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正面战场 > 常德会战 > 内容正文

纪念常德会战60 周年学术研讨会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04年第1期 作者:朱清如   2014-11-13 15:07:03

  2003年12月7日—8日,由湖南文理学院主办、湖南常德细菌战受害者调查委员会协办的“纪念常德会战6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湖南文理学院举行。来自省内外的学者、特邀嘉宾(如国际名人士爱泼斯坦先生)及参加过常德会战的老战士代表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就常德会战的历史背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和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地位、作用、影响、会战期间民间抗日情况、日军侵犯期间所犯下的种种罪行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现将研讨会上有关学术观点概述如下:

  一关于常德会战的历史背景

  有学者指出日军发动常德会战的历史背景一是为了挽回其在太平洋战场和中国战场接连失利、屡屡受挫的颓势,显示其可继续作战能力并企图集中兵力,利用其优势装备和较强战斗力打击国民党第六战区主力,进而威胁重庆政权;二是牵制并破坏中、美、英三国军队反攻缅甸的作战,为以后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作预备;三是劫夺常德地区战略物资,切断重庆大后方物资补给线,达到以战养战之目的。有学者认为,日军发动常德会战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后,在湖南战场,日军在此前所发动的旨在消灭第九战区主力的三次长沙会战中受挫,又在1943年夏旨在消灭中国第六战区主力的鄂西会战中失利,这样就使得急欲解决中国事变的日军十分不安,故极想通过策动常德会战,“覆灭第六战区根据地”,“促进敌继续作战企图之衰亡”,获得一场胜利以激励日军每况愈下的士气。也有专家学者认为日军策动常德会战主要是为了拖住或延缓中国远征军“向缅甸方面转用兵力、策应南方军之作战”。

  二关于常德会战中中国抗日将士的历史评价

  与会学者认为,自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国际地位有所提高,抗战局面有了较大改观。国民党军队中绝大多数官兵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在与日军战斗中,能殊死拼杀,常德会战即为典型一例。常德会战中,在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军人尤其是守城五十七师官兵用血肉之躯,奋勇杀敌,表现出了宝贵的民族精神。有的学者认为,在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问题上,应尊重客观历史,超越党派意识,正确对待为捍卫民族最高利益而献身的阵亡将士。因为守城御侮的官兵浴血奋战的唯一目的就是达成任务,保卫疆土。所以,“常德会战中,中国军队所为展现出来的淋漓尽致的民族大义、民族精神值得珍惜、弘扬”。

  三关于常德会战的战略作用和历史地位

  与会者认为,常德在装备优良并残暴使用毒气弹的日军攻击下,虽一度失陷,但它坚守时间之长、官兵牺牲之惨烈,是抗战相持阶段少见的,可与台儿庄战役匹比。常德守军打出了军威,提高了中国军队在抗击法西斯战争中的国际威望,增强了国际友人对中国抗战胜利的信心;基本粉碎了日军实施作战的企图;日军攻城费时日久,贻失战机,不得不于5天后被迫撤离,致使常德这一战略要地最终得以光复,成为坚持湖南战场抗战、保卫湖南、拱卫西南的重要基地;有力地配合了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使中国入缅军队无北顾之忧,能集中兵力猛攻缅北日军,取得重大胜利。

  四关于日军进犯期间的暴行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日军在侵犯常德期间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劫后常德,所存房屋千分之一二;日军所到之处,实行兽行践踏,烧、杀、奸、掳、抢,无恶不作;日军在作战中频频使用违规武器毒气弹,“为抗战以来所仅见”。有的学者还结合日军于1941年在常德实施细菌战和会战前的“厂窖惨案”等犯罪事实,指出日军是二战期间最为残忍凶暴的法西斯军队。基于此,有学者指出,应从法的角度研究利用《战争罪及危害人类不适用法定时效公约》起诉日军的战争罪行,“把研究常德会战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解决今后的遗留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常德会战研究进一步深入发展”。

  与研讨会相关联的纪念活动还有老兵报告会、嘉宾报告会、公祭大会。整个研讨会自始至终都充分表现出爱国民族精神。

  (作者朱清如,湖南文理学院细菌战罪行研究所研究人员)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