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彬生于1911年。1930年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秋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8年7月任八路军津南自卫军政治委员。1940年2月在与日军激战中牺牲,时年29岁。
陈文彬,1911年6月出生于湖南省茶陵县腰陂乡布庄村陈家湾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曾读过私塾,后因家贫而辍学,与父亲一道种田,闲时跟随叔父习武。后随同叔父参加革命。
1930年春,陈文彬先后任茶陵县第三区苏维埃政府少先队队长、少共区委组织部长,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秋,调至茶陵县少年先锋队队部工作,并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不久,任茶陵县苏维埃政府独立营文书。后因工作出色,调湘赣红军独立师、湘赣军区红军学校担任文书。陈文彬工作刻苦认真,在战斗中表现英勇,多次立功受奖。
1934年秋,陈文彬调任红六军团政治部组织干事。曾随部参加攻占酉阳、永顺县城和龙家寨等战斗。还曾被派往永顺、桑植、大庸、龙山、保靖、慈利等地,开展发动群众,清剿土匪,扩编红军等工作。1935年1月,任红六军团十七师五十团政委。4月,率全团参加伏击敌五十八师主力的战斗和忠堡战斗,均大获全胜。1936年4月,随部参加长征的途中,出色完成了抢渡金沙江的任务。7月,任红六军团组织部长。10月,红六军团缩编后,任五十一团政委。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被任命为八路军120师359旅717团二营营长。9月,与贺庆积一起奉命率部到崞县一带扩兵,在地方党组织帮助下,经过广泛地宣传发动,仅一个月时间就扩编两个团,命名为崞县独立团,也称贺陈支队。贺庆积任支队长,陈文彬任政委。后又改称为719团,陈文彬任政委。之后,陈文彬率部转战山西、河北各地。他率团多次深入敌后打击日军,袭击过日军占据的长辛店,捣毁了永定河桥上的日军炮楼,惩罚了乔子成汉奸部队,沉重地打击了敌人气焰,多次受到上级的表扬。
1938年3月,贺龙等决心用围城打援的战术,收复宁武县城。命令陈文彬率719团切断宁武至阳方口交通,包围敌人。接到任务后,陈文彬率部于31日凌晨到达指定地点。上午10时许,阳方口之敌骑兵600余人,在飞机掩护下南犯,宁武之敌趁机出城。此时,兄弟部队主动出击,与七一九团夹击敌人,歼敌300多人,日军队长千田联被击毙,贺龙趁势收复宁武县城。
1938年7月,陈文彬奉命率部深入冀中,与张仲翰所领导的河北民军——津南自卫军合编,属359旅建制。张仲翰任津南自卫军司令,陈文彬兼任政委。9月26日,日军独立混成第八旅团长水原少将亲率第31独立大队及伪警备队1000多人奔袭陈庄。27日,日军攻陷陈庄。120师首长判断该敌孤军深入,遂令张仲翰、陈文彬率部和714团在慈峪以北监视曲阳、行唐、灵寿等地日军,配合主力部队歼灭陈庄之敌。28日,灵寿之敌800余人增援,被陈文彬、张仲翰率部阻于白头山一线。陈庄日军候援不至,夺路南逃。此战共毙伤日伪军1200余人,俘16人。陈文彬再立战功。
1939年11月,冀南地区国民党石友三部队,制造磨擦,对抗日军民发动进攻,破坏冀南平原抗战。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冀南根据地开始了反击石友三的讨顽战役。
1940年2月24日拂晓,陈文彬率津南自卫军在河北广平县张孟村一带与石友三部队温大可团相遇,展开激战,温大可向日军求援,日军应求出援西张孟村,陈文彬指挥部队鏖战,连续击退敌人7次进攻。战斗激烈时,敌人不顾国际公法,释放毒气。自卫军战士毫不畏惧,继续战斗,以更猛烈的火力压倒敌人进攻,最终夺取了胜利,日伪军丢下200多具尸体逃命。但陈文彬等84名指战员在激战中壮烈牺牲。
陈文彬牺牲后,其所在的部队曾把南泥湾七一九团驻地改名为“文彬庄”。1958年,河北省广平县人民政府将陈文彬等84名烈士的遗骨迁葬于县烈士陵园。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