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说到汤恩伯军团正要大举南下进攻台儿庄附近第10师团濑谷支队的时候,突然发现侧后出现近万人的第5师团坂本支队,由此被迫暂时停止了进攻。这样一来,本来在台儿庄已经很艰难的孙连仲集团军的处境就更为困难。
为什么坂本支队会突然出现在汤恩伯军团侧翼呢,下面听老萨来说说。
困境中的日军
濑谷支队从24日开始进攻台儿庄,战至30日,尚且没有获得任何决定性胜利。此时的濑谷支队虽然一再向大本营宣布马上就要占领台儿庄,实际上却是根本办不到的。
濑谷支队由于孤军深入台儿庄地区,后方无法驻扎什么兵力,他的后方已经被国军打的一塌糊涂。
在李宗仁的命令下,原属韩复榘的孙连仲第3集团军(一半官兵都是山东本地人)数万之众在山东抗日民众大力支持下,大肆攻击破坏日军后方补给线。
他们将日军后方通往台儿庄的公路几乎完全破坏,公路路面被挖出大大小小的坑,砍倒路边的大树横在公路中间,还将山上的巨石也推到公路上。
公路铁路经过几乎所有河流上的桥梁被完全破坏,日军汽车和载重马车几乎无法通行。
一些路上还被埋设了各种各样的地雷,日军只能用工兵开路,以蜗牛速度前进。
至于日军控制的铁路更是不断被破坏,日军军用列车连续脱轨,一些铁路被抗日民众连续破坏几十公里。日军对这种破坏无能为力,惊恐不已,他们的铁路运输也基本中断。
3月23日,第3集团军第12军第81师夜袭山东兖州,歼灭日军一部,并将兖州以北铁路完全破坏。
3月26日,第55军的第29师炸毁大汶口铁路多处,使日军军用列车脱轨。
除此以外,日军后方的弹药库,燃料库,甚至飞机场遭到国军正规军和敌后游击队的不断打击。
日军在峄县等地的弹药库,燃料库都被炸毁,导致前方本来已经极为紧缺的弹药和燃料更雪上加霜。
3月29日,第3集团军第12军第81师又夜袭大汶口飞机场,炸毁敌机8架。
更有无数抗日民军在日军补给线四处出击,电影《红高粱》里面的场面司空见惯,无数山东青年甚至当地的土匪都拿起简陋的武器,袭击日军小股部队和侦察部队,消灭这些为非作歹的禽兽。
比如担任山东省第三专区秘书的李同伟,就率领当地民团破坏了公路,并且埋伏周围伺机攻击日军。
结果日军三辆坦克经过这条小路时候,由于路中有被民团挖出的大坑而被迫绕路,结果一辆坦克翻倒在山谷里面。
日军坦克中侥幸没死的两个驾驶兵一人逃走,一个人被民团几个士兵活捉,还缴获了一杆步枪和一挺坦克上的重机枪。
由于这一连串破坏,濑谷支队的补给非常困难,子弹炮弹已经很少,汽油柴油几乎用尽,补给送不上来,伤兵也运送不下去,战斗力开始大幅度下滑,伤亡数字飞速上升。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濑谷支队猛烈攻击台儿庄的孙连仲第3集团军,可惜进展极微。
台儿庄的孙连仲西北军死守每一寸阵地,往往日军在白天依靠重武器攻占某一阵地,当晚就被国军使用敢死队拼死夺回。中日两军在台儿庄前十几公里距离胶着激战,短时间内日军不可能获得决定性的胜利。
同时随着激战和补给的断绝,濑谷支队的战斗力减弱很快,一些重武器因为弹药不足,也无法有效发挥之前的威力。
更惨的是,日军此时已经通过空中侦察,得知侧翼出现大量国军。
腹背受敌,补给艰难,濑谷支队虽有1万6000多人的最精锐部队,从任何角度来说,绝对是处于十分不利的境遇。
此时濑谷支队的指挥官濑谷启少将也非常明白情况的危急程度,他一再向第10师团师团长矶谷廉介求救,矶谷廉介勉强将手上仅有的驻守济宁的沼田多稼藏的39联队第1大队开往台儿庄支援(其实济宁刚刚被孙桐萱部大规模袭击,一度被第三集团军攻占,本来也是不能抽调部队的。矶谷廉介实在被逼到了绝境,连济宁的这点兵力也送到一线了)。
除此以外,矶谷廉介再也无法抽调其他部队了。
一个大队不过1100人,去救援1万6000人的濑谷支队根本是无稽之谈!
事情到了这种地步,也没有其他办法,一向傲慢的矶谷廉介只得拉下脸面,向他的长官,也就是日军第2军司令西尾寿造中将求援。
没想到西尾寿造很直白的告诉他,自己手上也没有部队可用,根本无能为力。
当时日军控制的山东占领区面积高达10万平方公里,人口更有3000万,国军敌后正规军,游击队和各种抗日武装,总数不下30万之众。
日军西尾寿造的第2军大部分部队在后方驻守尚且感到兵力严重不足。日军在山东后方的兵力只能勉强守备大中城镇及津浦铬、胶济路沿线,一个县往往只能驻扎一个180人的中队,实则自己也朝不保夕。
其实此时山东大部分农村根本没有日军,完全被国军敌后正规军和游击队控制。驻守城镇的小股日军甚至不敢出城,更别提增援。
此时矶谷廉介才真的明白日本军部为什么下达了1938年不要进攻的命令,但已经晚了!
第10师团师团长矶谷廉介此时终于冷静下来,他清醒判断形式,感觉濑谷支队处境非常危险,稍有不慎就可能遭受重创。
矶谷廉介见长官西尾寿造无法帮忙,只能将希望放在同在鲁南作战的老同学板垣征四郎身上。
此时矶谷廉介不觉很尴尬,当时板垣征四郎曾经一再劝告他不要擅自进攻台儿庄。他却以为老同学板垣是不想让他先占领徐州,嫉妒他的战功,所以根本没有听从他的建议。
现在要拉下脸皮向板垣求援,正是非常丢脸的事情。
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加强旅团如果全军覆没,恐怕连华北方面军司令寺内寿一都要完蛋,更别说他一个师团长了,那这不值钱的面子还在乎什么!他急忙向第5师团板垣征四郎求救。
可惜板垣征四郎自己的处境也很不好!
当时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一个旅团在青岛一线被国军鲁东正规军和大量游击队牵制,基本无法动弹。而他的坂本支队则在第一次临沂战斗中大败,被张自忠和庞炳勋歼灭3000多人。随后在第二次临沂战役中,坂本支队也伤亡很大,预计数量不少于4000人,经过几次补充才将兵力保证在1万人以上,却始终无法占领临沂。
在第二次临沂战役后期,由于坂本支队一度感觉伤亡过大,被迫向濑谷支队求援。
可惜濑谷支队派出援军第10联队,在增援路上被汤恩伯军团围攻,被迫调头,坂本支队只得自己苦战。
在板垣征四郎看来,第10师团必须协同第5师团首先占领临沂,如果临沂不能被日军控制,第5师团就无法利用公路输运辎重,那么第5师团就无法有效作战。
可惜矶谷廉介却并不这么想,他在援助临沂的第10联队被汤恩伯部队阻拦以后,就立即放弃了援助临沂,而是自己长驱直入南下台儿庄,试图抢占占领徐州的头功。
-------------------------地雷战也是敌后游击战的常用办法,第15师团师团长酒井直次中将死于浙赣会战中第国军第146师埋设的地雷,第69师团第59旅团族团长木村千代太少将则在灵宝战役中被国军第40军埋设的地雷炸死,普通日本兵被炸死的那就无数了。当时日军在敌后四处屠杀奸淫,老百姓纷纷起来和日军拼命,抗日民军总数量超过100万人。板垣征四郎得知矶谷廉介擅自南下以后,不觉又惊又怒,但却并不意外。就一般军事常识来说,第10师团不等第5师团支援擅自南下,无异于犯了兵家大忌,很容易遭受失败。
但板垣征四郎和矶谷廉介毕竟是老同学,深知矶谷的性格,知道此人过于热衷战功,傲慢自大,不顾友军去抢功劳在他来说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
就在板垣征四郎继续猛攻临沂却遭受一次次失利的时候,却意外的得到矶谷廉介的求援电报。
当时板垣征四郎非常犹豫,因为他的坂本支队伤亡7000人,经过多次补充才恢复到1万人的规模。加上临沂激战过于激烈,坂本支队消耗很大,战斗力已经大为减弱,实际上已经无法在继续进攻。
另外,更惨的是如果无法占领临沂,就无法利用台潍公路前进,也就是说日军被迫要丢下大部分重武器和辎重车辆,走沂蒙山区的山路和小路。这样一来,坂本支队不但战斗力再次减弱,更由于弹药,粮食不足,不可能作战超过一周,必须速战速决。
在板垣征四郎本意来说,他不愿增援老同学矶谷廉介,因为用他的话来说,一切问题都是矶谷廉介为了抢攻才惹出来的,理应他自己想办法解决。
不过他却架不住第2军司令西尾寿造甚至华北方面军司令寺内寿一的一再命令,被迫抽调绝大部分兵力离开临沂(抽调了4个步兵大队和2个炮兵大队,仅仅留下2个步兵大队在临沂),援助濑谷支队。
板垣征四郎命令坂本支队的指挥官坂本顺少将,让他立即放弃在临沂的作战,转而援助台儿庄方面陷入困境的濑谷支队。
坂本顺少将并不知道濑谷支队的情况,他回复:如果不能占领临沂,就无法使用经过临沂的公路,那么坂本支队就必须沿着山路和小路行军,不但辎重车辆无法一同行军,连大部分重武器也必须留下。
同时要面子的坂本顺少将忍不住向板垣征四郎暗示:坂本支队在庞炳勋张自忠围攻下伤亡太大,接近二分之一,官兵上下极为疲惫,其实自身难保。恐怕就算到了台儿庄,也不能救援濑谷支队,反而需要濑谷支队的帮助。
此时板垣征四郎已经没有选择,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濑谷支队被国军歼灭。
他下令坂本支队除了留下2个大队在临沂外牵制国军,大部队立即西进台儿庄。
不该有任何争议的行为--汤恩伯的暂停攻击
于是就在汤恩伯第20军团准备长驱南下,一举重创台儿庄附近的濑谷支队的时候,汤军团侧翼突然发现数量近万人的日军坂本支队。
此时如果汤恩伯军团如果不管坂本支队擅自南下,就等于被日军反包围了。
国军在进攻濑谷支队的同时,必然遭受南北两路日军共近3万人的夹击。
以中日两军战斗力的对比,汤恩伯军团在这种情况下一定会遭遇惨败,徐州会战也就失败了。
如果现在调转头全力进攻坂本支队,也是极为不利的。
汤恩伯军团在南口战役中和板垣征四郎的第5师团交过手,深知该师团战斗力还是相当强悍的。
按照当时的情况,汤恩伯军团以绝对劣势的重武器,在野战中绝对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这个师团击溃。
就算能够经过一段时间击退坂本支队,恐怕那时候台儿庄早就丢了。那么濑谷支队肯定会回头夹击汤军团,那么汤恩伯还是遭受两面夹击,仍然会遭受大败,徐州会战也一样是惨败。
在这种情况下,似乎只有一种办法,干脆将坂本支队放入台儿庄的大包围圈,然后同样切断他的后勤和补给,同时不断出兵侧击,骚扰它,然后连同濑谷支队一同吃掉。
濑谷支队和坂本支队虽然强悍,但补给都已经很艰难,每多作战一天战斗力就减弱一些。而台儿庄一线国军以固定阵地和庄内巷战同日军作战,怎么也比汤恩伯军团在野战中腹背受敌的对抗日军要有优势的多。
只要台儿庄方向的孙连仲再支持几天,等到起坂本支队也和濑谷支队一样战斗力大为减弱以后,汤恩伯军团再发动猛攻攻击他们的侧翼,必然获得大胜,甚至可能将日军全歼。
随后,汤恩伯率部再次撤退,留出一个口子让坂本支队进入台儿庄地区
但当时李宗仁命令汤恩伯立即南下进攻,如果不去进攻就是违背军令。汤却认为战局瞬息万变,李宗仁远在徐州不可能很清楚。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汤自作主张停止20军团的南下,在向城方向让出一个口子让坂本支队傻乎乎的进入了大包围圈。
对此,李宗仁很是愤怒,认为汤恩伯自认为是蒋介石的心腹而不听他的命令,在回忆录中对他大肆攻击。
实际上,这并不稀奇,李宗仁和汤恩伯矛盾根深蒂固,非常激化,李宗仁在回忆录中这样写也是非常正常的。远的不提,就在李宗仁政治生涯的最后时期,也就是担任所谓中华民国代总统的时候,就因为汤恩伯釜底抽薪只守上海放弃南京,导致长江防线全线崩溃,还准备死守南京的李宗仁的总统美梦垮台,狼狈下野,由此中止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而我们攻击台儿庄中汤恩伯暂时停止进攻,而放坂本支队进入台儿庄地区,则是因为政治因素了。实际上我们的抗战历史中,几乎从头到尾都改头换面了一遍,对国军抗战每一个战役无一不大加抨击,以显示国军抗战不利,腐败无能。
淞沪会战,太原会战的巨大战略意义我们看不见,只说日军伤亡少,国军伤亡巨大。
南京保卫战不得不守的现状也当做看不到,南京守军决不投降战斗到最后一刻也看不见,甚至突围出大部份官兵也看不到,光是耻笑国军的大败退,甚至含沙射影的试图将南京大屠杀归结于南京保卫战的防御。
对于太原会战中,平型关战役几乎歼灭日军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整整一个旅团也当做看不见,歼灭日军正规军数千人的战果也看不见,只把115师在平型关战斗歼灭日军辎重部队800多人拿出来讲。
只有台儿庄战役确实打得比较完美,指挥官又是中共的所谓同路人李宗仁,似乎实在找不到什么抨击的地方,于是就利用汤恩伯20军团这一举动解释为避战逃走。
其实这是很可笑的,稍微有些军事常识就应该明白汤恩伯为什么暂停南下并且让出一个缺口。其实这对于稍微有一些历史常识的人来说,都是极为可笑的说法。这些东西,也只能欺骗完全不懂历史的老百姓而已。
老萨总体比较中庸,并不会明显偏向谁。但历史就是历史,不应该因为政治所有扭曲。对于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的作战没有人会忽视,但为了政治目的胡乱攻击篡改历史,这又怎么能对得起为了国家民族现出生命的无数先烈。
如果不是他们,中国早就灭亡了,中国人也成为奴隶,哪还有什么国民党共产党之分?
