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1月,日本海军在上海虹口指定包括“大一沙龙”在内的四家风俗店作为海军慰安所。这是目前资料中所见最早的“慰安所”记录。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后,日本“慰安妇”制度在中国占领地开始全面实施。中国是日本军国主义推行慰安妇制度的最大受害国。
1938年1月,日军正式管理的大型慰安所——杨家宅慰安所在上海设立,随后建立的慰安所遍布各地。其中仅上海一地经资料或实地查实的慰安所,就多达170所。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慰安所的设置范围扩大到缅甸、泰国、越南等。
……
整个二战期间,日军“慰安妇”人数有40万以上,其中,中国“慰安妇”人数在20万左右,年龄跨度从十几岁到四十多岁。多是被抢夺或欺骗至慰安所,在自己的土地上被日军肆意蹂躏。
2012年,国内公开身份的“慰安妇”幸存者,32人。
2014年,数字变为,22人。
到如今,9人。
数字仍在减少,不该再被当作看不见。
这段被不被日本政府承认的慰安妇记忆,不代表不存在。个人可以选择遗忘,但历史会永远铭记。
然而近年来,“慰安所拆迁”、“慰安妇之子因日本血缘,一辈子不能上学、娶不了妻”等新闻映入眼帘,让人不寒而栗。
她们中的大多数人在战后的几十年里陆续离开了人世,只有极少部分活到现在,被迫做性奴的生活如同地狱,而侥幸逃脱地狱的她们却迎来了心灵上的炼狱。旁人异样的眼光、一生无法生育的伤痛,在这巨大的阴影背后,是她们拼命挣扎着想获得重生的信念,冲破封建观念的牢笼,不顾亲朋儿女的反对,曾站在东京法庭上控诉日军的暴行,想重新赢得做人的尊严。受害者的耻辱亦是民族的仇恨。面对伤痛,讳莫如深,只能让我们停滞不前;正视历史,不终日怨恨,但一刻不忘,才能让悲剧不再重演。
在伤痛中砥砺前行,这就是生活。
战争过后,伤痛隐去,如今的我们在这盛世中怡然自得,然而历史真的离我们很远,与我们毫不相关吗?恐怕不是,这段沉痛的历史距今也不过八十载,是真真实实存在过的事情,如今这些人正在逐渐消失。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妄谈遗忘?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抢救历史”刻不容缓,铭记历史不是让我们满怀怨愤、消极以对。这些受害的老人们,面对过去,勇敢站出来追求新生,面对未来,依然满怀希望、笑对人生。如今的我们,缅怀过去,倘然面对历史的伤。正视人生路上的每一道坎,没有征服不了的星辰大海,没有驯服不了的浩瀚沙海。
激荡而平和,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这也是生活。
这才是我们对历史最好的展望。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