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沦陷后,溯江而上的日本海军舰队,先后突破中国军队在长江上设置的江阴、镇江和江宁三要塞区防线,进至南京下关江面,完成从长江水路对南京的包围。向南京进军途中,日本海军舰队协助日本陆军登陆长江北岸,并射击江面中国船只,封锁长江水路。临近和到达南京后,日本海军舰队向江岸及江面试图逃离南京的中国败兵、难民肆意射击,封锁了中国败兵、难民从长江逃离的通道。日本海军舰队是南京大屠杀的元凶之一。有关该课题的研究应该得到学术界进一步重视。
"保津"舰1938年一月在镇江泊地
近年来,南京大屠杀相关史料搜集及学术研究进展迅速,以78卷本的《南京大屠杀史料集》为核心,大量日军军方文件及日军官兵日记、书信、回忆和证言被搜集、整理、翻译并出版,有关日本陆军、陆海军航空队在南京保卫战及南京大屠杀中活动的研究也日渐增多。但国内已出版的史料中,日本海军相关史料远较陆军为少,且大多为回忆史料,反映其详细作战过程的日本军方档案严重不足,制约着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展开。
战时日本海军舰艇的航泊日志,是值班军官对舰艇航行、作战等活动的实时记录,其时间精确到分钟,是研究战时日本海军作战的重要史料。日本方面公开的参加江阴至南京溯江作战部分舰艇的航泊日志,详细记录了各舰艇在江阴至南京溯江作战中的行动,其中在南京附近作战活动的记录,作为第一手的档案资料,可以与已有的回忆性史料相互印证,使我们对日本海军舰队在进攻南京及南京大屠杀中的活动有更为详尽、全面的认识。本文试以战时日本海军舰艇的航泊日志为主要史料,对比各方回忆性史料,进一步研究日本海军舰队在进攻南京及南京大屠杀中的活动。
一、日本海军溯江而上进攻南京
抗战爆发前中国海军实力弱小,借不平等条约在长江“警备”的日本海军第11战队舰艇,对首都南京构成极大威胁。因此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逐步整理建设沿江要塞,在南京以下江段设立了以江阴、镇江、江宁三要塞为核心的岸防要塞体系,并在江阴做了重点防守准备。
江阴要塞区分为江北、江南阵地及江阴要塞三部分,驻有中国陆军、江防军、海军及要塞守备队。其中江阴要塞下设肖山、东山、黄山、西山和鹅山5座炮台及两个守备营,长山南麓配有重榴弹炮兵,并在长山与肖山之间设炮兵观测所,在长江两岸配置监视哨及野战部队以配合作战。战时则计划在长江航道上施放水雷封锁长江,阻止敌舰入侵。镇江要塞区辖象山、焦山、都天庙、山关4座炮台,驻有守备营、通信连、工兵连各1。象山炮台、焦山炮台、都天庙炮台在前,山关炮台在后,4座炮台互为犄角,控制江面及附近江岸。南京附近的江宁要塞区为南京江防最后防线,其防御工事主要设置于乌龙山、幕府山、下关、雨花台、狮子山、清凉山、紫金山等7处。其中乌龙山、幕府山、狮子山为江防要地。除沿江各炮台外,长江两岸还布置有游动炮兵以配合各炮台作战。
八一三事变前,中国方面在江阴附近福姜沙上游6公里、南岸长山与北岸罗家桥港之间,建立了一道沉船闭塞线,辅以水雷强化封锁,以图阻止日本海军舰队溯江而上进犯南京,并拟将尚在武汉等地的日舰封锁在长江内加以消灭。虽因消息走漏,上游武汉、重庆等地日舰紧急撤退至上海,但长江下游处的日本海军大型军舰一时也无法直接溯江而上威胁南京。