老萨还曾经看到一种说法,说是台儿庄战役是周恩来在背后指挥的。大汗!李宗仁作为第五战区司令官,往往连蒋介石的命令也不听,能听周恩来的吗?
后来又有一种说法,是八路军也参加了台儿庄会战敌后作战,就是八路军切断了日军补给线。可笑的是,当时八路军尚没有在山东站住脚,只在鲁西有一些薄弱的游击队力量,总兵力不会超过1000,2000人。相比敌后作战的孙桐萱第3集团6万之众人根本不值得一提。这也能拉的上关系吗?
我们作为写历史的人,要知道历史很多是写给孩子们看的。所以历史绝对不能随意篡改,歪曲,不然就完全教坏了小孩子。我们可以将历史真相写出来,至于怎么解释和理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你可以理解为国军无能,也可以理解为日军厉害,甚至理解为八路军是抗战主力,这是每一个人的自由。
于是坂本支队开入台儿庄地区,虽然就长期来说是日军最终在台儿庄战役大败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但在当时台儿庄附近的孙连仲集团军就没有汤恩伯军团的支援,情况自然更为严峻了。
当时驻守庄内的184团伤亡了七成,团长王震也受了伤,全团依靠前后几次组成敢死队夜袭,还有城外友军敢死队的多次支持,才勉强抵控制了庄内约二分之一的地区。
下面的作战,几乎就是靠着一口气硬撑了。
日军濑谷支队主力在28日全部集结到台儿庄一线,以1万多人的兵力和极为强大的重武器向庄内庄外猛烈进攻,装备低劣的西北军火力上根本无法和其相比,伤亡很大,完全靠血肉去硬拼。
----------------------台儿庄战役如果没有汤恩伯,绝对不可能获胜。汤恩伯是著名的抗日名将,虽然之后豫湘桂会战中,他的部队在河南遭受很大失败,但这有着相当复杂的原因,不能归咎于汤恩伯一人。至于对于河南饥荒,汤恩伯只能附有连带责任。因为当时整个中国实际都在饥荒中,我们又没有美国队苏联那样的巨额粮食援助(就算有了,因为外援通道都被日本封死,也运输不进来),根本没有办法解决。政府给河南就那么多粮食,如果给老百姓,军队就要饿死,日军打过来不饿死的老百姓一样是亡国奴。如果给了军队,老百姓就会饿死不少,但至少军队能够和日军战斗。之后刘震云虚构的河南老百姓帮助日军缴械国军,被无数人证明是假的,老萨也不想再重复了。
台儿庄的国军炮兵
对于台儿庄战役,蒋介石非常重视。
3月24日蒋介石冒着日军飞机的轰炸亲自赶赴徐州一线视察,并且留下白崇禧副参谋总长、军令部林蔚次长帮助李宗仁指挥。
小诸葛白崇禧是当时最著名的指挥大师,也是李宗仁的老战友,蒋介石此举是为了让白帮助李宗仁指挥,减轻李的负担,同时又不让李宗仁有丝毫芥蒂和疑惑。
而林蔚则是蒋介石的心腹,安排林蔚来并不是监视两人,而是为了协调李宗仁和中央军的协作,也是蒋介石示好的表现。
白崇禧和林蔚立即亲自赶到台儿庄一线视察!
白崇禧身经百战,什么样的大仗都见过,但目睹台儿庄战役的激烈程度仍然大吃一惊。
当时国军日军在十几公里内几乎无处不在激战,台儿庄内则到处都是中日两军官兵的尸体,主要街道基本看不到路面。
日军重武器整日整夜的猛攻,国军伤亡很大,几乎是靠大刀,手榴弹和轻机枪同日军的坦克,飞机和重炮硬拼。而台儿庄内所有1000多座房屋和大量坚固阵地基本完全被摧毁。
白崇禧知道,如果不能给予台儿庄附近国军一定重武器支援,孙连仲也好,池峰城也好,都是绝对守不住的。
白崇禧立即将情况报纸蒋介石,蒋得知日军火力强大,国军无力抵抗,伤亡惨重以后。他一咬牙,动用了自己仅存的一点家当,全部投入台儿庄战役。
蒋介石下令立即调国军目前仅有的一些重武器开赴台儿庄,其中包括炮兵第7团的野炮1个营(有沈阳造仿克鲁75毫米野炮10门)、机械化野战重炮兵1个连(有德国造卜福斯的150毫米榴弹炮2门)及铁甲车第3中队配属第31师,以加强台儿庄的防守火力,归防守台儿庄的31师池峰城将军指挥。
同时,蒋介石命令国军空军立即给予支持。
而台儿庄的国军为了抵抗日军,也用了一切可以使用的重武器。他们以迫击炮、山、野炮、重炮、甚至铁路上的列车炮轰击日军阵地,支援步兵反击。
一度局部上国军火力并不明显亚于日军,这使日军在28、29日两天的疯狂进攻都被国军顶住,也是台儿庄战役最终胜利的一个关键因素。
当时在台儿庄附近的为中央炮兵第7团1个营,装备沈阳造仿德国克虏伯75野炮10门。
这个野炮的原型为克虏伯M1908 野炮,这种火炮虽然是一战时期的老装备,但传承德国克虏伯公司的特点,该炮质量非常好,射程较远(6公里),精度很高,炮弹威力很大。其中国军炮兵对该炮的精度特别满意,认为该炮的精度比二战时期生产的苏联火炮,美国火炮都要好的多,优秀炮手基本可以做到要打哪里就打哪里。
甚至到了台湾时代,很多国军炮兵仍然对德制火炮有一定的好感,也就源自于这些德制武器优良的质量。
看来质量这种东西,无论军用品,民用品,都是很重要的。
由于国军火炮太少,作为重武器的野炮更是极少,这种仿造克虏伯的野炮成为所谓的宝贝。
连当时五大主力之首的74军下属的主力51师也只有一个克虏伯75野炮连,一共只有3门野炮,非常可怜。
这种火炮本来是东北军的奉天兵工厂仿造出来的,以炮兵旅的形式配属东北军部队。西安事变以后东北军这个团体不复存在。当时炮兵旅长黄永安拒绝了张学良要求他占领洛阳的命令,率部归顺中央,由此这个炮兵旅成为中央军的部队。
该旅下属炮兵7团和炮兵12团,此次战役中炮兵7团全部开赴台儿庄前线,其中1营在上校团长张广厚率领下赶赴台儿庄一线的运河南岸作战,支援孙连仲集团军。
该团另一部则划归马上要进攻的汤恩伯军团指挥,也在后来进攻作战中发挥相当重要作用
这些火炮质量很好,炮是没有问题的。可惜由于东北军早就被打出了东北,奉天兵工厂被日军占领,东北军这些火炮也就失去了弹药来源。
现在这些野炮,每门炮仅有几十发炮弹,炮弹就是大问题。
当时日军火炮数量众多,炮弹充足,国军绝对无法相比。日军每个师团额外下属一个炮兵联队,一般辖有四个大队,共装备36门75mm山炮与12门75mm野炮,或者是36门野炮与12门120mm榴弹炮。光是这个联队也就超过国军一个集团军的火炮了了。
由于日军炮火猛烈,该野炮营不敢正面和日军对轰,而是部署在台儿庄运河南岸2公里外,将全营3个连分开使用,每个连埋伏在一个隐蔽阵地,伺机开炮。
开几炮以后,一般就要转移阵地,防止被日军火炮定位歼灭。
另外还有炮兵第10团一连两门德国莱茵公司的150毫米榴弹炮也进入阵地(SFH 18/32L),这种火炮在淞沪会战中已经发挥过威力,他的射程极远(高达13公里,是日军同类火炮的一倍),威力大,杀伤能力惊人,据说使用SFH 18榴弹,炮弹爆炸的弹片可以覆盖三分之一个足球场那么大的区域。
该炮缺点是目标比较明显,难以躲过日军飞机的轰炸。
在日军几十门重炮猛烈轰击台儿庄内时,国军炮兵部队也尽一切力量轰击日军。
只是因为敌我力量过于悬殊,国军炮兵不能直接和日军炮战,而是尽量保存自己,同时杀伤日军。
在国军火炮没有开炮之前,日军欺负国军没有炮兵,居然直接用汽车运输步兵和辎重开到台儿庄附近。
他们认为国军枪械射程不过1000米内,迫击炮虽然射程较远,但不容易击毁高速运动的目标,绝对无法伤及他们。
所以,这些没有防备的日军部队在遭遇国军火炮袭击后,全部伤亡惨重。他们的一队汽车运输队被国军火炮一顿猛轰,顿时被击毁了几十辆,而国军炮兵没有一人伤亡。
国军炮兵也尽量轰击冲入台儿庄附近的日军,因为这些日军完全暴露在旷野上,没有掩护,最容易被杀伤。150这样一来,虽然国军炮弹很少,也取得了一定的作用。
而相对给日军造成很大威胁的75野炮,德国莱茵公司的150毫米榴弹炮更发挥了意料不到的作用,虽然因为只有2门火炮,并没有发挥太大作用,却意外的给日军造成很大的心理恐慌。
由于日军作战师团之前从没遭受过国军远程大口径火炮的轰击,对此普通有恐惧感。
东史郎回忆到:
目标徐州,目标徐州,列车飞奔。
长长的一串列车从前线开回来了。呀,车上满载着伤员:穿白衣的,头上扎绷带的,吊
挂着膀子的,脚绑着绷带的,苍白得面无血色的。这是辆伤员列车。
“为我们报仇啊!”他们恨恨不已地吼着。
“怎么个情形?他们拼命顽抗吗?”
“够厉害的。”
“不是说有五六十门炮吗?不是说有帆布水桶那么大的、还有炉子那么大的炮弹会像机
关枪似的飞过来吗?据说还有铁桶那么大的炮弹飞落下来。他们有很多这么厉害的炮吗?
这么说可能有点夸张吧?”
“那么说嘛有点夸张了,不过十五厘米、二十厘米左右的家伙是会掉下来的。估计两三
门是有的。其余是野战炮和迫击炮,迫击炮像是有二三十门。刚开始我们还以为二十厘米的
炮是要塞炮呢。后来发现,我们往后退时,炮也跟着往后射过来,所以好像是个移动的家
伙。”
“给打得够呛吗?”
“嗯,相当厉害。现在是两个师团在打,实际上只有一个半师团,因为人越来越少了。
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要给炮弹打中可就惨不忍睹了。
--------------国军150毫米重炮,射程远,威力惊人,精度很高。德军在二战中也大量使用这种火炮,一共生产了5400门。可惜国军这种火炮太少,在台儿庄协助防御的仅有2门,起不到太大作用(全中国仅仅有40多门,而第一批购买的24门重炮居然耗费了高达900万马克的巨款,倾尽了全国的财力)。下面是克虏伯m1903野炮,在抗战时候该炮服役普遍超过25年。这种火炮在当年的德国早就被淘汰,但在国军手中仍然是宝贝,真是可怜啊。
台儿庄的国军空军
3月28日,国军空军有出动9架战斗机轰击了台儿庄附近日军,日军士气遭受一定影响。
抗战之初,经过南方的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以及北方的太原会战,平津战役,国军空军能上天的200多架五花八门的飞机大部分已经损失掉了。
此次参战的飞机主要是苏联刚刚援助中国的伊15,伊16型战斗机。
根据苏联和中华民国签订的合作条约,中国在1938年初得到一批数量可观的苏制飞机,包括94架伊16战斗机,122架伊152战斗机(著名的伊15的改进型),还有68架轰炸机。
先不谈轰炸机,苏制这两种战斗机在当时顶多算是中下流水平的飞机,相比日军在中国广泛使用的三菱96舰载战斗机和中岛97式陆基战斗机还要逊色一筹。
其中伊15是过时的双翼结构,性能已经性当落后,最高速度不过每小时367公里,武器仅有2挺7.62毫米口径机枪,根本无力和单翼战斗机相比。后来的零式舰载战斗机最高时速有533公里,装备2门20毫米机关炮和2挺7.7毫米机枪,无论火力,速度,爬升俯冲能力,还是低速盘旋能力都远远超过伊15。一架零式舰载战斗机可以轻松对付几架伊15。
伊15在二战初期已经被世界各国淘汰,二战中期如果谁还敢驾驶双翼战斗机上天,无异于自杀行为。
相比起来,伊16虽然比较新,也是比较先进的单翼结构,能和当时各国主力战斗机斗一斗,但该战斗机性能平平,各方面性能都较差。
后来苏德战争初期被德军BF109等战斗机大量击落,生产的7000多架伊16大部分在战争初期损失掉了。
苏军在德军进攻一周内损失5000架飞机,其中七成就是伊16。
而著名的德国超级王牌飞行员哈特曼击落的300多架飞机中,大部分就是这种伊16战斗机。
而且更要命的是,苏联卖给中国的这两种飞机都是战斗型,也就是不能携带炸弹。
李宗仁却迫切希望国军飞机能够对敌轰炸!
李宗仁认为,国军空军必须对台儿庄附近日军进行轰炸,这样一来可以造成日军恐慌,二来可以增加国军士气。
如果单纯使用战斗机,就不能对敌攻击,对正在进攻台儿庄的日军步兵起不到什么震慑作用。
李宗仁很中肯的对空军第3大队大队长说:我也不要求你们太多,只要你们在前线飞几圈,扔几颗炸弹就行了。
这个第3大队有第7,第8中队两个大队,其中第8中队飞行员都是原来陈济棠的广东空军飞行员,而第7大队飞行员基本都是桂系出身,是李宗仁的子弟兵。
第3大队参加了南京保卫战,经过空中激战以后该大队伤亡不轻,配属的美制德制飞机几乎都损失掉了,无法继续作战。
结果李宗仁派还在广西的空军飞行员全力补充了这两个中队,并且命令他们赶赴西安,接受了第一批苏联援助的伊152战斗机。
可如此当时苏联轰炸机刚刚经过上万公里的飞行开到中国西部的机场。中国飞行员也从来没有用过和德意美轰炸机截然不同的苏联轰炸机,还需要一段时间训练飞行员来适应,无法立即用于战场。
这下问题就来了,现实是这批战斗机根本没法携带炸弹。总不能将炸弹装在驾驶舱里,然后让飞行员用手投下去把?
