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中日历史 > 历史抗倭 > 内容正文

中国历史上的抗倭英雄
来源:新浪博客   2017-08-18 15:15:53

  倭寇侵犯中国东南沿海,自明朝开国以来就屡见不鲜,但是到了嘉靖时期,海患日益严峻。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抗倭英雄,他们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惊心动魄的抗倭故事。这些人,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这当中,最有名的,是戚继光,他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千古名句。当然,除了他,还有吴宗宪、徐渭、俞大猷等等,正是这些人智谋和胆略,他们统领军队的浴血厮杀,让猖獗一时的倭寇,最终被消灭在了我国东南沿海。

  明代抗倭民族英雄

  抗倭英雄——戚继光(1528年~1588年) 中国明代军事家,抗倭将领。字元敬,号南塘 ,晚诸。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1588年1月5日卒于登州。 嘉靖二十三年(1544)袭父职为登州卫指挥佥事。嘉靖三十四年调往浙江抗倭,任参将,镇守宁、绍、台(今临海)三府 。 他鉴于明军纪律松弛,素质不良,战斗力低下,至义乌招募农民和矿工4000余名,编组训练成戚家军,成为抗倭主力 。 嘉靖四十年,在台州、仙居、桃渚等处大胜倭寇,九战皆捷。次年奉调援闽,连破倭寇巢穴横屿、牛田、兴化,闽境倭寇主力被消灭殆尽。因功升署都督佥事。四十二年再援福建 ,破倭寇巢穴平海卫(今莆田东南),进官都督同知,升福建总兵。此后转战闽粤沿海各地,终于解除东南沿海倭患。隆庆二年(1568),明廷特召戚继光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练兵事,总兵官以下悉受节制。16年间他整饬防务,加强战备,修筑御敌台,设立武学,训练将士,编成一支车、骑、步三者皆备的精锐部队,使防御巩固,京师(今北京)安全。后被排挤,南调镇守广东。再后被诬陷夺职。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为兵家所重视。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抗倭名将

  俞大猷(1503年~1579年) 中国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字志辅,号虚江,福建晋江人.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 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字元敬,号南塘,又号孟渚。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原籍河南卫辉。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于闽、浙、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

  胡宗宪(1512年~1565年)字汝贞,号梅林,明代南直隶徽州府绩溪人(今安徽绩溪人)是明朝嘉靖时期的一位兵部尚书,也是一位驰聘抗倭名臣。

  抗倭名将——任环

  任环是山西长治人,进士出身,当过知县。其长相俊秀,但带兵作战极其勇猛。倭寇入侵时,他任苏州同知,后因抗倭有功任苏松兵备副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分区副司令员)。

  倭寇俗称日本海盗。14世纪,日本南北朝分裂,天皇失权,各地诸侯纷争,相互攻打。失败的南朝诸侯,收罗武士浪人,带着武器,从东南沿海流窜入浙江、福建、江苏一带富庶之地,并与内地海盗勾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史称“寇患”。戚继光、俞大猷、任环等率领军民,与倭寇展开激战。任环将军因其出生入死,奋不顾身,爱民如子,战功卓著成为一代抗倭名将。

  明代时,苏州阊门至枫桥“水陆孔道,商贾骈集,货物山积”,河内货船樯帆林立,岸边屋舍鳞次栉比,形成极为繁华的商市,因而成为倭寇的侵袭目标。在嘉靖三十三、三十四年中,倭寇三次奔袭苏州,其主要目标均在阊门至枫桥一带。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六月,倭寇进犯苏州,“举火焚枫桥六昼夜”,是时“烈风大作,烟焰蔽天,不辨咫尺,哭声遍城内外”。百姓纷纷逃向城中,城门却不开,不开城门的理由是防止倭寇间谍混入。当时的地方长官竟坐在城墙上“饮酒顾望,无异平日”时任苏松守备的任环,自正仪回到苏州,见状,感叹“奈何坐视之?纵有觇谍,我在,无患也”。于是传令开门,百姓数万人得以活命。现沧浪亭五百贤祠内有任环将军石刻像,称颂其“裹创击贼,开城纳民,怒涛沧海,雷霆不闻。”

