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中日历史 > 二战历史 > 内容正文

二战中的战略欺骗艺术
来源:《文史天地》    2024-09-03 14:31:57

  “兵者,诡道也。”兵圣孙武告诫我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军事谋略就是欺骗的艺术。纵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若干次战略性战役,无论是德军的“巴巴罗萨计划”、日军的偷袭珍珠港,还是苏军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远东战役、美英盟军的西西里岛登陆、诺曼底登陆等重大战役,欺骗谋略的影子可谓无所不在。在欺骗的协助下,一个个漂亮的袭击战得取得出敌不意的成功,而实施欺骗的一方,往往因此受益匪浅,能以极小的代价赢得辉煌的胜利。这些谋略在现代局部战争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里,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二战中的战略欺骗谋略。

  目视欺骗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大量以模拟器材伪装成军事目标来欺骗敌人,使其得到错误的情报,造成敌人决策判断的失误,是最常用的欺骗手段。模拟,主要是设置逼真的假目标来欺骗敌军的空中侦察,如设置假飞机、假坦克等,甚至还有假机场、假公路、假城市等。

  为对付敌人的空袭,交战各方都进行了大量的目视欺骗。德国出色地对柏林城作了巧妙的模拟伪装,造出了几英里长的假街道、工厂和地铁,并辅之以灯光,配备有高射炮,其逼真度使来袭英军轰炸机屡屡上当。德国人还建造有其他一些假城市,如罗马尼亚的石油中心普罗耶会什蒂,仿造了大型炼油厂,假的油罐在被炸时会浓烟滚滚,以欺骗英军的夜间轰炸。

  英军防空袭的高招是有将军事设施都伪装成汽油加油站,将一些军事工厂厂区漆成公寓楼群的样子,将机库漆成住房等。英军为对付隐藏在同盟国中的间谍的目视侦察,曾在实施“霸王”计划前,实施了著名的“铜头蛇”行动,让陆军中为米•依•里克富顿•詹姆斯扮演蒙哥马利元帅。

  目视欺骗运用得最为成功的当首推苏军。苏军在在莫斯科保卫战中,西方面军和第20集团军为将敌活力从要进攻的方向上引开,他们在相反的方向上集结了大量的假坦克和假火炮等,同时还用喇叭播放坦克马达的声音。据战史资料记载,仅西方面军设置的假目标就吸引了德军飞机1083架次的轰炸。

  舆论欺骗

  现代社会,无论从影响民心士气,或是从影响情报的获取上,舆论的力量都是无法估量的。因此二战时期的不少国家都注意借助舆论实施间接的对敌欺骗。舆论欺骗可以通过以下媒介进行;(1)无线电广播;(2)谣言;(3)报纸;(4)所谓的“内部秘密”等。

  纳粹德国就擅长此道,德军最高统帅部的宣传处与外国谍报组一起共同负责计划并指导对德国公众的舆论欺骗,由此间接实现对同盟国方面的战略欺骗。德国人无线电广播中的舆论欺骗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力,他们利用士兵点歌的机会,展示出军队集结地带所在的假象,以蒙蔽敌方情报人员。当德军75个师源源不断调往东线为发起“巴巴罗萨”作战集结兵力时,他们散布消息说,这次集结是为了一次大规模欺骗性演习,旨在遏制苏联,保证英国的“海狮计划”顺利进行。1941年6月20日,德军的侵苏战争已如弦上之箭时,为加强对苏欺骗效果,德国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亲自为纳粹党报撰写了一篇题为《克里特岛就是榜样》的文章,欺骗社会舆论表示入侵英国已指日可待,然后,德军统帅部又煞有介事地下令在大街小巷没收这份报纸,以增加欺骗的可信性,从而达到声东击西的目的,成功地麻痹了苏联军事领导人的神经,使6月22日的入侵苏联的行动成为杰出的闪击战范例。

图片

△ 闪击苏联的德军在行进途中

  兵力欺骗

  兵力欺骗是将虚假的兵力编成、集结地域、配置等情况示敌,以保证己方真实的兵力情况不为敌人所知。

  美英盟军为配合诺曼底登陆作战进行的“保镖计划”,综合运用了多项战略欺骗。其中的“坚忍计划”主要内容即对德军进行兵力欺骗,旨在分散和转移其对诺曼底方向的盟军兵力配置的注意力,使其在各个战区按兵不动,远离盟军真实的登陆场。“坚忍行动”向德军展示了并不存在的美国第1集团军群,使其相信该部队将在加莱海峡发起大规模的登陆进攻作战。这是盟军所有实施过的战略欺骗中规模最大、最煞费苦心、最至关重要、也最为成功的一次行动,通过部署假登陆艇、假飞机、假伞兵部队、假无线电网,伴随着欺骗性照明和无线电通信欺骗,设置音响器材,并搬来令敌人胆寒的虎将巴顿将军。德军信以为真,将大批驻防诺曼底的部队抽调到了加莱地区,盟军因此得以避实击虚,顺利实施了规模空前的诺曼底登陆。

