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正面战场 > 徐州会战 > 内容正文

徐州会战(四)——血战台儿庄上
来源:萨沙   2018-12-27 10:09:41

  在临沂血战的同时,徐州会战最重要的战役—台儿庄战役开始了。台儿庄战役或者说徐州会战有两个很有趣的现象。第一,虽然说名字叫做徐州会战,其实所有作战都在徐州的外围爆发的,徐州城内并没有战斗。第二,台儿庄战役中,国军只是用了约百分之二三十的兵力,其他百分之七八十都用于阻挡临沂,淮河两个方向的日军,以及进入敌后打击牵制敌军后续部队。台儿庄战役是整个徐州会战的核心战役,此战中,国军结结实实的打了一个胜仗,不但歼灭日军1万多人,还差点将日军1万6000人的濑谷支队全歼(一个加强旅团的编制,约等于国军一个整编师)。

  速战速决占领徐州

  徐州会战是抗战初期国军和日军在江苏和山东两省的一场大规模会战,前后包括山东境内的鲁南反击战(韩复榘被枪决以后该部的大反攻),滕县保卫战(川军的作战),临沂战役(西北军张自忠和庞炳勋部的祖宗韩),台儿庄战役(中央军汤恩伯部和西北军孙连仲的作战),以及江苏境内的淮河狙击战(西北军张自忠,东北军于学忠,桂军廖磊的作战),还包括江苏山东境内的徐州大撤退。

  但在1938年的日军却丝毫没有预计到未来的困难,其在中国作战的激进军人一直要求立即攻占山东,迅速歼灭国军主力。

  其实就当是的情况来看,日军已经占领了中国华北,华东很多地区,他们的机动兵力基本耗尽,其实已经无力继续发动大规模攻势。

  但令人吃惊的是,在1938年日军居然不顾后方大量国军和游击队的存在,连续发动了徐州会战,兰封会战和规模空前的武汉会战。

  这三大会战中,日军伤亡总数高达数十万人,单单一个武汉会战伤亡病疫总数超过20万人

  这么多战役中,除了滕县保卫战中日两军总数在4万人以下,其他几个战役中日两军总兵力基本都超过10万人,由此可以这个会战的规模是非常大的。整个徐州会战日军前后投入了8个师团超过23万人,伤亡数万人之多,仅仅一个台儿庄战役和临沂战役,日军伤亡总数超过1万6000人。

  国军也投入了64个师,超过60万人,最终伤亡总数达到20万人,大大伤了元气。更重要的是,国军敌后部队(也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在日军几乎不放置兵力的后方迅速发展,建立了数十万平方公里抗日根据地和分别有数十万人规模的敌后正规军和游击队。

  日军1938年的举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1938年以后,除了灭亡之前的一号会战,日军再也没有发动大规模进攻国军的战役。为什么?因为正面国军数量超过300万,敌后还有100万游击队和正规军,日军顾头就顾不了腚,就是广东人包的饺子一样,一下锅就四处露馅了。

  日本人为什么要不惜一切代价占领徐州呢,这主要是他们速战速决消灭国军占领中国的计划所致。

  当时中国的华东,也就是长江三角洲的上海,杭州,南京一线被日军华中方面军不下30万大军控制,其中用于进攻和对付敌后国军的就有第3,第6,第9,第11,第13,第16,第18,第101,第114共9个师团。

  而中国的华北五省大部分被日本的华北方面军30多万大军控制, 其中正在用于进攻的就有第5,第10,第14,第20,第108,第109这6个师团以及另外的3个精锐旅团。

  两支日军总兵力不下70万之众,除了100编号的4个师团以外,在中国的日军全部都是最精锐的部队,这些部队后来横扫了东南亚,几乎不费吹灰之力的歼灭了此处的几十万盟军,歼灭了英美荷澳在东南亚的舰队,并且之后还在太平洋和东南亚造成美军高达几十万的伤亡。

  当是在中国的日军两个方面军,已经控制了中国大约四分之一的区域,而这些区域也是中国主要的经济,文化和人口聚集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日军已经占领了大部分中国的心腹地区。

  但从地图上看起来,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已经几乎都成为日军标注的红色占领区,这些地域超过日本本土数倍之多。

  可惜这仅仅是表面现象!日军并不是没有问题,其实他们的危险远远大于此时的收获,或者说此事的所谓收获不过是一个假象。

  在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来看,目前的日军无论在战术和战略上都有极大的危险。

  首先从战术意义上来说,日军华北方面军和华中方面军其实处于被割裂包围境地!

  其中日军华北方面军处境相对比较好,这是因为他们背靠傀儡国伪满洲国,伪满洲国又和当时所谓的日本领土朝鲜接壤(经过1910年的《日韩合并条约》,朝鲜已经不存在了,被殖民了35年之久),所以华北方面军的补给没有什么问题。

  大量军事物资从日本港口运到朝鲜,然后通过发达的铁路经过朝鲜和伪满洲国,到达华北,显然在完全没有敌军空军破坏的情况下,这种运输没有丝毫难度。

  华北方面军在充足的补给和增援部队的支持下,一个师团即使遭受毁灭性打击,短短2,3月就能迅速恢复战斗力,始终保证着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战斗力,并且能够长时间进行激烈的作战,这在当时全世界各国来说,都是相当惊人的。

  有人觉得奇怪,为什么日军一个师团不过3万人,前前后后能够对付好几个军的国军呢?

  这主要是日军补充和恢复能力惊人!他所谓的1个师团的1年内伤亡总数,有时候就已经超过1个师团兵力。

  但该师团在充足补给和补充兵的支持下,迅速可以恢复实力,能够继续作战。其实这个师团经过几次大规模补充以后,除了高级军官和部分老百姓,几乎全部换了一遍。

  以此次徐州会战的主角之一板垣征四郎的第5师团来说,他们在八年全面抗战期间,居然在中国前后和70多个师交过手,其中在南口战役,忻口战役,台儿庄战役,昆仑关战役多次被重创。以台儿庄战役之前来说,第5师团首先在南口战役被汤恩伯13军干掉了超过5000人,之后又在张家口战役损失了1000,2000人,伤亡总数占到总兵力的约四分之一。

  但他紧紧在河北境内休整了1个月,就立即恢复了实力,之后连续发动了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最终在太原战役占领了太原,当时第5师团仅剩1万多人,伤亡超过百分之六十。

  但让人惊讶的事情再次出现,在第5师团下属编制尚且完全的第9旅团前往南京参加作战的情况下,第5师团经过短短3个月的休整和补充后,仅仅用了不到3个月时间就迅速恢复到近3万人的规模,接着从海上登陆青岛开始了临沂战役,成为临沂台儿庄战役中日军三大主力之一。

  这种高效的恢复能力,建立在日军高效的物资补给和兵员补充之上,其实华北作战的日军师团基本上都是如此。

  日军侵华老兵东史郎的第16师团在华北作战时可以看出比较轻松,补给和弹药都相当充足,直到黄河决堤以后才陷入困境。但后来调到上海以后,东史郎他们一路几乎都靠抢劫中国农民为生。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官兵回忆,当时他们已经到了冲到中国农民田中挖掘还没长大的萝卜的程度,后勤补给基本不存在了。

  所以说,如果第5师团不在华北,没有这样高效的补给线,他是绝对不可能这样连续作战的。别的不提,对于一支部队高达万人以上的补充,就算对苏军,美军,德军还说,也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完成的事情。

  尤其对于当年深陷苏联战场的德军来说,那么多支最精锐的部队因为补给不足,逐步消耗干净。一个军变为一个师,一个师变为一个团,最终彻底完蛋。

  德军元帅隆美尔曾经说过,现代战争其实打得就是后勤补给,道理就是这样。

  华北方面军可能具有充足的补给,但华中方面军就不同。

  当时华中方面军虽然有9个师团之多,实力还大大超过华北方面军,但由于长三角地区三面都是国军控制区,一面是大海,实际处于四面被围攻的状态,所有补给全部靠海运上海解决。

  江南地区水网纵横,交通并不方便。加上国军敌后部队和游击队数量众多,不断袭击日军公路和铁路运输线,日军补给线时常中断,这也导致华中方面军作战非常困难。

  此次徐州会战中,由于补给不足,华中方面军畑俊六大将仅仅在9个师团中抽调一个13师团给予支援,从南向北进攻徐州。

  这个13师团2万多人要面对桂军两个军,东北军一个军,西北军一个军总兵力4个军不下10万人的阻击,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成功。

  实际上西北军张自忠部刚到淮河,13师团在桂军东北军的围攻下已经支持不住了,随后被张自忠部一触即溃。

  所以,华北方面军寺内寿一大将认为,即使从战术角度上来说,日军也必须占领徐州,打通联系华北方面军和华中方面军联系的津浦铁路。

  注:津浦铁路为从天津经过山东,安徽,江苏到达当时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市的浦口区的铁路(因为当时没有长江大桥,火车无法过长江,只能将铁路修建到江北的浦口),也是枞横中国南北的主要铁路运输线。

  因为这样一来,最低程度可以保证华中方面军的补给畅通,不至于让这样9个精锐师团成为没有作为的废物。

  实际上这9个师团却是没有什么作为,在调到徐州之前,基本上在江苏苏北和安徽境内小打小闹,大部分精力用在抢劫中国农民的食物,以补充粮食补给不足。

  ------------------由于中日战争是民族战争,加上日军在中国占领区四处屠杀奸淫。无数青年人拿起粗糙的武器反抗日军,一时间敌后涌现出数十万抗日民军。这些部队给日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此次台儿庄战役中,他们基本切断了日军的补给线,将公路铁路都完蛋破坏。游击队还偷袭了日军飞机场,炸毁8架飞机,并且摧毁了日军前方燃料库,导致日军最后几乎扔掉了全部载重汽车,因为没有油料。

  当然,战术上的理由只是寺内寿一等强硬军国主义分子的一个小理由。真正的原因还是战略上的。

  寺内寿一他们认为,淞沪会战被现实证明是一个巨大的战略失误,而且对日本来说很可能是致命的。

  日军高层认为在淞沪会战中歼灭国军最精锐的几十万主力,再攻破南京以后,国民政府必然头像。

  但事实证明这个想法是异想天开!

  日军虽然攻陷了上海南京杭州一线,还打残了国军几十万部队,但中国方面并没有投降,日军方面多大9个师团被牵制在江南安徽的水乡地带,前进困难。

  而华北方面军为了支援淞沪会战也被迫抽调了大量部队,最终导致没有彻底攻占山西,绥远两个省,这两个省有国军不下30多万大军固守,一直坚守到8年后的抗战结束。

  而河北,察哈尔地区仍然有大量国军敌后正规军和敌后游击队存在,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将其消灭。

  至于山东更是还有一半控制在国民政府手中。

  换句话说,就是因为淞沪会战的分兵,导致日军连华北五省也没有控制住。

  而此时损失较大的华东的国军战斗后则从容后退到安徽,江西等地休整,而华北的国军则退往河南和陕西休整。

  国军仅仅以一部和日军在正面缠斗,更有多达百万的战损部队则在后方休整,日本方面预计五,六个月他们就可以利用中国充足的人口资源恢复绝大部分兵力,再通过苏联和德国的军售,恢复大部分的战斗力。

  同时日军也得到情报,蒋介石已经在大规模编组约100万新军,同时将70万受过训练的部队派遣到日军控制区域,进行敌后游击战。

  这样日军拼命激战半年,伤亡总数超过50万,结果却是国军总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从200万增加到300多万,其中在敌后就有近100万大军。

  很明显,这种情况下,日军如果对付敌后国军,就无力全面进攻正面国军。如果进攻正面的国军,敌后国军又成燎原之势。以日军现有兵力,顶多可以拿出120万在中国作战,他们的战斗力顶多相当于300万国军,双方基本持平,旗鼓相当,日军略胜一筹。

  不过一旦日本和英美苏爆发战争,那么日军在华一部分军队必须转而对付这些列强,那么日本在抗战中取胜的可能行自然就是微乎其微,只有失败这一条路了。

  所以在寺内寿一他们看来,如果听从日本军部所谓1938年不要主动进攻的命令,虽然可以保证现有控制区,消灭控制区内国军正规军和游击队,从而还可能避免日军孤军深入导致大败。

  但从长远来说,日军如果不放弃已经占领的中国地盘从而和中国停战,就这样长期打下去,是必败无疑,也就是打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战争,这无疑于自我毁灭。

  那么在寺内寿一等激进军人看来,唯一能够让日军取胜的办法,就是迅速集中兵力从南北夹击,先占领中国南北交通枢纽城市徐州,打通日军南北线的联系。

  接着华北,华中两路日军集中10几个师团超过50万大军从别东边和北面进攻并且占领河南,接着迅速南下攻占湖北省,进而占领湖南,贵州。

  海军则登陆占领广东广西,直逼云南。

  这样一来,四川省四面就都是日军了!