可是问题摆在眼前,有条件要解决,没有条件也要解决,真是逼着人想办法。最终国军聪明的飞行员和地勤人员经过精心设计,想出了解决办法。他们在机翼下面临时安装一套炸弹架,一共可以挂8个小型炸弹,每个仅有8公斤,威力虽小,也是略胜于无了!
于是第3大队第七中队和第八中队的飞机全部上天,飞到了前线,这下又打了个日军措手不及
由于之前日军从没遭受过国军袭击,他们在白天根本不做任何防空措施,日军的步兵,卡车,辎重大车就公然聚集在阵地前或者拥挤在公路上。
有些日军官兵看到天上有飞机,还以为是他们自己的飞机,居然摇起帽子向飞机打招呼。
国军飞行员哭笑不得,作为对日军致敬的感谢,他们立即向他们俯冲,并且猛烈投弹。
本来日军还装备不少防空武器,包括小口径防空炮和大口径防空炮,也有大量高射机枪。如果他们认出国军飞机并且立即开火,怕是国军这种简易小炸弹的轰炸根本不可能成功。
结果一片炸弹落入密集的日军人群中,日军顿时大乱。骑兵从马上跳下来,躲到马肚子下。步兵从房屋中奔跑出来,有的则向房屋中奔跑,总之所谓皇军的威风瞬间扫地。
国军飞机从容的投掷全部炸弹,然后俯冲用机枪来回扫射日军阵地,接着飞到国军阵地上连续盘旋,有的甚至还做出一些特技动作。
国军战士士气大震,纷纷跳出战壕举枪欢呼:空军万岁!
与此同时,日军也有两架轰炸机赶来轰炸国军台儿庄阵地,正好迎面如果国军飞机。
国军立即出动3架战斗机拦截,这些桂系飞行员等待这个机会已经好几个月之久,此时都如同猛虎一样扑上去。
双方仅仅激战10秒钟,日军一架轰炸机中弹起火,当空爆炸,另一架坠毁在地上。战斗中,第七中队长欧阳森左手中弹,也受了伤。
之后台儿庄大反击时,苏军援助的轰炸机已经到货,由他们担任轰炸任务,战斗机则恢复原来的职责,负责空中掩护。
双方空军在最后几天内激烈厮杀,其中第七中队代理中队长吕天龙追击一架日军飞机的战斗最为经典。
这家日军飞机是双翼侦察机,机动性很好,飞行员也颇有战斗经验。他为摆脱国军飞机,迅速进入超低空,贴着地面飞行,而此处正是日军的阵地!
日军飞行员认为这种情况下,国军飞机肯定不敢低飞,因为日军侦察机速度慢,机动性好,国军战斗机速度快,机动性较差。国军飞行员稍有不慎就会撞地坠毁,而日军飞机因为飞得慢,危险性小得多。
更重要的是,此处是日军阵地,日军高射武器肯定会向国军飞机射击,这种情况下就是世界超级王牌飞行员来,也不能保证下一分钟不被击落。
让他没想到的是,吕天龙根本不顾自己的安慰,始终紧紧咬住日机不放。日机飞到500米,他就追到500米,日机咬牙降到200米,他也降到200米,最终两机全部降到50米,几乎擦着建筑物的房顶飞过。经过几轮射击,吕天龙终于击毙了飞机的尾部机枪手,此时日军飞行员已经吓破了胆,慌乱中日机突然失控,重重坠毁在地上。
此时两架飞机已经从台儿庄追击到了藤县,追击了几十公里距离。
日机坠毁以后,吕天龙的飞机几乎擦着日军飞机残骸飞过,飞机被日机爆炸的残片击伤,也是非常惊险。在返航途中,吕天龙才发现他的右手也中弹了,被子弹打穿,后来根据子弹分析,这是日军地面防空机枪射来的子弹。如果稍微偏一点,先被打死的就是吕天龙!
鉴于国军这几架飞机居然赶在在台儿庄如此嚣张,自认为已经完全控制制空权的日本空军方面大感丢人。
日本华北方面军下令在鲁南的日本空军王牌加藤建夫的第16战队第2大队务必短时间内歼灭国军空军。
加藤建夫率领第2大队的18架飞机,在台儿庄上和国军第3大队进行2次大规模空战.
第1次国军遭遇日军伏击,双方陷入激烈缠斗20分钟,日军的中岛97战斗机性能优于国军的苏制飞机,加上又是有备而来的突袭。最终国军6架战斗机被击落,3名飞行员殉国,3人受伤。但日机也被击落6架,加藤建夫的副手川原辛助众位也被击毙,双方打了个平手。
加藤建夫不死心,随后再次率领17架战斗机和国军决战。此次日机通过潜伏间谍的情报,埋伏在国军商丘机场附近。在国军战斗机完成支援台儿庄任务,正要在机场降落的时候,日机突然从埋伏的云层中俯冲攻击。
此时国军战斗机的油料和弹药基本消耗光了,加上降落需要减速,飞机以低速队列准备在跑道降落,正是日机偷袭的最佳时机。
日机从1000米高空疯狂俯冲,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国军第3大队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奋力血战!好在桂系这批飞行员受过严格的训练,飞行技术相当过硬。两军再次激战,经过半个小时的缠斗,国军飞行员击落日军战斗机5架,但自身也被击落4架,还有8架不同程度被击伤,2名飞行员殉国。
此次激战中,广西航校毕业的梁志航中尉在机枪弹药耗尽的情况下,目睹战友被日机围攻,他不愿自己返回机场,毅然驾机撞向日机,最终两机同归于尽。
表面上这两次空战中日并不分胜负,损失飞机和飞行员数量都差不多,但毕竟国军空军实力弱小。第3大队经过这几战消耗,实力有很大的削弱。
加藤建夫也没有实现所谓消灭山东国军空军的目的,灰溜溜的回到国内。加藤建夫本人在1942年5月被英国皇家空军在缅甸击毙。
----------上图的苏联援助的伊15或者说伊152还是落后的双翼结构,早已过时,早就该淘汰了。此种飞机在苏德战争前期被德国战斗机打的几乎没有还手之力。下面的伊16在当时勉强算是性能中下流的战斗机,但性能已经落后日军大量装备的中岛97战斗机。到了2,3年后性能非常优秀的零式战斗机出现在中国战场,伊16就完全不是对手,根本无法正面对抗。国军空军飞行员就依靠这种装备,顽强的同几十倍于自己的日本空军拼杀,真是无畏的空中勇士啊!
台儿庄的国军反坦克炮
炮兵,空军都全力参战,一度拉平了双方的火力差距,但有一项国军却是没法拉平的,就是双方的装甲武器的对抗。
抗战之前国军仅有少量的坦克装甲车,数量不过几十辆而已,约相当于日均一个师团的坦克装甲车数量。而这些可怜的坦克装甲也几乎都损失在上海和南京了!
当时日军濑谷支队配备的坦克装甲车总数有80多辆,比整个中国的坦克数量还要多!
客观来说,日本的坦克性能平平,以他们在侵华初期最优秀的89式中型坦克为例,它的正面装甲厚度仅为17毫米,坦克主炮仅为1门37mm坦克炮,坦克全重13吨。
这个标准在西方完全算不上中型坦克,仅为轻型坦克。
最好的坦克如此,其他也就不用说了。
日军其他一些轻型坦克和所谓的装甲车,装甲厚度一般仅有10毫米以下,如果遭遇苏德的主战坦克,完全可以一炮击毁并排的两辆。
如果国军有完善的反坦克武器,比如自己的坦克,反坦克火炮,反坦克火箭筒,反坦克地雷之内,日军坦克还是不难对付的。
可惜国军基本没有什么反坦克武器,绝大部分官兵也从没受过反坦克训练。当年参加过台儿庄战役的一个基层军官说,我在台儿庄战役中第一次看到坦克。当看到坦克炮塔四面转动射击,我大吃一惊,原来坦克的炮塔也能转!
后来云南滇军官兵奋勇爬上日军坦克,用刺刀翘坦克的顶盖,用枪托砸坦克的装甲板。日军坦克手急的转动炮塔用机枪猛烈扫射。因为不知道坦克炮塔会转,爬上坦克的一些滇军士兵居然被旋转的炮塔甩下坦克,受了伤!
由此可见一斑。
再弱的坦克用来对付没有反坦克武器的步兵,还是绰绰有余的。
这些日本坦克给仅有集束手榴弹的台儿庄守军造成极大的威胁,在台儿庄战役初期,国军往往至少伤亡一个班才能击毁日军一辆坦克。
如果日军坦克有足够的步兵掩护,国军伤亡一个排也无法接近。
最后,国军干脆时候敢死队,抱着手榴弹往坦克上冲,这种打法虽然悲壮,但至少伤亡还少一点。
白崇禧在台儿庄内亲自了解情况以后,将当时国军最精锐的德国Pak35/36 37毫米口径反坦克炮送到前线。
这些反坦克炮全部是国民政府在抗战前动用储备的外汇从德国人手中购买来的,是当时是世界上最好的反坦克炮,也是德国莱茵金属公司的得意之作。
机动性上,Pak35/36全重仅仅450公斤,比日军联队装备的41式山炮还轻了100公斤。这个重量不但易于运输,骡马车辆都可以轻松拖拽,甚至在作战时候可以由4名炮手推着在战场上移动,不但也可以爬坡,也可以越过战壕,是一种相当轻便实用的武器。
威力上,这种火炮穿透能力很强,使用穿甲弹可以在500米内击穿36毫米钢板。当时日军装甲最厚的89式中型坦克的正面装甲也抵挡不住他的一炮,就算二战时期日军最厉害的97式中型坦克正面装甲也抵挡不住(它的装甲厚度不过25毫米),日军其他的轻型坦克和装甲车就更别说了!
精度上,传承德国火炮的特点,Pak35/36的精度极为惊人,一个熟练的7人炮兵班在500米几乎可以做到每发必中。在波兰战役中,德军使用装甲部队和这种反坦克炮,轻松消灭了100万波兰军队的800辆坦克,实战中Pak35/36反坦克炮的精度极高,几乎像点名一样。
外型上,反坦克炮不是自动火炮,他的防御能力较弱,所以在开炮之前需要妥善隐藏自己。
Pak35/36的外形非常低矮,高度仅仅为1.1米,可以轻松使用土堆,灌木甚至茅草隐藏自己。
在之后的波兰战役,法兰西战役,甚至苏德战役中,该炮没有开火之前,基本不可能被敌人发现。
1935年国民政府从德国手中购买了60门Pak35/36,后来又陆续买了一些,到抗战前Pak35/36总数达到124门,炮弹总数12万发。
这个数量如果装备2,3万人的一个军可能还算不错,但作为200万国军作为支柱的反坦克武器,自然是不值得一提了。
当时中央军精锐师,1万多人仅仅装备6门Pak35/36反坦克炮。相比起来,德军每个步兵师辖一个炮兵团和一个反坦克炮兵营,反坦克炮兵营辖3个连,装备37/50毫米反坦克炮36门。也就是说德军一个步兵师的反坦克炮比国军中央军精锐师要多6倍。
这批德制Pak35/36反坦克炮先后参与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还有北方的忻口战役等,战绩还算不错,但在日军绝对占优势的火炮面前,往往刚一开炮,就很容易被摧毁。
忻口战役中,国军2门反坦克炮连续击毁3辆日军坦克,但仅仅5分钟后就被日军重炮炮弹覆盖,全军覆没。
这些Pak35/36反坦克炮部队,到台儿庄战役时候已经损失超过三分之一。
此次由于台儿庄战役的重要性,白崇禧将装备Pak35/36反坦克炮的200师第炮兵52团3个营调到了前线。这3个营本来是作为第一个机械化师200师的配属反坦克炮兵使用的。
由于国军可怜的一点装甲力量在之前战斗力基本全部损失,而苏联许诺的87辆T26坦克和从意大利手中订购的200辆菲亚特装甲车还没有到货,所谓机械化的200师也就成为一个没有坦克的步兵师,无法迎击日军装甲部队。
鉴于此,白崇禧下令将他们的配属反坦克炮兵这个团抽调出来,送到台儿庄前线。
这支炮兵部队共4个营,每个营装备18门反坦克炮,具有很强的反坦克火力,也是当时国内绝无仅有的了。
他们的一部在台儿庄战役刚开始的时候已经到达,3月23日日军攻打台儿庄外围时候首先遭遇国军反坦克炮的伏击。
当时日军以坦克部队为先导,沿着公路长驱直入。
日军第10师团先后在山东击败了韩复榘部和川军,这两支部队都没有反坦克武器,日军坦克如若无人之境,甚至敢于冲撞国军的土木碉堡,因为国军重机枪无法击穿坦克的装甲。
藤县保卫战中,日军坦克直接开到藤县城下疯狂射击,给川军造成不少伤亡。
所以此次进攻台儿庄,日军坦克兵们认为国军没有反坦克武器,根本无法摧毁他们的坦克,极为骄狂。
没想到,一上来日军就吃了大亏,国军孙连仲部配属几门反坦克炮埋伏日军必经之路。
很快,十几辆日军坦克和大量汽车沿着公路耀武扬威的开过来,根本没有任何警惕性。
国军这些反坦克炮手都经过德国教官的严格训练,非常有经验,他们在距离稍远的地方并不开炮,而是等日军坦克装甲车慢慢进入最佳射程以后,立即先轰击在队伍最前面的一辆日军坦克。
一炮下去,日军坦克正面的装甲板顿时被炸开一个大洞,马上瘫住不动了。日军其他坦克还没有反应过来,国军另一门反坦克炮又像队伍最后一辆装甲车开炮。
装甲车的装甲更薄仅有几毫米,正面装甲被一炮击穿,车内的炮弹还被引燃,发生了大爆炸。
日军车队首车尾车都被打坏,其他车辆前进后退都不行,顿时大乱了。
国军这几门反坦克炮成绩连续开炮,击毁了10多辆日军坦克和载重汽车,公路上一片火海。
此时日军步兵发现了国军炮兵阵地,开始向炮兵阵地开枪反击。
当时国军步兵和炮兵协同训练基本不存在,这个反坦克炮兵阵地上没有什么步兵,无力抵抗日军大量步兵的冲击。
国军反坦克炮连长只好见好就收,下令撤退。轻便的Pak35/36反坦克炮迅速被骡马拖拽,飞一般的走了,无一损失!
第一战就让日军吃了大亏,由此日军坦克作战开始谨慎,不敢随意出击了!
