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正面战场 > 常德会战 > 内容正文

常德会战若干问题的思考
来源:常德抗战网   2018-10-28 15:13:40

  常德会战是抗战中后期中日双方展开的一次较为惨烈的战斗,日军称其“惨胜。”其惨烈程度可见一斑。学术界对常德会战作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笔者也曾对常德会战做过一些探讨,但总感觉还有很多问题需进一步研究。下面就常德会战的几个问题做一探讨,敬希指正。

  一、关于日军发动常德会战的原因

  我们往往将常德会战称之为“粮仓之战”。似乎日军发动常德会战是为了劫夺常德地区的粮食资源,这实际上也是从中国史料来研究常德会战的一个范例。笔者认为将常德会战定位于“粮仓之战”是值得商榷的。为什么?因为这既不符合日方的战备意图,也不符合军委会的战略意图。

  从日军的战略意图来看,1943年8月28日,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制订的《昭和十八年秋季以后中国派遣军作战指导大纲》,说得很清楚:进攻常德附近搜索并歼灭敌中央军,摧毁第六战区根据地,以削弱敌继续抗战的企图,同时为派遣军在减少兵力之后能顺利完成任务创造条件,并且牵制可能调往云南的重庆军机动兵力,以策应南方军作战。正是从这战略目的出发,日本方面的史料中将常德作战称之为“常德歼灭战”。

  从国军的战备意图来看,第六战区的使命是以拱卫陪都重庆为己任,于1942年制定的《拱卫陪都计划》中明确指出:“战区以拱卫陪都之目的,应确保常德、恩施、巴东、兴山各要点”。孙连仲代行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后又进一步强调:“战区以拱卫陪都之目的,应确保常德、石门”等要地。当得知日军准备进攻常德时,第六战区是要“以巩卫陪都、歼灭侵入之敌为任务”。

  中日双方都没有提到粮食资源问题。但这并不说明中日双方都忽视了这一问题。实际上,要将战斗进行下去,必须解决“吃”的问题,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日本作为资源匮乏国家,要解决“粮草先行”十分困难,他们要占领中国,消灭国军,实行的是“以战养战”。所以,掠夺资源,特别是粮食资源,可以说是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战的目的之一,常德会战也不例外。

  由上可见,日军发动常德会战,不外乎以下原因:一是常德的重要战略地位。二是歼灭常德地区的国军主力,配合日军在缅甸的作战。三是鼓舞士气。

  至于有些学者还提出常德会战是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作准备,应该说这不是常德会战日方的出发点,是在攻下常德后日本军部作出的决定,并为此展开了日本参谋本部与中国派遣军司令部及第11军关于是返转还是继续保有常德的争论。

 

  二、关于中日战略部署

  1943年9月28日,中国派遣军给第11军下达的作战命令规定:11月上旬发动,进攻常德附近,摧毁战斗力,作战目的一经完成即恢复原来态势。其作战方针为进攻积极合作政略、战略要冲常德附近,追索敌中央军,予以痛击,以促进之继续抗战企图逐步消亡;同时牵制敌人向缅甸方面调动兵力,以策应南方军作战。要求第11军主力由董市及石首附近向前推进,击败各地之敌,攻占常德附近,并追索常德方面猬集之敌,予以歼灭;作战目的一经实现,即视当时敌在缅甸反攻等情形,适时开始返还,剿灭残敌,恢复原来态势。整个作战期间为一个半月。

  相对于日军来说,国军方面则在战略部署上显得受制于人,当时,军委会得到日军进攻常德的消息较迟,对日军进攻的主要方向也不明确,初期认为日军可能通过常德进攻重庆,所以,在最初的战略部署中是提出要“以巩卫陪都、歼灭侵入之敌为任务”,将兵力石门、慈利等常德西北地区,以29集团军之44军,任滥泥沟子、南县、甘家厂(不含)之线及律、澧守备;第10集团军之79军主力、66军一部,任甘家厂、公安、新江口(不含)、宜都线之守备;江防军之30军,任荼店子亘平善坝及石牌西塞之守备;第26集团军之75军,任三游洞、毡帽山、阎王口之线守备;第33集团军之77军主力、59军一部,任大木岭、票溪、转斗湾之线守备,主力分别控置于石门、煖水街、聂家河、三斗坪、窑湾溪、兴山、报信坡、刘候集、安家集、建始各附近,整备歼灭侵入之敌。