  对于国军来说,抗战中沿海省份比如广东,江苏,福建等和华北五省只是国军第三层防线。这一层的地形并不适合防御,只是用来拖延消耗日军而已,最终还是会放弃。

  但湖北,湖南,贵州,云南,陕西则是国军防御的第二层,地形比较适合防御,正是国军用来和日军持久拉锯战的主战场。

  不过,蒋介石计划中第二层的防御线至少需要150万大军防御,因为进攻日军至少可以达到60,70万。防御地形再好,国军如果没有足够兵力也是守不住的。

  而当时国军差不多有百万大军在华北华中作战中被打残,正在修整中,还有百万大军正在后方编组训练,一线可以作战的国军也不过几十万人,实力较弱,正是日军取胜的一个好时机。

  所以此时国军需要做的应该是尽量在最外层的防御阵地拖延时间,以迅速恢复实力,同时寻机歼灭突进的日军一部,消耗他们的进攻力量,减弱他们的进攻势头。

  虽然如此,毕竟国军在一线可用的兵力还是不多的。

  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认为时机难得,应该乘机全力进攻,一举占领湖北湖南等省,攻陷第二层防御圈。

  如果这一层被攻陷,那么就仅剩最内层的四川省了。四川省地形虽然险要,人口众多,单光靠一个省恐怕无法有效抵抗日军百万大军,那么抗战也就败了。

  所以在寺内寿一等激进军人看来,必须立即攻陷徐州,速度一定要快,因为这是击败中国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所以徐州会战是不可避免的。

  自然,如果擅自出兵攻击徐州,也就和天皇和军部下令1938年7月之前不允许进攻是相违背的。

  为什么要尽快出兵呢?因为此时国军在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华北各大战役受损的约100万大军正在后方休整,而中国方面后勤补给和恢复能力很差劲,尤其军火物资的巨大缺口短期内无法补充,所以此时正是千载难逢的时机。

  寺内寿一他们认为目前国军用于一线作战的机动兵力顶多只有70,80万人,和日军总数相当,但日军战斗力大大优于国军,正是最好的良机。

  不过,也并不是说日军就是稳操胜券了,日本军部命令的1938年不允许进攻还是非常有道理的。为什么,在于日军其实已经无法抽调进攻兵力。

  中国面积广阔,人口众多,抗日军民数量巨大,日军这些部队光是对付敌后国军,同时对付正面国军的反攻,已经颇为吃力。

  如果这时候再不顾一切擅自发动进攻,必然导致两个结局。

  一.日军只以小股部队进攻徐州,在国军优势兵力包围下必遭重创。在淞沪会战和忻口战役已经告诉日军,国军并非没有能力歼灭日军,只是双方战斗力差距很大,而日军总能集中局部优势。一旦日军这点优势没有,战败也是必然的,就短期来说无疑于自己找一场败仗。

  二.日军如果割肉补疮集中大股部队进攻徐州,那么日军敌后控制区必然如果无人之境,国军甚至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的武装会在短期内迅速站住脚,并且发展成为日军3,5年内无法消灭的可怕力量。如果日军的野心是占领整个中国,或者逼迫中国投降,那么就长期来说,这无疑于自我毁灭。

  显然,无论小股部队进攻还是大股部队进攻,对日军的危害都是很大。

  所以,并不是所有在华军人都支持继续进攻徐州。

  对于这个想法,和华北方面军司令同一级的--华中方面军司令畑俊六大将就并不热心。他相对务实,并没有占领整个中国的野心,而是希望日军能够见好就收。

  可惜畑俊六耳根子比较软,架不住寺内寿一的一再强烈要求,被迫拿出一个13师团从南京出发,沿着津浦铁路从南往北进攻徐州,也就算做华中方面军也配合作战了。

  但这个13师团在淮河被国军几个军围殴,伤亡7000多人,狼狈逃回淮河南岸。

  而华北方面军的寺内寿一大将则对此非常热心,当时他其实仅仅能抽调2个主力师团进攻徐州,显然这样作战有一定风险。如果再等半个月,则可以再抽调3个师团到徐州方向,到时候再打就是比较稳妥。

  但此时寺内寿一觉得战机难得,必须立即进攻。同时寺内寿一对于国军战斗力极为轻松,忻口战役的艰难情况也没有打醒他。

  他认为依靠第5师团和第10师团这两个精锐师团不下6万兵力加上第13师团,3个师团共10万多人的规模,打垮目前徐州地区总兵力20万的国军还是相当有把握的。

  所以,寺内寿一不顾一切的命令第5师团和第10师团立即从济宁和青岛全线出击,夹击占领徐州。

  --------------徐州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华东,华北,华中的重要枢纽城市,所以自古以来都是大决战的场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徐州人也是挺倒霉的。有历史记载的最早大会战为公元前573年!当时的晋、楚两国争霸,它们围绕宋国的彭城邑(徐州旧名)发生了一场大战争,涉及当时的13个国家,前后历时8个月。李宗仁和蒋介石都极为看重徐州会战,蒋介石给予了李宗仁完全的指挥权,自己并不干涉(要知道仅仅1年前李宗仁还曾经率兵发动了反叛中央的两广事变),并给了第五战区一切可以使用的重武器。

  徐州--兵家必争之地

  那么为什么日军要首先攻占徐州呢?

  这在于徐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徐州古称彭城,建都有超过2600年的历史,它在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四省交界处,地跨华北,华东,华中三个地区,

  徐州自古以来,直到今天也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一个交通枢纽,它是从中国的东边江苏连云港到西边的甘肃兰州的陇海铁路 以及从中国的北边天津到中国南边南京浦口的津浦铁路的交汇点,同时也是地跨中国南北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点,更有多条公路经过徐州(今天徐州境内有5条国道、20条省道、5条高速公路,在全国各市中首屈一指)。

  简单一句话,徐州是联系华北(河北,察哈尔,绥远,山西,山东),华东(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和华中(河南,湖北,湖南)地区的最为重要的交通枢纽。

  自古以来,中国核心区域基本就是华北,华东和华中,一旦控制这三个地方,也就等于控制了整个中国。

  和平年代,徐州是交通中心,战争时代,徐州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当年毛泽东胡乱搞了文革后,中国的铁路公路交通几乎陷入崩溃的地步,邓小平上台以后第一个整顿的就是徐州铁路局,将徐州的所谓铁路造反派组织消灭,这也是因为徐州对于全国交通的重要意义的一个最好的表现。

  和平时候如此,战时就更夸张了。控制中国南北的任意一个军事力量,往往会在徐州这个枢纽进行战略决战,因为一旦徐州被敌人占领,敌人就会控制华北,华中,华东三个地区的整个交通枢纽,自然处于军事上的最大优势地位。

  胜利一方则可以控制华北华中华东,进而控制中国,成为中国的统治者。

  失败一方一旦退出华北华中华东,那么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所以,徐州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中国3000多年的历史中,仅仅有历史记载的徐州附近大规模战役就有200多次,其中有至少20多次是倾全国之力的战略决战,也是谁失败,这个国家甚至民族也彻底灭亡了。

  徐州这个地方决定了20多个王朝的兴衰覆灭,日本武士最为钦佩的西楚霸王项羽就是在徐州战败自杀的。后来徐蚌会战也就是淮海大战也是在徐州爆发,最终国军战败,几十万大军如风一样被吹散,国民政府丢掉了整个大陆,败退到了台湾这个小岛上。

  话虽如此,对于国军这边来说,却首先有个根本态度,就是在徐州绝对不可死守。

  这是因为对日抗战是持久战,消耗战,最终的目的是拖垮日本,并不是德国攻打波兰法国那种闪电战。中国切忌不能将大部分主力放在不适合防御的战场同日军做战略决战,因为一旦遭遇苏德战争初期,苏联遭受的那种成建制的被合围歼灭,以中国可怜的工业和军工力量,短时间内绝对无法重建这些部队。这种情况下在半年到一年内就会处于元气大伤的地步,那么日军乘机进攻,胜利的天平就自然倒向他们了。

  而徐州正好是不适合防御的地方。徐州属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境内除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陵以外,大部皆为平原。而丘陵海拨一般仅仅100到200米左右,基本就是小山岗,而且丘陵山地面积约占整个徐州地区的9.4%。

  这种地形非常不适合防守,却正是适合战斗力占绝对优势的日军发动火力和机动性的优势。

  如果国军不管不顾,随意在此处和日军决战,很有可能让自己的主力遭到很大的损失,所以若非很有把握,不应该在徐州与其决战。

  不过徐州也不可以随便放弃,因为一旦失守,就让华北华中日军联系起来,更会直接威胁湖北湖南。所以应该在徐州尽量拖延时间,并且寻机歼灭日军主力,击破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

  在日本军部明确命令不允许继续进攻徐州的情况下,第10师团和第5师团借着有华北方面军司令寺内寿一大将的支持,他们率领两个师团分别从东北和西北方向杀向徐州。

  当时日军在山东的兵力很少,仅仅只有两个师团和几千人的海军陆战队,总兵力不过超过10万人。

  以这样的兵力不但要对付高达20多万的国军正规军,还有数量惊人的山东敌后游击部队,这显然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没想到中国人中的垃圾帮助了他们!由于山东省主席韩复榘率第3集团军高达9万多人的部队不战而逃,导致第5和第10师团迅速占领了山东大部分地域,两个师团也没有遭受什么大的损失。

  就像在美国自杀的那个江苏南通天才学生一样,由于学生时代太顺利,又被别人捧得太高,所以自然非常自视极高,非常傲慢。一旦进入社会,发现对自己的估计并没有显示那么好,自然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自杀也就是很有可能的事情了。

  奇怪的是,在中国,这样的人真的非常的多。可见中国所谓教育制度的失败!

  当时的日军在山东作战非常顺利,几乎是兵不血刃,所以全军骄狂到了极点,一致认为:中国军队不堪一击!

  此时第5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和第10师团师团长矶谷廉介都想迅速占领徐州,立个头功。可惜他们控制的山东地域高达10万平方公里以及2000万人口,不可能全力抽调部队南下。

  于是两个师团勉强抽掉了大部分兵力,组成了濑谷支队,坂本支队分别南下。

  由于之前韩复榘逃的太快,日军胜利的太轻松,他们认为此战必胜。连华中方面军协同攻击徐州的第13师团在淮河被国军围攻导致大败,也没有丝毫动摇他们必然会迅速占领徐州的野心。

  在第5师团坂本支队在临沂血战的时候,第10师团的濑谷支队大军开始攻击徐州北面的藤县。

  藤县的川军22集团军奋力死守,遗憾的是战斗力较弱。两军激战四天,川军战败,藤县沦陷,守城的王铭章师长以下2000多人基本全部殉国。

  由此,台儿庄战役正式开始。

 

  徐州的北门户--台儿庄

  有些朋友可能有些疑惑,打徐州就打徐州,为什么日军要进攻先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台儿庄呢?

