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移居印尼有1000多年的历史。坤甸是印尼西加里曼丹省首府、赤道名城,也是华侨的重要聚居地,华侨人口约占该地总人口的1/3。他们同当地的马来族、爪哇族等和谐相处,胼手胝足,艰苦奋斗,将坤甸建设成美丽富饶的经济中心、重要港口和旅游胜地。
二战爆发前,印尼为荷兰殖民地。1942年3月至1945年8月,日本占领印尼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印尼各族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日军在坤甸所进行的大屠杀,更是反人类暴行的“杰作”。
1941年12月9日上午,日军9架飞机分3组飞抵坤甸市区,在没有遇到任何防空火力的情况下,投下大量炸弹和燃烧弹,并反复低空轮番扫射,市区顿时成为一片火海。市民毫无准备,惊慌失措,四处逃串。尸体遍地,血流成河,负伤的人断臂残腿,哀声震天,宛如人间地狱,惨不忍睹!据不完全统计,日机1个多小时的狂轰滥炸,造成2000余人死亡。
1942年元月29日,大批日军侵入印尼西加里曼丹,当地荷兰守军早已跑得不剩一兵一卒。此后,日军先后在坤甸实施了3次大逮捕。
第一次在1943年2月13日夜晚,驻坤甸的日军当局,以观赏文艺节目为由,邀请荷兰殖民政府滞留官员、土著苏丹、华人侨领、社团主管、商贾老板、社会名流等,到皇后戏院集中。待“嘉宾”到齐之后,提前埋伏在四周的日军士兵端着刀枪一涌而出,将他们全部抓捕,押上卡车拉走了。此次被捕者有500余人。坤甸顿时陷入白色恐怖之中,谣言四起,人心惶惶。有些人还天真地以为日军对被捕者“甄别”或“敲诈勒索”,哪知被捕者再也杳无音讯。
第二次在1943年9月12日,抓捕对象主要为中小企业主、普通老百姓。据统计,蒙难者有1000余人。
第三次在1944年1月23日,日军对抓捕对象已经没有特定标准,而是随心所欲,丧心病狂,任何人都可能被抓走。所有平民百姓都坐卧不安胆战心惊。此次被捕人数超过前两次,遇害者有1500余人。
△资料图片
为了混淆视听欺骗舆论,日军当局曾于1944年7月1日在《婆罗洲新闻》上发布消息,称破获了一个准备成立“西婆罗洲共和国”的抗日组织,附有有关文件及枪支弹药的照片,并公布要处决12名反日首领(其中有华人企业家、市政府的华人秘书)。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荒唐而拙劣的编造杜撰,旨在掩盖和粉饰自己的滔天暴行。
战后,日方坚持军国主义立场,将“坤甸大屠杀”淡化为“坤甸事件”,称只是“过火行动” “战时对敌对行为的预防措施”,只承认有2130人被杀。实际上,这只是被日本军方判处死刑的人数。而日军在几次大逮捕中,多数被捕人员并未经过审讯、判决,即被随意杀害(毒殴、刀劈、枪杀、活埋等);被关入牢房者,也是受尽虐待,一批又一批,几乎全是一去不复返。据当时统计,西加里曼丹遭日军杀害的华侨和印尼人达21037人。 实际上,上述统计显然过于保守。据《坤甸邮报》2006年6月27日报道,日本海军在1944年6月28日在当地实施大屠杀,就有多达6万人遇难。死者集中掩埋在坤甸Mandor区Kopyan乡的9个大坑里。最小的坑长15米,宽6米,最大的坑长40米,宽6米。战争结束后,遇难者亲属到万人坑寻找亲人遗骸,挖开一看,密密麻麻的尸骨重叠交织在一起,没有一具完整遗骸,根本分不清死者身份,惨不忍睹!
定居在太原的印尼坤甸归国华侨林永俊曾亲眼目睹当年日军用军刀砍杀华侨。血淋淋的场面让他一辈子难忘。他的外祖父因为经营的企业“吴长记”参加筹赈支援祖国抗战,上了日军的黑名单,为救家人只身慷慨赴难。伯父林炳全还有姑父和姨父为祖国抗日捐过款,也被日军逮捕杀害。林永俊的家族,当年被日军残杀的达17人。
西加里曼丹政府于1977年在东方律建立“1942―1945年日本殖民统治下战争牺牲者的墓碑”;之后又在这里建立了“万人坑纪念园”。从2008年起,西加里曼丹当局宣布每年6月28日为“西加里曼丹的哀殇日”。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