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正面战场 > 徐州会战 > 内容正文

揭秘抗战徐州保卫战:大捷险酿大祸
来源: 观察者网    2018-05-14 12:01:12

  徐州是兵家必争之地

  徐州,古称彭城,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地处江苏、山东、河南和安徽四省接壤地区,华北平原的最南端,长江三角洲的最北翼,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从现代军事角度讲,由于又处在中国铁路南北干线津浦路(天津到浦口,也就是今天京沪线的前身)和东西干线陇海路(兰州到连云港)的交汇处,所以战略地位就格外重要。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在华北占领了北平、天津、河北和山东,在华东(日军通常把华东称为华中)占领了南京后,日本大本营便决定南北对进打通津浦路,使南北两个战场连成一片,然后再攻取武汉。

  具体来说第一步先占领徐州,打通南北战场的联系,然后第二步再沿陇海路向西夺取郑州,第三步就是沿平汉路向南夺取武汉。因为当时中国的交通情况是很落后的,日军的部队和物资运输就不得不依赖有限的几条铁路,所以日军的进攻计划中也都是将夺取铁路线作为重点,而作为中国铁路交通枢纽的徐州,自然也就是重中之重了。出于同样的道理,中国方面为了将人员和物资尽快撤往武汉和大后方,徐州也是关键所在。因此,围绕着徐州的大会战,也就很自然地发生了。

  台儿庄只是前奏

  台儿庄大捷,包括同时期在徐州南北各战场上总共歼灭日军10000余人,是中国抗战以来在正面战场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关于这场大捷的介绍已经很多,所以在此也就不再深入描述了。需要指出的是,台儿庄只是打击了日军南北对进徐州的北路,南路日军是被51军、59军阻止在了淮河一线。台儿庄之战也只不过是徐州会战中的一部分,整个会战的核心不是在台儿庄而是在徐州,台儿庄充其量就是前奏而已,徐州的得失才是真正的主题部分。

  而且台儿庄的胜利并没有改变整个会战的基本态势,要知道日军投入此次会战的总兵力达到了约20万人,台儿庄战后,南路日军基本完好,即便是遭到沉重打击的北路日军,其主力也依然还在,依然保持着对徐州南北对进的战略态势。

  但是中国军队却在台儿庄大捷后,兴奋得有些头脑发昏,上到蒋介石李宗仁,下到普通士兵,都有了一种日本人不过如此的感觉,以至于舆论甚至出现了“速胜论”的说法,实在太乐观了。

  在台儿庄战役期间,中国最高统帅部就不断向徐州方向增调部队,在台儿庄战役结束后,更是有着乘热打铁的美好意愿,幻想再来一次更大规模的会战,一举消灭日军主力。正是出于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更加积极地向徐州地区调集兵力,很快就在徐州周围地区集结了约50万人的重兵,成为自淞沪会战以来最大规模的兵力集结。

  敌变我变果断突围

  日军随即就发现中国军队正在徐州地区大规模集结,认为这是围歼中国军队主力的大好时机,马上就改变了战役计划,将原来攻占徐州的战役目的立即改为围歼中国军队。于是日军以部分兵力在正面牵制,主力向西迂回,企图围歼徐州地区的中国军队。

  根据这一新计划,南路日军第9、第13师团从蚌埠分别沿北淝河、涡河西岸北进,至5月13日,攻占蒙城、永城后,向萧县、砀山进攻;第3师团由蚌埠向宿县进攻。北路日军第16师团由山东济宁渡过运河,至5月14日,先后占领郓城、单县、金乡、鱼台后,向丰县、砀山推进;第14师团从河南濮阳南渡黄河,占领菏泽、曹县后,直插河南兰封;同时,第10师团在夏镇附近渡过微山湖,向沛县进攻。

  到这时候,蒋介石终于清醒了,他开始意识到徐州主力即将面临的危机,便立即召集何应钦、白崇禧、陈诚等人一起研究,大家一致判断日军是要围歼徐州主力,加上日军目前已经迂回到了徐州以西,再死守徐州已无多大意义,所以都主张放弃徐州,主力立即突围。蒋介石随即命令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力避决战,撤离徐州,火速突围。身处一线的李宗仁更清楚目前的态势,也已经有了放弃徐州的计划。

  5月16日,李宗仁下达了突围命令,显然李宗仁的威望和指挥才干远远超过唐生智,徐州突围组织得非常好,各部队兵分五路分别向豫、皖边界山区突围,且战且退,相互掩护,阵形不乱,秩序井然地向西、向南撤退。

  李宗仁率长官部直属部队700余人,是较晚撤出徐州的,乘夜色经宿县、蒙城,冲过日军包围圈顺利到达潢川。最后留守徐州担负断后任务的刘汝明68军,先是摆出一副死守的样子,然后突然撤退,途中还在萧县一带杀了个回马枪,伏击了追击的日军第9师团,给予日军不小杀伤,最后也顺利跳出了日军的合围。

  5月19日,日军占领了已是一座空城的徐州,围歼中国军队主力的计划完全落空。

  保存有生力量才是上策

  虽然徐州最后还是被日军占领,但是在这次会战中,前有消灭日军一万余人的台儿庄大捷,后有数十万大军顺利突围的徐州撤退,应该说是虽败犹荣。特别是会战后期,一旦发现日军有围歼徐州主力的企图,从最高统帅部到战区司令部,都能果断决定弃城突围,这一点比起南京保卫战时,实在是进步很多。单纯从军事角度来说,徐州可能比南京还要重要,但这时中国军队已经非常清楚“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道理,保存有生力量才是上策。

  像这次徐州会战,能够在台儿庄歼灭日军万余人就可以说已经达到了预期目标,毕竟面对日军优势的火力和战斗力,死打硬拼是最不可取的。以一座城市换取消灭日军一万人,还是赚了。如果日军攻占每个城市都要付出上万人的代价,那么中国广阔的大地就可以把上百万日军都给淹没了。

  逐次抵抗,逐渐消耗日军,遇到有利战机就打,遇到不利情况就撤,这才是最明智的战略战术。徐州会战在这点上来说,做得非常好。特别是最后阶段的突围,五十万大军井然有序,分路突围,相互掩护相互配合,最终几乎完好无损地跳出日军包围,堪称奇迹,比起南京保卫战最后大溃散一般的突围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近年来,民间舆论一直在争议正面、敌后战场的贡献,有些人蓄意贬低共产党的抗战战略,似乎不死扛就是不抗日,奉劝他们不妨再看看徐州会战。

  当然,徐州会战也有一个重大不足,徐州的价值在于铁路枢纽,要是在撤退时能对相关的铁路设施进行系统的彻底破坏,那就更好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