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润波,四川开县(今重庆开县)汉丰镇西津坝人,1905年4月27日生,字启大。黄埔军校3期学员。国民革命军第25师第75旅第149团陆军上校团长。
一四九团是二十五师先头部队,奉命保卫古北口战略要地。它位于冀辽两省交界处,为天津门户,长城要隘,河北屏障,得失与否,关系半壁江山的存亡。3月11日拂晓,古北口战役打响了,日军荒木大将调动飞机十余架,轮番轰炸,大炮百余门和坦克数十辆,向我军龙儿山谷及将军楼驻地狂轰猛击,阵地一片火海。二十五师师长关麟征率一四九团,在与敌激战中,拟强占潮河支流北岸(干沟)高地。推进至山腰时,即遭敌人伏击,双方短兵相接,反复冲杀,战斗激烈。敌人的一个火力点,将一四九团将士压在谷地。在这危急之际,王润波团长一手执枪,跃出掩蔽体,警卫排紧跟其后,前进三、四米,王润波被日军炮弹击中,壮烈牺牲,尸骨无存,时年28岁。为民掩护主力转移,七位士兵据守一个山头,与阵地共存亡。后杜聿明代二十五师师长,覃异之继任一四九团团长,继续对敌作战,援军在南天门占领第二线阵地,阻止日军疯狂进攻。震惊中外的古北口战役,战斗极为惨烈。一四九团仅存五人(四人重伤,一人轻伤),二十五师伤亡共4000余人,日寇也横尸遍野。
王润波奉命北上增援,途经北平密云县曾给母亲陈今图写了最后一封信。信中说:“日寇占领了东三省,又来大肆进犯长城,为救民族危亡,儿将率领部队北上,奔赴长城,誓与日寇拼死斗争,与古北口共存亡,望勿以儿为念。”
蒋中正等23名国民党军政要员为王润波烈士题写了“血溅长城,心揄汉族”(蒋中正)、“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于右任)、“为国牺牲”(张治中)等挽。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两周年,他的家乡为祭奠烈士英灵。由开县抗敌后援会在县城内十字街口建立“抗日阵亡将士暨死难同胞纪念碑”一座,在碑的背面镌有“古北口殉国烈士王润波团长永垂不朽。”是日,举行了纪念碑揭幕典礼和追悼大会。追悼大会在县城公园内举行,县长黄际英主持,各机关法团学校师生及民众参加,中午十二时鸣炮三响全体民众为阵亡将士起立默哀致敬,极为隆重。
1939年7月7日,开县抗敌后援会,在县城中心十字街建立了“抗日阵亡将士暨死难同胞纪念碑”,另面镌刻有:“古北口抗日殉国烈士王润波团长永垂不朽”。落成之后,在开县公园内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并在县城外西街住房建立烈士纪念楼。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