随着中日双方军队在淞沪地区陷入僵持,为迅速解决“支那事变”,日本组建第10军于11月5日起在杭州湾登陆,企图夹击上海,腹背受敌的中国军队遂放弃上海向南京方向撤退。日军攻占上海后,其华中方面军向南京方向进攻。日本海军不甘落后,中国方面舰队司令长谷川清于25日下令准备突破江阴闭塞线,以便打通水路与陆军协同攻击南京。29日下午,日舰开始在“クロッシング”附近江面进行扫雷作业。30日,日舰在段山港上游水道受到巫山、肖山炮台中国守军的攻击,因舰炮射程小于肖山炮台要塞炮,日舰不得不暂时避退。
12月1日,日本大本营发布“中国方面舰队应与陆军协力攻略南京”的大海令,并调整了华中方面海军作战序列,以一直负责长江“警备”的第11战队为核心,组建第1警戒部队负责吴淞上游长江江段作战,任命原第3水雷战队司令官近藤英次郎为第11战队司令官,并负责指挥第警戒部队,开始“溯江作战”。“溯江作战”开始时,第1警戒部队的作战序列如表1所示:
其中“安宅”“嵯峨”舰排水量分别为725、780吨,“保津”“比良”“势多”“坚田”舰排水量为338吨,“鸟羽”舰排水量为250吨,以上各炮舰均配有舰炮2门、机枪6挺,并配有水雷发射管、探照灯等装置;“八重山”舰为敷设舰,排水量1300吨,装备舰炮2门、机枪2挺,水雷若干;“栗”“坶”“莲”舰为驱逐舰,排水量770吨,装备舰炮2门、机枪2挺。以上各舰抗战爆发前一直在长江游弋,主要担任警戒、掩护任务。“神川丸”舰为水上飞机母舰,排水量近7000吨,所携带水上飞机主要担任侦察、投弹、交通等任务。“利华”“竹丸”“海二”“海三”4艘拖船组成的扫海队,主要担任排除水雷及江内其它障碍物、清理航道的任务。
当日,日本海军舰队陆续集结到浒浦口(日方资料称为许浦口)及江阴东北江面。2日,开始江阴下游江面的扫海作业。3日凌晨,日本陆军攻占除巫山外江阴要塞各炮台。4日至6日,日本海军舰队派出联合陆战队登陆江阴要塞附近江岸,并占领长山,同时派出扫雷队、汽艇及水上飞机分别对江阴闭塞线下游江面进行扫海作业。由于在闭塞线上发现可航水道,日舰由此穿过闭塞线对八圩港附近的中国军队阵地进行了炮击。
7日,日本海军舰队改变部队序列(见表2)。8日凌晨,派“保津”等舰协助日本陆军第13师团步兵第26旅团自江阴以西渡江至八圩港,并派水上飞机轰炸天生港南方江岸的中国军队阵地。其后“保津”等舰继续在长江北岸协助陆军作战。同时,奉长谷川清迅速打通至南京水路的命令,日本海军舰队加紧推进扫海作业。在赴三江营途中受到长江北岸头圩港、九圩港、青龙港、连成洲等处中国军队的攻击,日舰进行了反击并于傍晚进至天申桥下游,进入镇江要塞区范围。
江阴要塞失守后中国守军大都撤退至镇江要塞,镇江要塞的防御力量得到加强,此外日本陆军并未及时攻占镇江要塞,因此日舰队在这里受到了强烈抵抗。9日,日舰在江阴闭塞线下游北水道的扫海因“雄基丸”舰触雷沉没且发现较多浮流水雷暂时中止,第1扫海队一部及“势多”等舰则从天申桥出发,在与沿途中国军队的交战中到达三江营下游江面,对三江营发起攻击,压制住三江营中国阵地后对三江营附近水域进行了扫海。日舰在此受到龟山炮台的猛烈攻击,“势多”在交战中前桅杆、烟囱各中一发炮弹,不得不暂时退避,扫海艇在弹雨下无法进行扫海,不得不切断扫海索退避。入夜,日舰对长江北岸三江营附近进行侦察,受到中国军队的猛烈攻击,双方一直激战至晚8时半方才结束战斗。
