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正面战场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南京保卫战三将军殉难:程智腹中九弹三指被打断
来源:铁血社区   2015-09-23 10:18:28

  “一腔热血,金陵洒尽,将军浩气冲霄汉。半生戎马,疆场殒命,先俨无愧对中华”。89岁的司徒伦用一首诗总结父亲的一生。提起父辈,他一度哽咽。

  其父是南京保卫战中殉难将军司徒非。与其同座的,是南京保卫战殉难将军易安华之子易豪雄、程智遗腹子程增孝,两位老人都是76岁、74岁高龄,分别与家人从江西南昌、陕西西安赶来。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下达进攻南京的作战命令,南京保卫战打响,至少有11位中国将军在战斗中牺牲。南京城失守后,日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事件。今日,是司徒非、易安华、程智三位将军殉难75周年之日,将军的后人们从各地赶来,共同追忆父辈,不忘历史,共祈和平。

  “一五九师副师张罗策群用广东话喊,‘勿做衰仔的跟住我冲啊’(不做孬种的跟着我冲啊),但是话刚讲完就趴下了。先父拿着最心爱的手枪,带着原先的部队冲上去,中弹了,他还不甘心,把手枪里面的子弹都发射出去,直到子弹用光,在同一地点,他们一个个倒下去……”司徒伦回忆道。

  其父司徒非1893年生于广东平远,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他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任第一六师少将参谋长,在太平门突围战斗中牺牲,时年44岁。’

  “父亲牺牲那一年,我当时只有10个月大。家父一生参加过三次抗日战役,在第三次南京保卫战中,家父头部和右臂先后负伤,在最后一次冲锋时,不幸腰部再次中弹,牺牲于战乱,遗体也无法找到,时年38岁。”易豪雄说。

  其父易安华在1937年上海淞沪会战后,被提升为第八十七师二五九旅少将旅长,在1937年12月写下“告妻儿书”后参加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2日,日军猛攻光华门,易安华牺牲,时年38岁。

  易豪雄说:“我们反对战争。但是如果有人想强加战争给我们,我们也不惧怕,今天的中国已不是故日之中国。我坚信,这样的悲惨历史不会再发生,国家的每一寸国土都不会再丢失。抗战将士们安息吧,遇难的30万同胞们安息吧,父亲安息吧……”

  “我没有见过生父,父亲牺牲时,我还没有出生。”程增孝几次掩面而泣。他把父亲唯一的遗物、一条军毯捐给纪念馆。“我也很舍不得,但是我想放在纪念馆给参观的人看,比放在家里更有价值”,老人说。

  1985年,程增孝来南京追寻父亲当年作战遗迹。时隔多年,他再次来到南京:“今天是您(父亲)牺牲75周年之日,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时隔75年,我能来到南京,怀念你、纪念你,我的内心难以平静,我想您在九泉之下也会感到欣慰,人们没有忘记你。”

  其父程智时任第五十一师三二团上校团长,在1937年12月12日南京保卫战的赛公桥(现赛虹桥)决战中,右手三指被打断,腹中九弹,肠断而出牺牲,时年30岁。

  江苏省中国近现代史学会副会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副会长孙宅巍表示:“今日之纪念,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仍要推进中华民族的复兴事业,同时,在国内外复杂的形势下,我们要表明正时刻警惕着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