  在当年的抗倭战斗中,明政府军常常是败多胜少,而任环将军组织训练的乡兵却异常勇猛。在遇到战况紧急时,任环将军常常将姓名书于身上,准备随时战死沙场,为国捐躯。其弟任之俊、任之秀、任之重随兄抗倭,英勇善战,时称“任氏三龙”。当时与任环将军一同抗倭的还有来自河南嵩山少林寺及杭州、山东的武僧。

  给倭寇以最为沉重的一次打击是王江泾决战,歼敌1900余人,弱水者无数,从此倭寇不敢贸然犯苏,苏州日趋平安。嘉靖三十六年,为防倭寇再次窜扰苏城,分别在枫桥、木椟、葑门建敌楼三处。

  嘉靖三十七年,因积劳成疾,任环将军不幸英年早逝,时年仅四十岁。嘉靖皇帝令地方官建祠,春秋两祭,以褒忠烈。现铁铃关展室内有皇帝谕祭碑文。

  抗倭民族英雄——孙镗

  孙镗(1521-1555),字金堂,莒洲(现山东省莒南县坪上镇)大铁牛庙村人,明代民族英雄,其英勇抗击倭寇的事迹,载于《明史·英烈传》、《莒洲志》、《松江府志》等史籍。

  上海市松江县志记载:孙镗(1523~1556年),明山东莒州铁牛庙村(今属山东省莒南县)人,曾任莒州州衙小吏。为人耿直,解职后,练习骑射,有四方之志,到江、浙一带经商。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侵扰东南,松江人民备受祸害,当局招募勇土,即去应募,并愿出资助饷。知府奇其志,荐与参政翁大立。试其武艺,矫绝超群,所带双刀,人不能举,当即收录。正值苏松兵备副使任环追击倭寇,被包围,遣使告急。即往援,大呼冲阵,从重围中救出任环,声名大著。乃使人回莒州,囊括家资,遍募前所结识乡里健儿,都来松江抗击倭寇。每战必捷,渐生轻敌之心。嘉靖三十五年春,一股倭寇结聚在松江府境西部,烧杀淫掠;又乘船渡泖湖,意欲袭攻府城。得知后,即与部下数人,乘马飞奔,突入敌后。鏖战竟日,箭尽弦绝,而后援不至,不得不撤退。回至石湖桥,半渡,寇船伏兵四起,镗落水,因不会游泳,即被倭寇用长矛刺进腹部而死。朝廷封赠为光禄丞,松民建祠以祀。

  据《明史·忠义传》记载,孙镗牺牲后,嘉靖皇帝册封其为光禄寺书丞、晋封光禄大夫(从一品),并录其一子为官。

  孙镗为卫国保民而捐躯,史家给予很高的评价:孙镗“商者而志于公,以趋人之急无吝,此其义与弦高之犒晋师,卜式输财助边同量。

  明朝抗倭名将胡宗宪

  胡宗宪(1512—1565年),汉族。字汝贞,号梅林,徽州绩溪(今属安徽)人,明朝抗倭名将。万历十七年(1589),因为严党失势而下狱并且最终自缢而死,但他忠义的形象依然深入民间,故御赐归葬故里天马山,谥号襄懋。

  抗倭名将傅应嘉

  年少有志气

  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南安一都锦塘(今霞美镇锦堂村)出了个赫赫有名的抗倭爱国将领傅应嘉,与俞大猷、戚继光齐名,故世称“俞龙戚虎傅蛟龙”。

  傅应嘉(1524-1567年),字德弼,号钟山,出生在穷苦的农民家庭,自幼聪明过人,7岁入私塾求学,勤奋攻读,尤其喜阅兵书。稍大,便拜村中武术馆的长辈学少林拳,立志练一身好功夫,长大报效国家。12岁那年,有个在福州当官的温大人在村子北面建府第。父亲被雇为小工挑水和泥浆,监工尤其苛刻,每日干十多个钟头,应嘉看在眼里,气在心里。有一天他送饭去,父亲停下吃饭,应嘉穿鞋踩泥,监工惊奇地问:“你怎么穿鞋踩泥?”应嘉答:“烂土里有刺呀!”监工听出弦外之音,觉得这孩子不可小视。父亲吃完饭继续干活,应嘉拨弄着一个搅拌糖水灰的石壶。监工故意挑逗道:“喜欢石壶吗?能扛回家就送给你!”“此话当真?”只见他挽起袖子,把一个两三百斤重的大石壶举起放在肩头,大步扛回家去。监工张口结舌,从此改变对傅父和雇工的态度,对应嘉更是刮目相看。至今,那个大石壶还保存在村里傅氏宗祠前。

