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正面战场 > 长衡会战 > 内容正文

长衡会战:惨烈的衡阳保卫战
来源:   2015-12-09 09:33:06

  

  日军进攻长沙天心阁一带,发射毒气弹,中国守军伤亡惨重。图为天心阁城墙。湖南日报社新闻影像中心供图

  1944年初,日本为打通大陆交通线,挽救孤悬南洋的日军,纠集侵华日军主力,发动了“一号作战”,中方称为豫湘桂战役。衡阳是豫湘桂大会战的第二阶段,长衡会战的主战场。衡阳保卫战则是豫湘桂战役中最惨烈的一役。

  1944年6月,日军动用11万余人的兵力分三路南进,直扑军事要冲衡阳。中方第十军1.8万人在方先觉军长指挥下守卫衡阳。从6月21至8月8日,在装备不足、援军不至、粮弹不继的情况下,中国守城官兵仅凭粗陋野战工事,孤军奋战,抗击日军波浪式的冲锋围攻,以血肉之躯阻止敌军进攻。衡阳保卫战历时长达48昼夜,以守军弹尽援绝、伤亡殆尽而惨烈告终。

  衡阳保卫战阻挡了日军的凶猛进攻,成功粉碎了日军企图3天拿下衡阳城、7天打通西南大陆交通线的迷梦,牵制了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的兵力,为中方调整战略部署赢得了有利战机。此役,中方伤亡1.5万余人(其中阵亡7600多人),日军则伤亡多达6万之众(其中被歼19000多人)。日方在战役中的损失及其影响,直接导致了首相东条英机的下台。

  衡阳保卫战不但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以寡敌众的典型战例,被西方媒体誉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

  毛泽东同志在1944年8月12日《解放日报》发表的社论中指出:“坚守衡阳的守军是英勇的,衡阳人民付出了重大牺牲。”《大公报》以“感谢衡阳守军”、“衡阳战绩永存”为题连续发表社论,赞扬衡阳会战。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也因此授予古城衡阳“中国抗战纪念城”的称号,并建塔纪念。

  

  衡阳是当时粤汉、湘桂两条铁路的连接点,西南公路网的中心,水路四通八达,商贾云集,工商业发达,是仅次于重庆、昆明的国统区第三大城市。图为战前繁华的衡阳城。

  

  美国飞虎队员哈尼斯拍摄的1944前的衡阳市易赖街。

  

  指挥中国第10军坚守衡阳城的军长方先觉

  

  日军进入城内占领衡阳火车站。

  

  驻守衡阳机场的飞虎队员闻警后跑步登机。

  

  日军轰炸后的衡阳机场。

  

  1942年衡阳军民抢修衡阳机场跑道。

  

  中国军队撤离衡阳时,将地面设施先行炸毁,以免落入敌手。

  

  1944年8月4日,日军发动对衡阳城的第三次总攻,中国守军弹尽援绝,官兵伤亡殆尽。图为日军冲进衡阳城。

  

  第10军坚守衡阳47天,日军死伤人数在48000至70000余人之间,我军付出伤亡15000余人(其中阵亡7800余人)的代价。创下了以少战多,歼敌数倍,击毙日本高级军官300多人的辉煌战绩。图为第10军将士忠骸(张家山)。

  

  1944年日军远镜头拍摄在停兵山拍摄守军阵地。

  【地址】停兵山和高岭是预备第10师第30团防守的江西会馆和临江高地五桂岭的前哨警戒阵地,分别驻一个连和一个排的兵力。

  【历史】第10军主力部队预10师的守卫阵地,就是在衡阳城的正南和西南两个方向,是衡阳城外围的主要防守阵地,同时也是决定衡阳保卫胜负的关键所在。因此预10师主阵地前方的停兵山、高岭两个据点,更是衡阳保卫战首当其冲的两个据点。

  【讲述】“停兵山据点守军全部牺牲,无一生还!”民革衡阳市委秘书长范林唏嘘不已。衡阳保卫战第一轮攻守战斗就发生在衡阳城南的停兵山、高岭与张家山呈三足鼎立的交接区域。此役,日军被歼已达到数千人,68师团长佐久间重伤致残。

