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吕何生
卢仪欧,字次韩,别号慕庐。1911年出生在滑县城内一个世代书香之家。幼年即十分仰慕岳飞,立下报国的大志。祖父卢以洽,父亲卢寿彤,均为清末拔贡、当地知名人士。其父于1915年大学毕业后,曾长期在河南各地中学和专门学校任教。1924年,卢仪欧随父就读于省立沁阳市第十三中学。1927年考入金陵军官学校。次年,随校迁往山东。不久,转赶沈阳,任东北讲武堂少校队副。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卢仪欧目睹日本军队疯狂的侵略行径,义愤填膺,深感亡国之痛,每谈及此事,总是声泪俱下。1933年,被保送南京步兵专门学校第一期深造,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翌年毕业后,分到晋绥军第七十师所部任职,驻防于绥远包头。
1936年5月,蒙古族上层反动分子德王公开投日,成立“伪蒙古军政府”。11月,日伪军以大量兵力向绥东发起进攻。傅作义调遣部队进行了红格尔图之役,大获全胜。接着,又取得收复百灵庙之大捷。卢仪欧参加了这两次战斗,在对伪军王英部作战中,曾受到上级的嘉奖。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卢仪欧所在的都队驻守于雁门关。10月初,华北日军自代县大举南犯,旨在攻占太原。时任二一五旅四二九团上校团长的卢仪欧所在的十九军,在晋北崞县阻击日军。10月中旬,卢团坚守忻口以北界河铺一带阵地。因战况惨烈有时终日不得饮食,然卢仪欧仍精神旺盛,率部苦战,多次击退日军的猛烈进攻,毙伤敌人甚众,卢团亦伤亡过半。
10月27日,卢仪欧奉命率已剩少数兵力的余部攻取正面敌人占领的一处高地。他身先士卒,奋不顾身地冒着硝烟弹雨冲向敌阵,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激战中,卢仪欧不幸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26岁,临终时仍口呼杀敌不止。其所部官兵奋战不退,大部殉国,生还者仅十余人。
20多年后,当时担任忻口前线中路兵团总指挥兼六十一军军长的陈长捷,在《忻口战役追记》一文中写道:“十九军的两个团,经几日的剧战消耗,伤亡十分惨重,被敌冲垮下来,团长卢仪欧阵亡。”卢仪欧的英名将与忻口抗战一同永载史册。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