  这主要还是台儿庄的作用地理位置决定的。

  台儿庄并不是城市,而是一个很大的村寨。一个村寨为什么成为中日两军争夺的焦点呢,这是因为台儿庄自古以来都是山东的南大门、江苏的北屏障。

  台儿庄台儿庄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既是陇海、津浦两条铁路的一个战略据点,又是沟通南北的大运河的一个咽喉要道,是徐州的北面重要门户。

  想要占领徐州,必须首先占领台儿庄,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和平时期台儿庄是江苏山东商业往来的枢纽,战争时期就为兵家必争之地。

  台儿庄一旦丢失,距离台儿庄仅仅50公里的徐州也就危在旦夕,所以台儿庄一定不能失守,也是中日两军决战的主战场。

  日军进攻台儿庄的兵力非常强大,而且装备极为精良。

  除去在临沂被张自忠庞炳勋阻挡的第5师团坂本支队1万5000大军以外,单单直接从北面攻击台儿庄的第10师团濑谷支队也有近2万人的规模。

  濑谷支队以矶谷廉介第10师团的濑谷启少将第33旅团为基干,配属大量附加部队构成,总兵力高达1万7000人。

  不谈濑谷支队的第33旅团自身装备多么精良,单单额外配属的部队就让人瞠目结舌。

  它包括:

  独立机关枪第10大队(重机枪);

  独立轻装甲车第10、第12中队(装甲车);

  野炮兵第10联队6个中队(75毫米野炮);

  野战重炮兵第1旅团之第2联队两个大队(155毫米重炮);

  中国驻屯野炮兵第3大队(150毫米榴弹炮兵两个中队);

  临时野炮兵中队;

  工兵1个中队;

  兵站汽车1个中队。

  可以说,这种武器配备,在日军中也是少有的,就算在之后的太平洋战争中,日军也很少有这样的重武器配备。

  之前已经说过第10师团,这里在多说两句。第10师团是日军战前最精锐的17个甲种常设师团之一,他的兵员全部来自姬路!第10师团创建于1898年,到抗战时期已经超过40年历史。第10师团是日军中最为精锐的部队,他的装备非常精良,堪称日军中最好的。第10师团训练也非常严格,在抗战之前该师团一直被日军作为现代化师团的样板,由此也可见一斑。

  第10师团的师团长为矶谷廉介中将,此人也是日军中的风云人物,日本陆军大学的高材生。他在抗战爆发前曾担任日本陆军省军务局长,日本驻中国公使馆副武官等职务,说一口很好的汉语,是一个著名的中国通。有意思的是,矶谷廉介的岳父他的岳父青木宣纯,居然就是日本第一代中国通,也是日本最早对华的谍报大师。

  由于对中国比较了解,矶谷廉介同一般的狂热侵华派有所不同,他曾经一再鼓吹不要武力进攻中国,而是转而和中国合作,不然中国国内的国民党已经会同日本两败俱伤,让苏俄的力量控制中国,这样对日本更为不利。

  但矶谷廉介的观点在日本军部,并不被接受。

  矶谷廉介虽然相对比较沉稳,但个人性格有个致命缺点,就是为人比较傲慢。一向要同曾经的同学,后来的风云人物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争个高低,所以很多时候往往意气用事!

  在卢沟桥事变爆发以后,矶谷廉介被任命为第10师团中将师团长。虽然对武力侵华极为不满,但作为一个军人,还是要无条件服从上级的命令。

  矶谷廉介转而用尽力量带领第10师团获取作战上的胜利,当时他已经51岁了。

  日军虽然强大,但此处国军也并不弱,包括孙连仲第2集团军2个军,汤恩伯第20军2个军,光是这两个军总兵力就9万多人。单单汤恩伯20军团的总兵力就有7万多人。

  日军濑谷支队以不到2万人战斗力相当约6万日军,就这样深入台儿庄10万国军集结地,还是相当危险的。

  当然,如果临沂的坂本支队1万5000多人如果从东边杀到,日军总兵力就会达到3万多人,战斗力相当于国军10万人,这样危险就很少了,毕竟日军在实际作战中具有完全的火力优势!

  可惜人身不如意之事占十之八九!此时日军东边从青岛杀过来的坂本支队1万多人在临沂被庞炳勋和张自忠两支劲旅死死缠住自身难保,根本无力转而进攻台儿庄。

  濑谷支队此时就陷入两难境地,如果去临沂解救坂本支队,就失去了台儿庄作战的战机,因为包括滇军60军4万大军等部正在开进台儿庄,此时台儿庄正面仅有孙连仲集团军不过2万多人。

  但如果濑谷支队不顾坂本支队,擅自去进攻台儿庄,那么可能掌握了战机,但这就是孤军深入,还是有一定危险的。

  第10师团师团长矶谷廉介由此陷入两难地步,犹豫不决。

  话再回到国军这边!

  此时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用尽一切力量在临沂战役,淮河狙击战中阻挡另外两路日军,就是为了能够歼灭这个濑谷支队。

  李宗仁认为第10师团由于之前作战非常顺利,对国军相当轻视,加上矶谷廉介明显露出的抢功思想,肯定会孤军深入台儿庄地区。

  那么歼灭濑谷支队的时机就已经到了!

  但李宗仁认为重创这个濑谷支队,并不能从事以往的作战方法,要改变作歼灭他的方式。

  以往的阵地战,国军以弱击强,在重武器绝对劣势情况下死撑,当然这在当时是有很大的战略意义,但想要在战术上获胜几乎不可能。

  在李宗仁看来,不应该进行单纯的阵地战,而是应该以一部固守某几个支点,同时利用一部切断日军部队的后勤补给线,另外大部队则埋伏在日军侧翼,一旦等国军深入包围圈,立即四面夹击,将日军消灭或者重创。

  日军虽然凶恶,但也是爹妈养的,在没有重武器和足够后勤的情况下,战斗力和国军也就是伯仲之间,算不了什么。

  李宗仁有着30多年军事生涯,是个身经百战的名将,对什么战术能获胜自然是一清二楚的。

  他决定在徐州会战中使用这种作战方式,这一点也得到蒋介石的大力支持。

  李宗仁安排第五战区最擅长防御孙连仲第2集团军负责防御台儿庄,由攻击力最强的中央军汤恩伯第20军团负责在侧翼进攻,同时命令原属韩复榘部的孙桐萱的第3集团军(一半士兵以上为山东当地人)配合地方民团全力在后方破袭,切断日军补给线,牵制日军后方驻守的兵力。

  ----------------孙连仲是河北雄县人,自小长得身材高大,膀阔腰圆,颇为强壮,是一个英武的军人形象。孙连仲并非因为贫穷而当兵,他家有田产四百余亩,还有一个钱粮行。他从小在河北目睹列强士兵和各种军阀在当地的横行,涌起了保家卫国,振奋民族的思想。在19岁时候,他离家投军。当时孙连仲的父亲已经去世,他的母亲非常吃惊,派他的哥哥去军队报名处阻拦他。但孙连仲对哥哥说:男儿应立志报效国家,岂能终老田园与草木同腐?从军之志,不可更改!孙连仲的第2集团军非常擅长防御,他们也有著名的大刀队。

  西北军中的钢铁后卫

  先说说防御台儿庄的孙连仲第2集团军,这支军队是国军中最擅长防御的一支部队。

  第2集团军下辖两个军,田镇南的第30军,冯安邦的第42军。

  孙连仲为河北雄县人,是著名西北军悍将,冯玉祥麾下十三太保之一。

  孙连仲是个出色的职业军人,冷静善战思维敏捷,性格强硬凶悍,深受西北军老大冯玉祥的赏识。孙连仲在1926年也就是从军15年后,担任师长职务,成为西北军的第一流人物。

  后来孙连仲又先后担任青海省主席和甘肃省主席,只是并不太擅长做一方大员(毕竟是军人,不是政治家)。

  西北军随后在中原大战中一败涂地,孙连仲走投无路,率领所部4万多人归顺中央,被封为26路军司令。

  当时孙连仲害怕蒋介石吃掉他的部队,尽一切力量对付蒋,却没想到很快后院起火。

  26路军的一个主力旅近2万人在剿共时候被旅长董振堂等人拉走投靠中共,同时还拉走了2万多件武器,这也是著名的宁都起义。这个旅后来被变为中央红军,著名的红五军团,也是红军中最擅长防守的部队。

  孙连仲部由此元气大伤,兵力减少一半,同时也被愤怒蒋介石借机缩编为27师。

  好在第二年孙连仲率部在第五次围剿中大破红军主力,又击破红六方面军肖克部,再被扩编为42军。

  七七事变开始以后,孙连仲先是奉命参加保定战役。此次孙连仲面对的日军非常强大,总兵力高达3个甲种师团,配备约140辆坦克,约260门火炮。保定一战虽然歼灭了日军1万多人(日军统计为6000多人,当然并非孙连仲部单独歼灭),可惜保定很快失守。

  此战孙连仲的42军损失很大,但打的还算不错。蒋介石将保定战役总指挥刘峙解职,由孙连仲代理,孙连仲所部被提升为第2集团军。

  随后日军从河北杀入山西娘子关,太原危急,孙连仲残破的第2集团军被迫进入山西作战,结果再一次损失很重,太原也没有保住。

  不过娘子关战役各部都认为,孙连仲部是整个战役中防御能力最强的部队。如果没有孙部,娘子关战役早就跨了,也不可能支持那么久,日军如果短时间突破娘子关,太原正面作战的几十万国军怕是就彻底被包了饺子了。

  此次国军主力能够从太原战役中从容突围,孙连仲部立下了极大功劳。

  代价是孙连仲部在娘子关战役中损失又很大,其中冯安邦第42军几乎拼光。

  稍后孙连仲部奉命前往河南休整,恢复兵力。

  可惜国军恢复能力远远低于日军,三个月后孙连仲部仅仅只有3个师又1个旅还能继续作战,他们分别是张金照第30师,池峰城第31师,黄樵松第27师,还有吴鹏举独立第44旅,总兵力不过2万4000多人,其中还有一半以上是新兵,刚刚接受过新兵训练。

  即使这样,他们仍然是战区内最擅长防御的部队。

  西北军本来就很擅长防守,而孙连仲的第2集团军就是西北军中最擅长防御的。

  以在宁都脱离孙连仲部的那个旅也就是中央红军红5军团为例。红5军团为红军中著名的钢铁后卫。在整个长征期间,红5军团始终处于殿后的位置。长征作为后卫是什么概念,也就是最艰苦的工作之一。

  其他部队只要往前走,红5军团则时刻需要和尾追的各路国军作战。

  红5军团在长征整整的1年内,非常完美的完成了任务。无论是湘江血战,四渡赤水,千里抢渡金沙江,杀出可怕的彝族区,还是飞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红5军团都阻挡了敌人。他们的对手包括中央军,湘军,桂军,滇军,黔军,川军,西康军,藏军,青海甘肃马家穆斯林骑兵,东北军,西北军,可以说,几乎同所有国军都交手过了。

  当然,红5军团的伤亡很大,从长征出发时期的1万人,到了甘肃时候全军仅剩3000多人了。

  红5军团最后的绝唱是在河西走廊的高台县城,他们2000多人被1万多青海马家穆斯林骑兵团团包围。

  在弹尽援绝的情况下苦苦支持了7天之久,最终全军覆没。军团长也就是孙连仲的老部下董振堂中弹受重伤后,开枪自杀身亡!

