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正面战场 > 常德会战 > 内容正文

73军暂5师师长彭士量在石门与日军激战八昼夜
来源:网络摘录   2014-03-20 15:16:59

  祖籍石门的张东山说,那年石门激战的时候,他只有13岁,但是有一个情景一直记忆很深,大街上到处都是死尸,有国军的,也有日军的,有的满身血污,有的抱在一起死去。行人要从街道上走过,必须一步一跳地踩在死尸之间的缝隙中,才能通过。

  那八天里,日军依仗人数众多,一次次冲进了石门县城,又一次次被国军压了出去。战斗的惨烈,是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永远也不能想象的。张东山听父亲说,日军攻进城门的时候,有一个大个子国军,可能是个营长或者连长,一手拿着手枪,一手拿着大刀,大声呼喊着,领着一百多个国军冲上去,经过惨烈的白刃战,终于将日军又压了回去,夺回了城门。可是,不久,日军又组织了反扑,国军只能撤回城里,再没有看到那个大个子营长。

  石门城门被攻破后,暂5师节节撤退,日军在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房屋,都遭受了顽强的抵抗。后来,民国时期的《大公报》在报道彭士量的事迹时,引用了日军电台对暂5师评价的一句话:“暂5师为战意坚强、不可轻侮之师。”

  敌人没有想到城墙已破,杂牌军的暂5师居然死战不降,依托房屋节节抵抗,就施放毒气。张东山说,那时候的中国人很穷,中国军人也很穷,都不知道啥叫毒气。日军戴着防毒面具,施放毒气的时候,中国军人不知道防护和躲避,结果,一排排军人就倒下去了,鼻口出血。后来,前面的战士倒下去了,坚守后面阵地的长官有文化,知道这是毒气,就让大家把毛巾浸湿,捂在嘴巴上。可是,很多人都没有毛巾,也找不到水,就把尿洒在衣服上,用衣服蒙住鼻子。

  毒气过后,日军以为再没有活着的人,就向前冲,结果到了跟前,被突然跃身而起的国军又打了回去。

  那时候的国军非常穷,一身军服穿在身上,再没有换洗的,又食不果腹,营养不良,所以身上长了很多虱子。张东山说,他曾经看到过国军士兵们在打仗的空隙,脱下衣服捉虱子。士兵们穿的都是草鞋,破破烂烂,甚至有的人连草鞋都没有,光着脚板打仗。国军队伍里还有很多和张东山一般大小的孩子,他们不打仗的时候,就唱歌跳舞,鼓舞士气;一打仗的时候,就扛着比自己还高的步枪冲上去。

  1943年11月15日,石门即将陷落,暂5师仍然苦苦支撑,重庆方面鉴于打下去再无意义,就下令放弃石门,寻路突围。然而,此时,暂5师与日军缠斗,已经无法分身。

  师长彭士量早就抱定了牺牲的决心,石门战役刚刚打响,他就在硝烟与炮火中立下遗嘱:“余献身革命,念年於兹,早具牺牲决心,以报祖国,兹奉命守备石门,任务艰巨,当与我全体官兵,同抱与阵地共存亡之决心,消灭倭寇,以保国土。倘于此战役中,得以成仁,则无遗恨,惟望我全体官兵,服从副师长指挥,继续杀敌,达成歼敌任务。”抵御外侮,取义成仁,早就像血液一样流淌在中国国军每一位抗战将军的血管里,正因为武将不怕死,才让中华民族风雨飘摇的大厦巍然屹立,直到今天。

  当日夜晚,彭士量带着暂5师仅存的300人撤退,走出城门,来到一个叫做南岩的地方,突然遭到日军合围。黑暗中,日军一挺机关枪打过来,彭士量倒了下去,战士们扶起他,彭士量用尽最后的力气大声疾呼:“大丈夫为国尽忠,死何憾焉!”然后,闭上了眼睛。士兵们跪在地上,一片哭声。

  后来,6000将士的暂5师,仅有20余人撤出来。

  暂5师坚守石门八昼夜,牵制了大量日军,为常德会战的国军调度,赢得了充足的时间。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