10日,日舰对三江营上游、龟山炮台进行侦查,并“扫荡”残余中国军队;“安宅”等舰在三江营附近入港与第1扫海队会合,并对江岸中国军队展开攻击。日本陆军天谷支队则于当天占领镇江。11日,日舰对龟山至裕龙洲江面进行了探扫,并派陆战队登陆协同陆军占领焦山炮台。“保津”等舰及第1扫海队溯江而上对丹徒水道进行探扫,进至都天庙附近,受到都天庙炮台及附近中国军队野炮阵地的猛烈攻击,日舰在水上飞机的协同下反击,掩护扫海作业的进行,于傍晚突破都天庙一线。接着日舰进入焦山南水道,对丹徒镇上游长江北岸中国军队阵地及炮台展开炮击,随后突入镇江。12日,日本陆军天谷支队一部击溃乌龙山下游长江南岸中国军队。上午10时日舰在水上飞机及日本陆军天谷支队的支援下,从都天庙炮台下强行推进至乌龙山水道。
12时半,日舰到达乌龙山闭塞线附近,遭到北岸刘子口附近中国军队野炮、机枪、步枪的猛烈射击,激战中,日“保津”舰中弹发生故障,“扫六”船后部舰桥、“扫三”船艇长室水线附近均中弹,被迫暂时退避进行紧急修理。下午3时半,日本舰队主队到达乌龙山闭塞线附近,第24驱逐队及水上飞机同第2联合航空队飞机一起对乌龙山炮台及北岸中国军队进行反击。深夜11时左右,日舰队派出作业队接近乌龙山闭塞线,于13日凌晨打通一条300米宽的可航水道。
13日凌晨,乌龙山炮台的中国守军在日本陆军第13师团山田支队和日本海军舰队的炮轰下放弃防守,日本陆军部队也开始攻入南京。近藤英次郎率日本海军舰队前锋迅速突破封锁线于下午3时40分进至南京下关江面,对渡江逃离南京的中国军人、难民进行射击。随后,日舰队主队于下午5时突入南京,在日本陆军完全占领南京的同时,日本海军也控制了南京下关江面及码头。
二、多方描述的日本海军暴行
中、日双方研究者在搜集南京大屠杀相关史料时,搜集到部分有关日本海军暴行的资料,这些资料主要包括军人、难民等中方当事者及军人、记者等日方当事者的日记与回忆,以及部分日方新闻报道和西方国家资料。通过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粗略了解日本海军舰队到达南京附近江面后肆意射杀中国败兵、难民的情况。下列一些中方当事者对日本海军对过江者实施暴行的描述:
史料1。蒋公穀:“迄夜……其中有些胆大勇敢的,就浮木渡江,命运诚属是可悲的,不是中流灭顶,就是被敌人击毙。
史料2。孙宝贤:“以后据说陈副营长在南京撤退过江时,被日舰炮火击中死在江中,殊为惋惜。
史料3。郭岐:“自下关以西的三汊河,以讫迤东的煤炭港,在这么遥远的两点之间,一条线上,却又只有寥寥可数的几艘船只停泊,几乎所有的可以渡过长江的轮船、木船早已被日本军机和舰炮轰沉了,因而使涌到长江之滨的撤退部队焦灼万状,急如热锅蚂蚁。”
史料4。郭岐:“也有成千上百的人,七手八脚齐同努力推动了下关码头的趸船,成千上百的人挤上去,成千上百的人立即哀声呼救。原来,逃生心切,不遑深思,使他们忘却了趸船无桨无帆犹乏机动力,它只能往下游漂流,送进逆江而上的敌军虎口。”
史料5。郭岐:“在那一天深夜,也曾有好几千名撤退官兵冲上了几艘大木船,自以为幸运的及时解缆启碇,他们实在顾不了整个下关江面都在日军舰炮的控制之下。于是,当他们甫行发出幸庆逃生的欢呼,江心敌舰亮起了一道道探照灯,然后众炮齐发,猛烈轰击,转瞬间便将几艘木船轰得桅断船沉,血肉纷飞,成千上百的徒手者跌落江中,哀呼号叫,于是灭绝人性的敌军找到了他们第一批滥施杀戮的对象,他们用机枪步枪加以扫射,使落水求救者无一生还。”
史料6。田兴翔:“到十三日中午,几十里长的大芦苇滩遍地都是散兵、乱马和逃难的老百姓,敌人的海军也溯江到达,空军飞机也飞临上空,狂轰扫射,芦苇着火燃烧,兵民死伤遍地,同行的人也多不知去向。”
