军飞机不知所措的时候,他紧急在汉口机场降落。

  落地后,郑少愚跳下飞机,检查飞机的损害情况。让他震惊的是,整个飞机被打成了马蜂窝一样,事后计算了一下,光是弹孔就有210个之多。

  好在日军96式战斗机的机枪是7.7毫米口径,加上射击距离较远,威力不是很大。郑少愚的运气又很好,这么多子弹居然都没有集中要害部位,所以座机侥幸没有被击落。

  飞机被打成这样已经够惊人了,没想到回到宿舍整理降落伞包的时候,郑少愚大大的吃了一惊。他背负的降落伞包里面,居然发现了3枚弹头。如果没有这个降落伞包,这三枚子弹都会打穿郑少愚的背部了。

  相比郑少愚的好运,21岁的巴清正少尉就很悲壮了。他的座机被日机偷袭的子弹击中飞机要害,根本无法控制飞机的坠落。由于飞机高速旋转下坠,巴清正也无法跳伞,最终机毁人亡。

  和巴清正少尉一同被击落的,还有王怡少尉的座机。

  日军这一波偷袭,就击落国军2架飞机,迫使2架迫降(其中李桂丹的座机还发生爆炸)。

  余下7架飞机面对着26架日军飞机的围攻,顿时处于绝对劣势。

  飞行员刘志汉的座机也被两架日机咬尾,刘费劲力气始终无法摆脱他们,被迫冒险引诱日机靠近。

  两架日机中计,他们加速逼近,准备在近距离将他彻底击落。刘志汉估算两架日机就要开火的前一瞬间,突然翻了一个筋斗,同日军长机迎头相对。

  日军长机大惊之下连开火都忘记了,刘志汉果断开火,日军飞机被击中起火,很快坠落。

  刘志汉却仍然被日军僚机开火击中,薄弱的伊152油箱再次爆燃,好在火势还不算很大,刘志汉果断跳伞。

  没想到刚刚张开降落伞,就飞过来2架96式战斗机,对着他连续开火。

  根据日内瓦公约,对于已经跳伞的飞行员和逃到救生船上的非战斗人员,是不允许开火打击的。

  凶暴的日寇却不管这些,他们连续几次射击,子弹在刘志汉身边乱窜。刘志汉眼见就要被击中,无奈之下灵机一动,将四肢垂下装死。日军飞机被骗,摇摇翅膀飞走,继续参加空战了,刘志汉侥幸逃生。