在白崇禧把这个反坦克炮团全部派到台儿庄以后,国军反坦克炮数量剧增,反弹可能离也大为增强,也立竿见影的取得更多的战果。
29日清晨,日军突袭台儿庄外围张金照30师阵地。此时日军的战术大概是先用重炮轰击,然后使用步兵冲锋。但在国军孙连仲集团军顽强翻几下,日军步兵在冲锋中伤亡很大,被迫改变战术。他们用坦克和装甲车作为先导,步兵跟随在后面。以坦克装甲车压制国军火力点,并且吸引国军火力,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日本步兵的伤亡。
这一次,冲在最前面的就是9辆日军坦克,他们枪炮齐鸣,疯狂下国军阵地开枪开炮。
张师长见日军坦克数量很多,冲的又很猛,怕防线被冲破,命令配属给他的反坦克炮连立即开炮。
此时反坦克炮连连长看日军坦克离得比较远,射击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要求要等再近一点才能开炮。
张师长是西北军的将领,之前都是军阀混战,一辈子也没看到过几辆坦克,自然没有反坦克经验。
他见日军坦克一炮一炮将他仅有的几个重机枪火力点打掉,非常心疼(西北军没有几挺重机枪),焦急之下,张师长大声下令反坦克炮兵立即开炮,不然杀他们的头。
反坦克炮连连长毕竟只是一个上尉,如何敢违抗少将师长的命令,只得下令开火。
这些炮手技术很好,一瞬间击毁了5辆日军坦克。
被击中日军坦克手纷纷跳出车外逃命,有的还没来来得及爬出坦克,就被国军步兵的枪弹击中毙命。
可惜毕竟双方距离远了,一些日军坦克在国军射程之外,国军一些反坦克炮由于距离太远没有击中目标,这9辆日军坦克没有被全部击毁,余下的4辆坦克急忙掉转头逃走了。
事后这个连长非常后悔,向200师师长杜聿明说,如果等他们再近点开火,保证他们一辆也跑不了。
日军以坦克向台儿庄冲锋的企图全部破灭,之前他们在藤县的时候,居然用坦克抵近城墙开炮,现在再也不行了。
除了反坦克以外,这些反坦克炮还意外的做了别的用处,也就是对地支援,作为平射炮使用。
日军作为平射炮使用的主要是92步兵炮,这种步兵炮重量轻(仅有200多公斤),射程远,日军每个大队(相当于国军的加强营)装备2门。日军在战斗中,经常使用92步兵炮轰击国军工事,是日军进攻时候的利器,对国军的威胁很大。
国军当时营一级只有81迫击炮,可以杀伤步兵,无法击毁坚固工事。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国军攻击能力不强的根本原因。没有强力攻坚武器,光靠人肉往上冲,怎么可能有很好的战果呢?二战时候重机枪一分钟射击600发,光靠步兵冲锋,千军万马也冲不上去。
1893年,中非津巴布韦的英国50名英国殖民地警察,仅凭4挺马克沁重机枪打退了5000多祖鲁武士的几十次冲锋,打死了其中3000多人,英国警察毫发无伤。
人海战术在重机枪面前已经是不值得一提的了!
由于国军极端缺乏平射武器,Pak35/36反坦克炮也就发挥了另一方面的作用。
到了4月1日,国军各部开始反攻日军,自然需要强力的攻坚武器。日军的阵地很坚固,土木工事配合大量92式重机枪死守,没有重武器的孙连仲的西北军士兵往往伤亡一个排一个连也攻不下一个机枪阵地。
当时配属给孙连仲的中央军反坦克炮营的几个营长提议,由他们开炮掩护步兵作战。
西北军都是大老粗,之前从没装备过平射炮,从来没有平射炮掩护步兵作战的经验。
所以池峰城师长对平射炮是否能够摧毁日军火力点,非常怀疑。
几个反坦克炮营长一再担保绝对没有问题,池峰城才勉强同意让他们试试看。
池峰城同意了,下面的军官却炸了窝!
当时池峰城师长命令他的一个步兵团长在反坦克炮一个连(6门)的掩护下,用一个晚上攻下日军一个坚固阵地。
这个团长听到命令后大惊失色,因为西北军军纪严格,如果限期攻占不下阵地就会遭受严惩。而他需要攻击的日军阵地上至少十几个坚固土木工事,每个工事里面有一挺轻重机枪,还有几百个日本步兵配合,非常难攻打。按照以往的经验,至少需要2,3个晚上,现在就给他一个晚上,怕是打不下来。
这个团长表示这个时间他绝对办不到,反坦克连长却一再表示可以办到,让他放心。
步兵团长怎么都不相信,认为这个连长是在吹牛!
反坦克炮连连长为了解除他的顾虑,特地将一门反坦克炮推到一线阵地,然后亲自瞄准一个正在扫射的日军重机枪工事连开三炮。
这个工事瞬间倒塌,日军重机枪也被干掉了。
事实胜于雄辩,这个团长见状极为高兴,立即接受了进攻任务。
随后在晚上进攻的时候,国军反坦克炮根据白天测量好的射程和角度,连续发射几十发炮弹,轻松击毁了十几个日军重机枪据点。
国军步兵随后立即冲锋,日军没有重机枪火力压制,火力上大打了一个折扣,国军以相对很小的代价当晚就攻陷了日军的这个阵地。
整个台儿庄战役,国军反坦克炮兵共击毁日军坦克装甲车30多辆,另外还有大量的日军汽车。
因为见识到国军反坦克火炮的厉害,日军居然也进行了仿造。
日军以缴获的Pak35/36反坦克炮为基础,参照从中国方面掳获的意大利制47毫米反坦克炮以及苏联制45毫米反坦克炮的设计,在1941年制造出了一式47毫米反坦克炮,淘汰了老式的94式37毫米反坦克炮。
可惜客观来说,当时国军对反坦克炮的使用还是比较落后的。
用杜聿明的话来说,并没有他反坦克炮集中使用,而是分散到各支部队中使用。有的一个师分一个连,有的一个师分一个营,这样虽然让每一支部队都有反坦克能力,却大大削弱了整体的战斗力,没有对日军装甲部队造成歼灭性的打击。
---------------德制Pak35/3637毫米反坦克炮性能优越,但战损还是比较多的,由苏联援助的苏制M1930 37毫米反坦克炮取代。苏制M1930也是仿制Pak35/36的,但做工很差,完全无法和德国货相比,精度差,磨损严重。下面的是日军侵华初期最厉害的89式中型坦克,这种坦克性能平平,以西方的眼光,他仅仅算轻型坦克。
只要国军还有一个人活着,日军就别想占领台儿庄
虽然有以上重武器的全力支持,也只是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中日两军火力上的巨大差距,减弱了日军进攻的势头。
可是,这并不能改变中日两军武器装备上的巨大差距,台儿庄的防御仍然极为艰难。
在汤恩伯虚晃一枪让坂本支队进入台儿庄地区,然后聚而歼灭的时候,孙连仲的3个师仍然在台儿庄附近艰难支持。
3月31日到4月1日,日军63联队在台儿庄内的攻击陷入僵局,该联队通过第三次和第四次大规模进攻,终于占领了台儿庄二分之一的地区,主要是占领了台儿庄的西北角和东部,不过日军始终无法有效占领整个台儿庄。
台儿庄内的战斗比较特殊,由于庄内地方狭小,两军基本都是近战。这种战法,日军重武器的优势无法发挥,双方战斗力拉近。日军虽然拼死一次次的猛烈进攻,但往往白天占领的阵地,晚上就被国军组织敢死队夺回来,从24日激战一周多,并没有占领台儿庄,反而付出很大的伤亡。
鉴于此,63联队联队长福荣真平认为目前在台儿庄内的兵力过于分散,决定只留一部兵力在台儿庄内的西北角进行牵制,其余在夜间撤至台儿庄内的东部,准备第二天白天集中兵力首先占领整个台儿庄东部和南部地区,完全切断台儿庄和运河南边的预联系,断绝国军的支援路线,然后一举占领整个台儿庄。
与此同时,第63联队联队长福荣真平向濑谷支队濑谷启少将要求支援,此时濑谷支队的另一个联队第10联队正在同台儿庄外围激战,也无法抽调一兵一卒。
鉴于此,濑谷启少将紧急联络他的师团长矶谷介廉,要求第5师团坂本支队务必短时间内参与台儿庄的攻击作战。
在矶谷廉介的要求下,增援的坂本支队以急行军的速度疯狂向台儿庄方向进发。但很快与汤恩伯军团陈大庆的第4师在爱曲、秋湖一带遭遇,两军激战一同,日军占领台儿庄东北仅仅25公里的兰陵镇,离台儿庄近在咫尺了。
得到这个情报,矶谷廉介非常兴奋,仍然攻占台儿庄也就是1,2天的事情了。
可是濑谷支队的支队长濑谷启少将和坂本支队的坂本顺少将都没有丝毫兴奋的意思,他们在国军越来越强的抵抗中,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的危险。
其中以坂本顺少将最为谨慎,他的1万大军经过临沂战役两次激战,对国军的战斗力再也没有丝毫小视。此次他遭遇汤恩伯军团的阻击以后,立即停止前进速度,准备稳扎稳打,一旦有问题就立即撤军。
与此同时,汤恩伯已经通过情报侦查人员和敌后游击队,完全确认日军3万人完全进入台儿庄包围圈,决定开始全面进攻了。
汤恩伯电告孙连仲:日军已经完全进入包围圈,补给完全断绝,战斗力每天都在急剧减少,是歼灭他们最好的实际。
汤让孙继续坚持几天,他的20军团已经开始进攻,绝对肯定能大败日军,胜利就在数日之内。
孙连仲得到汤恩伯的情报后,于4月1日决定,破釜沉舟的集中兵力歼灭台儿庄内的敌军。
当日16时下达了作战命令。主要内容为:令第27师挑选敢死队250人,继以得力步兵1营跟随冲进台儿庄城内。
该敢死队如能爬进城垣、冲杀该敌,准赏洋5000元;第30师欠袁、吴两团,集结最优秀的兵力,在第27师开始攻城时向三里庄发动袭击。即第31师协同攻入庄内的第27师、第30师进行反击。位于台 儿庄以东的第27师,组织约250人的敢死队开路,于夜间由东北角突入庄内,然后分割,聚歼敌人,以扩大战果;位于台儿庄以西的第30师从西北角突入庄 内,以歼灭该地之敌。
入夜,3个师同时行动,31师首先在庄内发起反击,接着27师从东北角突进庄内并占领了东门以北的几座碉堡;30师则由西北角突至庄内,与31师内外夹击。
当时在庄内的日军也已经筋疲力尽,伤亡非常惨重。国军敢死队员完全采用近战和夜战的方法猛击,他们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战中手持大刀,一旦遭遇敌军首先用左手摸一下对方的衣服。一旦摸到是日本军服,右手的大刀上去就是一刀。
这种打法完全是日本几百年之前的冷兵器时代军阀混战,日军对此甚为恐惧。因为这种夜战重武器无法发挥威力,谁死谁活大多靠运气。就比如东史郎的一个战友,大学生泷口(当时日本大学生也不多)就在夜战中被吓破胆的战友田中开枪误杀。
泷口于园部中学毕业后,从金泽四高进了仙台的东北大学,是个知识分子。他还是个在
校大学生,兵役宽限期期满后作为现役军人入了伍。他今年二十七岁,是个瘦小的男子,走
路迈着碎步。在我看来,他并不是很勇敢的人。我跟他关系很好,而且想到他还上了大学,
因而哪怕出现万一,也不愿毁了他,所以尽量安排他到安全的位置上。这次就把他安排在最
后面的阵地上。可命运这东西实在不可思议而且充满讽刺意味,这一点终于明明白白地在两
小时之后,通过我眼前,以最难忘、最伤心的悲愁痛哭的形式出现了。命运难道是人一生下
来就必须立即背负的东西吗?命运究竟是什么?是“达观”吗(对人生抱消极的看法,一切听其自然,随遇而安为“达观”)?无论发生什么事,“这是命运”,人们就用这句话来寻求“达观”。战场上所有人都成了宿命论者。战场上,有时原可避免的事结果无法避免,有时的情形又正好相反。可能变成不可能,不可能变成可能。对这无法预测的神秘,我们都莫名其妙地感受到了命运的存在。
我命令熊野、下坂两人担任左方警戒,我、田中和竹桥三人在前面,充当前方警戒。是
野口最初发现的敌人位置。为防备从下凹地“仰伊”这一带的土地是柔软的沙土。
我们是入夜后才到这里的,所以无法知晓明确的地形。
夜漆黑一片,可怕的寂静宛如死亡一般包裹着我们。
我们的神经因连日来敌人无休无止的袭击绷得紧紧的。
我们一边不停地干着,一边小心谨慎地竖起耳朵,就连吹过麦田的微风、狗的脚步声、
狗吠声以及其他任何一点声音都不放过。
我们最前面的三个人挖好了一道够我们完全站得下的战壕。其他人还没挖好,于是我们
三人就每人警戒十分钟,先让田中在战壕里站岗,我和竹桥弓着身子在战壕里边抽烟。我们
得偷偷地吸,把香烟的火光挡在手中,免得泄露出去。这烟真香。
黑暗与静谧之中,隐约听到“啪嚓啪嚓”挖战壕的声音。
突然,黑黑的远处响起了激烈的枪声和嘈杂声。好像是大队总部遭夜袭了。
曳光弹在黑夜里画着弧线,枪弹将静谧打个稀巴烂,嘈杂声、叫喊声四处回响。
但过了二十分钟左右,又再次回到原先寂静的黑暗世界。
不知是不是野口、熊野他们挖工事的那块地方特别坚硬,老也完不成。我拿出压缩饼干
“嘎嘣嘎嘣”地嚼了起来。
“那是谁?”突然夜色中传来野口的声音。我吃了一惊,抬起头来。只听野口又叫道:“那是
谁?什么人?”我问道:“野口,怎么回事?”