  从红5军团可以看到孙连仲部强悍的防御能力!

  第2集团军将下属比较有战斗的3个师部署在台儿庄一线,大体完成了台儿庄的防御部署。

  由于台儿庄不大,东西长度只有1200米,南北最宽地方不过1000米,最短的地方不到500米。

  这么小的一个庄子,放不下很多部队。

  孙连仲只在台儿庄里面放了王震一个加强团,也就是184团。

  为什么不像以前那样在放很多部队,这主要因为这么小的城内反而没地方藏身,日军炮火又异常强大。如果城内放兵太多,往往一顿日军重炮下去就伤亡惨重了,甚至连日军长什么样子都没见到。不如在庄内只放一部分部队,庄外放大部队,一旦庄内吃紧,再紧急增援就是了。

  而31师其他3个团(181团,182团,183团)都集结在台儿庄附近,第2集团军余下部队都在运河南岸集结,做预备队。

  于此同时, 17日晚日军击败川军22集团军和仅仅赶来增援的汤恩伯军团2个团,占领了临城(山东枣庄市辖区,是现薛城旧称)。

  由此川军22集团军伤亡很大,大部向后方撤退,只有小部还在继续抵抗,台儿庄外围已经被日军攻破。

  3 月18日,日军濑谷支队主力全部开进临城地区,距离台儿庄直线距离不到50公里,以日军的速度最多1天就可以杀到。

  当时第10师团矶谷廉介师团长通过情报得知,此时台儿庄仅仅有国军3个师不过2万多人,如果此时以濑谷支队近2万大军以泰山压顶之势立即打过去,恐怕台儿庄迅速就会被日军攻占。

  实际上,矶谷廉介并没有把台儿庄放在眼里,因为台儿庄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庄子,人口不过几千人。

  其实如果不是在此处爆发了台儿庄战役,这个小小的台儿庄可能永远不为人知。

  矶谷廉介一再说:在精锐的大日本皇军面前,所有军队都是不堪一击的。我军目的是徐州,至于小小的台儿庄,可以直接从地图上抹掉。

  当时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坂本支队已经在临沂遭受国军拦截,战斗非常激烈,第5师团伤亡很大。

  此时作为老同学的板垣征四郎诚恳告诫矶谷廉介,让他千万不要擅自进攻台儿庄,以造成孤军深入的局面,必须等第5师团占领临沂以后再一同进攻。

  板垣征四郎为什么这么说,这是因为他的第5师团曾经在南口战役,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都和国军陷入过苦战。其中平型关战役一度被晋绥军包围,依靠关东军旅团紧急援救和空军空头粮食弹药才脱险。

  而忻口战役中第5师团险些全军覆没,也是依靠华北方面军紧急从河北抽调3个师团杀入娘子关才解救了第5师团。

  所以板垣征四郎对国军战斗力有一定的认识,不像矶谷廉介那样无知。

  矶谷廉介则不同,他的第10师团从登陆河北省以来,在河北省境内主要对手的是宋哲元,在山东省主要对手是韩复榘,这两个军阀都是只顾自己逃跑的家伙,稍后一个被解职,一个被枪毙。所以第10师团一路根本没有收到什么坚决抵抗,自然也没有遭受什么大的损失。

  矶谷廉介对国军的认识,自然远远不如他的老同学板垣征四郎了。

  面对板垣征四郎诚恳的告诫,矶谷廉介居然对他的参谋长说:板垣征四郎是我在陆军士官学校的同一期老同学!这个人的性格我很清楚,他一向认为自己是最棒的,看不惯任何一个同学的成绩超过他。现在他让我等待他攻下临沂再去打台儿庄,还不是怕我先占领徐州吗!没想到他20岁的时候是这样,现在50多岁了还是这样!这种心态,真是幼稚。

  其实,真正幼稚的是矶谷廉介自己!

  濑谷启命令:1.濑谷支队以福荣真平第63联队的第1大队(缺1个中 队)由临城沿津浦路追向韩庄,从侧翼威胁台儿庄。但这支部队仅有1个大队,显然无法对台儿庄3个师的国军造成太大的威胁。

  2以其第2大队为前锋追击川军到峄县(今枣庄市峄城区)。濑谷启占领峄县的目的是为了控制该地区的枣庄煤矿(枣庄煤矿众多,开采也容易,煤炭质量优良),策应在枣庄以东临沂地区第5师团作战。

  在日军攻击藤县的时候,李宗仁紧急调动汤恩伯的第20军团给予增援。第20军团89师一个先头团530团刚刚乘坐火车赶到临城前线,藤县保卫战已经到尾声。

  由于当时川军22集团军司令孙震并不清楚滕县已经沦陷,还是要求汤恩伯军团立即反攻。

  结果,20军团这个先头团刚刚从临城下下火车,就迎面同南下进攻台儿庄的日军主力遭遇。在数倍日军围困下,该团几乎全军覆没,完全依靠紧急赶来的529团奋力救援才得以突围,但临城也丢了,滕县自然无法营救了。

  随后激战中,日军濑谷支队63联队在3月18日占领峄县,20军团的23团死守该地,团长陈纯一亲自上城墙指挥作战,不幸被炮弹击中殉国。20日,台儿庄外围的峄县和韩庄先后失守!

  由此台儿庄外围已经被日军控制!

  而此时藤县早已经沦陷,汤恩伯见此事继续进攻已经于事无补,下令第20军团暂时集结,观望战场情况再决定如何作战。

  此时的濑谷启少将其实并不在意第5师团的死活,他非常迫切的想立即占领台儿庄,然后长驱南下首先攻占徐州。

  为什么?因为日军中一直有攻城略地的恶习,往往以攻陷某个城市为最大荣誉,消灭多少敌军倒是次要的。

  我们今天可以看到无数日军攻占某个城市以后的庆祝胜利的照片,也就是这个恶习的历史见证。

  这也许是来源于日本古代国内军阀混战造成的。当年日本领土面积狭小,人口又多!谁能想多占一块地盘,以保证自己的生存。如果能够攻占敌人的某个城市甚至某一个村子就是极大地进展,足以让胜利者癫狂的了。

  -------------------进攻台儿庄的日军第10师团极为强悍,该师团在太平洋战争的最后阶段参加了防守菲律宾吕宋岛的战役。第10师团和美军主力缠斗了整整半年多。直到日军在8月15日宣布投降,第10师团残部居然仍然坚持了1个月才投降,其顽强的战斗力也为美军所惊恐。

  一再被拖延的全面进攻台儿庄

  就在濑谷启调兵遣将,准备不管第5师团继续南下的时候,第10师团师团长矶谷廉介突然发布紧急命令:临沂地区第5师团坂本支队被西北军庞炳勋部和张自忠前后夹击,伤亡很大,在失败的边缘,急需要援兵支持。

  矶谷廉介虽然不屑板垣征四郎的劝告,他毕竟还是友军,不能见死不救。矶谷下令给濑谷支队的濑谷启少将,让他立即出兵一部前往临沂给予支持。

  这一下就打破了濑谷启准备的速战速决占领台儿庄的美梦,他一边骂着:广岛人都是窝囊废(第5师团兵员都来自广岛)!

  一面停止出兵南下,而是改为东进,这一来,也拖延了进攻台儿庄的时间。

  但他自然不愿放弃首先占领台儿庄,进而占领徐州的荣誉。濑谷启仅仅命令麾下的步兵第10联队主力进攻临沂,支援第5师团。而濑谷支队第63联队则立即南下进攻台儿庄!

  这个弱智的部署,其实就是任何一个军人都明白的分散兵力,这个部署后来被日本军部猛烈抨击。

  看来,台儿庄战役全面开始了。

  濑谷支队的第63联队从峄县出发,沿着台枣铁路和公路(台儿庄到枣庄的铁路,为津浦铁路支线)迅速南下。

  濑谷支队的战斗力是相当强大而的,公路上几十门重炮,几十辆坦克和数千日军如饿狼一般蜂拥南下,天空中十几架日军飞机盘旋掩护。

  日军先锋仅仅一天就逼近了离台儿庄仅仅不到10公里的兰城。

  如果日军就此以7000多人立即强攻,连续打个一周,孙连仲部还真不见得就能支持的住。

  让日军遗憾的是,就在此时,战局突然再次出现重大变化,让已经准备攻击台儿庄的濑谷支队第63联队也被迫停止进攻。

  当时已经到达兰城的濑谷启,突然再次接到师团长矶谷廉介的命令:22日根据空军侦察发现,我军后方峄县的西边夏镇外的微山湖上,至少出现1200只运载国军的民船。根据情报估计,这很有可能是国军中最有战斗力的汤恩伯第20军团。同时我军后方藤县附近小股部队也汇报遭遇国军大军围攻,而且这些部队有轻重火炮,士兵还敢于拼刺刀。在国军中,敢于同日军拼刺刀并且拼的不亚于日军的,就只有中央军,预计汤恩伯部兵力应该在5万以上。

  濑谷启得到这个情报以后,大为震惊。国军中央军主力突然出现在他的侧后,如果自己立即南下进攻台儿庄,而汤恩伯则包抄他的后路,那么他很有可能被包围。就算不将他包围,光是切断他的补给线,濑谷支队也不可能独自支持超过1周的时间,最终还是要被迫回头作战。这也是用兵最大的忌讳。

  鉴于此,他立即命令南下进攻台儿庄的63联队大部立即停止南进(只有一个第2大队,也就是所谓的台儿庄派遣军继续进攻台儿庄),同时命令东进援助临沂的第10联队大部也停止前进(只有一个第2大队继续进攻临沂)。

  这样除了两个大队以外,整个濑谷支队1万多人全部停止进攻,准备和汤恩伯的中央军主力决战。

  由此台儿庄在最初几天,仅有日军一个大队进攻(日军大队满员为1100人,大约相当于国军一个团的兵力),台儿庄的局势再次大为好转!

  汤恩伯的20军团甚至还没有开一枪,就延缓了日军进攻台儿庄的步伐,扭转了战局。

  这里就要说说汤恩伯第20军团了。该军团的基干是在南口战役血战日军第5师团的13军!

  中央军13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号称国军第6大主力。

  南口战役中13军下辖第4师和第89师,其中第4师前身为国军教导第2师,89师前身为国军武汉军校教导队,这两个师都是军校教导队出身,本来是用作全军示范作用的样板部队,兵员素质是中央军数一数二的,武器装备也最好。

  南口战役中也体现出13军强悍的战斗力,他们在南口死守20多天,在兵力还逊于进攻日军的情况下,仍然造成日军数千人的伤亡,真是相当的了不起。

  但也因为此战,13军伤亡近半,元气大伤,也被迫调到河南归德休整。

  由于13军在南口的优秀表现,蒋介石下令对该部进行大规模扩编,将其扩大为第20军团,将52军加入该军团序列。

  这个52军也不是泛泛之辈!

