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报大师兼优秀军人--土肥原贤二
14师团当时的师团长为土肥原贤二中将,这个土肥原贤二后来也成为陆军大将,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支柱人物之一。
土肥原贤二这个家伙是日军中最著名的中国通。
他早在1913年就在中国从事谍报工作,前前后后在中国混了30多年,同直系军阀,晋系军阀,直系军阀,皖系军阀等各种势力都有很好的关系。
土肥原贤二在中国多年并不是为了旅游,而是为了自己的工作。在中国期间,土肥原贤二很快学会了一口流利的北京话,还会说另外几种中国方言,就这一点恐怕比绝大部分中国人都要强。
土肥原贤二本人非常喜欢中国,他对中国的政治、历史及风土人情很了解,对中国的文化非常崇拜,但这一切却并没有改变他要求占领奴役中国的野心。
土肥原贤二是个最为热心的侵华分子,也是918事变的主要策划者之一,是推动日本侵华的第一步的重要人物之一。
后来溥仪到东北建立伪满洲国也是他的杰作,这个伪满洲国是后来日本侵华最重要的前进基地。
除了是个优秀的谍报人员以外,土肥原贤二还是一个优秀的职业军人。
他出身于武士之家,军人之家,他的父亲土肥原良永曾任日本陆军少佐,他的哥哥土肥原鉴是日本陆军少将。
小学时期土肥原贤二就就读于仙台陆军幼年学校、陆军中央幼年学校等,1904年10月就读于著名的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6期步兵科。
在校期间曾与冈村宁次、板垣征四郎及中国军阀阎锡山等为同学,交往非常密切。
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土肥原贤二参加了日俄战争,颇有战功。战争结束后,土肥原贤二被送入日本的西点军校深造(也就是日本陆军大学校),几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土肥原贤二在当时日本军界很有名气,是一个兼情报大师和职业军人为一身的著名人物,这种人在日本陆军中也是极少的。
他在1937年3月担任14师团师团长职务,到此次兰封战役开始,已经整整当了1年多14师团的指挥官,对师团上上下下都非常熟悉,指挥起来也得心应手。
14师团是两旅团四联队编制的强大甲种师团。不算上其他配属部队,该师团就有2.7万兵力,装备极为精良,在当时日军17个甲种师团中,战斗力已经排行前几名。
此次由于要独立在河南东部作战,香月清司为了弥补兵力上的缺陷,更是给14师团配属了大量的额外重武器部队。
这些额外配属部队的重武器数量质量都极为惊人,包括独立重机枪第4、第5、第9大队,独立山炮兵第1、第3联队,野战重炮兵第2旅团(重炮兵第5、第6联队),独立野战重炮兵第8联队,迫击炮第3、第5大队。
单看这些数字大家也许没什么印象,老萨告诉你:光是这样一个野战重炮兵旅团,它的的重炮数量就超过全中国重炮数量总和。
当时中国全国最大口径的火炮为从德国购买的莱茵金属公司的150毫米重型野战榴弹炮。这批炮总数为44门。这44门重炮作为国军传家宝,所谓人在炮在,人不在炮也要在。这44门火炮从1937年淞沪会战一直用到1944年豫湘桂会战,直到1945年美式重炮开始通过印缅公路运输到中国,国军这才将所剩无几的德式重炮淘汰。
而第14师团配属的野战重炮兵第2旅团又是什么样呢?该旅团在七七事变爆发后1个月调到华北。
该重炮旅团辖野炮兵第24联队(装备36门120mm榴弹炮与12门75mm野炮、独立山炮兵第3联队(装备36门75mm山炮与12门75mm野炮)、野战重炮兵第5联队(装备24门150mm重榴弹炮)、野战重炮兵第6联队(装备24门150mm重榴弹炮)。
也就是说,整个重炮旅团装备24门75mm野炮,36门75mm山炮,36门120mm榴弹炮,48门150mm重榴弹炮。其他口径的火炮尚且不谈,光是此次14师团配属野战重炮兵第5,第6联队的150mm重榴弹炮就有48门,已经超过整个中国重炮数量。
这种鲜明的对比,足可以看到中日两军火力相差之悬殊程度,也可以得知为什么后来兰封战役想吃掉14师团这么费劲。
除了增强炮兵活力以外,由于该师团主要在鲁西和豫东的大平原上作战,该师团特别注重了提高部队的机动性。
14师团除了本师团配属的几十辆坦克装甲车以外,还额外配属了独立轻装甲车第1、第5中队,战车第2大队,这似的该师团坦克装甲车总数量高达300多辆。
另有师团配属几百辆卡车,一次可以运送上万士兵和大量辎重,机动性很好,非常适合在平原和低矮丘陵作战。
不要小瞧四个轮子和两条履带,其实机动性对于一支部队来说,只要在合适的地形下,往往比火力还重要。
朝鲜战争中,美军在第一二三次战役中大败,但部队仍然能够凭借机动力的优势突出志愿军包围,逃回后方去。当时美军机械化摩托化部队在白天依靠空军的优势飞速撤退,到了天一黑就以坦克和重武器围成一圈进行防御。完全靠步兵行军的志愿军战士拼了全力急行军,也往往到深夜才能勉强追上美军。疲惫不堪的志愿军只能不休息,立即进攻美军。但进攻美军重武器组成的防御圈,又谈何容易。而且往往进攻2,3个小时已经天就亮了,志愿军为了避免被美军轰炸就只能停止进攻。这样一来,志愿军伤亡直线上升,美军伤亡却很少。经过一段时间的消耗,志愿军的战斗力就必然大为下降了,最终在砥平里吃了个败仗。
最终前三次战役美军虽然大败,但大部分部队居然还是突围了出来,保存了有生力量。而第四,五次战役,美军开始利用机动性的优势挽回败局了,到后五次战役以后志愿军就已经完全不占优势了,这就是机动性的重要性。
土肥原贤二,这个家伙后来成为陆军大将,这个军衔可是不多的。他的运气很背,战后被定为甲级战犯,判处绞刑。然后他在执行绞刑顺序的抽签中,居然还抽中了第一个,也成为第一个被绞死的日本高级军官。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