“路前面的大树下有人!”野口一边回答一边诘问:“什么人?什么人?”没有任何回
音。“开枪!”我命令野口。
野口“乓乓乓”连开了三枪。
“停止射击!”我喊完,侦察了一下情况。
我们全神贯注,调动着我们的耳朵和眼睛紧盯着前方。
一点声音也没有。我的阵地前面是一片杂草,看不到前面,于是我爬了出来。
我是分队长,必须弄清楚可疑者是敌兵还是别的什么,而且还必须妥善处置。
我微弯着腰悄悄前进,手里紧握着一支上了刺刀的枪,随时准备刺杀敌人。
路左边的杂草旁是一片凹地,于是我利用凹地悄悄前进。
前进到约二十五米处有枣树和一些枯木。可疑者就在那里。
那里没有杂草,能看得清楚,我就倚托一棵倒地的大树,架好枪,卧倒在地,在黑暗中
努力地向前方探寻。还是不见敌影。
于是我探身到路上查看。路上约五米前方靠右侧的麦田边上蹲着一个黑影。我判断不出
那是人还是大石头,抑或是别的什么,紧盯着看。这时,泷口小声问着:“老东你在哪儿?
在哪儿?”来到了我的左边。
“是泷口埃喂,你看对面那个黑影不是敌兵吧?”
“在哪里?……哪里?”泷口不在意地问。我探身把他拉到身边。
“唔,是像敌人埃”泷口小声说道。
“泷口,你没带枪嘛。我来盘问,要是敌人的话,你就赶紧后退!听到没有?”我小声
对他说完这些,喊道:“什么人?什么人?”没有一点回音。
“什么人哪?”我又喝斥了一声,黑影“霍”地动了起来,说了句什么。他说的正跟我
们在中国北部八库孟(地名,此处为音译。)夜袭中碰到并听熟的话一样。我立即意识到这
是敌人,“泷口快撤!”我大吼着命令毕,对着黑影开了枪。
泷口麻利地闪身撤走了。
一枪。两枪。黑影消失在麦田里。我有种直觉,这个敌人的背后肯定藏着大部队,此人
乃侦察兵之类。
我觉得很危险,应该回到阵地里抵挡,便一边跑过杂草旁长长的凹地,一边喊道:“有
敌人!向路前方射击!”我一边反复喊一边跑。当我冲到自己的阵地时,田中正张皇失措地
站起来,准备冲出战壕。
“在路前方!射击!”我对田中喊着,一边不停地从阵地往前方的暗处开枪。田中慌慌
忙忙地不知朝哪儿开了一枪。
“路前方是这边!”我又对田中喊了一遍。为指示清楚射击方向我连连开枪。田中已经
彻底地惊慌失措了。我正朝枣树附近猛烈射击,背后忽然传来野口的声音:“泷口呢?泷口
呢?”我觉得很奇怪,心想泷口应该先于我回到阵地的,是怎么回事呢?便问正在找寻的野
口:“怎么回事?”回答说是泷口不在。
咦!泷口呢?怎么回事?我惊诧地大声喊道:“泷口!泷口!”没有任何回音。我把路
上搜寻了一通,发现了躺在我们阵地后方道路上的黑影。我吃惊地跑过去一看:啊!是泷口!
“泷口!泷口!”我拼命地喊着,紧紧抓住他。我死死地凝视着泷口的脸。泷口衰弱不
堪地倚靠着我的手臂,发出临终前的痛苦呻吟。黑暗当中也能看到黑乎乎的血从他头上流下
来,在地面上流淌。悲痛刺着我的心。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泷口啊!泷口!”我哭着抱紧了他。
我此时直觉到——是田中惊慌之中开的一枪……我轻轻放下泷口,跑到田中身边,猛地
抓住他的双臂,一言不发地使出全身力气给了他一个耳光。田中颤栗着,辩解道:“你怪
我,可哪搞得清楚啊!”他的意思是说,鬼知道是谁打的子弹。我并没有说“是你的子弹打
死的”,我打他耳光的手却说明了这一点。
--------------台儿庄一半已经被日军攻占,整个台儿庄也被打成一片废墟,但国军战士在每一堆碎石和断壁后死守!
红缨枪杀败日军机械化部队
除了大刀队以外,国军甚至还有一个冷兵器的战斗部队。
新配属给孙连仲的110师当时也全面反攻。该部战前在河南驻扎,收编了当地红枪会一部分武装(红枪会为当年著名的义和团演变而来,在河南的规模最大,一度成为地方民团),编组了一支500人的武术大队。
这些红枪会武装并不擅长射击和正规作战,但都是常年练武的健儿,很有一些武功。
他们配有200把红缨枪和200把大刀,另外还有板斧,匕首等冷兵器,自然其中也有人擅长玩手枪。
红枪会会员笃信宗教,相信作战前念咒语就可以刀枪不入。所以他们作战非常勇猛,一旦念上咒语就如同鬼神附体,冲锋时候根本不怕死,完全是拼命。
在之前战斗中,红枪会的会员主要用于零散的骚扰和偷袭,毕竟110师有1万多人,正规作战轮不到用冷兵器的红枪会。
3月24日夜晚,武工大队和656团曾经向临城的日军车站发动进攻。武工大队以仅有的两挺强机枪掩护,然后挺着红缨枪冲入车站。
日军措手不及,在这么近的距离已经无法开枪,只能挺起刺刀迎击。日军拼刺技术很厉害,但他们普遍训练不过1,2年,远远比不上这些学了好几年甚至十几年功夫的人,拼刺上面日军逊了一筹。
更惨的是,日军武器也不如红枪会。日军三八式步枪加上三零式刺刀本来是二战所有刺刀中最长的,但跟长达2米多的红缨枪比起来还是短了太多。对于长兵器来说,一寸长一寸强,除非是因为太长而太重,导致使不动。
当年李小龙拍摄精武门,用双节棍对日本倭刀以后,对朋友们说:倭刀很长,双节棍太短,以后尽量不要用这么短的兵器同长兵器对抗,因为兵器上的劣势太大了!
李小龙都这么说,道理就是这样。
红缨枪长度普遍超过2米,比日军刺刀长过了半米,在肉搏中占尽了优势。
日军和红枪会的战士面对面同时刺向对方,日军身体被戳穿,他手中的刺刀里红枪会战士还有好几分米的距离。
这样车站外的日军在拼刺中大败,余下没死的狼狈逃入车站向外乱开枪。
红枪会的战士们非常勇敢,他们冲入车站墙下,却发现门窗都被日军堵起来了,实在无法进入,就用红缨枪朝日军枪眼中乱捅,这也捅死了好几个。
此次大反击中,红枪会也冲在前方,吓得日军到处鼠窜!日军中一时流传长矛比刺刀厉害的说法(日本人认为红缨枪就是长矛),这种说法流传了很久。
当时的110师副师长也遇到一件吃惊的事情,他在这个红枪会武功大队中,居然发现了一名女扮男装的女孩。她也拿着红缨枪和男人们一起冲锋!
当时担任110是656团团长的廖运周(后来在徐蚌会战中投共)发现这个女孩以后,她一再恳求不要将她揭穿,她也要杀敌报国。廖运周只得替她保密,她随后也参加了肉搏战,真是现代花木兰啊。
另外山东地方民团也组织了一支地方谍报队,总共有200多人,其中各行各业都有,包括开饭馆的,小商贩,走江湖说唱的妇女,甚至还有帮派分子,乞丐等等,总之什么都有。
他们这些人潜入敌后,有效侦查了日军的动向。此次台儿庄战役中,国军指挥部队日军的一举一动动向非常了解,对日军每一步动向了如指掌,这也有他们的功劳。
日军遭到重大伤亡后,开始龟缩固守。
这一天,国民党空军3架轰炸机再次继续轰炸了峄县,也配置孙桐萱第3集团军对峄县的牵制性,该处日军惶恐不已。
4月2日,日军63联队在台儿庄内的进攻仍无进展,此时汤恩伯军团已经分三路猛烈攻击日军外围。此时按照常理,日军第10师团长矶谷廉介应该命令部队赶快撤退,但矶谷廉介过于傲慢,他认为处境虽然艰难,但国军战斗机不堪一击,完全可以占领台儿庄以后,再回头击溃汤恩伯军团,下令日军继续强攻台儿庄。
为了这次进攻,矶谷廉介下令再外围激战的赤柴八重藏第10联队放弃和孙连仲集团军张金照30师的缠斗,集中兵力协同63联队进攻台儿庄。在獐山附近的日军第10联队迅速杀到台儿庄以东地区,以40余门火炮、近40辆坦克及步兵连续出击,企图摧毁防守在台儿庄东郊黄樵松的27师和池峰城31师的阵地。
矶谷廉介再三告知濑谷启,如果短时间内不能占领台儿庄,就有可能被国军包围。他要求濑谷启集中全部火力,尽全力孤注一掷的进攻,不能再有任何保留。
这样一来,进攻台儿庄核心阵地的日军数量猛增到整整一个旅团1万多人,如果加上兰陵镇附近的坂本支队1万人,在台儿庄附近十几公里内已经密密麻麻聚集了近3万日军,而且全部是日军最精锐的部队。
孙连仲在台儿庄附近的3个师此时都已经伤亡过半,孙连仲咬牙命令27师全力拦截濑谷支队第10联队,池峰城31师全力阻挡濑谷支队62联队,张金照30师迅速回头,支援另外两个师的作战。
27师从4月4日开始,遭受日军赤柴八重藏第10联队最疯狂的一次猛攻,紧挨台儿庄东北郊之孟庄、边庄、裴庄、后堡、五圣堂,涛沟桥一带之阵地短时间被日军重炮轰击超过2000多发炮弹,阵地完全被摧毁,守军几乎全军覆没。
27师在台儿庄以东、东南的二线阵地之赵庄、刘庄、东庄、黄林庄,赵村一带遭受炮击较少,但却遭遇日军飞机和坦克的联合攻击,随后日军步兵潮水一样冲锋。
27师全师官兵以必死决心坚守阵地,一些阵地被日军炮火完全击毁,国军士兵就用战友遗体垒起来作为工事。
27师在4日战斗结束过,全师仅剩2000人,伤亡已经超过三分之二,却死死的阻挡了第10联队,让他没有一兵一卒进入台儿庄内。
如果说27师艰难,池峰城的31师就更艰难一倍。
此时坚守在台儿庄内的第31师,下属4个团6000多人仅剩余1400人,而且这1400人几乎人人带伤。
城防团团长王震激战中受伤,该团1500人现在仅剩300多人,由代理团长王冠五继续指挥。此时各股冲入庄内的国军援军还有几百人,这样庄内国军还有约千人的兵力。
代理团长王冠五召集敢死队长仵德厚营长,敢死队连长王范堂等人商量,要求大家不要管是否还有援军,坚持战斗到全军覆没为止。
庄内国军坚守每一寸土地,每一个阵地上除非国军战士全部殉国,不然日军是绝对没有可能占领的。
对于国军这些表现,一向信奉武士道精神,宣扬玉碎战(也就是战斗到最后一个人)的日军也极为钦佩。
第10联队关于这一次作战的“战斗详报”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国军27师的第80旅,昨日以来,其战斗精神,其决死勇战的气概,无愧于蒋介石对他们的极大信任。他们凭借着散兵壕,全部顽强抵抗直至最后。该敌在狭窄的散兵坑内,重叠相枕,力战而死之状,虽是敌人,观其壮烈之态,亦为之感叹。战斗中曾使翻译劝其投降,但无一应者。敢于战至尸山血海,此种精神并非独为皇军所特有。
由临沂前来增援的2坂本支队,当日到达台儿庄以东约5到6公里地区也被国军汤恩伯部死死阻拦住。
坂本支队由于连日作战超过一个月,官兵都非常疲惫,加上伤亡过大,全军战斗力降到了低点。
坂本支队在台儿庄东南约5公里的大石埠、蒲汪一带遭到刚刚赶到战场的中央周碞第75军第6师的猛烈阻击(该军下属第6师和第13师,前身为北伐时期孙传芳的浙军第2师,也是一支中央军劲旅,刚刚参加过淞沪会战,伤亡过半),顿时停步不前。
由于坂本支队没有攻陷临沂,这一路都是走的小路山路,全军仅带了几天弹药。此时刚一开打,弹药就基本用光,他们被迫向第10师团求援,要求借用一部分弹药。
当时第10师团其实补给也基本被切断,自己粮弹也很困难。但毕竟坂本支队是来救援他们的,再困难也要支援他们。濑谷支队咬牙调拨了一批弹药给坂本支队,随后自己也陷入补给用尽的绝境。
此时国军情况再次好转,此时东北军57军111师王肇治第333旅,原晋绥军商震32军李兆锳第139师,归属汤恩伯指挥的周碞75军第6和第13师,在微山湖一线休整的曹福林所原韩复榘第3集团军一部,纷纷赶到战场,滇军卢汉60军4万大军也离台儿庄不远了。
而日军由于孤军深入,再也抽调不出一兵一卒支援了,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天平已经偏向国军一边。
--------------国军的红缨枪部队!红缨枪其实就是枪,是中国传统的冷兵器。红缨枪早在东汉就有使用的记录。也许很多朋友奇怪红缨枪为什么要加上一个红缨呢?其实并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一旦枪刺中敌人要害,喷溅出来的鲜血会从枪头流到枪杆上。鲜血是很滑的,这样持枪的人往往因为枪杆上有鲜血,抓不住枪杆,影响下面的格斗。所以就在枪头加上了一个红缨,让血顺着红缨流到地上,不会再顺着枪杆流。其实最初这个红缨也不是红色的,后来发觉在集团作战时候普遍在枪头使用红缨,可以导致敌人视觉混乱,有一定威吓作用,能有效挫伤敌人士气,就一律用红色了(日本武士在作战时候也会穿上颜色鲜艳的盔甲,戴上狰狞的面具,也是这个意思)。
汤恩伯的进攻和台儿庄的敢死队
4月1日,汤恩伯见坂本支队已经进入台儿庄的包围圈,下令20军团全线进攻台儿庄,并且要求孙连仲也发动反攻支援。
濑谷支队此时已经是强弩之末,大部分兵力陷入台儿庄一线,已经无力回顾。而增援而来的坂本支队由于在临沂损失很大,弹药也严重不足,战斗力削弱严重,非常危险。
于是这时候出现了开战以来少有的一个局面,汤恩伯的中央军在反攻中,居然取得了局部火力上的优势。
汤恩伯部分三路出击,一部直捣台儿庄方向日军,一部切断日军后退道路,一部则攻击扫平日军外围其他据点。
在傅庄汤恩伯部的25师一个团将坂本支队几百人包围,他们在苏罗通20毫米机关炮和德制75毫米山炮配合下,将这股日军全歼。苏罗通机关炮击毁日军轻重机枪火力点,由于射程相差太大,日军根本威胁不到机关炮。而德制博福斯75毫米山炮将日军坚固火力点一个个摧毁,然后国军步兵再奋勇冲锋,日军自然无力抵抗。
于此同时,坂本支队其他各部也都遭受猛烈打击,被迫向台儿庄方面溃败。
25师145团配属75毫米博福斯山炮1连,在刘庄包围了坂本支队数百人。
由于被包围的日军重武器弹药消耗殆尽,已经无法开火,国军首先以山炮,迫击炮,苏罗通机关炮猛烈压制日军阵地,然后以步兵强攻。激战一天,刘庄日军全军覆没,单单被俘的伤兵就有上百人,国军这个团伤亡不过近百人,仅仅是日军伤亡的三分之一。
此次之所以获胜,在于国军兵力火力都压到了日军。由此可见,如果国军具有能够和日军抗衡的武器,在经受日军一样比较严格训练,还是完全可以击败日军的。
在如此绝境下,此时的日军还居然还不知死活。
4月3日,在台儿庄附近的第10师团濑谷启少将在得知第5师团坂本支队到达台儿庄外5公里距离,很快就要就要赶到台儿庄。濑谷支队此时已经伤亡6000多人,占整个支队兵力的三分之一。遭受如此重大伤亡,如果不能占领台儿庄,反而被坂本支队乘机捡了便宜,濑谷启少将如何向师团长矶谷廉介交代。
于是,濑谷启命令主攻台儿庄的63联队和10联队孤注一掷发动进攻,限当天务必占领台儿庄。
63联队当时伤亡过半,10联队伤亡也超过三分之一,但事情到了这种地步,也只能彻底拼了。
63联队集中所有可以使用的兵力,从东门地区猛烈向西攻击,前进了约100米并占领了东南的寨门。
与此同时,日军濑谷支队步兵第10联队主力向台儿庄以东迂回,向南攻占了台儿庄东南约2公里大运河边的黄庄,并准备强渡运河。但第10联队被孙连仲的独立第44旅拼死击退,包抄切断台儿庄守军退路的目的没有实现。
不过此时台儿庄附近的孙连仲集团军伤亡非常大,也到了崩溃的边缘,庄内184团和各股增援的国军总数不过几百人,而且几乎全部带伤,阵地不可避免的被日军占领了一部分。
经过3日白天一天激战,台儿庄已经被日军占领了三分之二,国军庄内残部被压制在一块狭小的区域,眼见就要全军覆没了。
此时濑谷启少将急于强攻,赶忙发布了第10师团已经攻占台儿庄的声明。第10师团师团长矶谷廉介心中其实清楚台儿庄并没有完全被占领,他他装作不知道,也向军部报告已经占领台儿庄。
与此同时,日本同盟社记者在报纸上刊登:山东国军精锐部队已经被击溃,日军将台儿庄完全占领。
让濑谷启和矶谷廉介都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声明后来成为一个极大的大笑话。
此时池峰城的31师伤亡超过7成,余者还大多是轻伤员,阵地上几乎没有兵了。
池峰城亲自去阵地巡视,发现阵地上幸存国军战士各个疲惫不堪,东倒西歪的躺在战壕上。由于长达二周的激战,白天抵抗日军进攻,晚上还要主动进攻肉搏,他们已经劳累到了极点。并且由于日军火力封锁,守军每天顶多吃一顿饭,伤员也送不下去,轻伤员更缺乏医疗,又饿又累又伤,情况相当悲壮。
池峰城也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军,他目睹这样的战况,认为如果继续打下去,恐怕1,2天31师就会全军覆没。他电话给孙连仲求援,要求放弃台儿庄撤退到大运河南边去。
没想到,孙连仲立即大声对他吼道:什么?你要撤退?好啊,如果你撤退,就带着脑袋来见我(被枪毙的意思),我就提着脑袋去见李长官!
