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中日历史 > 二战历史 > 内容正文

千岛群岛战役
来源:抗日战争图书馆   2018-10-24 15:52:04

     千岛群岛战役发生在1945年8月18日,苏军开始攻击千岛群岛。日本在该群岛驻军多达8万,并修建有9座机场(可容纳600架飞机),其中6座都在群岛最北端防御最为坚固的占守、幌筵两岛上;这两岛还建有两个设施完善的海军基地——片岗和柏原。但由于此时日本的海空力量已消耗殆尽,部署在千岛方向的海空军仅配备数艘小艇和8架飞机。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距堪察加半岛最近的岛屿——占守岛。

 

  背景

  所谓“北方四岛”是日本的说法,俄罗斯称之为南千岛群岛,指的是千岛群岛南部的择捉、色丹、齿舞、国后四岛。二战后期,作为苏联出兵打击日本的回报,苏、美、英三国在《雅尔塔协定》中规定:“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此后,苏联(包括今俄罗斯)一直实际控制着上述领土。但日本认为,它从没有放弃收回“北方四岛”的要求。

  南千岛群岛(俄方称“南千岛群岛”,日本方面称“北方四岛”)按日本方面的说法,是指择捉、色丹、齿舞、国后四岛,自古有日本人在此居住生活。在18世纪时,千岛群岛南北两部分属日本和俄罗斯。19世纪,沙俄占领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千岛群岛和萨哈林岛(库页岛)。1905年因日俄战争失败,沙俄被迫通过《朴茨茅斯条约》向日本转让了千岛群岛和南萨哈林岛的控制权。

  日本在那里立足后,不仅封闭了俄罗斯通往太平洋的出口,而且封闭了通往堪察加和楚科奇半岛各港口的海上通道,成了进攻滨海地区和远东的基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队加强了千岛群岛的防务,集结了8万大军,修筑了9处机场,能容纳近600架飞机,其中占守岛的日本军队多达2.3万人,还得到第11战车联队的支援。

  1945年2月,日本战败前,苏美英关于战后日本问题的《雅尔塔协定》规定,整个千岛群岛,包括择捉、国后、色丹和齿舞群岛,都划归苏联。

  为了执行《雅尔塔协定》,苏联决定用武力收回被日本军队占领的千岛群岛,展开了着名的“守门之战”。

 

  过程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发起远东战役。千岛群岛战役是远东战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占守岛是苏联红军向南进攻的跳板,也是日本军队设防的重点,由地道和交通壕相连接的钢筋混凝土和土木质火炮机枪工事遍布全岛,日本守军约8000人,配备64辆坦克。

  18日2时35分,苏联红军岸炮从12公里外的堪察加半岛轰击占守,以“基洛夫”号巡洋舰为首的苏联红军驱逐舰队掩护登陆部队上岸。4时30分,苏联红军先遣支队在片港海军基地附近狭窄地段抢滩,但由于缺乏重武器,未能向纵深进展。清晨,苏联红军主力分两个梯队登陆时,遭日军的猛烈轰击,多艘登陆舰艇被炮火击沉击伤,一度相当被动。

  随后,战斗重心向岛内转移,双方反复争夺两个高地。苏联红军以反坦克枪、冲锋枪、机枪和集束手榴弹混合火力,击退了日本军队坦克的多次反扑,海军中士维尔科夫用身体堵住了日本军队主要火力点的射击孔。到傍晚20时,苏联红军最终控制了两制高点。19日,得知裕仁天皇投降诏书的日本军队一面主动提出停战,一面仍积极备战。苏联红军继续向纵深进展,但很快陷入更加艰苦的攻坚战。幸亏此时驻千岛日本军队接到了无条件投降的命令,至23日午后,占守岛守军全部投降。

  苏联红军立即向南进攻,此后的一系列登陆基本未遭抵抗,进行得非常顺利。至1945年8月31日22时,苏联红军结束千岛群岛北部的战斗,同时开始进驻南千岛。1945年8月28日凌晨,苏联红军在择捉岛登陆,1.35万日本守军不战而降。1945年色丹,苏联红军远东总司令部宣布“千岛登陆作战”完毕。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直到5日,苏联红军才结束了占领齿舞的最后行动。

 

  结果

  在历时半个多月的战役中,日本军队伤亡1018人,被俘6万多人。苏联红军伤亡1567人。双方的伤亡几乎都集中在占守岛争夺战中。此后,苏联和俄罗斯一直实际控制着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整个千岛群岛,大大改善了其在北太平洋地区的战略环境。日方多次要求归还“北方四岛”,均未成功。

  占守岛的战役(1945年8月18日~21日)、千岛列岛北端的占守岛苏军和日本军间的战斗。接受雅尔塔宣言,太平洋战争停战之后的8月18日,苏联军队登陆占守岛。21日的战斗结束,23日,日军投降。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