  52军下辖第2师,第25师,兵员素质也是非常好,第2师为北伐军第3,14,54三个师在战后精选缩编而来,留下的都是军中的精英人物。到抗战爆发时候该师已经有10年历史,战斗力丝毫不比13军的2个师要差劲。

  另外一个25师则是由第2师抽调骨干组成,新兵较多,战斗力稍逊一筹,但比普通中央军部队也要强多了。

  除了这两个军以外,蒋介石还尽量给第20军团给予其他部队的补充。

  20军团还下辖一个110师(台儿庄战役后期配属给孙连仲指挥,负责防御台儿庄一线),该师前身为冯玉祥的西北军,后来曾经短期参加叛军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期间因为指挥官檀自新率部倒戈政府,被编为骑兵第4军。

  七七事变以后,檀自新因为涉嫌勾结日寇被解职和战马太少被改编为步兵师,成为110师。

  110师战斗力较差,但骨干都是打过5年以上仗的老兵,也绝对不可小视,兵力也有1万多人。

  这样一来,第20军团下辖2个军,一共5个师又1个骑兵团,所有师都是2旅4团编制,总兵力高达7万2000多人。

  人员素质如此,装备更是中央军内首屈一指的。

  虽然重武器很差,但第20军团轻武器非常齐备,装备大量轻重机枪和迫击炮。

  尤其迫击炮数量较多,日军迫击炮都是射程较短的掷弹筒,所以在局部作战中往往还被中央军的迫击炮压制。后来的徐州会战会议中,很多日军对国军的迫击炮有着很深的印象。

  就在这时,“咣!”敲破钟似的声音在紧旁震彻我们的耳底。我们赶紧卧倒在地,脑子

  里“嗡”的一声,吓得魂飞魄散。

  迫击炮弹就落在离我们两间的前方。炮弹穿通屋顶,在隔壁房间里爆炸了。尘烟弥漫了

  整个房间,硝烟味刺鼻,爆炸之后,我们才慌忙逃窜。敌人的炮击从前天开始进入白热化。

  这里离敌阵只有一千米左右,可能炮兵阵地就在其后方某处,弹药补充得很充分吧,敌

  方炮兵毫不吝惜地持续对我们进行炮击。

  我军六七个打水的人刚围着井喝完水,“咣——”一枚炮弹在井口爆炸了。不知是敌兵发现了他们

  之后射的,还是碰巧打过来的,打得实在是太准了。尽管是敌人,我们仍不禁为他们的本事

  赞叹不已。幸好那六七个人喝完水就相继跑开了,一个也没死。

  “哎呀呀,这真是……”田中带着侥幸的神色跑了下来,“吓死我了,”接着,他吐了

  一口粗气,“狗敌肯定以为我们都给炸死了吧!畜生!活该!”他恶狠狠地骂道。

  除了标准装备以外,20军团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装备,比如著名的瑞士苏罗通机关炮。

  这种机关炮口径20毫米,是瑞士苏罗通兵工厂利用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技术制造出来的,其实就是挂着瑞士招牌的德国武器。这种机关炮射速快(理论射速每分钟320发),射程远(理论最大射程5500米),瞄准设备先进,威力不错,他的同型火炮也就是德国2型坦克的主炮。

  瑞士苏罗通机关炮在欧洲本来是用来防空的,但在中国却大多用来轰击日军坦克,碉堡,甚至压制日军重机枪等。

  苏罗通机关炮虽然口径只有20毫米,但穿透力较强,射速快,如果在200到400米内可以射穿30毫米装甲!

  日军当时最厉害的89式中型坦克坦克正面装甲仅有17毫米,不足以抵抗苏罗通机关炮连续射击。

  而苏罗通机关炮对付日军简易土木工事和重机枪更是威力巨大,它采用3发一单位连射,一般不用射光20发弹夹就可以摧毁日军大型土木工事,至于日军重机枪无论射程威力无法跟机关炮相比,自然被压制的死死的。

  20毫米机关炮以连为单位,每连3个排,共装备6门机关炮,作为团一级部队的配属部队。一般由团长决定用在最关键的地方。

  自然者相比德军来说不值得一提,德军一个团的20毫米机关炮的数量是国军的数倍之多。在《拯救大兵瑞恩》中,就有20毫米机关炮猛烈扫射压制美军的场面,美军几乎无力对抗。

  其中52军军长关麟征,85军军长王仲廉都是中央军著名将领,指挥能力是很强的!

  可以说,这样一支部队,足以对抗日军任何一个旅团,甚至可以有效在防御战中对抗日军整整一个师团。

  24日,汤恩伯部队的85军在枣庄、郭里集(枣庄东),52军在峄县等地同日军遭遇,随即发起了攻击。

  他们的在24日晚赶到郭里集村,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村落,里面有几个很大的炮楼,是当地老百姓为了防匪修建的。

  国军52军第2师一部在夜晚到达郭里集,由于夜色太深,并没有发现日军。其实日军就睡在炮楼里面,不过日军也没有发现近在咫尺的国军。

  第二天一亮,郭里集日军的这个中队居高临下,首先发现国军。日军立即从炮楼向外射击,打死打伤国军十几人。

  如果这股国军是装备较差的西北军,那么这股日军据险固守,可能没有什么危险。

  可惜他们是装备精良的中央军,他们立即用轻重机枪压制炮楼的射击孔,然后使用20毫米口径的苏罗通机关炮向炮楼射击。短短几分钟连开十几炮,炮楼最上面一层就已经被摧毁。

  紧接着中央军配属的博福斯75毫米野炮也猛烈开火,野炮的威力就大了,炮楼的第二层也瞬间被摧毁。

  此时炮楼里面日军伤亡一半,剩下有六十多名日军冒死从炮楼上跳下来逃生,但大部分被击毙或者摔死,仅有10多人逃走,其余一百多人全部被歼灭。

  在郭里集打响以后,周边没有日军其他部队。濑谷启只好将去临沂增援的唯一一个大队,也就是第10联队的第2大队400多人增援。但这支部队被中央军25师迎头猛击,余部狼狈逃回枣庄。

  由此,郭里集被国军贡献,更重要濑谷支队增援临沂的部队被打散,不可能去增援了。

  于此同时,汤恩伯部不断和日军有小股部队交火。

  一次在郭里集附近一个小高地,中央军用一个营的步兵和一个排炮兵(迫击炮)歼灭日军40多人。通过受伤被俘的一个日军中士口中得知,日军主力已经开始转向,准备同汤恩伯军团决战。

  于此同时汤恩伯部派到外围的侦查部队报告,不远的公路上有日军大部队行军,有大量重武器和不少于5000人的步兵,估计是濑谷支队的主力部队。

  侦察部队报告,预计最迟25日日军就可以打到郭里集一线!

  --------------------------上面的是瑞士苏罗通20毫米机关炮,这在德军中是标准配置,主要用于近距离防空,也可以有效压制日军重机枪,击毁日军简易工事,甚至可以轻松歼灭日军坦克装甲车。1935年在德国军事顾问的简易下,国军购买了一批苏罗通20毫米机关炮,全部装备中央军精锐部队。有意思的是,在当年国军内部一直把瑞士苏罗通机关炮称作瑞典苏罗通,显然,这是翻译上的错误。下图的重机枪为少见的捷克造ZB-37气冷式重机枪,它的性能相当优越,射击精度极高,射速高达700发/每分钟,加工极为精细,几乎算得上是一件工艺品,远非日本92式重机枪可以相比。只是因为捷克在欧洲只是二流军火生产国,该种机枪装备数量很少,国外更是只有国民政府购买了1000挺(在日本阻挠下,只有850挺运到中国)。这种重机枪大部分装备中央军部队,军阀部队是没有的。

  虽然汤恩伯在枣庄一线打得不错,但此时李宗仁并没有让汤恩伯第20军团同日军决战的意图。

  因为此时汤部同日军决战,就是野战。野战中汤恩伯部没有坚固工事,又没有足够重武器,更在不适合防御的平原地带作战。这样同拥有大量重武器的日军决战无疑于以卵击石,是大傻瓜才做的事情。

  李宗仁调动汤恩伯军团来,是作为攻击日军侧翼的进攻力量,不是傻乎乎同日军在平原上对攻死拼的。

  于是李宗仁命令汤恩伯军团暂时撤退,做出败退的假象,让濑谷支队继续南下攻击台儿庄。

  台儿庄有着比较坚固的防御工事,又有擅长防御的孙连仲部3个师2万多人死守,防御能力要强的多,伤亡也会少得多。

  根据一般军事常识估算,日军短时期内无法占领台儿庄,只得将大部分兵力集中在台儿庄一线。这样日军自然会被吸引在台儿庄一线长时间鏖战,那么无论侧后还是后方补给线都无力兼顾。

  这时李宗仁会命令国军敌后部队大肆破坏切断濑谷支队的补给线,让其处于弹药粮食匮乏的地步,战斗力自然会大减。

  在日军和台儿庄内中孙连仲部激战,消耗差不多的时候,再让汤恩伯出兵从侧后进攻。这时候处于弹尽援绝的日军必然大败,这才是对国军最有利的。

  汤恩伯接到李宗仁的撤退命令以后,却认为不能立即撤退。因为如果日军立即南下,以1万多人猛攻台儿庄,怕是孙连仲的2万多人还真的顶不住。

  所以汤恩伯认为还需要在枣庄附近做做决战的样子,以吸引日军的一部分兵力,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台儿庄方向的威胁。

  汤派出少量兵力牵制日军,就比如关麟征军的25师仅仅留下1个步兵营由1个副团长指挥,在郭里集一线虚张声势,吸引日军主力进攻。

  而汤恩伯部主力则向虚晃一枪,拉向东边的抱犊崮山区。

  濑谷支队以一个联队兵力,配合大量重炮和坦克猛攻郭里集,结果真是狗咬猪尿泡,空欢喜一场。

  日军重炮的炮弹将郭里集周围的田地几乎耕了一遍,连老百姓的草屋都炸光了。而国军那个步兵营完成牵制任务以后,立即从日军侧后方突围出去。

  日军不但没有抓住汤恩伯军团主力,连小鱼小虾也没有抓住一只。

  日军随后侦察机汇报,发现汤恩伯部向山区撤退。已经摆开决战姿态的濑谷启有些狼狈,他傲慢的认为:中国军队都是懦夫,被皇军吓破了胆不敢决战,放弃阵地逃走了!

  台儿庄第一阶段的血战

  与此同时,李宗仁命令孙连仲部主动出击攻击日军,惹怒日军,诱引其南下。

  于是孙连仲派出池峰城的31师乜子彬旅1个团和骑兵部队在台儿庄北部的泥汫火车站,主动进攻日军第2大队(乜子彬旅长在稍后的战斗中负重伤)!

  濑谷启听到装备低劣的台儿庄内国军,居然主动进攻的情报后大怒,认为这是国军对帝国皇军的蔑视,绝对不可容忍。

  他再次命令准备迎击汤恩伯的全部主力再次南下台儿庄,发动全面进攻。

  日军再次全部开拔,向南开进。

  不过这一来一去,已经过去了好几天的时间。

  首先因为救援临沂的版本支队耽误了几天,又分兵一半,导致台儿庄的国军从容修建好了防御工事,完成兵力集结,甚至孙连仲的部队连炮兵阵地都修建好了,完全是以逸待劳。

  这个要感谢在临沂奋战的庞炳勋和张自忠两支西北军!