池峰城只好挂断电话,准备继续死守。
虽然这样训斥池峰城,其中孙连仲自己的想法也跟池峰城差不多,这样继续打下去,跟随他10年的子弟兵恐怕一个也别想活命,孙连仲这支西北军也就完了。
他电话给李宗仁说:目前第2集团军伤亡超过7成,眼见就拼光了。能否请李长官让第2集团军退到运河南边去,给我们西北军留一点种子,这也是长官您的大恩大德!
李宗仁知道汤恩伯已经全面反攻,日军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这时候的所谓猛攻不过是垂死挣扎。
他坚定的说:战役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现在就看谁能够坚持到最后五分钟。汤恩伯军团明天就可以杀到台儿庄,你的第2集团军绝对不允许撤退,违者从上到下一律军法严惩。我明天会亲自到台儿庄督战!
听到李宗仁如此坚定地的口气,孙知道绝对不存在撤退的可能,于是也毫不犹豫的说:请李长官放心,我们第2集团军一定全力坚持住,整个集团军打完拼光为止。
顿了一顿,李宗仁又说:我知道你们很艰难,但一定要坚持到明天。你把剩下的预备队全部用上,一定要顶住,不然就功亏一篑了;川军,中央军,西北军之前付出的这么大牺牲也就毫无意义。根据我的经验,在目前情况下,你们不但要守住,还要主动出击。不然光是被动挨打,恐怕坚持不了多久。日军现在也已经筋疲力尽,反攻还是有希望获胜的,赶快使用预备队!
孙连仲呼呼喘着粗气说:仗打到这个地步(已经伤亡七成),哪还有什么预备队可用!
李宗仁说;你召集所有能动的士兵,包括勤务兵,炊事员,马夫,担架兵,全部给我上。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拨给你们十万大洋巨款,奖给他们。
孙连仲只得同意了,他放下电话召集身边的军官们说:李长官命令我们死守,不允许一兵一卒后撤。你们听好了,如果当兵的死光了,你们就去填上。如果你们都填光了,老子就来填。一个集团军打完为止,绝对不后撤!有敢退过运河者,不管军衔,一律杀无赦!
孙连仲随后命令池峰城师长,立即炸毁台儿庄南边大运河的浮桥,一断绝庄内官兵后退的道路,做背水一战态势。
同时孙连仲命令立即组织敢死队反击台儿庄内的日军。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有种就杀光整个台儿庄的国军,不然就别想占领台儿庄。
池峰城立即拆毁了运河浮桥,并且派兵架起机枪把守,只要有人试图通过,一律开枪射杀。
可是对于组织敢死队反击台儿庄内的日军,池峰城感到非常困难。
因为经过3日一天激战,庄内伤亡巨大的国军已经筋疲力尽,他们用尽一切力量勉强守住了三分之一的庄内阵地。庄内总指挥184团团长王冠五估计,如果日军再这样进攻一天,庄内国军肯定全军覆没,一人也不会幸存。
现在拼命防守尚且不能成功,如何谈得上主动进攻呢?
让池峰城没有想到的是,由此庄内的国军守军本来也就没准备活着离开台儿庄,再知道浮桥被拆毁以后,都报了和日军血战到底的决心。
池峰城命令庄内代理团长王冠五组织敢死队,庄内国军战士很快都知道这个消息。
之前率领一个连敢死队杀入庄内的连长王范堂把仅存的班、排长叫到一起,通报了现在的战局。王范堂这个连本来有150人,经过激战目前仅剩57人了。
没想到还没等王范堂说完,他手下英勇的班、排长们齐声说:王连长,我们听你的!我们都要求参加敢死队。
王范堂立即去找王冠五请战!
王冠五当时正在和仵德厚营长商量敢死队要怎么打。两人听到王范堂主动请战以后,都大为感动。王冠五双手握住他的手说:好兄弟,祝你好运!
仵德厚说:王连长,我跟你们一起参加敢死队。
要知道,仅仅几天前仵德厚也率领的40人的敢死队冲入庄内,经过激战这40人仅剩不到20人还幸存。
于是王冠五召集所有敢死队员,按照池峰城的命令每个人发给一些大洋,作为奖赏。这也是西北军敢死队的惯例,在当年西北军参加敢死队的多是最穷的人,他们试图在军阀混战中拼命,就为了多赚几个钱,用命去换钱。
但没想到是,这些敢死队员接到钱以后,纷纷将闪亮的大洋扔在地上。
王冠五当场愣住,以为这些人不愿意出击,所以不愿意拿钱。
没想到这些敢死队员却纷纷说:王团长,我们这些人连命都不要了,还要钱干什么?留着这些钱,将来给我们盖一个纪念碑吧。
于是,在仵德厚和王范堂的率领下,敢死队员们腰上挂着手榴弹,挥舞着大刀趁着夜色猛烈的冲向日军控制的阵地。
庄内的日军此时也是强弩之末,各个疲惫不堪,昏昏入睡。而且他们知道庄内国军只剩几百人,而且基本人人带伤,根本没有主动进攻的能力。
所以此次国军敢死队的突击,对日军来说如同迎面的一个重锤。
仵德厚和王范堂这些敢死队员沿着街道向所有日军据点猛烈进攻。
仵德厚率领一部敢死队进攻日军最多的庄内东部。
有的敢死队拿起大刀冲入房屋和日军拼杀,有的敢死队员怕肉搏杀不了几个日军,干脆冲入日军固守的房子,然后直接拉响身上的集束手榴弹,将整个房子炸倒,房里的几十名日军自然也都死了!
同时国军台儿庄周围全部迫击炮,重机枪轻机枪使用所有剩余弹药猛烈开火掩护,各种炮弹猛烈砸向日军。
战斗中,国军敢死队员迎着日军机枪火力猛冲,几乎不做隐蔽。
他们手舞大刀率敢死队向日军发起最后的冲锋。这股日军也比较顽强,他们坚守不退。仵德厚率领敢死队员跟日军反复冲锋六七次,终于占领了东部大部分阵地。期间一些房子攻不进去,只能攀爬上屋顶。但他们并没有云梯,只能依靠人用身体搭乘人梯。
在日军猛烈的机枪火力下,敢死队员们搭乘人梯,另一些踩着人梯爬入屋内。此时不但爬入房子的敢死队员随时可能中弹,目标极为明显的人梯每分钟都有中弹几十发的可能。
可是仗打到这种地步,什么也顾不了啦,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跟日军拼命了,就这样把东北角的日军几乎消灭殆尽!
可是仵德厚最初带进庄内的40人敢死队员,经过这一战仅有3人幸存。
王范堂奉命率领他连的57人猛轰西北角的日军。由于西北角日军固守时间已经很长,机枪和掷弹筒火力完全封锁了各条街道,正面冲锋不存在成功的可能。王范堂把57人编成六个小组,每组配足手榴弹,并携云梯一架,从侧翼进攻。
傍晚,敢死队员饱餐之后,王范堂带领大家宣誓:为国 杀敌,不成功便成仁!
送行人员无不热泪盈眶。宣誓完毕,人人脖围白毛巾,撤出阵地,越过护城河,绕行到西北角城墙外。各小组查看地形,选择架设云梯的地 点。
国军炮火一停,六架云梯竖了起来。王范堂率先攀上城头,正在此时,一颗流弹飞来,只觉面部一麻,一个跟头摔了下来。
他在脸上一摸,脸上没有窟窿,只有下巴破了一道口子,他顾不上包扎,重新攀上城头。组织战士先向城下鬼子阵地狠狠地摔出百多个手榴弹,日军万没想到会有敢死队从后面摸上来,骤不及防,被炸 得血肉横飞。
此时,敢死队员端着刺刀冲下去,一阵猛打猛扎,消灭了大部分敌人。接着沿战壕肃清残敌,鬼子凶顽万分,有的负隅顽抗打冷枪,有的挥舞军刀来拼 命。战至天亮,西北角阵地被全部夺回,57名敢死队员仅存连长王范堂和班长杨长炳及战士共12人,其余全部壮烈殉国了。
这种完全拼命的打法,完全超出日军所能抵抗的极限,他们不但肉体上,最主要是精神上实在无法招架,一下子全线溃败下去。
被日军攻占的三分之二的台儿庄居然一下子被收复一大半,仅剩北门一角还有日军盘踞。
这样一来,台儿庄内局势立即好转。本来王冠五估计绝对无法再坚守一天一夜,没想到依靠敢死队员不顾生死的进攻,一举占领了大半个台儿庄。这样一来,反而是庄内日军处于劣势,至少二天内不可能占领台儿庄了。
台儿庄战役结束后,仵德厚被升任176团团长。仵老在临终前回顾自己一生:我一生最奇怪的是,经历了那么多次必死的战斗,我居然都没有死!
在回忆起一同作战牺牲在台儿庄内的敢死队战友们,94岁的仵老老泪纵横、泣不成声:自己想起来,也觉得,每一次战斗下来的时候,自己觉得和自己在一块儿的弟兄,多年的弟兄,最后牺牲了,他们是为国家,他们死的有价值,我没有死。几千人跟着我干,跟着我送了命,我自己怎么能不难过。
对于此次敢死突袭,当时的7连连长王范堂在几十年后的风烛残年仍然激动说道:恍惚之间45年已经过去,当年战场上弥漫的笑颜,呼啸的枪弹,横飞的血肉却历历在目,特别是那些为保卫台儿庄而英勇捐躯的阵亡将士,他们的英灵一直激励着我走过了以后几十年的坎坷道路!
------------最著名的一张新闻照,国军收复台儿庄。但台儿庄战役只是徐州会战的一部分,整个抗战中有22次徐州会战这种规模的大决战,还有无数困难等待这国军战士们!
我们胜利了
4月4日,台儿庄内的日军居然还在不知死活的试图反攻,他们集中部队继续向西猛攻。但此时大势已去,庄内日军不但粮食弹药消耗殆尽,伤亡巨大,尤其是士气已经降到地点。
整整一天,日军仅仅前进约80米。
由于汤恩伯军团大部分已经杀到台儿庄外围,一路势如破竹的击溃第10师团用于殿后的小股部队。矶谷廉介焦头烂额,被迫将台儿庄边上的赤柴八重藏第10联队再次调出,由黄庄返抵北洛准备迎战。
当日,日军第5师团坂本支队在台儿庄以东的蒲汪,遭到中央军第6师和孙连仲集团军第 27师的包围攻击,自身难保,全军陷入崩溃的边缘。
此时汤恩伯部以及其他各部已经占领了外围很多据点,由北面、东面,向台儿庄进行大合围的包围圈基本形成。
这时候,国军空军先后出动27架飞机,轰炸了泥沟车站和台儿庄东北一带之敌,日军此时高射武器的弹药已经耗尽,无力对空射击,只能任由国军飞机俯冲轰炸。
整个台儿庄战役进入最高潮时期!