  此战刘志汉击落1架日机,自己也被击落。

  相比刘志汉,另外的两个飞行员李鹏翔和武亭纯就更惨了。

  李鹏翔也被日军飞机冲散,随后被一名老练的日军飞机员咬尾,并被连续击中多次。李胸部被子弹击中,受了重伤,忍着剧痛勉强操作飞机。

  他的战友武亭纯则在激烈的空战中,一举击落一架日机。此时他见李鹏翔危急,急忙赶来救援,咬住日军飞机。

  就在武亭纯开火前,这个日军飞行员突然发现了身后的武亭纯飞机,他不顾死活的翻身逃离。

  由于两机近在咫尺,日军飞行员的动作还没有做完,武亭纯的飞机已经加速冲到,两个人都来不及反应,两架飞机猛烈的撞在一起。

  武亭纯侥幸跳伞逃生,日军飞机则直接坠落,遗憾的是李鹏翔虽然得到救助,因为受伤太重,失血过多,人很快失去意识,飞机也坠毁牺牲。

  而飞行员吴鼎臣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也被击落了。他回忆自己的战斗:一架敌机居高临下,向我俯冲过来,对我攻击。我经验比较丰富,先不慌不忙的转弯,好想躲避他的射击,实际上是引他入套。他果然跟在我的后面和我一起转弯,想咬住我的尾巴,我看敌人已经入套,突然一个最小半径的急转弯,一下子就咬住了敌人的尾巴。敌人知道上当,就拼命想逃。但是敌人无论如何机动,都无法逃出我机关枪的瞄准镜火力圈以外。我抓住机会,4挺机枪齐射。当时我们只有50米距离,我眼看见敌人的脑袋垂了下去,飞机失去操纵,知道敌人飞行员已经被我击毙。我怕他装死,还是又补了一次射击,将这架飞机彻底击毁。我击落这飞机以后,立即寻找其他目标,发现我们大队的飞机已经被日军冲的七零八落,我前方一架友机被日机追击,非常危险。我冲过去准备对这架日机进行攻击,就在我准备射击的时候,突然我的飞机猛烈震动了一下,我的左机翼被身后的日机打断。飞机完全失去控制,机头向下,机身猛烈旋转。我费劲一切力量才跳出飞机,头朝下坠落。由于日军飞机专门会射击已经跳伞的飞行员,我直到600米高度才打开降落伞,最终平安落地。


 


-----------------战斗极为激烈,此时飞行员完全展现出自己所有的能力。其实二战中的飞行员只有两种,一种是优秀的,一种是菜鸟。要么你足够优秀,可以做王牌,击落很多敌机。如果你不够优秀,等待你的迟早是被击落。所以其实飞行员并没有什么中流一说。调用电影《角斗士》的一句台词:有些人能会格斗,有些人会被杀。

 

  短短的10分钟内,国军第22中队被击落6架飞机,还有1架受伤迫降,日军飞机也损失了2架,还有数架受伤被迫返航,李桂丹大队长殉国。

  看起来,国军第22中队完全被日军飞机压制,情况非常危险。

  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孝感起飞的第23中队在吕基淳中队长的率领下,赶到战场。

  当时第22中队剩余的4架飞机正在被日军10多架飞机四处追逐,苦苦支撑。

  第23中队的8架伊152赶到以后,二话不说,直接杀入战团。

  如果第23中队再迟5分钟赶到,恐怕第22中队就全军覆没了。

  不过,第23中队虽然勇敢,只有毕竟也只有8架飞机,相对日军还是占绝对劣势 ,况且伊152也不是96式战斗机的对手。

  日军战斗机群放弃对第22中队残余4架飞机的攻击,掉转头和第23中队大战。

  激战中,中队长吕基淳上尉首先被日军飞机围攻,吕基淳技术很好,他连续机动,甩掉了几架咬尾的敌机。但无奈此时四面八方都是日军战斗机,到处都是日军航空机枪的子弹,实在避无可避。

  最终吕基淳中队长的飞机被连续击中,不幸坠毁。

  这边王玉琨中尉受到的压力较小,他连续1对1,以出色的个人技术先后击落2架日机。

  可惜好景不长,就在他试图爬高再次攻击的时候,突然3架日机从高空俯冲向他攻击,王玉琨座机方向舵被击断,紧急向低空滑行迫降。

  本来他想找一块平地迫降,这样相对比较安全。不过3架日机紧追不舍,王玉琨无奈只能就地迫降。

  飞机一头冲入水田里面,王玉琨被巨大的冲击力撞昏。当地老百姓赶来救助的时候,以为他已经死了。农民们七手八脚把他抬出来的时候,他却醒了过来,全身除了右腿轻伤以外,居然没有大碍 。

  在王玉琨苦战的时候,飞行员刘宗武也击落1架日机,更厉害的是飞行员信守巽同日军飞行员的对决。

  信守巽在混战中同1架日机迎面遭遇,两人像西部牛仔决斗一样,面对面的朝对方飞过去。

  本来,空中格斗最忌讳两架飞机面对面的对战,因为这个没有技术可言,关键要看两人的勇气还有运气。

  空中格斗要尽量避免迎面对战的场面,以尾部和侧部攻击敌人为主。

  对此,信守巽和那个日军飞行员自然都知道,但两人都不肯让步,期望对方承受不住压力,胆怯后拉走飞机。

  这样一来,对面的飞机就有了攻击的好机会。

  于是2架飞机迎头对冲,完全比起了胆量。

  两架飞机从上千米迅速飞到几百米,最后飞到100米距离,两个飞行员仍然不愿意服软后侧飞。

  不过,到100米距离的时候,此时日军飞行员眼见两架飞机马上就要迎头相撞,终于怯懦了。他在最后关头拉起操纵杆试图逃走,被更沉着的信守巽找到了机会,他一顿密集的射击,将这架日机打的当空爆炸。信守巽获得了这次空中牛仔勇气的对决的胜利。

