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在反人类的疯狂之中,用以维护世界文明的秩序被破坏,基本的交战规则、最后的人伦底线一一被突破,从这一层意义上说,南京大屠杀对整个人类有普遍的现实警示意义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聚焦南京、聚焦那一场给人类留下永久伤痕的战争暴行。
去年中国成功举办首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在国内外引发了广泛关注。许多单位和个人自发组织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公祭日后开馆首日就接待参观者10万多人次。纪念馆淡季不淡,一整年中外观众络绎不绝,截至11月20日,参观量已达900多万人次,创下历史之最。
实现国家公祭的过程,离不开中央和国家对于抗战纪念前所未有的重视,也离不开多年的地方实践与民间推动。除了连续20年的民间悼念活动,为了携手捍卫全人类的共同记忆,国内外社会各界人士一直在齐心协力。日本僧人大东仁在日本各地搜集并捐赠史料文物1000多件;美国华侨鲁照宁从2002年开始,连续13年在世界各地收集并捐赠1500多件史料;沈阳市民张广胜,先后6次征集文物超过3000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大学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中心、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单位,则联袂推出《南京大屠杀辞典》等16部相关历史书籍。
国家公祭,也让世界重新认识了这段历史。今年10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南京大屠杀档案”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标志着南京大屠杀从个人认识到集体共识、城市共识、国家共识,再上升到世界共识。同时也开启了针对南京大屠杀新一轮的世界性研究、保护、交流的热潮。
教科文组织种族灭绝教育研究项目的主席、英国纳粹大屠杀研究中心和卢旺达基加利种族屠杀纪念馆主要创立者、美国南加州大学纳粹大屠杀基金会主任斯蒂芬·史密斯率领他的团队,多次到南京来实地采访幸存者,形成30份珍贵的口述史资料向全世界公布真相,今年再次来南京整理了20份口述史资料。法国著名油画家克里斯蒂安·帕赫,将自己精心创作的一幅宽7.46米、高2.35米的巨幅油画捐赠给纪念馆,以纪念和缅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呼吁世界和平。韩国独立纪念馆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互换展览,分别在首尔和南京举办历史交流展。国家公祭的启动、世界遗产的确认,使得“南京记忆”激发起世界性的连锁反应。
过往一切反人类的战争罪行,都是对世界文明规则的践踏。南京大屠杀作为最严重的战争暴行之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创伤,同时也是一场人类的浩劫,应当被视为世界性的耻辱。在反人类的疯狂之中,用以维护世界文明的秩序被破坏,基本的交战规则、最后的人伦底线一一被突破,从这一层意义上说,南京大屠杀对整个人类有普遍的现实警示意义。
直到今天,我们的世界仍然不断发生暴力和恐怖事件,仍然不断有人试图掩盖和篡改暴力与恐怖的思想根源。作为南京大屠杀记忆的直接承受者、作为战胜了法西斯的胜利者,我们应该借助国家公祭给予的力量,运用世界遗产给予的舞台,不断提醒人类向历史学习并自省,让历史成为清新剂和教科书,凝聚起普遍认同的共识: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
(作者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名誉馆长)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