  其次因为汤恩伯兵团的突然出现,导致进攻初中期进攻台儿庄日军兵力很少,仅有第63联队第2大队仅仅1个大队(后来增加到2个大队),这个大队从3月24日开始进攻,打到5天后28日才得到日军主力的大规模支持,但仅仅7天后日军就全面败退出台儿庄了。

  所以,可以说,汤恩伯军团和临沂张自忠庞炳勋军团对台儿庄战役有着很大的帮助,其中汤恩伯军团的帮助是最大的,如果没有汤恩伯部队的牵制,台儿庄早就失守了。

  日军进攻台儿庄的所谓台儿庄派遣军第63联队第2大队从3月24日开始发动进攻。

  由此,长达半个多月的台儿庄防御战开始。

  台儿庄在峄县的东南,紧靠大运河向西拐弯处的北岸,除了台儿庄南门就是大运河的水陆码头。

  大运河是沟通中国南北的重要水上通道,也接通了长江和黄河的航运。

  在台儿庄以西仅仅1公里的运河北岸,有通往矿区铁路的台儿庄车站,这条铁路是台儿庄到枣庄的台枣铁路。台枣铁路往上接通津浦铁路,往下又联通陇海铁路,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除了铁路,运河以外,从鲁东到徐州的公路大动脉,也就是台潍公路也经过台儿庄。

  换句话说,台儿庄也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公路,铁路,水路都经过经过此处,自然是兵家必争之地。

  如果想占领徐州,就必须占领台儿庄。

  台儿庄是鲁南一个很大的寨子?为什么叫做寨子,它和普通村庄,乡镇有什么不同呢?寨子是有围墙的,普通村庄则没有寨墙。

  鲁南的村镇大多有寨墙,这主要是因为从清末以来鲁南的土匪实在太多,总数不下10万人。小的土匪绑票捉人,洗劫小的村庄,大的土匪如刘桂堂之内有数千到1万喽啰,就敢于攻打大的城镇。

  所以如果没有寨墙和防御工事,鲁南的大中村镇就没办法住人。如果一个地方随时可能被土匪血洗,还有谁敢在这里做生意种地呢?

  台儿庄因为是水陆枢纽,居住着1000多户人家还有经常驻有几百家外来做生意的商贩,防御工事自然也要加倍修建。

  台儿庄的东、西、北三面周围约有4公里的坚固寨墙,高2米多,全部是砖石修筑成。

  山东当地石料很多,树木也多,木材不缺乏。所以台儿庄的寨墙和房屋大多用砖石砌成,很是坚固。再被日军火炮击毁以后,砖石的废墟居然仍然能够作为防御工事使用,抵挡日军子弹。

  寨墙四面修建有9座高大的瞭望塔,主要是当地民团用来观察土匪所用,还有一些大小碉堡,全寨有6个寨门。

  台儿庄内有10条街道,因为毕竟只是一个寨子,庄内街道很窄,仅能容纳一辆马车通过。

  寨内有1000多座房屋,大部分都是砖石木质结构,基本没有什么草房,所以相当坚固。

  庄内最高的建筑物是城西南角的文昌阁,在文昌阁上可以俯视整个庄子。

  山东的土质很好,非常适合修筑工事。

  孙连仲他们西北军最擅长修筑工事,他们迅速在台儿庄一线修建了很多土木工事,当地老百姓对抗日非常热情,将大量自己家的木材,石料送给他们,工事修建的非常坚固。

  战壕深度高达2米,上面覆盖上厚木板,再覆盖上近半米厚的泥土,这样不但可以防备日军子弹手榴弹,也可以抵抗非直接命中的炮弹。

  由于台儿庄此处商贾云集,在和平时期非常热闹,在开战之前国军有计划疏散了此处居民!知道杀人不眨眼的日军要来,老百姓带着妻儿财产丢下世代居住的组屋逃走,有钱人去了武汉甚至四川,穷人也暂时去徐州附近的乡下躲藏(日军当时兵力太少,只能攻击大的城市县城乡镇,无暇顾及农村,所以农村相对比较安全)。

  少数自愿留在家中的老人,大多在之后的日军炮击中被炸死了。

 

  ---------------为什么西北军孙连仲部能够最终守住台儿庄,其实这个标语是最好的解释。这行在台儿庄上的标语写道:生在陕西,死在山东。孙连仲的西北军相当一部分是陕西人。此次西北军奉命死守台儿庄,都抱定了必死的决心。其实上防守庄内的184团最终幸存的不过百分之二十(包括伤员)。

  24日,日军第2大队突然杀到台儿庄附近。

  这股日军还是比较有经验的,他们首先使用大队配属的75毫米山炮和92步兵炮猛烈轰击台儿庄寨墙。

  台儿庄的寨墙虽然坚固,但毕竟是防御土匪的,对付不了日军的火炮。经过近1小时的攻击,日军终于轰塌台儿庄东北方一段寨墙。

  200多名日军在火炮和重机枪的掩护下,从寨墙炸出的缺口冲入庄内。

  庄内国军184团也不示弱,立即出兵迎上去猛击,双方激烈交火。

  激战中,日军一度凭借火力优势占领缺口附近几所房屋,并且以此固守,准备继续扩大战果。

  随后日军又有几百人突入庄内!

  见日军几小时就冲入庄内,守军31师师长池峰城将军将军又惊又怒,他命令庄内的184团立即发起反击。

  184团立即组织了800人的敢死队,团长王震亲自率领,要求通过夜战完全歼灭庄内的日军(日军不擅长夜战)。

  当时的老兵倪直爽回忆:大家 争先恐后报名参加的敢死队员,人人脚蹬草鞋,腰着短裤,上穿短袖褂,光着头。磨得寒光闪亮的大刀斜背在背后,右手紧紧握钢枪,子弹早已登膛,四个手榴弹 捆在心胸两侧,保险帽个个打开,随时准备投在鬼子头上或和他们同归于尽。

  当时已是暮春,但天气仍有寒意,而队员们两眼通红,额头渗出汗渍,头上热气腾腾, 牙齿咬得格格作响,一场生死搏斗就要开始了。师长一声令下:目标,夺取北关通道口,冲啊!队员们在队长李年新(一八一团三营营长)的带领下,立即分批沿着 中心大街两侧的店房跃进。此时敌人的轻重机枪全部开火,整个街道上射来的子弹密如雨点。鬼子的掷弹筒将榴弹一串串抛在街道上,连续不断地爆炸。重炮弹也炸 得地动山摇,有不少队员相继倒在血泊里。但是喊杀声仍震天动地,个个都把生死置之度外,大家只有一个信念:夺回北关通道口,斩断鬼子的增援补给线,将鬼子 彻底消灭。冲杀的路上,一遇把守的鬼子,立即短兵相接,大刀挥舞。当时有个队员叫李国华,身强力壮,在冲杀中,嘴上被弹片打掉四颗牙,鲜血淋漓,但仍继续 和鬼子拼杀,对方疑是鬼神,吓得掉头就跑,结果还是做了刀下鬼。虽然牺牲了很多可敬的敢死队员,但终于把北关通道口夺回来了。

  北关通道口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为台儿庄地理形势是:宽大的运河在这里分流,河水从四周包围全庄。原来南北街均有桥梁与外界相连,南桥毁于炮 火,是敌人有意切断我后方交通。后来池峰城师长指挥部队搭了浮桥,才与我军后方相连。北关仍保持原来的通道,是鬼子的主要增援补给线。

  我军占领这一道口, 就把鬼子的占领区切成两半,并使陆上补给受阻,日寇必然处于被动地位。师长来令:誓与通道口共存亡,绝不让鬼子调进庄内一兵一卒。此时鬼子已急忙调集好兵 力,准备反扑,妄图抢回通道口。紧接着我军第二路敢死队又出动了,由分队长张青蓝(三十一师工兵二连连长)率领迂回到北关通道。途中正好与鬼子的增援部队 遭遇,鬼子刺刀锋利,拼刺技术又高,连续戳死我几十个队员。

  但我队员视死如归,仍然前仆后继,一批接一批地向鬼子冲去,个个挥舞大刀片子,砍向鬼子的头 上。我的同乡、战友贾文全身高力强,不顾身上多处重伤,接二连三地戳死了五个鬼子。这场激战将增援的鬼子消灭殆尽,我第二批敢死队员也迅速到达北关通道。

  两路敢死队会师后,敢死队队长张青蓝发现在通道西侧有一院子,里面潜伏有鬼子,准备侍机夺回通道。分队长立命我进院侦察,我刚到院门一侧,心想鬼 子定将以密集火力封锁院门,进去必死无疑!但情况危急、军令如山,后退已无出路。突然,我灵机一动,先闪在院门一旁,借院墙作掩护,投石问路。一块砖头抛 进院里,果然敌人的轻重机枪全部开火,子弹雨点般地封锁了院门,一会儿枪声渐停;复投一石,枪声再起,如此反复,终于摸透了鬼子的火力。趁着火力间隙,我 运足全身气力,一跃冲进院内西厢房,同时将手榴弹连续掷向鬼子。顿时,手榴弹在鬼子头上开了花。我一声大吼:“敢死队,冲啊!”敢死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冲了进来,一场白刃战在院内展开。冲、挑、刺、劈、戳……一阵殊死搏斗之后,院里的鬼子被彻底地消灭了。

  倪直爽事后沉痛的回忆到: 经过16个日日夜夜的冲杀,我八百名敢死队员仅剩下25人,但是我们用生命和鲜血堵死了敌人的补给线,粉碎了敌人占领战略要地台儿庄的阴谋,使我军外线的部队得以完成对台儿庄内外敌人的包围。

  这样经过一整夜的猛烈战斗,国军将突入日军大部消灭。

  日军少量残部见退路已经被国军切断,只好仓皇逃入庄内的城隍庙顽抗。在山东,庙宇和祠堂一般是修建的最坚固的建筑,日军狗急跳墙的死守,国军敢死队一时攻不进去。

  这时候有一个敢死队队员提议,城隍庙主要都是木质结构,遇火就会燃烧,干脆一把火烧了。

  于是王震团长立即指挥官兵在城隍庙防火,他们连续扔了几个火把上去,很快将整个庙烧光。里面几十名日军全部烧死,无一幸存。

  由此第一天突入庄内的日军几乎全部被歼灭!

  这一天的战斗非常激烈,可惜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仅仅只是台儿庄内攻防战的一个小小序幕而已,更激烈的作战还在后面。

  同样第一天的战斗,日军进攻台儿庄的第63联队第2大队就伤亡了近2分之一兵力,大队长仅为惊恐,不敢继续进攻,只得被迫等待援军赶到。

  日军第2大队在台儿庄以北附近地区构筑工事,以防守军继续反击,并作再次进攻台儿庄的准备。

  可惜由于汤恩伯突然发动反攻,围攻枣庄一线的郭里集等地,濑谷支队主力全部回头迎战去了,短时间内日军无法大量增援台儿庄方向的进攻部队。

  进攻第二天的3月25日,濑谷启少将勉强派遣仅仅有两个中队(连)部队携带2门150毫米重炮增援到台儿庄(!日军还真是牛啊,两个连居然能装备2门这样的重炮。国军绝大部分部队1个军也没有这种100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

  第2大队得到增援以后,发动了第二次猛攻。因为日军此次已经拥有大口径重炮,他们开始用重炮猛烈轰击台儿庄内。150毫米重炮威力相当大,一炮下去庄内着弹点的房屋立即四分五裂,国军修建的土木工事也抵抗不住。

  这些庄内的一些房屋开始被日军摧毁,守军有一定的伤亡。

  不过冲入庄内日军仍然被国军迎头痛击,再次被赶到城隍庙。

  可惜这股日军却没有办法全歼了,因为城隍庙在前一天被烧的精光,由此小股日军开始潜伏在庄内。好在台儿庄6个寨门还是被国军基本控制住的。

  双方继续拉锯攻击了2天,国军始终无法将庄内日军全部消灭,日军进攻部队也由于兵力太少,只能勉强自保。

  战至26日凌晨2时,攻击台儿庄的2个大队伤亡很大,无力继续进攻,被迫向濑谷启发出求援电报:

  (一)敌兵力为3个师(庄内1、庄东1、庄西及包围我大队1)

  (二)大队等待增援,27日开始攻击

  (三)战死约20名:战伤112名,突入庄内生死不明者15名(日军特有的缩水数据)。

  这也是濑谷启接到第2次接到要求增援的电报时,同时也接到矶谷廉介师团长要其对台儿庄进行果断攻击的指示。

  当日濑谷决定由最靠近台儿庄的63联队长福荣真平,先率仅有的第3大队和大量重武器前往增援,

  直到3月27日中午,日军63联队长福荣真平才率第3大队赶到台儿庄附近,将攻击台儿庄日军总兵力增加到3个大队。

  由此,进攻台儿庄日军开始发生质的变化,总兵力迅速增加到7000多人,重武器也大为增加了。

  但这也是27日以后的事情,从3月24日到28日5天内,台儿庄仅仅只有日军2个大队进攻。

  日军2大队虽然凶悍,毕竟兵力太少,只有2000多人。这点兵力面对顽强的西北军孙连仲部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但所以这段时间台儿庄战局相对比较稳定。

  当27日福荣真平在前进的途中时,在台儿庄的日军知道援军就要赶到,孤注一掷调集全部兵力发起攻击。

  日军首先一顿猛烈炮击,将台儿庄北门炸塌。赶来增援的181团3营官兵负责防守北门(本来在台儿庄外南边),他们受到日军炮火的猛烈打击,经过激战后几乎伤亡殆尽,北门被日军攻占。

  日军随即猛烈突入台儿庄内,并且占领了东北角一块地区。

  -------------台儿庄外的西北军猛烈顶住日军的进攻,庄内的西北军则通过组织敢死队巷战,消灭庄内的日军,总之到处都是血肉横飞,无数战士牺牲在台儿庄附近。真是一寸河山一寸血啊!

