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正面战场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抗战纪实】第九战区二十八年春夏两季扫荡——湘北战役篇
来源:抗日战争图书馆——《抗战纪实》   2025-05-17 16:33:54

  5.2 湘北方面

  绪论

  武汉会战,消耗敌军之目的既达,我野战军主力分向鄂南、鄂西转进,敌挟残焰,犹分途豕突。其进犯湘北者,为第九师团,当前企图,固在扩大武汉外围,以巩踞武汉;而进窥长沙,则其预伏之阴谋也。

  湖南之为域,民物富庶,抗战兵源粮之所资也。长沙居其襟要,指顾伸缩皆足有为,南瞰两粤,北向中原,东掣贡章肘腋,西扼僰咽喉,诚军事必争之地。敌自陷我武汉、广州,寤寐以求者,厥为夺长沙,下衡韶,以通粤汉。此计果售,则北联平汉,以出关外,直可纵贯禹甸,遥接三岛,挟此以乱我政治,掠我物资,益臻便捷。故卫湘北以固长沙,关系抗战全局,实深且巨。

  时第一兵团总司令薛岳上将,以南浔战功,擢代第九战区司令长官,移节长沙防地。东起鄱阳章贡,西讫洞庭沅澧,所布兵力,凡五十余师,将士志勇奋发,军威甚盛,将军审敌度势,策定作战方针:以一部任湘鄂赣边区游击,一部控置后方要点,加紧整训,并构筑预备阵地工事;以主力固守吴城上芦边修江库岸线,上滩头横路线,及九岭新墙线,阵地拒敌南下;并策定计划相机转移攻势压敌于鄱阳洞庭间,而殄灭之。计划既定,部署一新,南昌会战及鄂南扫荡战另有专编,兹不赘及。湘北自麦市、九岭、琉璃坳、保定关豆新墙河南北两岸之线,以汤集团军总司令恩伯任攻守。一月十五日,恩伯奉令主办游击干部训练班,所遗集团军总司令职,由关副总司令麟徵代理。当时防区,扼武长公路方面者,为周副总司令岩,领张轸、黄维、李仙洲三军,附炮兵二连;扼粤汉路方面者,麟徵自领黄国梁、张耀明两军,附炮兵一连,而以湘鄂赣边区游击司令孔荷宠所部四支队,游击敌后,以利作战。惟自民国二十八年一月至六月,战斗序列,间有变更,至敌第九师团盘踞湘北,于是年五月始调回倭国,其第六师团即自崇阳、通城相继窜据焉。

  湘北地邻鄂赣,东倚九岭。幕阜形势险峻,屏障天然;西接洞庭巨浸,虽易为敌舰所乘,然湖滨多洼地,置兵防守,可因地利;武长公路、粤汉铁路,平行南下,其间丘陵起伏,处处可防,而新墙一河,东西横贯,逼水为阵,尤足为汤池之固。自武汉会战而后,敌我相持其间,成对峙之局。自民国二十八年一月至六月,为时半载,虽无大战可纪,然游击以消耗敌人,修军政以备长期战守,功效实弘,请详述之。

  资源人力,敌绌于我,故利在速战速决,我则以长期抗战困之,执此不渝大功自集。湘北之敌远离乡土,暴于异邦,遭我抗拒,旷久无功。外则顿兵挫锐,内则力屈货殚,而士卒厌战怀归,斗志日涣,历时愈久,愈可促其衰竭;我则整调部伍,养蓄锋锐,以待其敝,虽兵不血刃,而胜在其中矣,此其一。

  敌器械优裕,部署完备,利于正规作战,其凶锋所及,企图由占领据点,而延展线面。自岳阳、临湘,傍及通城、蒲圻,相继沦陷,敌既阻我阵前,不敢南下,遂欲据一点一线,而侵及四周,以乱我政治,掠我经济,阴毒实甚。我军乃于整训之余,因用湘北地利,时出游击,夺其辎重,断其交通,毁其通讯,破其营垒,朝斩获于彼,暮合歼于此,日十百而月万千,积小胜为大胜,使敌陷于进退维谷之境。其“掠我资源,以战养战”之妄想,更粉碎无余。游击战初无定法,贵行动机敏,始能以少胜众,以动制静。我将士忠勇耐劳,擅长此道薛上将尤极运用之妙,尝亲以电话向第一线部队,指示机宜,及伏击胜于强击之要诀,各部悉能恪遵所示,戮力以赴。用能纵横扫荡,所向有功,旧历元旦之袭击,其最著者也,此其二。

  短兵交锋,轻装搏斗,敌不如我。其挟以凌我之利器,厥维铁车重炮,然无交通大道,则失所恃。薛上将权谋应变,以拙制巧,尝电示各部队云:“公路、铁路、驿路彻底破坏,敌炮兵及机械化部队,自失效用;在山地作战,利于我,不利于敌,所谓交通破坏战是也。”破坏之法,或夷路为田,或筑山梗道,断沟如深壑,绝地如悬壁,工程浩大,我军民胼手胝足,冒风雨,忍饥饿,以勤期事。虽无勇功智名,然而移山换谷,以利兵争,通力合作,以急国难,殊足多也此其三。

  民国二十七年冬,湘北告警,长沙大火,全市焦土,形势岌岌震撼全湘,浸假波及西南。薛上将以十二月奉命兼主湘政,受事危难之际,挥军拒寇,复揭橥“安、便、足”三义,为治湘方针:“安”,谓使民安居、安业、安心;“便”谓便民、便国、便战;“足”,谓足食、足兵、足智。于是肃清土匪,健全地方自卫武力,严县长之选,肃吏治之风。举凡役政之整理,民众之组训,抢救滨湖物资,促进地方生产,与夫加紧动员工作,争取陷区民众,莫不权其缓急,次第推行。湖湘于焉大定,物力人力供应于军事者,甲于全国。战力既充,军心益振,最高统帅有言:“第二期抗战,政治重于军事。”于此益验,此其四。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又曰:“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总上四端,或持久以惫敌,或游击以扰之,或合军民以毁交通,或修政治以充军实。盖所谓先为不可胜,以待可胜;致人而不致于人者,故战则能争取主动。蹙虎狼之敌,不敢南牧,于以屏蔽西南,益全局,厥功伟矣。

  本篇所记,战地类已沦陷,战斗多属游击,取材详报,分地志述,系以时日,明其先后。计分通城之役、大沙坪桂口市之役、羊楼司之役、平水铺之役,忠防之役、麻布大山之役、大云山及草鞋岭之役。篇以要地为主,附近各地从之,战果无论大小,歼一敌,夺一物,莫非我将士挥汗流血之功,不忍弃而不录,积杯土以成泰岱,合细流而成江河,为义尤大。通城、大沙坪、桂口市皆鄂南地,与湘北唇齿相依,任攻守者,皆湘北部队,故入湘北战役篇云。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