  隔年,安溪县令乘轿上泉州府去,途经锦塘村,衙役见荔枝红熟,馋得肆意摘吃,还恭呈县令尝。应嘉上前阻止,指责衙役的不是。衙役恼羞成怒,想教训一下应嘉。只见应嘉弯下身子从路旁拔出一株粗大的马尾松,“叭”地一声推倒横在县太爷轿前,请他出来评理。县太爷见问题闹大了,只好下轿赔不是。应嘉这才放他走,县太爷临走时还冷冷地扔下一句话:“你千斤力不如我四两命,后会有期。”县令如此仗势压人,更加激发他努力进取,但这事也给他后来留下了祸端。

  夜袭巧用计

  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傅应嘉应赴,考中武举第二名,授把总武职。时倭寇猖獗,烧杀抢掠,闽粤沿海州县惨遭荼毒,应嘉授命带兵入粤,协同俞大猷、戚继光抗击倭寇。每战身先士卒,有勇有谋,所向披靡,屡立奇功。

  《南安县志》“人物志”曾记载一段生动的战例:有一天夜里,傅应嘉率兵偷袭敌营,行到阵前,军士见敌垒森严,众寡悬殊,畏缩不前。应嘉遂令驻扎营外,单骑闯入敌营,遇狡黠之寇辄击杀之,来回冲杀,如入无人之境。继而,他见敌垒置有大鼓,心生一计,便跳下马,持短剑戳开一面大鼓,将未戳破之鼓面翻上,人潜坐鼓中,击鼓雷动。倭寇不知官军来了多少,顿时慌乱起来,月黑之夜辨不清人影,敌人自相残杀,弃营惊遁。

  营外驻军知道敌情有变,奋起追杀,杀得倭寇片甲不留,缴获敌人兵器和大批物资,大获全胜。

  战况上闻,朝廷破格授升傅应嘉建宁行都司,统四卫,每卫5600兵,计统领22400兵。故世传傅应嘉“夜袭巧用计,鼓手升都司”。

  奉命平海盗

  傅应嘉与俞大猷、戚继光协同抗倭,转战江浙闽粤沿海各省,他前后历经七十余战,屡建奇功,嘉靖皇帝对他非常赞赏。在当时堪称一位年青有为、智勇双全的杰出将领。

  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广东海盗头目吴平,乘倭乱平定不久,又在海上兴风作浪,在饶平、惠州和潮州一带,大肆骚扰抢劫,闹得鸡犬不宁。当地官兵曾多次前往围剿,但吴平心狠手辣,诡计多端,皆失败而归。告急奏折上报朝廷,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嘉靖皇帝下旨命傅应嘉前往讨伐,并赐以剑印,敢不听命者斩。

  傅应嘉火速挥师南下,他先认真听取当地军民汇报敌情,亲临沿海观察地形,了解海潮的涨落情况,布置破贼方案,经过几个月的较量和激烈战斗,在饶平、潮州、惠州等处先后七次擒拿盗首吴平,粤东之寇相继平定。凯旋而归,嘉靖皇帝问:“吴平人多势众,长住海滨,熟悉水性,爱卿以何计破之?”应嘉随即奏道:“臣奉圣上神威,竭股肱之力与吴平舟师角胜负。每风漂浪涌,辄驾巨舰冲波出战,吴平七次被擒,臣仿效诸葛亮‘七擒七纵’的计策,终于平定了海盗之祸。”

  嘉靖皇帝听后,连加称赞:“傅贤卿计谋高深,胆识超群,在惊涛骇浪中如踏平地,彻底根除海盗祸患,真是名副其实的‘傅蛟龙’也!”并下旨封赏。

  傅应嘉平定海盗祸患,实在颇费一番苦心,为了征服吴平,又服其余众,使永无后患,七擒吴平,致使吴平感激涕零,表示拜服傅将军神威,不敢再反叛,乞求赦宥,应嘉示之以诚,予以释放。吴平果然守法,不再作乱。