史料7。万式炯:“我二人所乘之船,侥幸已划到北岸,急忙找木船去江心洲接本师部队。正喜找到五只小木船,船在行驶中,遇到敌舰,船破人亡。”
史料8。孙步芳:“因为当天敌人海军已封锁了燕子矶江面,凡是江上漂去的船筏,包括坐大小木船渡江的军民,大部分被日军扫射死了,有的筏子沉没,无一生还。”这些描述说明当时日本海军对试图渡江而逃的中国败兵、难民实施了炮轰与扫射的暴行。对此,日本方面的部分当事者的回忆可以印证。
史料9。时任日本海军炮舰‘势多’号舰长的寺崎隆治回忆:“接近南京时长江被一分为二,沿着北岸前进时不断受到两岸中国兵的攻击。这时候开始,有中国兵乘平底帆船和木筏顺流而下,并且越来越多。‘势多’上有四门二十五毫米机关枪,于是就用机关枪边射击边前进。(中国兵)最初是向对岸浦口逃离的,但很快浦口也有日军出现,就只能向长江上游或下游逃了。随着南京的接近,不止有平底帆船和筏子,也有抱着木板、门板的中国兵,长江中满是那样的中国兵,好像完全没有考虑到日本舰队正从下游溯江而来。(利用平底帆船、筏子等逃离的中国兵)大概有数千人。‘势多’边前进边射击,后面的军舰也相继射击,总计大概20艘,时机可谓是正好。十三日下午三点五十分(到达南京)。……接近下关栈桥,从望远镜中可以看到有很多(大概五百人)中国兵在挥手。中国兵大概没想到日本军舰这么早就来到,以为是中国军舰才挥手的吧。接近的同时又用二十五毫米机关枪扫射。”
史料10。当时任海军从军绘画通信员、乘坐“坶”舰前往南京的住谷磐根回忆:“接近南京时,……可以看到乘船的中国兵向浦口方向逃。于是‘坶’开炮射击,不久就看到抱着木板之类的中国兵漂流过来,到处都是。这时换用步枪射击,因为甲板离水面只有四五米所以能百发百中……其中也有看到此景而求饶的士兵。”
史料11。当时在“海风”号驱逐舰上服役的三谷翔回忆:“我们看到江上从上游漂来几个竹筏,上面整整齐齐地堆着看上去像是中国人的尸体,尸体有一米半至两米高左右,堆得非常的整齐,就像画出来的几何长方体。大家都觉得奇怪,生怕是伪装物,里面藏着什么东西,所以甲板上的约20人都举起枪朝着竹筏拼命胡乱射击。”
史料12。当时是“扫一”船员的中村弥(回忆:“(12月13日下午)3时许,冲到下关栈桥并靠了岸。在这之前捕获了7名中国俘虏,半夜里就在甲板上将他们杀死并踹进长江。”
史料13。当时是日本陆军步兵第13联队二等兵的赤星义雄回忆:“关于这件事我听说了如下情况:前一天(12月13日),从南京城撤退的多达几万人的中国军队和难民在前方八公里处的扬子江流域的下关港挤上可容纳五十人左右的渡船,想逃往对岸。在进攻南京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海军带着大炮、机关枪沿扬子江逆流而上,准备伏击撤退的军队和难民的船只,在他们的渡船到达对岸之前,所有的枪炮一齐开始射击。随着轰鸣声,炮弹和子弹像雨点一样射出。船被直接命中,炸得粉碎,所有的船都被击沉了。”
这些回忆印证了日本海军在南京对中国败兵、难民的屠杀暴行。除此以外,当时日本各报纸报道日军攻击南京的新闻,也有部分涉及日本海军暴行的内容。
史料14。《东京日日新闻》12月16日报道:“接近南京,败兵的筏子越来越多,挤满了军舰两侧,在来自舰上一刻不停地连续扫射下,无数败兵被‘水葬’在扬子江中。”
史料15。《读卖新闻》12月14日报道:“我舰队○○艘,冒着敌水雷的危险,压制江岸各地敌炮台,于今日(13日)傍晚五时溯航至南京,在下关码头附近停泊,将敌密集部队陷于炮火洗礼中。”