  敢死队是什么?就是报名时候就刚自己已经死了,如果一仗下来还没有死,就当爹妈又生了一次

  鉴于日军大部队尚且没有赶到,池峰城命令各部立即反击,务必在日军主力赶到之前全歼庄内日军。

  庄内国军拼命反击,连王震团长也亲自手持捷克式轻机枪扫射。庄内184团伤亡很大,已经无力大规模反击。

  于是孙连仲命令外围防御的27师,30师也参与反击。27师长黄樵松命令吴明林158团三营也参加台儿庄内作战。

  同时30师师长张金照88旅176团第三营营长仵德厚率领该营主力反击,该营紧急乘坐渡船渡过运河,赶到台儿庄外。

  为什么都以营为单位增援呢?这还是因为台儿庄内太小,如果投入兵力过多,被日军一顿重炮就杀伤大半了。

  三营仵德厚营长率领40人的敢死队冲锋在前,三营的7,8两个连紧随其后,他们冒死翻墙冲入城内。

  身为陕西三原人的仵德厚当时年仅27岁,却已经是从军11年,九死一生的老兵了。

  由于庄内情况危急,池峰城向增援的176团三营营长仵德厚当面口述命令:“由于敌人从西北角窜进城内,我城内官兵大部分伤亡,现已失去联系,你奉命固守台儿庄。”

  仵德厚受命后,当即挑出40名精壮青年组成敢死队,每人除身背原有装备的4枚手榴弹外,还身背大刀,步枪上刺刀,胸前再佩挂一袋4枚手榴弹。除轻机枪手外,每战斗小组再肩扛一箱手榴弹。

  这40人的敢死队,是用来冲锋在最前面的,而作为攻击主力的两个连紧随其后。

  此时日军大部队已经赶到台儿庄一线,大炮开始轰击台儿庄周边所有活动目标。仵德厚他们敢死队和这两个连一疏散队形,冒着猛烈炮火冲入庄内。路上一些战士被日军火炮击中,被炸得粉碎。

  傍晚时分,进攻开始,仵德厚他们40名敢死队员首先冲进城门,日军即刻向敢死队射击。敢死队奋不顾身的向日军透支大量手榴弹,守门日军在短时间内被手榴弹炸得精光。

  40名敢死队员刚刚消灭北门日军,随后的国军两个连立即冲入城内。

  此时日军已经发现有国军反攻,马上集中轻重机枪拦截扫射。

  副营长赵志道8连刚刚从南门冲入庄内,立即被日军火力封锁,两军激战30分钟,8连面对日军机枪毫不胆怯,前仆后继的猛烈冲锋。但在日军密集火力扫射下,8连几乎全军覆没。

  仵德厚营长亲自率领敢死队和7连也从侧翼进攻,于此同时27师158团3营也同时攻入庄内,他们也在猛烈攻击日军阵地。

  158团3营先冲入的1个连被日军火力封锁几乎全军覆没,指挥该连的副营长时尚彬对7连连长王范堂痛哭,要求该连赶快继续进攻。

  王范堂见正面攻不进去,立即迂回从侧翼翻墙攻入日军阵地。

  于是几支部队从各个角度向庄内日军进攻。

  仵德厚回忆:这一夜进行的全部都是巷战,每个屋子都有敌人,进一个屋子把敌人歼灭后再上另外一个屋子去。有一次,敌人撂过来一个手榴弹,咱们的兵很机警,赶紧把手榴 弹再撂过去,把他们炸得稀巴烂。天快亮的时候,我们把在街道、屋子里的敌人都驱逐到西北城墙角。敌人的阵地都在城墙底下,惟恐咱们 占领台儿庄,所以守着那阵地不走。

  日军残部被国军团团包围,但此时天已经蒙蒙亮,日军大部队就要开始进攻,国军只能转入防守了。

  日军由此控制了台儿庄内不到三分之一的地区。

  28日黎明,日军主力63联队已经全部赶到台儿庄一线。他们立即以两个多步兵大队为主力,开始对台儿庄进行了第3次猛攻。

  此次日军使用兵力远远超过之前,攻击的强度猛烈了数倍。

  63联队火力极为强大,光是配属部队的重武器已经相当惊人,包括:

  独立重机枪第10大队;

  轻装甲车第10中队;

  中国驻屯旅团战车队之临时战车中队(12辆);

  野炮兵第10联队之第1大队;

  野战重炮兵第2联队之第1、第3大队;

  中国驻屯旅团炮兵联队的1个小队(15 公分口径榴炮2门);

  工兵第10联队的1个小队等等。

  这里不提30辆助战的坦克和大量重机枪,淡淡炮兵部队与进攻日军步兵相比,已超过1:1,甚至超过最重视炮兵的苏军的配属程度。

  由于日军已经控制北门,大部队源源不断冲入庄内。

  184团连同仵德厚,王范堂在内的各股国军,在王震团长率领下,同日军进行最为惨烈的近距离肉搏战。

  由于日军认为台儿庄内并没有多少国军,根据一般常识最多1,2天就可以攻下来。

  所以日军攻击非常猛烈,仅仅28一天前后冲锋高达7次,国军奋力抵抗。

  台儿庄毕竟只是一个庄子,能有多大。

  现在庄内冲入2000多名中日士兵,自然到处都是混战。

  由于战斗已经很乱,很多国军士兵已经无法跟军官联系上,只好自发的死守。

  日军重炮如雨点一样落到台儿庄内,庄内1000多座砖石房屋几乎瞬间就被摧毁,还留在庄内的少量老百姓都被炸得血肉模糊。台儿庄战后没有留下一间完整的房子,现在台儿庄基本都是战后重建的。

  日军开始沿着台儿庄的街道冲锋,国军在街上挖有战壕,或者在民房的断壁上加上机枪,对冲锋日军猛烈扫射。

  日军虽然有重武器的优势,但一旦进入这种几十米距离重武器就用不上了。这些冲锋进来的日军被国军机枪一排排的打到在街上。

  日军急了,立即改变作战方法,他们一面用重机枪和掷弹筒压制国军机枪火力,一面在沿街房屋的墙壁上打洞,用房屋掩护自己前进,这样伤亡能小一点。


 

  --------------日军攻打台儿庄也付出巨大伤亡,在这种近距离作战中,没有人能够保证自己下一分钟还活着。国军一些敢死队员干脆将身上帮满手榴弹,然后冲入屋内和日军同归于尽,这样反而可以多杀伤很多日军,拼一个够本,拼二个赚一个。如果没有这样重用的国军先烈,我们说不定已经成为了日本人的奴隶。

  但国军以小分队防守每一栋房屋,日军刚刚在墙壁上打出洞口,国军立即向洞口猛烈射击,投掷手榴弹,甚至用刺刀向日军洞口那头猛捅。一旦日军冲入房屋,两军一般仅仅相聚十几米甚至几米。

  这种距离步枪已经没有用处,手榴弹也无法投掷,国军挺起大刀和他们肉搏。

  由于房屋内部一般狭小,有时候刺刀和大刀施展不开,很快国军和日军就扭打在一起。

  双方士兵互相掐脖子,挖眼睛,猛烈拳击踢打,有些人甚至互相撕咬。

  由于日军士兵普遍身体较好,有些国军刚入伍的士兵肉搏不是他们对手,往往被日军压在身下。打红了眼睛的国军士兵就拉响自己身上的手榴弹,有的甚至直接拉响日军身上的手榴弹。

  庄内到处都是一片喊杀声,血流成河,刀光剑影,如同一个四处流血的地狱。

  日军一度攻入台儿庄防御的王震团长团部仅仅五六米处,但再一次被国军击退。

  此次战斗中王震团长再次拿起轻机枪扫射,其实这种时候已经不分官兵了,能拿枪的都必须拼命。

  激战中王震团长被一发子弹击中,并没有遭受致命伤,只是已经不能继续指挥部队作战。团长的职务由副团长王冠五代理!

  王冠五和团长王震一样,都是一员猛将。

  对于那天作战的惨烈程度,当时孙连仲第2集团军30军31师副师长屈伸回忆:早饭前后,日军有东向西,全力对我压迫。日军用的是掷弹筒,步兵小炮,我方除几门迫击炮外,主要靠手榴弹。在敌人掷弹筒发射时,我军利用掩体保护自己。等到炸弹爆炸一停,立即跳出掩体,投掷手榴弹组织敌人前进。等到敌人到达肉搏距离,我军一个个生龙活虎般的涌向前去,连长营长都身先士卒。所以敌人没占领一座房子都要付出巨大代价,除非我军守军全部战死,不然是不会放弃一寸阵地的。但在优势敌人的炽盛炮兵,步兵小炮,机关枪火力掩护下,28日我军阵地有所缩小。

  在两军激烈肉搏的时候,日军重炮就无法有效射击了,因为稍有偏差,就炸死了自己人。

  而日军飞机也在台儿庄上打转,由于中日两军黄色和灰色制服混在一起,日军飞机无法投弹,只能不断俯冲然后再拉起(日军是黄色军服,西北军是蓝色)。

  这样一来,日军重武器就无法发挥优势,国军挽回一些劣势。

  但这种打法,火力占劣势一方的国军的损失也相当惨重。

  经过这几天激战,日军伤亡大,防御台儿庄的池峰城第31师损失也很大。短短4天内,池峰城的4个主力团已经伤亡约2800人,超过了2分之一。

  由于伤亡较大,池峰城将全师缩编为3个团7个战斗营。冲入庄内的王范堂7连经过激战,130多名官兵仅剩57人,一同冲入的8连更是全军覆没,只剩几个伤员。

  鉴于战局险恶,集团军司令孙连仲为了方便指挥同时鼓舞士气,将他的集团军指挥部退到作战第一线,也就是台儿庄以西2公里的一个小村子。

  这么近的距离,不要说日军的重炮,就是75毫米山炮野炮也可以毫不费力的打到,甚至日军侦察部队也随时可能摸过来,这是相当危险的。

  当时对集团军司令部有严格要求,就是必须距离前线至少40里。

  孙连仲之所以把指挥部放到这样的前线,主要表示同部下共生死的意思,这对于一个位极人臣的集团军司令来说,是相当了不起的。

  28日,在城内防御的王震的184团死守的情况下,城外的池峰城另外3个团也拼死阻挡日军侧翼的包抄。当时这几个团阵地上,每天至少被炮击7000发炮弹,到处都是一片火海,血肉横飞。

  不过这几个团并不能撤退,因为他们必须全力阻挡日军试图如入台儿庄内的后续部队。只要他们在台儿庄外死守,日军就必须分兵进攻他们,不能将全部兵力用来进攻庄内的184团。

  但只要他们3个团坚持不住一退,日军所有主力都会立即涌入台儿庄,所有重武器也会全部向台儿庄发射,那么庄内的王震184团就算有三头六臂也绝对抵抗不住,等待他们的就是必遭歼灭的命运。

  由于火力远远不如日军,这几个团也是在200米内才开火,甚至直接挥舞大刀冲上去肉搏。这样日军的机械化和火力的优势无法发挥,双方陷入惨烈的近战。

  激战到28日,城外3个团中的185团伤亡超过1000人,团长王郁彬也负伤,3个营中有2个受重伤。

  在28,29日的激战中,庄内国军工事大多被日军摧毁,台儿庄内1000多间房子完全被打烂。坚固的台儿庄砖石寨墙也被大炮轰出无数缺口!