  悲壮的一生

  倭寇和海盗相继平定,明朝又出现太平盛世。戚继光和俞大猷先后被奸臣诬谄。据说当年偷荔枝的安溪县令后来任兵部主事,对应嘉仿效诸葛亮七擒孟获之法收服吴平以为有隙可乘,遂进谗言,诬谄应嘉受吴平重贿,因而罢职受押。

  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吴平旧部曾一本,又在广东海上起兵为患。朝廷欲起用傅应嘉,并委派三学士到福建泉州府锦塘村搜其家,看有否受贿纵贼罪证。钦差见其宅低矮,生活清贫,家中无任何值钱之物。深为感动,上京复命。穆宗下诏复应嘉原职。诏书已到三日,应嘉尚未知闻,与子还在金门驻地关押,想到一生光明磊落,受不了奸臣的诬谄,愤懑难堪,郁郁寡欢,仰天长叹:“大丈夫不能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今日死于谗谄之手,天也!”忧愤自弃,年仅44岁。

  一代名将,英年早逝,死于奸臣小人谗谄之下,朝野闻讯皆扼腕痛惜。皇上念其忠心报国,劳苦功高,追封“昭勇将军”,赐横棺竖葬,并优恤遗属。同时下诏惩办兵部主事扣压诏书失职之罪。

  抗倭女英雄瓦氏夫人

  瓦氏夫人(1496—1555),明朝嘉靖年间抗倭女英雄。本姓岑,壮族。生于明弘治九年(1496),归顺直隶州(今广西靖西县)土官岑璋之女。她自幼聪慧好学,攻读诗书,习武练艺,善使剑,懂兵法,有谋略。她性情豪爽,好打抱不平,助人为乐。长大之后,嫁与田州(今广西田阳县)土官岑猛为妻,改姓为“瓦氏”。

  明嘉靖六年(1527),岑猛被指控叛乱,被讨伐,与其子岑邦彦战败而亡。其孙岑芝袭田州土官。因岑芝年幼,由瓦氏夫人代理知州事。她深明大义,在职期间,克己砺志,善理州政,招集流亡人口,发展农业生产,重视教育,安定社会秩序,各方面均有所成就,赢得了族人的爱戴和拥护。

  嘉靖二十九年(1550),岑芝被征调至海南岛镇压黎族群众,战死于海南,于是,瓦氏夫人又抚育岑芝之子岑大寿、岑大禄。掌管州内一切政务,政绩斐然。

  三十三年(1554),倭寇侵犹我国东南沿海,所到之处,焚毁房屋,抢劫商船,大肆掠夺,无恶不作,严重威胁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明朝委派兵部尚书张经为总督东南国务大臣。征调“?Z兵”(广西壮族土官兵)、“土兵”(湘西土家族土司兵)前往东南沿海抗倭。瓦氏夫人请命应征,被授予“女官参将总兵”,率田州、归顺州、南丹州、那地州、东兰州等州组建的军队6800余人,奔赴东南沿海剿倭。“誓不与贼俱生”,表现了她坚决抗倭到底,确保祖国边境安全的决心。她率?Z兵于三十四年(1855)三月十三日到前线金山卫,扼住倭寇的巢穴。她体察下情,关心兵士,且用兵有方,所率部队组织建制严密,标志明显,奖惩分明,部队内部团结一致,秋毫无犯。因此,?Z兵在战场上士气高昂,英勇善战,十出九胜,“天下莫强焉”,赢得了群众的大力支持。

  同年四月,倭寇出动3000余人突然侵犯金山卫,瓦氏夫人率队迎击,杀得倭寇四散逃命,瓦氏的勇猛,为敌人所畏服。四月二十日,倭寇4000多人进犯嘉兴,瓦氏首当其冲,一马当先,在士兵与其他友军的配合下,把倭寇包围在五江泾(今嘉兴县北州里)一带,一举歼灭倭寇3000余人。给倭寇以毁灭性打击,获得抗倭的首次大捷。

  六月,在陆泾坝战役中,又斩获倭首300余级,烧毁倭寇船只30余艘,倭寇闻风丧胆。?Z兵连连告捷,屡建奇功,大大鼓舞了人民的斗志。“花瓦家,能杀倭”的民谣在江浙沿海广为传颂。因瓦氏?Z兵“杀贼多”,论功封赏瓦氏夫人为“二品夫人”,群众赞誉她为“石柱将军”。