  6月26日入夜,日军主力第116师团、第68师团从西南及正南向衡阳发起了第一次总攻。一时间,全城陷入一片战火之中。日军在重武器的掩护之下,以密集的队形,向中国守军发起了狂涛般的攻击,停兵山战斗尤为激烈。

  停兵山是衡阳西南的门户。预备第10师30团第7连连长张田涛(原名张德山)奉命率领全连战士扼守停兵山。张田涛行伍出身,勇猛善战,平素嗜酒,号称猛张飞。

  在日军的进攻面前,张田涛沉着应战,命令战士利用掩体用集束手榴弹大量杀伤糜集而来的日军,一昼夜内连续打退日军两个中队的进攻。日军在阵地前留下二百多尸体,而未能越雷池一步。

  27日入夜,日军卷土重来,并且不顾国际公法,向张连长的阵地施放毒气,致使许多士兵中毒。中毒的士兵浑身发起水泡,有的大如银元,肿起半寸多高,有的则肿起绿色的小水泡,流出脓水。中毒的战士两腿还不能直立。

  由于日军不断投入兵力猛攻,张田涛虽率战士与日寇展开了多次激烈的肉搏,但阵地终被数倍于己的鬼子包围,危在旦夕,全连也仅剩4人。在与预备第10师葛先才的电话中,张田涛决意与日军同归于尽。

  葛先才授意,“如敌人攻势太强,可放弃阵地撤回来。”对此,张田涛拒绝了。 “一是可以报国,二是可以报答师长多年的栽培。”他说,“我们多杀掉一个敌人,就可以为衡阳城减少一分压力。”

  第二天拂晓,停兵山阵地已被日军占领,张田涛及全连士兵全部战死在自己的阵地上。“像张田涛连长这样的连级干部牺牲了数十人。”范林说,日军的第一次总攻连续进行了5天,虽然占领了一些外围阵地,但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历史记载,—一六、六十八两师团所属各步兵中队平均仅残存官兵20名。六十八师团长佐久间中将被我军炮火击成重伤。日寇遗尸如山,每隔一日便集体焚烧一次,熏风带来焦臭之气令人作呕。

  首次总攻失利的日军没有想到,对手的防御和斗志如此强。之前,一向是日军一个师团攻中国军队的四个军,从来没有像这次一样,两个师团围攻中国一个军,还攻不下来。

  如今,位于衡阳市蒸湘南路西侧的停兵山已被开发成房地产,昔日战火纷飞的阵地早已被一栋栋现代化小区高楼所替代。而对于停兵山这个地名,工地上正在忙碌的工人表示不知道。

  记者在附近打听,部分市民也对此不了解。凑巧的是,在这里土生土长的赵大姐告诉记者,这里就是停兵山,小时候经常去山上玩耍,“有战壕,差不多半个多人高。”

  “70年代,当地人在挖防空洞的时候,曾挖出过军用毯。”赵大姐回忆道,军用毯看上去完好,只是一碰就烂了。

  

  衡阳张家山阵地

  【地址】张家山是衡阳城西一座60多米高小山,是扼守衡阳城制高点。

  【历史】衡阳保卫战期间,中国军队与日军在此争夺极为惨烈,是日寇攻衡阳死亡最多阵地,张家山失守达十三次之多,双方有七千多士兵阵亡此地。

  【讲述】张家山南面被衡阳守军人工削去缓坡造成约6米高的断崖,使日军步兵和战车部队不能直接登上高地,只能爬梯子进攻。山顶上是机枪阵地,几挺机枪一组,组成交叉火力,无论日军从哪个方向攀援悬崖,都会置于机枪火力网中。

  84岁的抗战老兵卢庆贻说,当时战争异常残酷,伤亡惨重,用绞肉机形容这里一点都不过分。多日连续战斗,双方都无法收尸,天气炎热,奇臭无比,但攻守双方都得忍着恶臭继续鏖战。

  双方反复争夺达20多次,战斗最激烈的时候,预10师师长葛先才率预备队赶到,见敌人蜂拥而上,甩开膀子,亲自操起一挺机枪扫射,打退了日军进攻,在报纸上留下了《葛先才赤膊大战张家山》的美名。