史料16。《读卖新闻》12月15日报道:“(13日)下午二时,……紧抓着木筏漂流的敌兵越来越多,‘右四十度射击开始’,瞬间甲板上的机枪、步枪一齐开火,载着数十名敌兵的木筏随着扬起的水烟消失在江水中,随后抓着木片、乘着平底帆船的敌兵漂来,各舰继续猛烈射击,舰炮也一齐打开炮门,歼灭北岸溃退的敌人。”这些当年的日方新闻报道是日本海军南京暴行的铁证。此外,德国驻华大使馆留守南京办事处政务秘书罗森在给德国外交部的报告中,提到近藤英次郎对美国海军上将霍尔特说的话。
史料17。近藤英次郎:“南京下游大扬子岛(八卦洲)上还有3万中国军队,必须‘清除’掉。”综合以上史料,基本可以确定日本海军在攻击南京时对中国败兵、难民实施了肆意射杀的暴行。但以上史料多为回忆性史料,多年后当事人的回忆与当时的实际情况难免有所出入,且其描述较为粗略、笼统。日本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利用日军战时档案编著的战史丛书,是较为权威的日军战史著作,其中有日本海军攻击南京的相关内容。
史料18。日军战史丛书:“此时南京附近江中及江岸到处是溃退的中国败兵及舟船木筏,日舰对这些中国败兵及舟船木筏进行了射击。14日,第1警戒部队各舰继续扫荡败残兵、开启航路。15日,‘坶’‘扫二号’分别在南京下游及龙潭水道扫荡残敌。16日,在南京附近停泊舰艇从15日夜开始持续对江上漂流的残敌进行扫荡。‘二见’‘势多’在宝塔水道一带扫荡残敌。”
日本海军史书对其暴行如此一笔带过,使后人难以详细、全面认识日本海军在南京的暴行。这种情况下,查找战时日本海军舰队相关档案,对于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殊为必要。
三、航泊日志记录的日本海军暴行
参加南京溯江作战的日本海军舰队部分舰艇的航泊日志,包含在当前日本防卫省防卫研究所图书馆公开的战时舰艇航泊日志中。分析这些航泊日志,我们可以将日本海军舰队部分舰艇在南京附近针对中方人员的行动记录列表如下:
战争年代因舰艇沉没、战败销毁等原因,想必有不少舰艇的航泊日志未能保存下来,此外也不排除尚有因内容过于敏感而暂不公开的航泊日志存在。但日本海军在南京附近射杀中国人员的实际情况,其严重程度不会低于表3所示。其中固然有日“二见”舰在14、15日“救助”漂流的中国兵后将其释放至草鞋洲的记录,但绝大部分的内容是有关于射杀中国败兵的记载。将前文史料1—18与表3对照可以发现:
史料1、2所述,表3中有多条相似记录;
史料3、4、13所述,与表3中13日“扫四”所记情况相似;
史料5所述,因航泊日志不全无法印证,但表3中所记日舰对中国逃生木船的攻击事实较多;
史料6所述,与表3中13日中午各舰攻击江岸中国败兵记录情况相似;
史料7所述,与13日15:30-16:08“凉风”航泊日志所记情况类似;
史料8所述,在表3中也属常见;
史料9所述,为日“势多”舰舰长的回忆,对比表3中“势多”舰所记可以发现,两者基本吻合;
史料10为乘坐“坶”舰前往南京的从军绘画通信员的回忆,与“坶”的航泊日志基本吻合;
史料11、12所述,因暂无“海风”“扫一”舰的航泊日志,无法印证;
史料14、16所述,可与表3中记载的13日各舰对江面木筏的射击内容相印证;
史料15所述,与表3中13日15:30-16:08“凉风”舰所记情况相似;
史料17所述,可与表3中14、16日“二见”舰对草鞋洲及附近区域的“扫荡”记录相印证;