  是年七月,瓦氏夫人班师回田州。祭告家庙,厚恤随军士兵,以示关怀和慰问。不久,病逝于府署,追封为“淑人”,葬于州城东婆地(今田阳县田州乡那兰村)。墓碑至今尚在,上刻有“明赐淑人岑门瓦氏之墓”。

  《明史》中没有尹秉衡的传记,《神宗实录》里却提到他的名字。

  说到明代的抗倭斗争,人们对抗倭名将戚继光的事迹了解较多,

  500多年来他一直是深受人们欢迎与崇拜的民族英雄之一。但很少人知道,在戚继光抗倭的斗争中,齐河籍武将尹秉衡是与戚继光并肩战斗的亲密战友。他曾被倭寇围困在石砀山中,靠杀马吃马肉和喝马尿度过3天3夜。在与倭寇的数次交战中,尹将军身受创伤达50余处,连给他擦伤的戚继光将军都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

  习武少年

  尹秉衡 (1524—1592),字慎亭,人称“平倭骠骑将军” ,山东齐河县人。他自幼酷爱武术,不喜欢读书,经常对塾师讲: “男子坠地,自有一片气,何五车也?”意思是说:

  “男儿出生后,自己有自己的志向,非都要学富五车吗?”塾师当然很生气,多次找尹秉衡的母亲李氏告状。尹秉衡的父亲叫尹纶,以射策考中甲科,官致观察使。尹纶嫌儿子不用心读书,气得用皮鞭笞打。尹秉衡由于心中不服,夺过父亲的皮鞭掷于泥土之中,并号声震耳地哭叫:

  “父亲打大将军了,父亲不想享受封候之贵吗?”哭笑不得的尹纶听了,气得七窍生烟,发誓不再理他。当时乡人也多视其为狂童。嗣后,尹秉衡更加不遗余力,专注练武,后竟学有所成。据说他成年之后,锻炼得力大无比,能举千斤之鼎,折弓箭如折蓬蒿,精骑马射箭,百步穿杨,箭无虛发。有一次,

  20多名盗贼绑架邻居家的男主人,被尹秉纶只身打得头破血流,抱头鼠窜。那时的尹秉纶,已是威名远扬。为了练习纵马驰骋的速度与技巧,他骑马双手各拎一只盛满水的水桶,结果所乘的坐骑由于力不能支,曾匍匐倒地而死。尹纶亲眼目睹了这马死的一幕,对儿子的倔强性格和已取得的成绩暗地里喜欢。他开始亲自向儿子传授文韬武略等兵法,尹秉衡竟然能很快融会贯通,学而不厌。嘉靖三十三年(1554),朝廷面对北元蒙古势力的不断侵略和东南倭寇的频频侵扰,决定选拔天下武略奇才以扩充军力。年满

  30岁的尹秉衡,到北京参加了考试,名列第四,自此正式从戎并效力于大明王朝。

  血战铁裹门

  尹秉衡为朝廷效力的第一战役,即史上有名的铁裹门和鹁鸽峪大战。嘉靖三十四年

  (1555)八月,蒙古十万骑兵南犯阳和府。阳和处于边关最前线,这里是明代一处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是通往宣府、大同的交通要道,这里的铁裹门、水峪口、鹁鸽峪都是一些险关要隘,因蒙古骑兵曾多次攻打,通常需要委派勇将把守。当时的前线指挥为兵部侍郎、宣府总督翁万达。翁选派尹秉衡和张达统领左军500人驰援铁裹门。援军刚到,敌骑兵就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尹秉衡、张达率部严阵以待,据关御敌。等敌骑进入有效射程之后,尹秉衡一声令下,明军箭如雨下。敌骑兵纷纷中箭,翻身落马。尹秉衡手挽强弓,连连射杀。凡被他射中箭者的敌骑兵,无不落马毙命。敌军一波刚退,一波又来,其势犹如万马奔腾,攻杀如潮。尹秉衡又是一声令下,明军火炮齐发,吼声震天,蒙古骑兵被打的人仰马翻,狼狈不堪。经过一天的激战,战场上尸横遍野,血肉狼藉。蒙古骑兵死亡惨重,无计可施,天黑之后,趁着夜色掩护仓惶撤离。