  虽然连续有2架飞机被击落,第23中队仍然给日军造成很大威胁,双方实力基本旗鼓相当,陷入僵持的苦战中。

  就在第23中队和10几架日军飞机激战时,紧急从汉口机场起飞的第21中队10架伊16战斗机突然杀到。

  伊16战斗机的性能远比伊152要高得多,加上他们数量也有10架,日军空军顿时占了下风。

  乐以琴的战友,第21中队长董明德首先率领全中队爬升到4000米高空,然后突然俯冲攻击日机。

  这次轮到日机措手不及了,在这轮猛烈的攻击下,日机纷纷被击落。

  首先是王牌飞行员柳哲生(击落9架敌机)第一次攻击就击落一架张皇失措的日机,随后董明德中队长也把一架日机打的当空爆炸。

  随后又有两架日机被其它伊16击落,余下日机见这么短时间内连续被击落5架飞机,全部胆寒。他们不敢恋战,纷纷溃逃。

  此战,我方损失9架伊152飞机,1架伊152飞机在迫降时候损坏。殉国大队长李桂丹,中队长吕基淳,还有飞行员巴清正,王怡,李鹏翔,一共5人。

  同时苏联支援空军也有几架升空迎战,被击落两架伊152,只有苏军王牌飞行员布拉戈维申斯基大队长击落1架日机,苏联伊152中队指挥官斯米诺夫牺牲。

  而日军飞机被我军击落11架,还有1架飞机因为被严重击伤,稍后在日军机场坠毁。

  可以说,此次空战双方其实没有获胜的一方,双方损失也比较接近,全部战斗仅仅完成在12分钟内。

  我方虽然稍微占优,却损失了大将李桂丹,可谓极为可惜。

  这5名烈士,都被安葬在南京航空烈士公墓内。

  日军由于此次损失很大,稍后没有敢于大规模攻击武汉,之后2个月只有零星的空战。

-------------------整装待发的国军飞行员,他们在抗战初期的伤亡是很大的,中央航校的第5期和第6期飞行员几乎没有几个活到战后。飞行员在出发前,照例都要写遗书,以防止无法回来。此战中,很多武汉市民冒着轰炸观战,并且积极抢救被击落的国军飞行员。

