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英雄名录 > 抗战英烈名录与英勇事迹 > 抗战英烈事迹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碧血洒在锦绣江山——陈锦秀
来源:河北网络电视台 河北共产党员网   2017-10-25 08:40:14

  陈锦秀生于1911年。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军营长、团长、师长,参加了长征。1936年参加了红军西征。1936年8月,任八路军第115师688团团长。1938年壮烈牺牲,时年27岁。

辛庄烈士陵园

  在平山县辛庄村有一座烈士陵园,这里安葬着在1938年1月日军制造的辛庄惨案中100多名遇难的乡亲,也树立着一位在辛庄战斗(也叫温塘战斗)中牺牲的英雄八路军团长的墓碑,他就是八路军115 师688团团长陈锦秀。

  陈锦秀,1911年生于河南固始县。1930年参加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和长征。1937年8月,红军接受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的改编,陈锦秀被任命为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团长。不久,按照命令,688团作为115师预备队参加平型关战斗。但遗憾的是,由于9月24日夜的大雨引发的山洪阻断了道路,后出发的688团在25日没能赶到战场,致使八路军115师参加平型关战斗的部队少了一个主力团(当时115师只有685团、686团、687团和独立团参加了战斗)。

  战斗结束后,陈锦秀肠子都悔青了,这么好的机会自己竟然没赶上。看到各团官兵兴高采烈,陈锦秀却像打了败仗一样垂头丧气,一点也高兴不起来。自己本来准备好好跟日军干一仗呢,谁知道这该死的老天爷跟自己过不去。对于善于打硬仗的陈锦秀来说,这简直就是“耻辱”。他咬着牙下定决心,一定要找机会跟日军大干一场以洗刷今日之“耻辱”,于是,他在心里憋了一股劲,千方百计寻找机会。

  平型关大捷之后,陈锦秀率部转战五台山一带,配合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创。他和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周建屏、政委刘道生配合默契,很快就打开了敌后抗战局面。

  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引起了日军的恐慌。1938年初,日军调集2000余兵力合围第四军分区司令部所在地——平山洪子店,企图趁根据地立足未稳一举“扫荡”根据地,消灭八路军。一时间,八路军、地方部队和根据地人民都积极行动起来,准备和日军决战。在这紧张的气氛中,陈锦秀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三个多月的等待,终于等来了这个天赐良机,这次自己的688团不是预备队了,是主力部队,就是天上下刀子也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了,一定要一战雪前“耻”,让日军有来无回。于是,他率688团在兄弟部队配合下,于温塘镇至红岸河寨两岸占据有利地形,提前设伏。

  1月22日早上,688团战士全部进入指定位置,陈锦秀把自己的指挥所设在了清凉山的丛林内。上午10时,侦察员报告,日军主力已经进入了伏击圈。陈锦秀观察了一下战场情况,然后一声令下,攻击开始。埋伏在道路两边的八路军和游击队的各种武器火力全开,机枪、步枪、手枪、鸟枪、手榴弹一起射向敌人。一时间,日军被打得晕头转向,死尸遍地,伤亡惨重。困兽犹斗的日军左奔右突,企图突围,但回应他们的只有四周猛烈的炮火,他们只能留下一具具尸体撤回原地。被包围的日军有些绝望了,只能一边拼死抵抗,一边拼命呼叫增援部队。

  就在陈锦秀准备下令发起最后冲锋、全歼日军的时候,日军的救援部队赶到了。为了救出被困的日军,日军救援部队疯狂地向清凉山开炮射击。陈锦秀的指挥所不幸被炮弹击中,年仅27岁的陈锦秀和营长王国清及5名警卫战士全部壮烈牺牲。

  虽然陈锦秀在战场上为国捐躯,但此战也算完成了他的一个心愿,弥补了他自己在平型关战斗中未上主战场的遗憾。此役,双方投入各类兵力6000多人,激战5个多小时,八路军消灭日军近千人,取得反“扫荡”重大胜利,给了日本侵略者一个沉重打击,为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巩固做出了贡献。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