  及至11月13日,日军击破国军的防线转进于常德境内时,军委会才清楚日军的真实意图,因而蒋介石电令第10集团军向敌之右侧背奋力压迫,第74军、第44军、第100军,全力在常德西北地区与敌决战。但是由于日军来势凶猛,冲破国军的防守,进逼常德城。24日,蒋介石又提出“决以第六、第九战区协力包围敌人于沅江江畔而歼灭之。”摆开一付与日军决战的架势:从第九战区调第10军、第99军主力、暂54师,归李玉堂指挥,进攻洞庭湖南岸亘沅江右岸日军。以重点指向德山方面,支援第57师之作战。第六战区王耀武指挥第100军、第74军,以一部扫荡桃源之敌,以主力进出陬市,攻击犯常德敌之右侧背。王敬久集团并指挥第18军及185师,以一部扫荡子良坪、仁和坪一带残敌,另一部进出公安、津、澧,确实遮断敌后方,以主力渡过澧水,向羊毛滩、临澧方向,求敌侧背而攻击之。王缵绪集团第44军,应在太浮山、太阳山一带攻袭犯常德敌之后方,第73军速夺回慈利。中美空军继续轰炸湖内敌船,并任常德制空。同时第九战区杨森、王陵基两集团,应加强出击兵力,积极攻袭敌人。要求“各线指挥官应掌握主力,迅速求敌而攻击之。切忌脱离掌握,或以广大一线专守防御,逸失战机,遗误全局。”但是,从整个常德会战的过程来看,军委会的战略意图都没有能实现。

 

  三、关于常德保卫战时间、过程

  常德保卫战,一般都认为是从11月18日日军第68师团进攻第57师169团牛鼻滩阵地开始,所以今天成立常德会战研究会于18日也是这个意思。但是常德保卫战开始的起点和标志究竟是什么?是以日军实施第二期作战为标志还是以进攻牛鼻滩为开始?我觉得应该从日军实施第二期作战开始为标志。理由有二:

  一是以衡阳保卫战计算时间为参考。日军占领长沙后,转入第二期作战,于6月20日开始向衡阳进攻,揭开了衡阳保卫战的序幕,到8月8日衡阳失陷,总计衡阳保卫战历时48天。如果以计算衡阳保卫战的时间来计算常德保卫战,时间应该向前推,即日军实施第二期作战的时间为常德保卫战开始的时间。

  二是以日军实施第二期作战的时间经过为参考。日军第一期作战目标完成后,第11军决定从11月13日转入第二期作战,即占领常德。第二期作战的经过分三个阶段:即包围常德、进攻并占领常德、围歼第10军三个阶段。

  1、包围常德(11月13日——11月24日)。

  2、攻占常德(11月25日——12月3日)。

  3、在常德南方地区歼灭第10军的作战。

  在进行攻占常德作战期间,第10军由衡山来援,向德山攻击前进。预备第10师于30日向德山发起进攻,在优势日军的围攻下,受到重创,全师仅存600余人,师长孙明瑾壮烈殉国。第3师在预10师的配合下,挺进顺利,曾一度占领德山,其第7团钻隙挺进,曾突进到常德汽车南站,因无船筏,未能渡沅水与57师会合。但日军第3师团击溃预备第10师后,与第68师团共同构成了对第10军的包围圈,猛攻德山,6日德山再度失守,第3师损失2000余人。尔后,日军继续扫荡,追歼逃散的国军。后得后援部队的支援才稳住战线,向敌反攻,并再度攻占德山,向常德城进攻。如果以日军开始包围常德开始计算,常德保卫战就不是15天,而是20天。

 

  四、日军撤退的原因

  日军占领常德,如果是为了掠夺常德的粮食资源或为打通大陆交通线作准备,就应该保有常德,以常德作为实现其战略意图的据点或阵地,但是日军占领常德后并没有保有常德,而是撤退了,为什么会这样呢?传统观点认为,日军是受到受国军的挤压,无法在常德立足。常德陷落后,国军为夺回常德,继续向日军发动进攻。至9日,第74军第58师攻至福善冈及其以南地区,第51师进至黄婆店,第19师攻占金鸡山以北地区,第100军第63师与日军战于金鸡山以南地区,第44军第161师肃清了陬市、河洑间沅水南岸之敌,第18军到达桐子溪,第66军继续攻击仁和坪之敌。第10军、第99军及暂54师也肃清了沅水南岸之敌,准备攻入常德城。这样日军陷入国军的包围之中,不得不撤出常德城。笔者不否认有这种因素的存在,但这不是主要因素,除了这个因素外,从日方来讲,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日军认为占领常德已经达到了预期目的。二是战斗中损失较大,急需补充。三是按原定计划撤退。已如前述,不再赘述。
注:作者系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华学院教授  罗玉明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