  抗战规模最大的429空战

  4月29日,中日双方再次爆发一次大规模空战。

  今天是日本裕仁天皇的生日,日本叫做天长节(从奈良时代光仁天皇开始,二战后被废止),需要隆重的庆祝。

  日军海军高层为了向天皇献媚,计划在天长节那天再次大规模空袭武汉,以战功向天皇祝寿。

  没想到 ,这个情报再次被军统潜伏在日军的特工得知,立即报告武汉方面。

  国军空军分析上次218空战的经验,制定了相应的战术,同时集中大量兵力,准备击中兵力重创来袭的日军。

  中国空军在武汉地区大量集结,连苏联志愿队全部主力也转移到孝感机场。

  29日14点,日本海军第2联合航空队的28架96式战斗机保护着18架96式陆攻轰炸机,一共46架飞机向武汉杀过来。日军轰炸的目标是武汉的机场和汉阳兵工厂。

  这次天气情况比较良好,日军飞机刚刚出动就被人肉雷达网发现。

  武汉地区的国军空军第3大队,第4大队,第5大队立即出动19架伊152战斗机升空迎战,此次苏联航空志愿队更是起飞45架战斗机迎战,国军一共起飞64架战斗机。

  显然,此次我军的战斗机有一倍以上的优势,轮到日军占劣势了。

  虽然兵力占优,国军也不是蛮打。经过对218空战的研究,苏联和中国飞行员进行了总结,制定了 相应的战术。

  老式的双翼伊152战斗机,虽然机动性好(在一千米高时盘旋360度只需要8秒),但毕竟是落后的双翼结构,导致航速太慢,所以只能和日军进行低速盘旋水平格斗,不能和日军进行垂直格斗,不然就是必败无疑。

  包括技术精湛的李桂丹在内的国军飞行员,驾驶伊152战斗机,都是被俯冲下来的日军飞机击中后殉国的。

  至于伊16战斗机水平格斗能力较差,但速度快,爬升和俯冲都很厉害,适合垂直方向作战。

  换句话说,伊152战斗机适合水平缠斗,而伊16适合高空偷袭。

  此次空战,中苏飞行员商定,首先以中国飞行员的19架伊152在武汉上空诱引日军进行低空的鏖战,然后苏联飞行员从高空一举杀下来,给日军造成致命打击。

  可以说,这个战略是非常实用的。

  14点45分,日军96式战斗机首先进入武汉地区,他们立即和国军的伊152杀成一团。

  虽然是 作为诱饵,国军伊152战斗机群也好不示弱,期间战斗极为激烈。

  第4大队第23中队的陈怀民少尉,当时年仅21岁,却已经击落过3架日机,击伤过4架。

  身为山东人的陈怀民作战极为勇猛,他经常对战友说:打仗就不能怕死,我上了天就没想到活着回来。

  战斗中,陈怀民像拼命三郎一样,不顾一切的攻击敌机,和他交手的日军飞行员无不心惊胆寒。

  因为这样的作风,陈怀民至少有两次被击中迫降,其中一次他跳伞后被大树挂住,受了重伤,眼球都差点滚出眼窝。

  但他毫不畏惧,伤势刚刚恢复,就要求回到前线参战,真是勇猛无畏的战士。

  此次他刚刚驾驶伊152战斗机从兰州飞到武汉,就投入了这次大规模的空战。

  陈怀民此战极为勇猛,他率先冲入日军机群中,仅仅5分钟内就当场击落一架日机。4架96式战斗机见陈怀民冲入编队,立即击中火力对他进行攻击。

  混战中,陈怀民的座机接连中弹,机身起火,子弹也消耗光了,照常理来说他应该迫降。

  不过英勇的陈怀民并没有迫降,而且驾机突然撞向最近的一架日机。

  这架日军96式战斗机的飞行员名叫高桥宪一,他做梦也没想到陈怀民会主动撞击他,惊恐之下完全傻了,根本没有做出任何躲避的动作。

  两架飞机在猛烈撞击下解体,两个飞行员同归于尽。

  当时武汉的300万市民都目睹了这个英勇的场面,全部震撼不已。

  当时陈怀民的飞机解体后,他从3000米高空坠落长江。明知陈怀民不可能生还,无数老百姓还是含泪在江中反复打捞。直到1个多月后,才将陈怀民烈士的遗体从淤泥中打捞上来。

  遗体的口袋中,只有一块看时间用的怀表和孝顺的陈怀民准备寄给母亲的一块钱大洋。

  陈怀民去世以后,留下一对年老的父母。两个老人虽然深知儿子为国家牺牲,是伟大的烈士,但毕竟老来丧子,也都悲痛不已。尤其他的母亲天天以泪洗面,并且用儿子的降落伞做成一床被单,时刻带在身边。

  被陈怀民撞死的高桥宪一的尸体也被国军找到,让他们惊讶的是,高桥宪一身上也有份妻子的书信。

  他的妻子美惠子在信中向丈夫诉说了自己的寂寞和悲伤的生活,尤其不知道丈夫什么时候会遭遇危险,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什么!

