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正面战场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常德会战: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来源:乡村记忆    2015-09-14 15:34:17

  1943年11月初,侵华日军为牵制中国军队对云南的反攻,向中国第六战区和第九战区结合部的常德地区发动攻势。日军第11军纠集5个师团及伪军共10万余人,出动飞机130余架,在横山勇司令官指挥下,向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国守军集中了第六、第九战区的16个军43个师21万人,飞机100余架,在常德城及外围地区与敌接战。

  11月3日,第74军57师师长余程万率部进入常德城,迅速疏散全城民众,建筑防御工事,准备迎战日军。日军动用飞机大炮对常德守军实施猛烈轰炸,并施放毒气弹、燃烧弹,又发起无数次的白刃冲锋。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第57师守城官兵拼死抵抗,依托阵地节节阻击,与敌苦战16昼夜,全师官兵9000余人生还者不足百人。12月3日,常德失守。

  常德保卫战阻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为中国主力部队完成对敌反包围赢得了主动。常德城攻防战之际,20余万中国军队在常德外围与10多万日伪军展开激战,将企图进犯常德的日第13师团牢牢牵制在常德西北。12月9日,驰援的第九战区4个军打败日军,一举收复常德。同时,第六战区转守为攻,收复失地。敌军被迫返回原地,战略攻势未能得逞。

  常德会战是正面战场大规模的会战之一,在中国抗日战争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具有一定的地位。然而,战争之惨烈也引发国际媒体的关注,称之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纽约时报》称:“这里举目尽是烧焦的围墙、残破的砖瓦和灰堆而已……要想在这个有过16万人口的城市寻一未经摧残的东西,实在难乎其难。”

     

  500将士浴血奋战河洑山

  当日军冲破了前沿壕堑,守军将士就发动反冲锋。先是一阵手榴弹,紧接着就放一排枪,然后再刺刀肉搏。在击退敌人的7次冲锋后,日军在河洑山留下500多具尸体。

  23日,恼羞成怒的日军步兵增至3千多人,在正面用十余门大炮,侧面用十余门山炮,天上用十几架飞机,对阵地进行了地毯式轰炸。在猛烈的轰炸之下,守军阵地全被炸翻,许多战士连人带枪被炸埋在土中牺牲。

     

  柴意新死守常德东门

  第二天,日军攻城部队剧增至8个联队,用大、小炮100余门,飞机20余架,甚至无视国际联盟在日内瓦签订的《关于禁用毒气或类似毒品及细菌方法作战议定书》, 使用芥子气和光气等毒气弹和毒气罐进行攻城。

  守城将士遭到毒气弹攻击后失去了战斗力,日军乘机涉过护城河,爬梯子登上东门城头。

  更不幸的是,日军发现一个秘密: 护城河里面竟然有一道河堤。原来,这个河堤是为了方便老百姓紧急情况下可以出城而修建的。虽然守城部队填土堵住了口子,但来不及将护城河上的便道彻底废除。

  11月29日凌晨,日军选择了这条路作为突破口,向城区发动猛烈的进攻。守军内外受击顾此失彼,东门最终还是被攻破了。

      

  “虎贲将军”笔架城突围

  眼见粮尽弹绝援军迟迟未到,而派出去接引援军的人都失败而回或音讯全无,8000多人的57师仅剩下不到300人在战斗了。1943年12月2日深夜,师长余程万笔架城旁边一栋民居内召开紧急军事会议。余程万决定自己留下,掩护其他将士突围寻找援军。

  然而这个决定遭到部下的坚决反对。“师长为全师希望所寄,希望师长早日突围,我在此死守,等师长率援军来解围。”经过商议,最终柴意新团长留守城内。

  余程万当晚从笔架城用木梯悬梯而下到沅江岸边,用五条没有船桨的小木筏借着风力渡过了沅江。12月7日晚,余程万与援军取得联系。12月9日拂晓,国军从东门杀进常德,当天便收复了常德。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