  在这种情况下,国军依靠庄内的残垣断壁,将墙壁上凿出射击孔和小洞(投掷手榴弹),和日军血拼,每个房屋都坚持到最后一个人。

  中日两军在这种弹丸之地拼死对攻,往往两军就相隔一个房子。为了争夺一间房子,往往两军连续反攻二三日,至少伤亡数十人。为了争夺1个小巷,就能牺牲1,2连甚至1,2营。

  台儿庄到处都是中日两军战死士兵的尸体,整个庄子到处都是血污,整个寨子成为血城!

  这种激战中,对于军纪一定要严格执行,一旦稍有犹豫,就会导致士气的严重受挫。

  于是孙连仲下令将作战不利的老部下旅长侯象麟撤职,将临阵脱逃的营长张某枪毙(这个营长是跟随孙连仲多年的老部下)。

  国军如此拼命,精锐的日军也吓破了胆子。很多日军在夜晚借口弹药不足退出台儿庄,实际上主要是怕国军的夜袭。因为夜袭太危险了,日军武器装备再好,也不能保证自己下一秒钟还有性命。

  激战到29日晚上,日军已经控制了三分之二的台儿庄,尤其控制了台儿庄内位置最高的文昌阁。

  日军在文昌阁上可以看到整个台儿庄的情况,可以从容指挥炮兵对国军固守的阵地进行精确炮击,威胁非常大。

  当时受伤的团长王震同代理团长王冠五商量,如果这样守下去,不被日军步兵打光,也被日军炮兵轰光。

  反正都是死,还不如主动乘着夜色进攻,打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王冠五团长组织了一支72人的敢死队,摸黑发动了对西北角日军的突袭。

  日军经过苦战占领了大部分台儿庄,他们认为国军肯定会赶快撤退了,不然肯定被他们合围歼灭。

  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就这点国军还敢突袭,一时间日军全军大乱。

 

  -----------------台儿庄已经成为一片废墟,国军敢死队挥舞着大刀和手榴弹坚守每一个房屋,除非国军全部死光,不然日军就无法占领台儿庄。下面是其中一支敢死队队长仵德厚,他在抗战中立下很多战功,他率领的台儿庄40人敢死队,此次战役后仅剩3人。台儿庄大捷后,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亲自来到台儿庄城外,为仵德厚授予金质“甲种一等嘉禾奖章”、华胄荣誉勋章、宝鼎二等勋章。

  他自己在抗战曾经受伤三次,都侥幸没有死。遗憾的是,随后的国共内战中,仵德厚效忠国民政府,在太原战役中坚持到最后一刻,战后被定为战犯。仵德厚先是被关押了10年,然后又被强制在一个砖窑劳动了17年(不允许回家,等于变相劳改),直到1975年才得以回家和家人团聚,当时他的父亲和妻子已经去世。之后已经65岁的仵德厚在老家农村靠放羊和做砖窑工人生活了30年,生活极为贫穷,勉强糊口。仵在晚年有多种疾病,都无钱医治。由于白内障,他的一只眼睛失明。他还患有严重的前列腺疾病,因为没有钱根治,他一直吃一种很便宜的药,吃完就昏迷几个小时。

  注解:日本战后尽量善待了他们作恶多端的老兵,老兵的抚恤金待遇具体如下:

  1 对每个参加过战争的老兵和阵亡者家属一次性给予2.2兆日元的战争抚恤金(约20万美元)。

  2 战后58年来,每年以“慰问阵亡者家属”的名义向阵亡者家属每人支付30万日元抚恤金(人民币2万多)。

  3 战后58年来,分五次以“特别慰问阵亡者家属”的名义向阵亡者家属支付特别抚恤金。其中最大的一次是1995年,向阵亡者家属支付了每人180万日元(14万人民币),共计5238亿日元的抚恤金。

  4 对于仍然在世的老兵,日本政府给予每人每月12万日元的“退役抚恤金”,每人每月5万日元的“战争补贴”,每人每月3万日元的“恩给”(“恩给”由天皇支付),总计每人每月共约20万日元,一年也就是(人民币20万元)。

  5 每年日本厚生省(相当于中国的民政部)会向仍然在世的老兵支付“厚生年金”每年分两次发放,共计35万日元(人民币3万元)。

  国军72人经过苦战,将西北角的日军全部歼灭,还活捉了4个活口。

  当晚72人中殉国14人,幸存58人。

  仵德厚也是这72人中的一员,他带进来的40名敢死队员中,还活着的大部分都参加了这次的敢死队。

  仵德厚命沙纪成排长率敢死队向城角的敌人发起进攻,沙纪成率领的敢死队杀声四起,声震云天。但固守几座房屋的日军拼死抵抗,枪弹如雨点一样射过来,敢死队被拦截冲不过去。

  沙纪成见状,让部下暂时不要冲锋,要抓住时机再冲。他乘双方火力交织、烟雾弥漫之际,手持大刀,腰束手榴弹率敢死队迅速攻到了日军占据的几座房屋下。敢死队员把 集束手榴弹投入房屋内,炸得敌人乱喊乱叫,接着勇敢的冲入房屋肉搏。

  排长沙纪成奋勇当先,第一个冲入房屋,却被一发子弹击中面部,当场殉国。随后敢死队员手榴弹、轻机枪齐发,最终将几座房屋内的日军全部消灭。

  此战结束后,仵德厚一开始带进来的40名敢死队员幸存的,又伤亡大半,连仵德厚在内仅有3人受伤幸存。 这一天的战斗中,紧跟在仵德厚身边战斗的6名连长、排长,均在激战中阵亡。

  由此,日军在29日晚上仅仅占领台儿庄东部,也就是全庄内三分之一的地域。

  当时庄内已经样子大变,房屋基本全部被炸毁,到处都是双方士兵的尸体。

  30日晨,日军濑谷支队的另一个联队,也就是第10联队与旅团下属的坦克部队从峄县分两路攻向峄县东南的台儿庄。虽然该部沿途遭到守军的连续阻击,仍然在30日21时30分到达台儿庄以西约6公里的范口。

  在台儿庄内东部地区的敌第63联队知道援兵将至,在空军支援下,再次便连续发动猛攻。

  他们的100多人冲入台儿庄西北角,并且携带两门步兵平射炮。

  日军在平射炮的掩护下,强攻一所所国军固守的房子。台儿庄的房屋毕竟是民居,无法经受平射炮的连续轰击,日军一举攻陷台儿庄西部。

  对日军的这次进攻国军已经有所预料,他们用麻袋,家具,木箱装入沙土组成街垒防御。同时孙连仲命令城外182团派一部兵力隐蔽在台儿庄内日军和庄外日军必经之路。

  182团组成一支近百人的精兵,乘夜色摸到城外日军坦克残骸处伏击。

  第二天一早就抓住一股日军增援部队,将其全部击溃,阻挡了日军的部分援军。

  庄内守军184团此时已经不剩多少人,防御能力开始减弱。

  此时师长池峰城却认为不能等日军进攻,必须先发制人。他命令再次立即发动反攻,国军全线出击,城内几百日军措手不及就被国军攻到近处,平射炮已经无法使用。

  经过几小时激战,日军被歼灭一半,可惜剩余日军兵力很多,他们架起重机枪死守。

  在30日一天战斗结束后,日军在占据了西门大部分地区,距离西门防御的国军胡金山营长的指挥部仅仅50米距离,两军阵地犬牙交错。

  3月30日,国军空军部队也配合了这次作战,出动了3架轰炸机,攻击峄县之敌,共投弹22枚。虽然起到的作用有限,但大大鼓舞了国军的士气。

  也就在当天一部日军在晚间攻占到庄南的运河北岸,台儿庄守军的退路被切断。由此,日军已经占领了台儿庄二分之一的地区!

  台儿庄内部和侧翼都遭受日军猛攻,战况非常危急。

  李宗仁怕孙连仲顶不住,随即在3月29日晚间下令,命令汤恩伯的第20军团南进,配合孙连仲的第2集团军围歼台儿庄内及附近之敌。

  汤恩伯第20军团立即南下,准备以关麟征第52军从北面包围了台儿庄,对泥沟车站以东、台儿庄东北约15公里的官庄、河湾、大庄、马庄、陶墩、沙江凹一线进行攻击。

  汤20军团的指挥所亦由四户移向西北的横山镇(兰陵镇东南)。

  由于30日战斗的大胜,国军时期高涨,到了晚上,阵地上不觉传出一片歌声: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前面有英雄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中国的领土一寸也不能失守,亡国的条件,绝不能接受!

  注:这首歌叫做《牺牲已到最后关头》,全文为

  向前走,别退后,

  生死已到最后关头,

  同胞被屠杀,

  土地被强占。

  我们再也不能忍受!

  我们再也不能忍受!

  亡国的条件我们决不能接受,

  中国的领土一寸也不能失守!

  同胞们!

  向前走,别后退,

  拿我们的血和肉,

  去拼掉敌人的头,

  牺牲已到最后关头,

  牺牲已到最后关头!

  困守庄内的日军虽然听不懂歌词的意思,但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够唱歌,也就表明国军根本无谓生死,日军士气受到很大打击,很多日军从此萎靡不振。

  于此同时,3月28日汤恩伯的20军团已经接到李宗仁的命令,正准备南下进攻台儿庄。

  他的第2师和第25师在野炮一个营的配合下,已经开始向日军发动进攻。激战到30日,汤恩伯军团已经顺利攻占了日军放在台儿庄外围的支点北大窑,北洛等等。

  本来这样打下去,台儿庄附近的濑谷支队就凶多吉少了。

  就在此时,一个令人震惊的情况出现了在侧翼的陈大庆的第4师在向城,突然同西进的坂本支队遭遇,两军发生激战。

  当时由于汤恩伯部通讯有些问题,这个情报一时间送不到20军团指挥部。陈大庆紧急命令一个传令兵骑着自行车冲到汤恩伯的指挥部,汇报了这个紧急情况。

  根据情报,坂本支队至少有4个步兵大队,2个炮兵大队,总兵力也接近一万人。

  这样一来,等于汤恩伯的南边和东边北边都出现了日军,而且总兵力超过2万5000人,实际上等于汤恩伯军团处于被三面夹击的不利局势。

  此时汤恩伯大吃一惊,因为他正在准备南下,如果自己不顾坂本支队南下,反而会被日军切断补给线,并且被日军包抄了后路。

  由此,汤恩伯暂时停止了进攻的步伐,这样一来,台儿庄的局势又急转直下了。孙连仲的3师被日军1万多人的攻击下,本来已经坚持不住,就等着汤恩伯军团赶来救援。现在汤兵团被迫停止了前进,那么台儿庄就非常危险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