期间还出现了一件事情。110师一营猛攻日军后方泥沟,1连的张明山班由于冲锋太猛,被日军反包围了。
他们被迫进入一个三层的碉堡,用仅有的1挺机枪向公路的日军扫射。
日军出动100多人和几门火猛烈攻击,但居然整整大了一天也没有打下。
激战到第二天中午,该班全部牺牲,班长张明山坚持到最后一刻,在打光全部子弹后,他引爆一枚手榴弹自尽。
日军对他们的举动非常钦佩,在溃败时候也不忘给他们立碑,写到:中国的英雄班!
4月5日,濑谷支队在台儿庄内仍无任何进展,濑谷启企图从西面加强攻击,令集结在北洛附近的第10联队从台儿庄西面发动进攻,但遭到孙连仲集团军第30师、中央军第110师的顽强抵抗,根本寸步难行。
此时,汤恩伯军团主力已向台儿庄以北地区杀过来,在台儿庄以东的坂本支队首当其冲。
坂本顺发现四面都是国军重兵,再不逃走恐怕就是全军覆没。但如果坂本支队逃走了,濑谷支队就深陷台儿庄包围圈中,独木难支,恐怕就要完蛋了。
犹豫再三,坂本顺少将突然觉得自己真是幼稚可笑,坂本支队陷于如此绝境,就算自己现在全力突围也不见得能成功,还去管濑谷支队干什么?
于是坂本顺在当日20时下令扔下友军濑谷支队不管,全军立即向北撤退,以急行军速度返回临沂。
坂本支队丢弃大部分重武器,全军像潮水一样轰然向后方撤退,当然,坂本顺并没有通知濑谷启少将。
1,2小时候后,濑谷启少将接到部下汇报,坂本支队突然从阵地上消失。
濑谷启立即询问坂本顺的有关情况,是否擅自撤退了。但坂本顺交换的不作正面肯定的答复,随即关闭电台自顾自的撤走。
坂本支队随后一路遭受国军拦截打击,还被汤恩伯的骑兵团一直追在屁股后面猛打,但因为撤退较早,最终还是侥幸突围。只是临沂太远,最终坂本支队溃退到比较近的峄县一线!
坂本支队溃逃以后,濑谷支队陷入国军全面的包围中。
汤恩伯20军立军团正从北面、周碞的75军正从东面、孙连仲的第2集团军正从南面、西面向台儿庄合围过来。
濑谷启顿感情况严重,他的部队已经连续作战22天,由于后勤补给线被切断,早已经弹尽援绝,重炮因为炮弹耗尽成为废物,辎重卡车由于汽油耗尽,全部无法开动,
濑谷启也是有着20多年从军经验的职业军人,此时他知道国军包围圈就要形成。
如果一旦被国军合围,濑谷支队恐怕就要被歼灭,那么现在必须突围。
可是如果突围放弃攻占台儿庄,无异于自掌耳光(之前已经宣布占领台儿庄),就等于向世界宣布日军进攻台儿庄失败了。
日军从明治维新以来,先后经历了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第一次世界大战,日俄战争,918事变,入侵热河,128上海会战,包括七七卢沟桥以来,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一场败仗。
如果濑谷支队放弃进攻撤退,无疑于开创了日军战败的先例,这个耻辱的罪名恐怕够濑谷启少将和矶谷廉介中将背一辈子的。
对于此,濑谷启对他的士兵还是负责任的。他认为现在如果不撤退,被国军在台儿庄全歼一样是战败,到时候只能更惨。
所以他最终下定决心,必须立即撤退。
濑谷启少将于4月6日15时30分向师团司令部报告“暂撤离台儿庄,部队向后方集结”,然后立即下令部队于当晚组织撤退,迅速脱离战场。
在济宁的第10师团师团长矶谷廉介接到报告以后大吃一惊,他随即上报第2军司令官西尾寿造。西尾寿造和矶谷廉介都表示坚决不能后撤,并且发电报制止濑谷启的撤退计划。
可惜此时台儿庄的日军已经到了无法不撤退的地步,他们四面被国军攻击,大有全线崩溃的势头,如果现在不撤退一定会遭遇全军覆没。
濑谷启并未按长官的这些命令行事,仍然下紧急命令撤退。
由于撤退来得突然,而且是在危急的情况下进行。日军在台儿庄作战近半月,积存了大量军用物资,其中以炮弹、枪弹、炸药、手榴弹、粮食、药品,汽油、服装等多,这些物资在仓促撤退中难以全部携带,只能丢弃。
根据濑谷启的命令,携带不了的物资,全部放火烧毁。
所以,在4月6日晚间,台儿庄附近地区,处处是火光冲天,但由于日军忙着撤退,仍然有大量辎重并没有烧毁,最终都被国军缴获。
该支队仅有的2门155毫米重炮及4辆履带牵引车以及燃料耗尽的8辆坦克均遗弃于战场,被国军缴获。
而此时还在台儿庄内的日军63联队一部显然已经无法撤退,但濑谷启已经管不了他们,不然连自己也保不住,他率领大部分丢掉台儿庄内的日军走了。
台儿庄内的日军见大部队撤走,慌忙也试图突围,但被池峰城31师给予火力封锁,伤亡大半。随后勉强突围出庄内的日军又被37师连续追击,最终全部被歼灭。
庄内还有少量日军见无法突围,又怕被国军打死以后拿他们的尸体去展览,全部放火自焚身亡。
4月7日,台儿庄内日军被全歼,台儿庄完全收复了,我们终于获胜了。
台儿庄的日军的太阳旗被守军砍倒,青天白日旗又飘扬在台儿庄头,这场胜利来得多么不容易啊,我们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啊!
此时已经开溜的坂本顺的坂本支队,得知濑谷的濑谷支队已从台儿庄撤退时,他即率其部队加快撤退的速度,一路丢盔弃甲的狂奔一通,最终逃到了峄县。
而濑谷支队一路四面遭受国军打击,遭受相当惨重的伤亡,在一路上丢下累累尸体,最终余部勉强窜入峄县一线凭借山地地形死守。
当时国军重武器缺乏,想全部吃掉凭借城市和山地固守日军大部队并不现实。汤恩伯和孙连仲对日军发动几次攻击,将其歼灭一部分以后,因为自身也有一定伤亡,就没有再强攻了。同时李宗仁和蒋介石都清醒的意识到日军很快会集中部队反击,也让国军暂停进攻,准备迎击徐州会战的第二个阶段。
----------------------我军缴获的日军丢弃的坦克,由于燃料耗尽,又被国军团团包围,这些坦克无法行动,只好丢弃。我军还缴获了很多日军辎重,此次日军伤亡很大,焚烧尸体的火光前后持续了一个月之久。
这也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结结实实的一场胜仗。
无论从战略还是战术上,以及任何国家军事专家的角度,这都是一场大败仗。
日军参战的第10师团濑谷支队和第5师团坂本支队伤亡相当惨重,就算根据日方的资料,濑谷支队伤亡6000多人,坂本支队伤亡5000多人。第5、第10师团合计伤亡11984名。
根据战后重新估计,日军在台儿庄战役伤亡总数为1万7000人左右,但日军参战总兵力不过3万人,也就是说日军伤亡一半以上。
如果加上淮河阻击战以及两次临沂战役,日军在徐州会战中已经伤亡近3万人之多,相当于一个师团的兵力了。
李宗仁战后向蒋介石报告日军伤亡2万人(战场伤亡数量一般会有三成左右的误算),建议宣传为3万人。
蒋介石随即向世界公布,日军在台儿庄战役中伤亡3万多人,顿时震惊了世界。
而李宗仁这边更绝,他是一个非常懂得宣传重要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自从徐州会战开始,他的指挥部就有一大堆记者。根据李宗仁的回忆,他的徐州指挥部的中外记者,作家不下100多人。长官部始终熙熙攘攘,热闹之极。
整个台儿庄战役几乎向现在的现场转播一样,一步步展览给全世界看。
此战中,李宗仁表现出一个优秀将领的一切能力,他冷静,理智,果断,勇敢。
关键时候用兵都没有问题,并且主动将指挥部从后方河南商丘移到比较危险的徐州。
当时徐州城中已经听得到炮声,不但老百姓开始大量逃亡,政府机关人心不稳,军队军心也浮动。偌大的徐州街上几乎没有店铺开门,大部分房屋已经空无一人。
李宗仁到达徐州,立即让警卫员牵着一匹马陪同他上街。他不慌不忙的骑着马在全市巡视,其实还不如说是散步。
这样几天以后,奇迹发生了,徐州店铺纷纷开门,政府和军队的人心已经稳定。尤其军人都已经知道,李宗仁下定决心防御徐州了。
在徐州会战中期,日军飞机赶到徐州轰炸。李宗仁的长官部仅有一个小型防空洞,仅能容纳20多人。李宗仁从来不进这个防空洞,只是暂时离开指挥部。有时候炸弹就落在李宗仁不远处的草地上,震耳欲聋,但李视而不见,仍然和随从记者谈笑风生。
李宗仁的第五战区指挥部也是抗战初期比较高效的一个指挥部,在整个徐州会战期间始终沉着指挥,丝毫没有混乱的情况。
甚至最后徐州大撤退的时候,这个指挥部也坚持到最后一刻,只在日军攻占徐州前一天才全部撤退,也是相当的了不起!
当时,日军伤亡数量很多只是一个方面,台儿庄战役在当时具有极为重要的一个精神上的振奋作用。
之前也说了,日军自从明治维新建军以来没有败仗,尤其对中国包括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北伐济南事变,918事变,128事变,以及抗战初期几个大战役。期间国军虽然曾经在抗战前获得绥远抗战胜利,但他们对手主要也不是日军,而是日本扶持的伪内蒙古军队和汉奸军队。
在台儿庄战役之前,国军内部多少有一些恐日的情绪。这主要是日军各方面都比国军先进,训练又严格,军官素质也高,更重要的是用武士道精神鸦片武装,作战也不怕死。
当时很多国军军官认为国军想打败日军不太可能,由此很多战役中也出现了类似韩复榘那样和日军一碰就撤退的情况。
此次台儿庄大捷以后,国军大大鼓舞了士气,日军已经并不是不可以击败的了,之后很多场战役国军多次击败日军,甚至在武汉会战的万家岭几乎全歼了日军一整个师团,师团长靠躲在草丛中才逃掉性命,之后桂南昆仑关战役,全歼日军一整个旅团。这些战役,也不过就是台儿庄战役后1,2年内的事情。
可以套用我党的说法,台儿庄战役彻底击溃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需要说明的是,台儿庄战役是极为激烈的, 国军的损失也很大。
战斗结束后,山东省第三专区秘书李同伟赶到台儿庄内善后。一路过来沿着公路的村庄几乎全部被摧毁,几乎每一个村庄都经过了中日两军的血战争夺。越靠近台儿庄,村庄破坏的就越大,尸体也越多。
靠近台儿庄的一些小山上,漫山遍野都是日军和国军的遗体,也有数不清的山炮野炮,迫击炮,机枪和炮弹箱,弹药箱。当时正是麦黄季节,台儿庄周围麦地大多被破坏,一些是被大炮炮弹炸光了,一些则是被日军飞机投掷的烧夷弹烧光的,更有一些大片麦田仅剩半尺来高的一截麦秆,李同伟询问国军参战士兵以后才知道,这是被机枪扫射以后,留下的痕迹。
路上场面就已经够触目惊心的了,刚李同伟进入台儿庄以后,大大的震惊了。
本来号称鲁南第一镇的台儿庄1000多间民居片瓦不存,到处都是一片瓦砾碎石构成的废墟,残留的墙壁上没有一个不留下累累的弹痕,每座墙上都被开了大大小小的洞口,一些是作为防御一方用的枪眼,一些则是进攻一方经过爆破以后留下的炸洞。
一些射击孔里面还伸出一支步枪,李同伟他们打扫战场的民团抓住枪管一拉,好家伙,啪的一声,一颗子弹从枪口飞出来,好在没有打伤人。
进屋一看,原来一个国军战士的遗体的手指死死扣住扳机,就这样殉国了。你一拉动枪管,扳机被扣动,子弹就飞出来了。
李同伟他们清理房屋,几乎每一间房屋都有国军战士的遗体。
虽然庄内战场已经打扫过,除了大量被炸毁的房屋短时间内无法一一清理,街道上的国军烈士和日寇遗体都被埋葬,枪支弹药也经过清理,但满街都是凝固的血迹,整个街道到处都是一片红色。街上和房屋里满是子弹壳和手榴弹碎片,街道上手榴弹碎片厚达3,4寸,足可见当时战斗的激烈。
此次战役中,国军参战部队伤亡大约3万人,约是日军伤亡人数的一倍,其中固守台儿庄一线的池峰城31师伤亡最大。全师4个团长伤亡了3人,12个营长只活下2人,全师伤亡了七八成之多,活下来的没几个!
一寸河山一寸血,中国每一寸土地都凝聚着中国烈士们的鲜血。无论日本人,俄国人,美国人,韩国人,越南人,还有现在的菲律宾人,谁要想占领中国的哪怕一寸土地,就要用他们的鲜血来换。
中国的土地一寸也不能失守,亡国的条件一个也不能接受!
-------------------几十年后的2011年,在台儿庄仍然发现了当时国军勇士的遗体,根据钢盔的式样,他们是孙连仲的西北军。愿后人永远记住他们,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惊人震惊的收尾
日军在台儿庄战役后拼命掩饰自己的失败,一再说明日军并非败退,而是转移阵地寻机再战。
但台儿庄附近留下的大量日军尸体和丢弃的重武器,让日军无法从容圆谎。
当时日军在国际社会除了德意以外,是很孤立的,其他各国媒体都大肆宣传日军在徐州的失败。
日军在战役自觉大为丢人,不惜集中25万大军到徐州进行空前规模的主力会战,由此引起来徐州大撤退和兰封会战,甚至黄河大决堤,当然,这就是之后的事情了。
而日军事后对台儿庄战役中的高级军官,做了惩罚!