  第二天,蒙古骑兵避开铁裹门,攻打鹁鸽峪。几个回合的激战下来,双方伤亡惨重。后由于明军指挥不力,众将不能协调作战,使得鹁鸽屿落入敌人手中。尹秉衡的同年好友王邦直不愿被俘,拔刀自刎。这时的尹秉衡,奉命率敢死队前去争夺鹁鸽峪。在与敌骑发生肉摶后,尹秉衡身中数创,宛若血人。他一面撕杀,一面寻找王邦直的遗体。找到王的尸体后,他裂衣裹尸,背伏还阵,时人对他刮目相看。由于尹秉衡等的奋力拼杀和明军大队援军已到,敌军不得不连夜遁去。铁裹门、鹁鸽峪血战,被誉为

  “勇奋中坚,威震北虏”。明朝称它是自永乐北伐以来,明军与蒙古骑兵打的最为惨烈的一仗。

  被困石砀山

  不久,明王朝三年一度的武举考试的日子到了。尹秉衡在父亲的催促下到顺天府参加武举乡试,成绩名列第二;参加会试,名列第六,成为众人羡慕的武进士。时任内阁首辅徐阶见而奇之,将他召入自己家中设宴款待。徐阶曾私下对人说:

  “尹秉衡天下奇才,若不是边关告急,我将借他一臂之力”。按照惯例,尹秉衡中武进士后应授济南卫镇抚。朝廷念他鉄裹门和鹁鸽屿战功未赏,直接授任苏州游击。闽浙沿海一带的倭寇频繁掳掠,都督府新任都督胡宗宪上疏借调尹秉衡率部击倭。尹秉衡奉旨加入了胡宗宪、戚继光指挥的抗倭行列。

  尹秉衡带领他的1500名苏州兵,沿毗陵、檇李、四明、天台南下,所到之处,见倭就杀,杀得倭寇东躲西藏。这时,已投靠倭寇的大商人陈东和麻叶设计挑战两头门,让倭寇佯败走进石砀山。当尹秉衡的队伍追进后,倭寇伏兵倏起,紧紧地围住了尹秉衡和他的部队。

  “ 盖攌而拘者三日,而食马饮溺,得以不死”。第四天的傍晚,尹秉衡带领剩下的几百号人马,提刀冲入号称万人的敌军阵营。倭军看到身材高大、满脸是血、浑身是污的尹秉衡,以为是关帝圣君现世,军自溃散,逃兵践伤无算。尹秉衡趁势而前,攻入徐海的倭军阵地,徐军兵士同样被关帝圣君的形象吓得四下逃散,尹秉衡的队伍得以成功突围。当时身为参将的戚继光,立即为尹秉衡摆酒压惊。当尹秉衡循发裸衣,露出身上所中的3矢、

  5枪和过去的累累伤痕时,感动和心痛的戚继光抚其背而哭。伤愈之后,尹秉衡又连续参加东南沿海的大小战役50多次,他一人在抗倭中斩杀敌首124颗,夺回被掠妇幼1835名。战后,尹秉衡升任五军三营参将,人称

  “平倭骠骑将军”。

  督修皇极门

  闽浙倭寇被铲平后,尹秉衡班师还朝升任五军三营参将,奉旨督修皇极门

  (今太和门)。皇极门竣工后,又奉旨督修仙禧宫

  (皇城西苑的永寿宫)门墙。这时的内阁首辅徐阶,经常是将其邀到家中,商议国事,并不断向兵部和皇上推荐。此时的嘉靖皇帝,因发生了

  “壬寅宫变”,便搬出了乾清宫,住进了皇城西苑的永寿宫。他虽然很少上朝理政,但不忘对朝臣的监督考察。他很快察知尹秉衡人品可靠,御士卒勤廉。一天,嘉靖皇帝看到尹秉衡顶着烈日严格督工,曾自言自语地说

  “伟哉!丈夫也。其貌与才行适合”,并出纻丝一表,裹内帑银100两奖给尹秉衡。尹秉衡领到赏银的第二天,赶到自己统领的演象所,将皇帝赏给自己的银两全部分给士兵,并说是皇上赏给他们的。士兵听后,整个大庭尽呼万岁。由是,尹秉衡在朝野上下的名声益噪。