  显然,中日两国的老百姓就感情上来说,其实也没有区别,只是作为侵略者的高桥宪一是自寻死路,不值得同情。而陈怀民烈士保家卫国,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国民政府为了纪念陈怀民,将武汉的一条街改为陈怀民路,直到今天武汉还有这样一条路。

  在陈怀民殉国的同时,飞行员吴鼎臣也在艰苦作战。

  当时他是领队长机的僚机,冲在最前面。由于作为诱饵的国军飞机不多,他也被3架日机包围乱射。吴鼎臣回忆当时情况非常危险,自己座椅背加装的防弹钢板被打的叮叮当当乱响(事后发现右脚皮鞋上有两个弹孔)。

  吴鼎臣拼命机动,还是被一架日机从右侧射击,飞机油箱中弹起火,几秒钟就烧到了他的身上。。吴鼎臣经验很足,他紧急推动操纵杆,飞机向下俯冲,他也被甩了出来。

  此时吴鼎臣在3000米高空就打开了降落伞,离开了起火的飞机,左后肩还是着火了。飞行员在空中不能随意移动,只好用双手将火扑灭了,两个手掌都被烧伤。

  最终他躲在稻田里面,被当地群众发现送到医院。

  吴鼎臣脚部受伤,双手和肩部都被烧伤,好在性命无碍。

  中日两军战斗机搏杀期间,日军轰炸机开始对武汉地区进行轰炸。

  谁知道投弹期间,突然大批苏战斗机从高空杀下来,日军轰炸机编队几乎无法还击,短时间内遭受很大伤亡。

  此时和国军缠斗的96式战斗机知道上当,立即放弃和伊152的缠斗,返回去救援轰炸机。

  此时国军空军第3,第5大队又对96式战斗机紧追不舍,击溃日军轰炸机编队的苏联战斗机也赶来围堵。

  整个战斗持续了30分钟之久,日军遭受重伤损失,共被击落21架飞机,其中包括轰炸机10架,战斗机11架。

  日军飞行员战死50多人,2人跳伞后背孤军活捉。

  其实本来日军也不应该死这么多人,一些飞行员飞机杯击中以后完全可以跳伞,他们没有跳伞。国军飞行员对此百思不得其解,时候检查日军飞机残骸,这个秘密才被发现。

  原来,一些日军飞行员根本没有带降落伞,所以自然无法跳伞。

  是日军飞行员没有降落伞吗,显然不是的,日军飞机的降落伞是制式装备。之所以不带降落伞,是因为日军飞行员非常傲慢,他们认为国军飞机根本不敢起飞迎战,就算迎战了也绝对不是他们的对手。所以日军飞行员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被击落,自然就不需要带降落伞了。

  我军也有一定伤亡,中苏空军共损失12架飞机,不过伤亡仅有5人。

  此战日军大败,损失惨重,更在天长节这天大大的丢脸。

  天皇裕仁对此极为震怒,这个生日过的很不爽。

  429空战大捷却让中国军民喜出望外,当时在医院里面养伤的吴鼎臣听到这个战绩,高兴的跳跳起来,连脚上的伤都忘了。


----------------------------陈怀民路和429激烈的空战场面,一寸河山一寸血啊。

 

  531空战和81空战

  429空战大败以后,日军深感羞耻,尤其司令官徳川好敏中将时刻想挽回一局,整一个面子。

  经过精心策划,日军于5月31日,再次大规模空袭武汉,一共出动36架战斗机和18架轰炸机。

  不过军统的情报工作确实非常厉害,日军出动的时间,地点,数量全部汇报到武汉国军处。

  国军方面立即作出了针对性的部署,由中国方面出动第3大队,第4大队共18架伊152和伊16战斗机,苏联方面出动31架战斗机,一共是49架。

  12点,日军机群飞到武汉上空。

  由于上次被苏军从高空俯冲攻击,打的那么惨。此次日军护航的战斗机到6000米高空,以防止遭受高空突袭。

  但没想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此次中苏空军已经估计到日军会有所准备,所以分散成多股埋伏在四周。