史料18所述,可与表3中13至16日日军相关各舰的航泊日志相印证。
回忆史料因当事者观察角度限制,加之年代久远,对日舰暴行的主体、时间、地点等描述不够详细,新闻报道则因战时新闻审查等原因对事件的报道也不尽全面,而日军部分舰艇的航泊日志仍然缺失,所以回忆性史料、新闻报道等的描述与日舰航泊日志并不能完全对应。但通过史料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回忆史料、新闻报道的内容基本上都能与日舰航泊日志记录相印证,绝非凭空杜撰。日本海军从12月12日到南京入城式前的12月16日,从龙潭水道到下关江面,对江岸及江面试图逃离南京的大量中国败兵、难民实施了肆意射杀的暴行,当属事实。
目前关于遇难者遗体处置的研究成果显示,被掩埋的遇难者多为日本陆军所杀,死于日本海军之手的很少,这容易使我们产生日本海军在进攻南京及南京大屠杀中的活动属无足轻重的错觉。虽然日本海军舰队在部队规模及活动范围上,远逊于在南京城内外各处活动的10余万日本陆军,但海军是技术性兵种,舰艇火力强于陆军,且恰逢中国败兵、难民集中于江岸及江面试图逃离南京,因此死于其暴行的中国败兵、难民人数也应有相当数量。通过表3记录可以发现,日本海军暴行自12日至16日在南京附近一直存在,因其主要发生在长江江面及江岸,遇难者遗体大多被长江吞噬,遇难者的具体数字恐怕已经很难得知。不过就表3所反映的情况,加之前文中郭岐提到成千上百逃生者推动趸船、几千撤退官兵登上几艘木船结果丧命江中,日“势多”舰舰长提到的该舰到达下关江面之前,利用平底帆船、筏子等逃离的中国兵大概有数千人成为日舰射击目标,以及赤星义雄提到的拥挤在下关江岸几万人挤上准备逃往对岸的木船却被击沉等描述,我们不能轻易定为夸张之言,仍有进一步搜集史料进行验证的必要。
余论
通过将当事者回忆、战时新闻报道等史料与作为档案的日本海军舰艇航泊日志相互印证,我们看到,日本海军舰队在南京附近肆意射杀了相当数量的中国败兵、难民。日本海军舰队这一暴行的发生,与日军企图兵分数路,大迂回包围南京,将中国军队主力歼灭于南京,迫使中国政府就范、投降,从而迅速解决“支那事变”的战略部署有关。实际上不仅在南京附近,在溯江而上进攻南京途中,日本海军舰队就密切监视着江面船只,遇到怀疑被中国军队利用的船只多直接用舰炮、机枪攻击,中国军队很难利用船只从日舰控制的江面上逃脱。这与日本陆军、陆海军航空队在攻击南京及占领南京后肆意杀害中国败兵、难民的最终目的是相同的。
除直接射杀相当数量中国军民外,日本海军舰队在攻击南京途中,依照12月2日日本陆、海两军签订的《关于南京攻略作战的陆海军协定》有关规定,即“海军以第三舰队一部为攻略南京的先遣队,并协助陆军一部在长江左岸登陆,截断津浦铁路及大运河”,积极协助日本陆军在江阴、镇江渡江至长江北岸,封锁运河、津浦铁路这两个可供中国军队撤退的途径。此外,在推进至下关江面后,日舰对试图从长江逃离南京的中国军民肆意射击,使原本寄希望于渡江或从江上逃离南京的中国军民,面对日舰疯狂的炮轰和枪杀不得不放弃渡江,不管是返回南京寻找阵地继续抵抗还是留在下关听天由命,都陷入了日军事先设计好的包围圈中,无法逃离南京的中国军民只能成为日军暴行的牺牲品。
日本海军舰队与南京保卫战、南京大屠杀关系密切,相关史料尚有进一步搜集、整理的必要,加强该课题的研究,对进一步推动南京保卫战、南京大屠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