  嘉靖三十七年 (1558)始,明王朝曾经对嘉靖三十六年

  (1557)紫禁城大火时被焚毁的前三殿、奉天门、文武楼、午门等全部予以重建。大批珍贵的木材取自古北口一带。但古北一带有一帮仗着蒙古势力而为非作歹的黑恶势力,他们抢官车劫民舍,无恶不作。朝廷遂派尹秉衡前去剿杀乱匪。尹秉衡到达古北后,斩杀为首闹事的主犯5人,局势迅速平静。班师回朝后,升任保定总兵。

  两任保定总兵

  保定之名,寓保卫大都

  (北京)、安定天下之意。保定为明王朝的京畿重地,保定总兵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尹秉衡出任保定总兵后,曾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首先对保定驻军进行清理整顿,拒绝空吃军粮的现象存在。二是加强军事训练,增强军队的战斗实力。三是在军队高层反腐倡廉。过去,此地有不在册的私卒1000名,平时不在军伍,只是每年上交一定数量的代役钱。代役钱的收入,过去一直是七成作为总兵府的小金库,三成作为总兵个人的私房钱。尹秉衡认为这是地方官对总兵进行贿赂的行为,如果收受这笔灰色收入,自己将无资格统帅部队。于是,他将代役钱尽数充作军用。过去这里的总兵还有一块养廉田,岁入几万金。尹秉衡上任总兵后,不是将养廉田的收入装入私囊,而是买进2700匹良马以充实保定的骑兵。

  尹秉衡的改革措施,对加强军队的战斗力无疑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触犯了某些既得利益者的神经。当时的保定守备不甘心受尹秉衡管辖,暗中散布流言并结党抗衡。尹秉衡叹道:

  “我南挡倭,北挡胡,不怵战事,而怵白面书生”。遂3次上疏辞官,于隆庆六年 (1572)归隐山东齐河老家,自号“岱下道民”。平时有2个童子为伴,喜欢与社会下层劳动人民交往。灾荒年,曾将弟兄几个积攒的粮食全部分给缺粮的百姓,又捐献靠近县城的土地百亩为学田。他天天研读《左氏春秋》,善于总结王朝更替和战争胜败的经验教训,与人交流,总是滔滔不绝。

  万历十八年

  (1590),南方边境又发倭寇骚扰警报,万历皇帝急召内阁首辅申时行商议对策。申时行考虑胡宗宪、戚继光等抗倭将领都已作古,能够与倭寇拼杀的只有尹秉衡大将军。于是,申时行向万历皇帝说:“当下惟有尹秉衡可以平倭”。于是,万历皇帝又重新起用他担任平倭练兵总兵。尹秉衡挑选河朔、江东健儿组成两军,他说:

  “北士若虎豹,南士若猿猱。侦探狡捷则南士,冲锋驰驱则北士,两军一心,倭有何语?”南北两军闻言振奋,誓言报国。后来,边境警戒解除,尹秉衡又改授保定总兵。万历二十年

  (1592),因疾致仕。未几,痈发于股,卒。弥留之际,曾多次抚摸自己受伤的骹骨;3次问起他所使用过的宝刀。

  临邑邢侗与尹秉衡是儿女亲家。邢侗的大女儿嫁给尹秉衡的儿子尹功懋。邢侗认为“骠骑北,胡烟灭;骠骑南,鲸波恬。尹秉衡有柱天负地之功”。但是他的事迹在文献中的记载却是少得可怜。因此,邢侗在

  《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镇守保定总兵官、齐河尹公墓志铭》中,对尹秉衡的事迹作了详细记载,是我们今天了解这位民族英雄的重要史料。

  1933年

  《齐河县志·艺文志》,收有尹秉衡的

  《前题和韵》诗:

  “无端寇盗敢为仇,父子捐生苦运筹。壮节已铭仙岭石,高名堪并渭阳楼。人间忠烈应长在,陇外风烟亦合愁。惆怅祠堂几春草,年年空忆故园秋。”这或许就是抗倭英雄的最后的人生感慨吧。

  清代抗倭民族英雄左宝贵

  左宝贵(1837年-1894年),字冠亭,山东费县人,出身贫苦,父母早亡,于清咸丰年间逃到楚州(今淮安市楚州区)投亲避祸,后投身行伍。他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历任守备、游击、副将,并加总兵衔,光绪元年开始统兵驻守奉天长达20年。在光绪20年(公元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为保卫平壤而壮烈殉国。清光绪23年,在费县和楚州两地,各建左宝贵衣冠冢和“左忠壮公祠”。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