  此次日机一到,中苏空军立即从四面八方俯冲攻击,日军护航战斗机根本无法应付这么多方向过来的敌人,一时间狼狈不堪,素手无策。

  在中苏两军的攻击下,日军飞机像秋风中的落叶一样纷纷坠落。

  仅仅15分钟的激战中,14架日军飞机被击落,余者不顾一切的溃逃。

  此战中又出现了一个陈怀民式样的撞机英雄,不过他是苏联人安东.古班柯。古班柯在此次空战前已经有击落7架飞机的记录,是苏联的王牌飞行员。当时他击落一架日机以后,子弹也用完了。此时又有一架日机飞过来准备攻击古班柯,而古根本无法还击。

  于是,他毅然驾机撞向日军飞机,一声巨响以后,古班柯惊讶的发现自己还活着。

  原来他飞机的螺旋桨切断了日机的机翼,就像剃刀一样,他的座机虽然受伤严重,却还能够飞行一段距离后迫降。

  为什么古班柯能够幸存,根据陈纳德的分析,这主要是日军战斗机过于强调机动性,导致机身相当脆弱,根本经不起冲撞。

  后来的零式战斗机更是这样,甚至有些飞机在空中激烈动作时还发生解体。

  此战日军损失12架飞机,还有6架飞机可能被击落,而中苏空军仅有1架伊16因为机械故障自行坠毁。

  面对如此惨败,日军居然吹嘘自己击落18架中国飞机,真是无耻之极。

  随着531空战以后,日军正式开始了武汉会战。期间日军飞机多次轰炸武汉,造成武汉数千军民伤亡。当时国军空军面对一倍数量日军的猛烈打击,已经力不能支。况且还要执行大量的对地攻击任务,更是深感力量不足。

  日军在7月12日,7月16日,7月19日三次轰炸武汉,国军都没能有效防御。

  直到8月3日,国军从广东调集原属粤军的第3大队11架刚刚从英国 购买来的11架新式MK1斗士战斗机。这种战斗机的性能很优越,缺点在于机枪不稳定。

  当天,日军大量飞机再次来武汉轰炸,被我军人肉雷达网侦察到。中苏空军出动高达52架战斗机进行拦截。激战中,后来大名鼎鼎的王牌飞行员陈瑞钿也驾驶被击伤的斗士战斗机,撞毁了一架日本飞机,自己迫降后被当地老百姓救出。

  此战,日军被击落6架飞机,我军仅有1架飞机被击中受伤。但日军居然继续吹牛说自己击落27架国军飞机,真是牛皮之王,非常了得。

  除了空战以外,国军空军和苏联志愿队轰炸机部队,在武汉会战的5月到10月期间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炸沉日军舰船23艘,炸伤67艘,我军的SB-2轰炸机损失不大 。这主要是因为日军战斗力忙于争夺制空权,尚且没有余力攻击轰炸机部队。

墓建于1932年8月,由国民政府军政部航空署筹建,座落在南京太平门外的王家湾,公墓占地五十亩,依山就势、高低错落。南京沦陷后,公墓惨遭日军破坏,抗日战争胜利,有关方面对航空公墓进行了整修,并于1947年三月二十九日举行公祭,将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空军烈士灵柩从 各地运来南京安葬。49年南京解放后,由中山陵园管理处管理的航空烈士公墓一直维护完好,但在“十年动乱”中遭到严重破坏,大部分烈士墓都捣毁,遗体也被丢弃。1985年,国家拨专款修复航空烈士墓。

 

  到了10月底,武汉地区国军总撤退,中苏空军才离开武汉机场,转移到衡阳和南昌机场。

  下面等待他们的还有长达7年的艰苦作战,其中还有长达3年的黑暗时期,胜利还远着呢。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