  苏军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前夕,专门为“天王星计划”制定了一份伪装计划,其核心是对德军实施兵力欺骗,隐蔽参战部队的兵力编成情况。苏军统帅部为掩护该战役的发起,特意还制定了“火星”战役计划,其参战兵力是西方面军和加里宁方面军。“火星”战役虽然遭受了重大挫折,但吸引了大批的敌军,使德军无法分辨出真正的主攻方向,为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图片

△ 诺曼底登陆行动中的盟军士兵

  情报欺骗

  《孙子兵法•用间》指出,一定要找出暗藏的敌方间谍,然后,经收买改造之后,使其为我所用,及对敌实行反间计,进行情报欺骗。二战期间,盟军方面曾多次通过控制的双重间谍向德意直接输入假情报,使其做出错误的决策。据战后史料分析表明,盟军利用双重间谍进行的情报欺骗的效果远远大于任何一种欺骗形式。双重间谍可以毫不含糊、具体准确地传递情报,集准确、可靠和快速等优点于一身,并且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假情报能否不受阻碍地到达敌方情报机构手中,从而便于己方指挥员根据欺骗效果制定战略计划。

  各种欺骗虽各有优点,但不如使用双重间谍更为稳妥。

  据战后缴获的德军文件表明,由于德军的航空侦察、无线电截收和其他情报来源工作效率低下,德军总参谋部几乎全部依赖于德国间谍局的报告,而他们的报告则又全部是由英国控制的德国间谍写的,其中三名最重要的双重间谍什加博、布鲁斯和特里西克尔,正是由于他们的帮助,盟军才得以顺利完成了历时较久、规模较大的“坚忍”计划。

  通信欺骗

  二战中,交战各国还注重通过电话、无线电等通信渠道,有选择地向敌人泄露一些“秘密”,或打入对方通信网络,指挥其部队进行有利于自己的行动。如“霸王”计划实施期间,盟军组建并不存在的美军第1集团军,很大程度上正是通过通信“泄密”,将部队的存在展示给德军;而当时,苏军为配合美英的登录行动,也常常在通信上“走漏”消息,各级指挥员使用电话下达命令,以便于敌方潜伏的间谍获取情报;在科拉湾集结部队、船只、装备,并故意增加通信量,造成准备进攻萨莫的假象。

  英国科学家曾研究出用无相电通信欺骗德军来袭飞机的方法,他们模仿德军的电波波速,诱使其飞行员把炸弹投在错误的地点,甚至使有的飞行员返航时跟英国人发出的波束飞行,最后因汽油耗尽而坠入大海。德军也曾在地中海地区运用通信欺骗使得美军飞行员大上其当,错误地将炸弹投在了己方舰队的头上,而舰队则不明究竟,稀里糊涂地打下了自己的飞机。

  佯动欺骗

  通过大规模的佯动来掩盖己方真实的作战企图,这也是二战期间十分常见的一种欺骗方式。典型的事例如,德军因“海狮”计划老是无法实行,逐将其改作他用,作为掩盖其对苏战争准备的战略性佯动。苏军为实施四大格林保卫战的“天王星”计划而进行的“火星”计划,是一次大型的佯动,起到了声东击西的作用,但与通常意义的欺骗手法有着明显的不同,它不是诱使敌人相信某个虚构的如集团军之类的存在,而是向敌人展示了一副完全真实的画面,即进攻莫斯科以西100英里出的尔热夫突出部,“火星”战役部队的炮兵相当于斯大林格防区的百分之六,坦克数量则是两倍。由苏军最高统帅部指挥的这一行动,扰乱了德军视线,德军东方情报处断言苏军在即将发起的进攻中,主攻方向将指向德军中央集团军,以解莫斯科之围,而不是指向B集团军,如果要进攻后者的话,也将会是局部的,时间也将向后推迟。苏军虽然付出很大代价,但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图片

△ 莫斯科保卫战中的苏军士兵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