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中日历史 > 甲午战争 > 甲午战争研究 > 内容正文

新中国成立以来甲午战争史研究概况及热点聚焦(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文史知识》(京)1994年11期 作者:海莹   2017-09-10 09:14:08

  

  在中日甲午战争的研究中,对主要历史人物的评价虽尚存在若干意见分歧,但研究还是获得了重大的进展,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共识。略举数例如下:

  对刘步蟾的评价

  关于北洋海军右翼总兵、定远舰管带刘步蟾的评价问题的讨论,最为引人注意。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论著对刘步蟾的评价大都是否定的。从1977年起,有的学者提出了重新评价刘步蟾的问题。从此,学术界就如何正确评价刘步蟾问题,发表了不少文章,涉及到好多问题都是有争议的。争论的焦点主要是:一、刘步蟾在黄海海战中的表现如何?二、刘步蟾是否是“卑污的懦夫”,“贪生怕死的家伙”①?持否定意见的认为,刘步蟾在黄海海战中擅自下令改变阵形,是为了躲避炮火,违反军令,故意错发信号,改变议定阵形②。持肯定意见的则认为,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曾改变过阵形是事实,但这是经过议定,且由提督丁汝昌同意,决非刘步蟾本人所违令擅改,他只是命令的执行者罢了③。持否定意见的认为,刘步蟾是“卑污的懦夫”,“贪生怕死的家伙”。持肯定意见的则认为刘步蟾“绝非畏葸怕死之徒,而是奋勇杀敌的爱国将领”④。他不仅“英勇善战,而且还“立下了卓越战功”⑤。经过多年的讨论研究,并有大量的事实证明,刘步蟾在海战中英勇战斗,战功卓越,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爱国将领。对此,基本上取得了共识。

  对丁汝昌的评价

  新中国成立以后,有关论著对丁汝昌基本上是持肯定的态度。到80年代初,才有研究者提出不同意见。一种观点认为,丁汝昌是一个有民族气节的爱国将领。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丁汝昌不是爱国将领。其主要理由有四:一、丁汝昌在黄海海战中的布阵犯了“致命的错误”⑥。二、丁汝昌在旅顺危急时“擅自撤离”⑦。三、威海之役中丁汝昌率舰株守威海,成为“海战史上典型的蠢举”⑧。四、丁汝昌最后是在投降后自杀⑨。这四条理由能否成立呢?持肯定观点的认为,首先要看海战的实践,其次要重视海战参加者自已的总结。战后,旗舰定远的枪炮二副沈寿堃指出:“大东沟之役,初见阵时,敌以鱼贯来,我以雁行御之是也。嗣敌左右包抄,我未尝开队分击,致遭其所困。”⑩既肯定其迎战阵式,又指出其未能适时分队的缺陷。说丁汝昌布横阵是犯了“致命的错误”,是没有说服力的。论者所说丁汝昌“擅自撤离旅顺”,实属误会。事实上,丁汝昌鉴于舰队在旅顺口内处境不利,又得到李鸿章的指示(11),才率舰从旅顺撤至威海的。指责丁汝昌株守威海港,实行“消极防御”,也是欠妥的。丁汝昌反对冒险出击,也反对株守港内。北洋舰队最后覆没的最直接原因,并不是作战方针有误,而是威海陆路防守不力(12)。至于说丁汝昌最后是在降敌后自杀,是所据材料有误。根据《丁氏族谱》等确凿记载,与敌议降是在丁汝昌死后,与他全然无关(13)。估计这个讨论还会继续下去。

  对李鸿章的评价

  史学界一向认为,李鸿章对甲午海战的失败应负主要责任。对他的主要指责是“避战保船”(14)。近几年,有些研究者开始对此提出异议。一种意见是,李鸿章并没有下令“避战保船”。另一种意见则认为“避战保船”是对“保船制敌”的误解,而“保船制敌”方针“却是合理的”,是“根据敌我双方军事实力比较后作出的审慎明智的战役决策”(15)。有的学者则认为:李鸿章确实提出了“保船制敌”的作战方针,但主要问题在于“保船制敌”方针的实质。不能否认,它是一种单纯的守势战略。战争爆发后,中日两国海军的主力决战是在所难免的,只是时间早晚而已。对北洋舰队来说,在稍处劣势的情况下,正确的决策是采取积极防御与伺机进攻并重的方针。然而到了甲午战争爆发前夕,虽然战云密布,衅端已启,他还是倾向于守势,甚至盲目相信,“海军力量,以之攻人则不足,以之自守尚有余”。因此制订了“保船制敌”之策(16)。所谓“保船制敌”,其核心仍在“保船”。“制敌”云云,则毫无具体措施可言。所以,丁汝昌率舰出海前,他总是特别告诫:“须相机进退,能保全坚船为妥,仍盼速回。”(17)由于李鸿章从战争一开始便采取了单纯守势战略,以致错过了几次有利的战机,从而铸成了永难挽回的大错。黄海海战后,李鸿章并未吸取教训,反而建议朝廷取用“严防渤海以固京畿之藩篱,力保沈阳以固东省之根本”(18)的全面守势战略,不仅海军守势的道路继续下去,连陆军也改攻势为守势了。单纯的守势战略,其实质是消极的防御战略。把它说成是“审慎明智的战役决策”,显然是欠妥的。因此,对李鸿章的海军战略要进行具体地分析,全面的肯定或否定都是不足取的。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