  对张家山的反复争夺,一直持续了20余天,日军在这里损失了两个联队,其中133联队3000人,“生存者只有250人”。而在张家山阵地独立苦战的预10师三营,连、营长等相继阵亡,副营长继续指挥,死战不退……

  抗战胜利后,第十军预十师师长葛先才带领60多名士兵于1946年2月重回衡阳,在战场上收得第十军将士遗骸3000余具,在这里建了一座公墓。为纪念当年的鏖战,后人们已经将此山改称胜利山了。

  1958年衡阳修建气象台时,公墓所在地就变成了气象台。如今,墓葬和碑石皆已不存。然而,可以期待的是,在抗战纪念70周年之际,衡阳市已出台修复衡阳抗战纪念城张家山抗战遗址规划。

  南岳忠烈祠:青山有幸埋忠骨

  【地址】南岳忠烈祠位于湖南省南岳衡山香炉峰下方,是我国大陆唯一纪念抗日阵亡将士的大型烈士陵园。1938年筹建,1940年动工,1943年告竣,仿南京中山陵形式依山而建。

  【历史】忠烈祠整座祠宇坐北朝南,以中轴为线,按地形前低后高布局,依次为牌坊、七·七纪念碑、纪念堂、纪念亭和享堂。还包括十几座烈士墓园。忠烈祠当时占地234亩,国民政府先后投资了187万银元修建中间的陵墓。

  【讲述】中国这么大,为什么会把忠烈祠建在风景秀丽的南岳衡山,这是因为1938年以后,一直到1944年南岳沦陷,在长达六七年的时间里,中国军队一直是在岳阳新墙河与日寇对恃。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南岳设立大本营,蒋介石就是在这里指挥常德会战,并且四次军事会议都是在南岳召开。

  南岳衡山素有“五岳独秀”之誉,公路铁路水路交通非常便利,1938年11月下旬,蒋介石在这里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会上,许多将领提到阵亡官兵多“暴尸战场”,不能掩埋,言者伤心,听者敛容。蒋介石听后对此非常痛心,郑重安排了修公墓的事。

  由于此期间一直在与日军交战,加上勘察、征地、筹款等前期准备工作,一直到1940年9月10日,南岳忠烈祠第一期工程才正式破土动工。1943年7月7日,南岳忠烈祠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大典,主持者薛岳将军在忠烈神位前恭读祭文,郑重宣布“抗战以来,各忠烈将士,即日入祠,岁时奉祀”,第一批入祠的将领有张自忠、郝梦麟、佟麟阁、赵登禹等三十八名。

  

  【地址】南岳游干班旧址位于南岳集贤峰侧的白龙潭之上,系上世纪30年代修建的一所南岳圣经学校,占地总面积上万平方米。

  【历史】1939年初,“南岳游击干部培训班”在南岳衡山正式成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任命汤恩伯、叶剑英为正、副主任。不久,改由蒋介石兼任训练班主任,白崇禧、陈诚兼副主任,汤恩伯、叶剑英任正、副教育长。这是在抗日战争最危急关头时,国共两党联手培养3000多名抗日游击干部的一次尝试。

  【讲述】据史料记载,当时游干班训练每期三个月,课时安排上军事占55%,政治占45%。第一期学员1046人,编为八个队,其中第一、二、三队为各战区送来的军官,各队均不分部队职级与水平,混合编队。

  当时中共派驻游干班的工作人员,集中于第一教官室,每天晚上集体备课,试讲一遍第二天的课程,叶剑英亲自审查并带头编写教材。中共教官们以“苦干的作风,谦和的态度,简朴的生活”,在学员们当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国共合作创办的南岳游干班是国共实现敌后合作抗日的显著标志,在国共合作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南岳集贤峰下的白龙潭畔附近,杂草掩隐处有一栋青灰色的小楼房,看上去有些破败,鲜有导游向游客介绍这栋小楼房的故事。

  如今这里已成为广州军区驻南岳某部军事管理区的一部分,里面还有两栋当年游干班学习的小楼房,但外人很难一窥真迹了。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