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如梅1919年出身于文昌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当地有名的侓师,她是家中唯一的女儿,家庭的熏陶,使她从小热爱读书,思维敏捷,父母原本盼望她学有所成,继承父业,但万万没想到女儿却要求参加抗日革命活动。1939年3月,日军侵琼后,纷乱的战火烧遍了整个海南岛,到处民不聊生,这时海南岛的抗日救亡运动已由城镇转向农村。许如梅最终她说服父母,参加了琼崖独立队随军服务团,当了团长祝菊芬的得力助手。不久,被推选为服务团的副团长,挑起了向战士和群众宣传抗日救国道理的重担。她丰富的学识,犀利的文笔,出众的口才,博得了大家的尊敬和爱戴,成为服务团的风云人物。
许如梅的丈夫符哥洛原来是位红军干部,后来不幸被捕,1938年才出狱返回部队,后来担任抗日部队的支队政委。1940年,许如梅被组织派到琼崖特委妇委会工作。本来她是有条件和丈夫在一起工作的,可是为了工作,他们却一直过着牛郎织女式的生活,甚至忍痛割爱地把女儿送给澄迈县的一位老乡哺养,直到牺牲都未再见到女儿。
1943年下半年,琼崖抗日战争转入了最艰难的时期,日军的疯狂“扫荡”,迫使琼崖独立总队主力挺出外线作战,只留下县大队部分武装力量牵制敌人,斗争极端艰苦。时任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一医务所政治指导员、第二支队民运股股长许如梅此时正带领一批伤病员日夜周璇于文昌县龙马、昌洒等几个乡的山村之间,担子很重,除了要解决伤病员的医药、口粮外,还要保护他们的安全,躲避敌人的跟踪、包围和袭击,死神随时都会降临到头上来。但许如梅凭着机智勇敢,一次又一次地带领队伍脱离险境。
1943年10月初,因工作需要,许如梅奉命到琼崖南部工作,途经定安县雷鸣乡梅种村时,与时任县委常委兼组织部长周春雷暂时汇合。其时,周春雷带领县府驳壳班20多人,从内洞山出发到雷鸣乡指导工作兼购人参、牛黄、麝香、熊胆等药材,准备带回内洞山为特委副书记林李明治病,住在梅种村。他们俩是老战友,久别重逢,格外高兴。周春雷决定,下午买好药材,明天清早一起回内洞山后再顺道送她前往琼南去。
不幸的事情就在当天晚上发生了。由于梅种村伪保长王瑞杰的告密,驻扎在雷鸣据点的日伪军100多人由王带路,于傍晚偷偷摸进梅种村,他们布置10余人守于村前,重兵埋伏在村后。周春雷当晚派出驳壳班执行其他任务去了,家里只剩许如梅、周春雷、交通员梁安利和雷鸣乡乡长王琼民4人。半夜时分,伏于村前的日伪军“呯!呯!呯!”一连串枪声把她们从梦中惊醒。许如梅她们赶紧往村后边打边撤。撤到村后的坡田坎时,他们遭到埋伏在那里的敌人机枪手猛烈扫射,周春雷当场中弹牺牲,梁安利被活抓,许如梅中弹潜回村里,唯独王琼民脱险。许如梅肩部负伤,敌人跟着地上的血迹追踪,在村里的一间小草房里,许如梅不幸落敌魔掌。敌人把她绑在一棵大树上,严刑拷打,逼她供出我党组织。她毫不畏惧,斩钉截铁地说:“不知道,要杀就杀!” 气急败坏的敌人将她的衣服剥光,放纵军犬在她身上狂咬乱撕。许如梅始终坚贞不屈,敌人一无所获。卑鄙的敌人继而用木棍捅入她的下体,鲜血直流,不省人事。最后,惨遭杀害。敌人砍下许如梅的头颅,与周春雷同志的头一起挂于村头示众。牺牲时的许如梅年仅24岁。
现在定安县定城至中瑞公路13公里处东侧,雷鸣镇梅种村入口约1000米的坡地上,许如梅烈士墓就座落于此。
时光荏苒,往事如过眼云烟,然而,许如梅坚强的革命女性形象,依然活在人们心中。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