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有一部分人扭曲历史,抹黑、诋毁、恶搞英雄。这警示我们更需要了解历史,正本清源,重唤民族的精气神。今天我们所要阅读的这本《八路军史》,就细致描述了无数承载着民族精气神、历史活灵魂的英雄。其中的数据与事迹,都深刻烙印着“黄沙百战穿金甲”的坚毅和舍生取义的勇气。我们能够细细体会八路军的战略战术,在本书所还原的环境场景中,体验民族自信的来源,感受横刀立马的精神鼓舞。
所谓“读史以明志,鉴往而知来”,在史学与军事学碰撞中,我们将感受和传承革命精神的薪火,了解我们党领导下的军队作战胜利的必然性。这本书的作者岳思平毕业于南开大学,是八路军研究会首席专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研究所的研究员,并担任抗日战争研究组组长、国家重大革命以及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成员,出版和发表了不少历史著作、军事科研成果。在这部《八路军史》中,他以客观的视角,严谨的逻辑,身临其境的环境描写,细致充实的史料数据和犀利的评价,辩证地看待和探寻历史事件发生和社会变迁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等系列深层原因。本书能让大家更深刻地了解这支军队在各阶段指导方针、战略战术、抗日根据地建设、人民联系等方面的史实。
那么我们今天先从这部《八路军史》出发,探讨这支军队成长的过程中的几个核心和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一是八路军的由来,这与它建军的社会和时代背景息息相关,我们将从经济、政治等方面联系展开讨论;二是探讨八路军所独有的,在抗战实践中形成与应用的巧妙战略战术;三是探讨这支军队在独特的精神、思想统领下,它的文化和军政、军民建设是如何逐渐成长以及成熟起来的。
第一部分
首先,对于八路军的名称和由来大家是否了解呢?大家可能在不少电视剧作品中接触过这个耳熟能详的专有名词。可对于这个词的由来,却仍有一番缘由可究。
这首先得从抗日战争爆发的时代背景开始,给大家讲起了。《八路军史》书中第一章节就写明了抗日战争爆发的时代背景,提到了日本侵略与中国全面抗战的原因。首先,大家要了解的是,“八路军”这一词与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全面抗战战略密不可分。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曾围绕红军的改编,进行了多次谈判。当时,由于日军全面侵华,国内形势危急,这时候就急需红军前往华北对日作战。而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从大局出发,将红军的作战任务调整成为充任游击队,进行侧面作战,与国民党军队协作。因国民党阴谋削弱和限制红军的发展,使得谈判变得异常艰难。书中提到,终于在1937年8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同意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面编制3个师,任命朱德和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国民党不再派军官到八路军任职,只向八路军总部及3个师派联络参谋1人。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发布了改编的命令。
如果你是对于八路军领导指挥系统感兴趣的读者,相信对以下将领的名字不会陌生。据书中史料展示,八路军总指挥、副总指挥、参谋长、副参谋长、政治部主任、政治部副主任分别是朱德、彭德怀、叶剑英、左权、任弼时、邓小平。他们领导第115、120、129师以及八路军后方留守处。而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林彪、贺龙、刘伯承就分别是这三个师的师长。仔细查阅历史记录,我们会看到更多耳熟能详的军事家与英雄的名字。军队的每一个职位、部门的革命者都在书中能够查阅到。