矶谷廉介
下令擅自孤军深入的第10师团师团长矶谷廉介被解除了师团长职务,稍后因为几个老同学为其求情,他被派遣到关东军,接替东条英机担任参谋长一职。没想到之后矶谷廉介旧病复发,擅自对苏进攻,发动了诺门罕事变,也遭遇大败,随即被接触军职,编入预备役,由此脱离日军。
矶谷廉介在1942年担任香港占领地总督,1944年又担任台湾行政司长。在香港期间矶谷廉介使用一切手段压榨香港居民,使用如同废纸的日本军票购买大量香港商品,并且强制香港人返回内地据说,战后香港市民仅为战前的的一半。
矶谷廉介战后被列为战犯,判处无期徒刑,在1952年8月被假释,1967年死在日本。
西尾寿造
矶谷廉介的上级,也就是日军华北方面军第2军军长西尾寿造(相当于中国的集团军司令)被下令立即接触军职,返回国内接受处分,随后给了他一个教育总监的文职,这对于一个军人来说,是很大的耻辱。1939年9月12日西尾寿造才重返中国,出任第13军司令官。
1941年3月1日,西尾寿造再次被调回日本,出任军事参议官直到1943年得罪了首相东条英机被编入了预备役。
1945年12月2日被指定为甲级战犯嫌疑人,但因为已经推出现役多年,没有被盟军最高总司令部正式指控。很快西尾寿造获释,1960在东京都病死。
注解:1943年在军事参议官任上的西尾寿造去关西视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随口说了句:“这个事情我不知道,你去问那个每天早上翻垃圾箱的家伙吧,他知道。”这实际上说的是当时的首相东条英机。因为东条的爱好之一便是去检查垃圾箱里的垃圾,看看有没有人吃大鱼大肉,在国家困难的时候奢侈浪费。这可触怒了心胸狭窄的东条,立马下令把前辈西尾大将编入了预备役。后来直到东条倒台,西尾寿造才又出任了东京都长官。
其他日军将领
而其他诸如华北方面军司令寺内寿一,濑谷支队支队长濑谷启都没有倒霉,前者因为身份过于显赫,没人敢追究他的责任,后者由于是奉命行事,也没人管他。
寺内寿一后来一帆风顺,还担任过南方军总司令(日军入侵东南亚和南亚的总司令),战后被列为战犯。可是还没等到宣判,他就在1946年年6月12日因脑溢血死于马来西亚柔佛州的战犯关押处。
濑谷启少将在后来升任陆军中将职务,还被任命为中国台湾基隆要塞司令官。他赴任后率部四处残杀台湾的抗日民众,致使基隆地区几乎变成无人区,引起台湾社会的不满。日本军部只好在1940年8月将他免职。
1945年日本天皇宣告无条件投降后,濑谷启作为战犯被关进中国东北满洲里监狱。濑谷启在被关押4年之后,听说日本在战后的惨状(当时日本一些地方甚至饿死了人),深感震惊。他自觉大日本帝国已经没有复兴之日,随后在监狱中自杀身亡,也算报应不爽!
相比以上的几个家伙来说,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国军台儿庄战役英雄的结果根本比不上他们。
孙连仲
孙连仲在国军败退台湾以后,1956年1月退役,担任总统府国策顾问的荣誉职务。后孙又由蒋介石提名为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还曾任国民党中央纪律委员会委员。期间和老兄弟庞炳勋开了一个小饭馆贴补家用。1990年在台北病逝,享年97岁。
汤恩伯
汤恩伯作为蒋介石的心腹一直深受重用。他是铁杆的反共派!甚至在三大战役失败以后,国军已经已将失败的情况下,他仍然拒绝老友和恩师陈仪要求他投降共产党的主张(陈仪因为228事变被解除台湾省主席的职务,当时担任浙江省主席,可惜浙江省已经处于解放军的全面威胁下),让上海效仿北平一样兵不血刃,还向蒋介石做了汇报,陈仪由此被蒋介石下令枪决。
而随后汤恩伯指挥的上海战役,解放军伤亡3万4000多人。随后金门战役,解放军登岛的近万官兵全军覆没,也是汤恩伯的二十二兵团和胡琏十二兵团配合的战果。由此汤恩伯也深受中共方面的仇恨,对他的攻击是所以中央军将领中最多的。
到达台湾以后,汤恩伯身体每况愈下,很快被医生诊断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癌,建议他去美国治疗。
汤恩伯虽然被中共攻击的很厉害,实际是非常清廉的。他自己没什么财产,根本无法负担去美国治疗的所需巨额费用,只好向蒋介石申请去日本担任台湾驻日本军事代表。
1954年于日本庆应大学病院治疗胃疾时并发症逝世,一说是由于杀的日本人太多,被日本医生借机谋杀(汤在1954年6月24日的最后一次手术中,因医疗事故死在了手术台上,后来认为这种医疗事故很低级,完全可以避免)。
---------------------日本当年在靖国神社的数万人规模的大祭祀,直到今天日本首相也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我们呢,中国大陆仅仅在长沙有一个忠烈祠,也只是纪念长沙会战中殉国的国军官兵的。该忠烈祠在1944年,南岳沦陷后遭日军破坏。抗战胜利以后修复,但1949后,祠内许多民国军政要人题写的碑刻匾额大都在1953年到1956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下令凿毁;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南岳忠烈祠遭到红卫兵严重破坏,几乎所有的烈士墓都被挖掘殆尽,骨灰抛撒。1984年,当时的领导人胡耀邦到此瞻仰,看到残破的现状大为震惊,下令立即修复。87年全国政协提出修复意见,直到1992年,由当地政府全面修复。
池峰城
死守台儿庄的31师师长池峰城,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任国民党军保定警备司令部警备司令、国防部中将部员。
他在1949年1月参加了平津战役,在傅作义提议投降解放军以后,池峰城眼见当时的现状,也没有拒绝。当时蒋介石派飞机来接他去台湾,但池峰城听从身边中共卧底李英的劝告,没有上飞机,参加了所谓北平和平解放运动。没想到,仅仅3个月后,他就因为“历史遗留问题”被关押审查,一直被关押到1955年。最后池峰城家接到政府的通知,说他已经在监狱里面病逝,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现在每年清明悼念墓地只是象征性的物件,真是历史的一个大讽刺!
台儿庄敢死队的三个名人王冠五团长,仵德厚营长,王范堂连长结局也不同。
仵德厚
仵德厚的事情前一章已经说过了,被关押了30多年,到老极为贫穷,深有重病无钱治疗,97岁时在老家农村去世。
台儿庄内功勋卓著的王冠五团长下场比仵德厚还惨,让人惊叹不已的是,仵德厚是坚决的反动派,所以被中共严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符合毛泽东所谓:对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 的思想。
但王冠五却是同情中共的人士。
王冠五
1939年,王冠五在豫东驻防时结识了豫东抗日游击队主要负责人鲁雨亭。鲁雨亭当时是新四军彭雪枫部济南队第一总队长,他们密切配合,不断袭击日军,并多次资助游击队物资和武器。为此,彭雪枫多次会见鲁雨亭,赞扬他抗日爱国、倾向革命的行动。
抗战胜利后,王冠五不愿打内战,在进攻解放区的行动中消极迟缓,被剥夺军权,排挤出军界。
王冠五虽屡遭排挤和贬降,仍同情革命。鲁雨亭牺牲后,他把烈士的父母、妻子、子女7口人接到自己家中赡养抚育。
1947年左右,他回到汝南老家买了五十亩地,准备解甲归田与妻儿过清闲的生活,不再参与政治。
这时,国民党当时的河南省‘主席’刘茂恩和当时共产党的河南省负责人吴芝圃(吴芝圃是新中国建立后河南省第一任共产党的省政府主席)都再三劝说他出山,说赴任也可以为民办事。因此,1947年,他又被派往兰封 (今河南兰考)任第十二行政督察专员,管辖十二个县,但并没有再指挥军队。
在开封第一次被解放军占领以后,王冠五带妻女准备去往台湾,
当时全家已经到了武昌,共产党派人再三劝说,名记者范长江也劝说他(在台儿庄战役后,范长江曾经多次采访王冠五),说他与别的国民党官员不一样,与共产党关系密切,多次资助共产党,不要害怕,应该留下来等(范长江本人也在文革中自杀)。在他们的再三劝说下,王冠五选择了留下。后来,好事却酿成了悲剧,据《汝阳县志》记载,王冠五于1949年被定为反革命,随后被枪决。
在当时,反革命是死无葬身之地的,好在当时还是1949年,并非后来极左时期,王的遗体交给亲属安葬。由于反革命按照规矩不能立碑,王家在王团长的坟钱连墓碑都不敢立,石碑埋得很深,只是露出来一小截儿。全家每年扫墓的时候都是偷偷摸摸的。文革以前家人还知道埋在开封的东郊,现在早已经被推平,连那小半截子的墓碑都已经找不到了,又是一个似无葬身之地。
老萨突然想起日军军官在台儿庄战役之前曾经有过短期的联欢,当时分手的时候他们一些人互相说道,下次见面可能是在靖国神社了。日本鬼子至少还有一个靖国神社,我们的靖国神社在哪里呢?除了台湾那个所谓国民党反动派建立的忠烈祠,还有湖南长沙硕果仅存的一个忠烈祠(也不过是纪念长沙战役的殉国将士),中国烈士的英灵在哪儿才能相聚呢?
一个民族没有灵魂,还叫做民族吗?
王范堂
下场最好的可能就是连长王范堂了。
台儿庄大捷后,师长黄樵松从战地服务团选了一位河南藉姑娘刘先涛与王范堂成了亲。到1949年,王范堂已是国民党30军30师少将副师长了,部队驻守城都西郊白云驿。是年他与师长谢锡昌率领所部七千余人起义,投降解放军。1953年底,王作为主动投身革命的国军将领,被分配到汉中市文化馆担任副馆长。而当时王冠五已经被枪决,池峰城和仵德厚还在坐牢。
抗美援朝期间,他聪明的将自己仅有的三块金条和三百个银元捐献出来,但这也没让他逃过文革的冲击。
文革期间王也被停止工作,遭到批斗,好在性命无忧,在毛泽东死后被平反,给他为王范堂落实了政策,恢复了工作,安排他退休。
电影《血战台儿庄》上映之后,王范堂成了新闻人物。采访的、摄影的、索要资料的络绎不绝,他也得到了应有的荣誉,老人兴奋不已。
也许太过于高兴了,电影上映以后仅仅1年,也就是1987年。80岁高龄的王范堂突发脑溢血去世,他的晚年还是马马虎虎的。
在王去世的时候,仵德厚情况也有所好转,也许也是因为这部电影吧。他被吸收为县政协委员,但这丝毫没有改善他的生活,他依然极为贫困。
2007年6月6日仵德厚在贫寒的家中去世,死晚年他曾经对别人说:我这一辈子对得起国家,但对不起家庭,对不起我的妻子和子女。
他的妻子苏志敬是一个大家闺秀,但因为仵老一生不是在打仗,就是在坐牢,从1941年两人结婚到1975年苏志敬去世,整整35年间。这对可怜的夫妻聚少离多,在一起总共不超过700天;尤其是后27年,坐牢改造加上“文革”,夫妻见面“最多不超过5回”。
“三年困难时期”,灾难没有绕过这个已经破碎的家庭。苏志敬带着3个孩子在河北实在过不下去了 ———“在外爷家,我们一直靠变卖家当维持生活,我亲自拆了外爷家的7间房子,把椽子砖瓦卖了糊口。后来没什么可卖的了,就天天吃野菜,吃得我脸都肿了。 母亲说,如果把我们这几个娃饿死,就没法给姓仵的交代,因此她决定带孩子回老家保命。”仵秀回忆说。
就这样,这位坚强的女性带着3个孩子回到雒仵村。“刚回来时,我四爷给了六根椽,铺上麦秆盖上泥,搭了一个不足五平米的房子;村里人给了个风箱盘个灶头、寻块木头做案板、一块钱买了两口锅……”
在雒仵村,仵家是大姓。队里看着一个落难的妇女带着3个仵姓孩子逃命不易,就给他们分了些口粮。四五平方米的土坯房,一个风箱两口锅,就是一个家,等着还在“改造”的仵德厚。
1975年,毛泽东签署发布“凡在国民党县团级以上军警宪特一律释放,与家人团聚”的命令,自此仵德厚完全获得了自由。那年12月15日,山西省公安厅发给他一份《转业证明书》,上面写着:“仵德厚,65岁,现批准转业,享有公民权。”
仵德厚背着一个破旧的包,踏上了回乡的列车。包里,装着一个收音机、转业证和政府发的100元钱。马上要和妻儿团聚,仵德厚感到特别轻松。“那时候想,只要回到家里,讨饭都行!”
从三原县火车站出来,看见两个接站的儿子脚上的白鞋,仵德厚的心里还没来得及涌出来的喜悦又退了回去,一下子冰凉到了极点———妻子苏志敬去世了。
从三原县城步行二三十里就到了泾阳雒仵,父子三人一路无语。未进家门,仵德厚和儿子径直去了自家的祖坟。在父亲和妻子的坟前,仵德厚失声痛哭。
回到家乡,仵德厚就住在那间仅有四五平方米的土坯房里,房顶是用麦秆和泥巴弄的。那是妻子留给 他的,一个可以让他安度余生的小窝。刚回家的第一年他在生产队劳动,由于挣不来工分,生活非常困难,连剃头的钱都没有。后来被安排在村里的砖厂当技术员 ———这是仵德厚在劳动改造期间学到的一技之长。
“快七十岁的人了,干起活来就跟二十多岁的小伙娃一样,一手可以搬10块6斤重的砖坯。人家干啥他干啥,不管天阴下雨,不分黑明昼夜。”仵德厚在砖厂的徒弟、现年49岁的雷金林至今难忘。
“在砖厂干了9年,我没有睡过懒觉。烧窑的人6点起床,我就5点起床;人家晚上11点交班,我就12点再睡。领导后来非常相信我,让我当厂长,厂子很快盈利了。”
“我这一生,不求升官赚钱,只求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凡事靠自己,有句话说得好,不怕死,不爱钱,大丈夫绝不受人怜。”仵德厚说。他引用的是张学良将军晚年所作的一首自勉诗,后两句是“顶天立地男儿汉,磊落光明度余年”。
从1976年至1986年,仵德厚靠每月砖厂发的38块钱过活;后来,他被吸收为泾阳县政协委员,每月可领300多元补助,后来增加到800多元。日子虽然过得清贫,但仵德厚非常知足。
但因为仵老是反革命,在那种年代,他的子孙们自然都受其连累,始终留在老家务农,有的一辈子都没离开过村子。
仵老去世前留下遗嘱,对他的子女们说道:我的一生是在艰苦中生活的,不怕死不爱钱,既无家产又无存款,没有给下代留下财物,希望你们原谅。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