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中日历史 > 甲午战争 > 甲午战争研究 > 内容正文

新中国成立以来甲午战争史研究概况及热点聚焦(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文史知识》(京)1994年11期 作者:海莹   2017-09-10 09:09:10

  1894年,日本发动了一场大规模侵略中国的战争,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它不仅是中国近代民族觉醒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而且对整个中国近代历史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这段历史,既有可以借鉴的某些经验,也有应该吸取的深刻教训。因此,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一领域一直是我国史学界的研究热门,也是中国近代战争史研究中最广泛、最深入的专题之一,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现将史学界对甲午战争史研究的概况及争论的焦点,分别综述如下。

  

  新中国成立以来,甲午战争史研究工作由起步走向高潮,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级,1950年到1965年。

  这个时期,甲午战争史研究刚刚处于起步阶级。1954年,适逢中日甲午战争爆发60周年,《历史教学》月刊社编印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本研究中日甲午战争史的论文专集——《中日甲午战争论集》。在此推动下,一批有关中日甲午战争的学术著作相继出版。其中以贾逸君的《甲午中日战争》和郑昌淦的《中日甲午战争》较有影响。另外,中国史学会主编的大型资料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七大册也随之出版,为研究者提供了方便。有的研究者还开展实地调查,搜集到大量有关中日甲午战争的口碑和文字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写成了专著。但是,这个时期的研究工作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首先,选题范围较窄,并带有相当程度的实用性。如对于中日甲午战争时期的列强争衡问题,一般的研究重点皆侧重于美国的侵华政策,而对英、俄两国在远东的对峙及其在中日战争中的一系列活动则极少涉及。其次,资料挖掘整理不够充分。研究者一般所接触的资料范围不够广泛,主要依靠清朝档案和其它国内资料进行研究,而对发动这场战争的日本一方的资料不够重视,给研究工作带来很大的局限性。再次,和其它史学领域相比,学术空气不够活跃,有关甲午战争的争鸣文章很少。如在1957年,有学者提出重新研究黄海海战和评论刘步蟾问题,由于当时的条件所限,未能引起应有的注意和讨论。尽管如此,这个时期的研究工作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后来甲午战争史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1977年到1984年。

  这一时期,党的“双百”方针得到认真的贯彻执行,甲午战争史研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其一,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共发表论文近百篇。在专著方面,有王芸生的《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二卷(甲午战争部分)、戚其章的《北洋舰队》、《中日甲午战争史论丛》和孙克复、关捷的《甲午中日海战史》、《甲午中日陆战史》等先后出版。其二,在资料挖掘、整理方面也有一定的突破。其三,史学界思想开始活跃,并对甲午战争史研究的某些传统观点提出了不同的结论。首先是从重新评价刘步蟾问题提出,在史学界引起了反响,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此后,对甲午战争时期的其他人物和事件也相继展开了讨论。以此为突破口,研究开始向深层次发展,并使许多问题有了新的突破。其四,扩大了研究范围。以前史学界对甲午战争时期的海战很少研究,而现在海战则成为甲午战争史研究的热门。其中对黄海海战研究得最多,已发表数十篇论文。与丰岛海战和威海保卫战有关的某些问题,如方伯谦的评价、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责任在谁等等都有研究。对陆战的研究虽不如海战突出,但也有专文讨论。此外,对甲午战争期间中日海军力量的对比、帝后党争及和战之争的性质、沙俄在甲午战争中充当了什么角色等等问题,都有人作专门探讨,并提出了新的见解。

  第三阶段,1985年到1994年。

  这一时期,是甲午战争史研究的鼎盛时期,研究者的思路更为开阔,更加深入,选题也趋于多样化,并触及许多过去尚未涉足的角落。如日、清统治集团围绕着这场战争进行的明争暗斗,西方列强对这次战争的插手,以及他们的态度随着战争的进行而逐渐发生的微妙变化等,都有深入的研究。在海战方面,对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的阵形变化、刘步蟾其人在海战中的表现,尤其是对于丁汝昌之死等问题都作了详细深入的研究。另外,对甲午战争中帝后党争的研究、北洋海军战役指挥问题的研究、中日《马关条约》形成问题的研究、日本在三国干涉还辽期间的策略的研究等,都是在原来的研究基础上更推进了一步。戚章其《甲午战争史》(人民出版社)、孙克复《甲午中日战争外交史》辽宁大学出版社)、戚其章《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史》(山东教育出版社)、《甲午战争国际关系史》(人民出版社)等专著,可作为这一阶段中日甲午战争史研究成果的主要代表。

  以上是对中日甲午战争史研究45年的一个简单概括,由此可以了解45年来中日甲午战争史研究发展的道路和概况。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