在和平年代,也许你们之中有很多年轻一辈的人,不了解军队的组成、配备和管理,书中史料记载改编当时八路军有将近4.6万人,其中包括每个师、留守处的人数和大致分布地区也可以查阅到。大家在看到这些数据和地区分布以后,就能够对那个时期八路军的部署及规模有个大致的概念,作者提示这些部署和规模情况,也会随着抗战的进程发生着变化,我们要跟随历史变迁,以动态的眼光看待。作者提到八路军的师直辖部队中有教导团、炮兵营、辎重营、特务营、工兵营、骑兵营等,这些书中提及军队构成细节,大家去红色基地参观时在看到的黑白史料照片也能窥见当时的情况。了解构成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剖析它的作战情景与任务分配。这个时期的八路军相对弱小。大家从书中提及的武器、弹药和马匹等中,就能感受到条件都不怎么样,甚至我们完全可以从书中提到的一个师的装备情况窥见一斑。感兴趣的读者也可以在例如周士第日记中,查阅到第120师总共有迫击炮4门,重机枪35挺,轻机枪143挺,各种子弹276955发,马222匹,驴76头……这对于一个师团来说,可谓捉襟见肘,可见当时条件的艰苦,与当时装备飞机、坦克、火炮的日本师团队相比,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值得一提的是,大家在书中会明显感受到,八路军的武装力量体制是丰富多元的。人民群众、主力军、地方军以及民兵、自卫队都是八路军的组成部分。我们在作者的历史叙述中,可见人民武装的思想贯穿着八路军的建军历程。正如我们抗战电影里的“土八路”,或是《小兵张嘎》中嘎子,不少人就是从“民兵”转正成为“八路”的。这也是八路军逐渐壮大,获得人民支持的群众基础。我们在史料中,可以看到抗日根据地中这些力量的相互配合和灵活。
第二部分
其实,对于一支军队来说,军事战略与指导方针是尤为重要的。领导思想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打个比方说,它就如同将领是一个军队的心脏,整个军队的活力,都由它供应和给予,就像心脏一样怦怦跳动,循环血液,一整个人也就是这里我们说的一支军队才能生命不息。而战略战术就像一支如风如电的军队灵魂,这两者的重要性便不言而喻了。古有《孙子兵法》:“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谋定而后动,这才是上等的用兵的之道。
而进行智谋的博弈,首先要了解对方的软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八路军成立之初就深刻认识到自身的强势与弱势。在书中提及的史料中,作者以辩证地观点将此全面分析,首先在政治素质和战略战术上强,具有广泛开展群众性游击战的优势,但武器数量少,装备落后,军事技术欠缺的弱点。其次对日本的军事战略情报分析,例如平型关大捷前,对日本速战速决的战略清楚了解;共产党人准确而及时的分析出,在太原失守后的华北战局和日军作战的重点,日军将由华北向华中的转移情况。总体来说,众多历史评价认为,前期敌强我弱,但日本的劣势之一在于由于人力物力的巨大负担,无法承受长时间的消耗。所谓“夫兵形如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这正是我们军队可以利用的软肋。共产党人在实践与理性的分析中创作出《论持久战》,这使得我们的军事策略更加明晰,而历史证明,我们的策略是科学与可行的。
大凡作战,都离不开“以正合,以奇胜”,而“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八路军拥有其前身“四渡赤水出奇兵”的长征精神。《星火燎原》中有记载侦查及群众调查,其中内容为以下:“敌人正忙于夺取太原,根本想不到我们会绕到背后来揍他,如果我们出其不意,给以突然袭击,胜利是有把握的。”此外,用兵如神的代表性战役中,平型关战役应是大家熟悉的典型。此战前,日军直指茹越口和平型关,企图突破内长城国民党军防线。古往今来,战争中对要塞的认识和把握尤为重要。从地理和军事区位上说,平型关位于晋东北内长城上,一向是晋、冀两省相通的重要关隘。而一位好的军事家,必然要认识到平型关中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狭窄谷道。而其中的关沟是地势最为险要的地段,山坡的走向若能细致观察,会发现北侧高陡而南侧低缓,军队可提前埋伏。而敌方将领坂垣征四郎错误地认为中国军队不可能如此快渡过黄河。作者认为准确把握敌人的心理,也是出奇胜利的关键。在书中提到的八路军回忆史料中,为了隐蔽于阴沉湿冷的山沟,将士们咬牙坚挺,坚毅地提前准备,当敌军骄横地进入山谷,我军居高临下向敌人开火,取得了最后巨大的胜利。我们可以在这本书中看到战役的双方开进的要图资料,从黑白照片中窥见乔沟这个最激烈的战斗发生的地点的情况概貌。平型关战役的历史经验诉说着“兵贵神速”,八路军主动出击,“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日军被打得措手不及。此外,再例如大家可以在史书中了解到娘子关争夺战也是出奇制胜的典型,第129师师长刘伯承曾判断指出,七亘村是咽喉要道和屯兵设卡要地,又处于群山环抱、重峦叠嶂中,大道北侧是深山沟,灌木丛生的土坝易于埋伏。抓住时机,重谋慎战,就能一举突破敌方防线。
