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5月27日,日军出动36万余人向长沙进攻,发动第四次长沙会战。薛岳仍坚持套用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老战法,一成不变地在长沙外围同敌人决战。日军8个师团兵分三路向第九战区中国军队发起了进攻,对中国军队形成分割包围形势,这不仅大大出乎薛岳所料,还打乱了他将第九战区主力放在正面阻击日军的计划。第九战区难以进行有效抵抗,顾此失彼,节节败退,处于一片混乱之中。
6月14日,浏阳陷落,敌军从西南、东南向长沙合围过来,薛岳此时才不得不承认,“天炉战法”失灵了,由于自己盲目轻敌,已造成不可挽回的大错,第九战区败局已定。在这种情况下,薛岳决定离开长沙,撤到湘东的后方指挥部去,而留下战区参谋长赵自立收拾残局。
薛岳为什么要执意去湘东呢?这一行动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战局发展可看出。第一,薛岳将第九战区主力撤到湘东后,将九十九军、暂二军、四十四军、四军、三十军等5个军留在了粤汉线以东,缓解了该区域兵力不足的窘境,为日后保卫粤汉线(南段)和赣南保存了重要力量。第二,江西是抗日反攻的一个重要基地,也是国共争夺的焦点。将第九战区主力西调就等于将江西拱手让人,也就不会有后来的赣江追击战和击溃八路军南下支队的战果了。由此看来,第九战区司令部撤向湘东这一决策是有战略远见的。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