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1906-1941),原名若星,字少微,福建龙岩人。1921年毕业于福建省立第九中学,回乡到白土桐岗小学任教。与邓子恢等进步青年教师创立“奇山书社”,集资购买并研讨《新青年》、《共产党宣言》、《向导》等进步书刊。
1924年,陈明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受党组织派遣,陈明到广州参加北伐军,在东路总指挥部政治部负责宣传工作,兼任情报股股长。北伐军占领福州后,陈明先后任国民党福建省党部宣传部长兼《福建评论》社社长和《国民日报》主编等职。1927年春,任中共龙溪中心县委书记,到厦门、龙溪沿海一带从事工农运动。此后,在全省领导恢复两个市委、建立5个县委和4个县的特支,并在龙岩、上杭等县发动农民武装暴动,在福州、厦门等市开展工人运动,建立起赤色工会。
1939年7月,陈明调任中共山东分局政府工作部部长兼统战部长,亲自指导沂水县六区的民主建政,并以《拥护民主政权》为题,为《大众日报》撰写社论,被分局书记朱瑞称为“山东的一位有权威的理论家”。
1941年11月,日伪5万余人对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进行空前规模的大“扫荡”。30日凌晨,陈明率抗大一分校部分学员和少量部队在大青山下与日军一个旅团的兵力遭遇,壮烈殉国。
辛锐(1918-1941.12.17),原名树荷,章丘市辛寨人。早年就读于济南正谊中学。善绘画,工木刻,曾在济南举办过美术展览,得到美术界人士的好评。
“七七”事变后,辛锐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1938年随父亲辛葭舟到沂蒙山抗日根据地参加八路军,在部队从事革命文艺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山东分局秘书、山东省妇联秘书、“姊妹剧团”团长等职。辛锐还是《大众日报》的创始人之一,是我党早期的新闻工作者。
辛锐能歌善舞,编演俱佳,领导剧团演出过大型话剧《雷雨》、《李秀成之死》、《血路》等,深受当地群众欢迎。1941年3月,陈明和辛锐结为终身伴侣。1941年12月,在大青山突围战斗中,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辛锐为掩护同志们撤退,拉响了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时年23岁。
1950年,党和人民政府在费县梭庄村建立梭庄烈士陵园(今为大青山烈士陵园),将陈明、辛锐二烈士忠骨移入园内。后又搬迁到华东革命烈士陵园。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