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正面战场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抗日战争中的国军单兵装备
来源:铁血网   2017-03-03 16:13:42

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仿佛并没有一个统一完整的军服服制和单兵装备制度。这是源于旧中国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在经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最后一个帝国--满清王朝的覆灭之后,苦难的中国就又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年代。军阀们为了争夺势力范围,大量购进西方列强的各式武器,我国渐渐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万国军事博物馆”。同时也就出现了纷纷乱乱的军服及装备。直到中原大战的结束,国民党南京政府才在形势上基本统一了中国。但军队中除中央军外,还保留着大量的军阀残余部队。其都保留着原有的装备特征。

谈及国民革命军的军服服制和单兵装备制度,必须先从国民革命军的整军运动说起。

1933年,南京中央政府国民政府军政部根据德国军事顾问提出的建议.开始了浩浩荡荡的整军计划。在整军过程中,不同编制的部队有不同的名称.主要有整理师、整编师、调整师、新编师四种称谓,按照德国顾问塞克特《陆军改革建议书》所提方案.要将全国陆军重新编组成60个师,称为整编师,装备德国进口武器,应用德国先进的军事体制。

但其整理师的概念是最早提出来的。1934年12月,尚未轮到编组的部队根据军事委员会颁布的《陆军师暂行编制表》的四团制师为标准进行整理,故整理师。它的编制为2旅4团,师直属骑兵1个连,炮兵1个团,工兵、通讯、辎重各1个营,1个卫生队,1个特务连。

1935下半年,第一批10个师的整编计划开始实施,由于当时德械装备尚未运抵中国,只得在编制体系和武器装备方面进行一些内部调整,故称之为调整师。但lO个师中有一个例外,就是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它完全按照当时德国陆军步兵师的编制编成,异于国民革命军其它师级部队。

1936年,军事委员会对整军方案作了进一步规划,确立了减少大单位,充实小单位,特别是充实团以下部队的战斗力以及人事、经费等方面的整军原则。根据这一规划,整编的部队称为二十五年调整师(1936年即民国二十五年),初步计划年内完成20个师的整编,先从中央军和东北军开始。中央军的37个师师共186个团,除正在围剿红军的一线部队外,其余部队一律改为四团制的整理师。各军师直属的骑兵、炮兵、工兵等兵种,则集中进行整训。预定中央军参与整军的135个团中先整编出18个四团制的整理师,再将其余63个团合编为32个团,在此基础上组建8个新编师,新编师基本上以2个整理团合并为1个团。东北军的18个师54个团计划整编为10个整理师(由原来40个团组成)和2个新编师(由原来8个团组成)。

整理师与新编师的差别在于,整理师的各级军官基本还是以原来的各级军官为基础,而新编师则完全打破原来的人事编制,由来自不同部队的各级军官进行混合编组,以彻底清除军队内部派系林立的现象,建立一支完全新型的国家军队。整军过程中,当时担任第五任德国军事顾问团团长的法肯豪斯对该计划提出了建议:“各师应以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的编制和装备为标准,如果暂时没有条件组建工兵营和通讯营的,可以先组建工兵连和通讯连;加强炮兵建设,各师应尽量配属一个辖3个炮兵营的炮兵团(山炮营、野炮营和105毫米榴弹炮营各1个);轻武器方面应统一武器制式,并在师建制里组建一个修械所负责武器的保养维护和修理。”

到1937年7月,中央军共调整35个师、整理24个师.东北军调整10个师,另有粤军10个师、川军26个师和9个独立旅被整理。在中央军的30个师里,基本上都接受了一些德式装备,其中还有一些全部实现了德械化,并接受德国顾问的系统训练。已经过这样的整军而面貌一新的中央军,堪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现代化的陆军。在抗战初期,就是以这些经过整军的德式师担当起中流砥柱的作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然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至抗战爆发前.整军计划一共进行了两期,共计20个师,第三期的10个师正在进行之中。在已完成整军的20个师中,实际上接受过德国顾问系统训练与指导的部队只有第3师、第6师、第9师、第14师、第36师、第87师、第88师和教导总队,以及不属于正规军系统的税警总团。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