战略战术也不是死板的教科书式,“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固定不变的方式是不符合实践的,依据敌情变化而改变策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毛泽东曾于1937年致电彭德怀时指出,在独立自主指挥下,贯彻分散作战的游击战原则,依托山地,不打硬仗。书中史料提到,当时洛川会议提出全面抗战路线后,仍有一些同志习惯于正规战,对抗战持久性、艰苦度理解不深,影响军事策略的调整。毛泽东在1938年的著名文章《论持久战》中,就明确了八路军的作战方针基本上是游击战和运动战。他又在《抗日游记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总结经验,一针见血地点出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地位。大家知道当时的中国处于落后于时代大而弱的境况,日本却是小而强,这就决定了这场战争注定是漫长而艰苦的。但什么是抗战中的游击战术呢?它是独特的,是在外线单独而大规模地作战,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作战。打个比方说,这种战术犹如鸟一样在能在茂密的树林里任意、灵活地穿梭,甚至神出鬼没。而在抗战的战略防御、战略相持阶段,各地抗日根据地游击战上升到一种战略上进行考量,并向运动发展,同时也正是这种战术巩固了根据地建设,粉碎了一次次日军扫荡和蚕食,而这在抗战历史阶段占据着极其长的时间,也更印证了重要的历史意义。
书里的史料中还记载着众多详细的战略,这种因敌而变的智慧使得我们的军队得已更好地保存和发展。游击战主要从敌之翼侧及后方进行,例如书中史料记载毛泽东指出的“在山西应为晋西北、晋东北、晋东南、晋西南”四区,向着进入中心城市及要道敌人,四面包围,避免集中一区,从而更巧妙地消灭敌人。再例如1937年八路军在雁门关的伏击战,我们可以从本书的图中看出第120师在太原北部忻口战役时,雁门关南北的游击战破坏同蒲铁路、平型关汽车路以及阳方口汽车路所带来的巨大战役配合效应。神头岭伏击战是一次较大规模歼灭战的典型,日本战地随军记者描述此战是八路军129师的“典型游击战术”。刘伯承曾分析此次伏击战的“吸打敌援”战术,以袭击作为手段,而伏击才是真正目的,他画龙点睛地将八路军作战的“奇”进行了总结。历史证明这是最后胜利的关键、必要途径。大家可以在书里更多细节之处看到八路军在战略相持阶段,将这种游击战发挥到极致的情境。另外,及时的战略转变也加速了战争进程,这是中国人民和老一辈革命者领导下的一个巨大进步。
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八路军的抗战是十分艰苦的。在众多时候,客观条件下我们的军队处于相对劣势,但在有效的战略战术指导下,不乏以少胜多的神话。例如,百团大战约万人与敌军将近两万人进行了攻坚战并成为了震惊中外的历史战役。
作者总结说,八路军在战略战术上有着卓然的成就,既有统领军队的全面抗战路线与人民战争思想,又有游击战、运动战等战略战术,同时又能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的地点、战役灵活地具体分析出特定的战略战术,为一支风驰电掣,艰苦作战的军队成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
第三部分
八路军的历史无非是将这支军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从宏观上考察它的成长。而历史显然是鲜活的,无论是可歌可泣、英勇无畏的战士英雄,还是一次次充斥着血与汗的战役,都是活生生的,也由此构成了这历史的长河。大家读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将线性的时间轴贯通起来,形成一个纵向的历史观,在脑海中有一个随时间发展的轮廓,了解特定的社会背景与历史必然性。
八路军是如何逐渐从小而弱成长为大而强的军队呢?我们前面讨论的名称由来和战略战术是它逐渐强大起来的一方面原因,此外,八路军的精神与文化、共产党的领导、军队与政治管理建设也是重要的另一方面原因。
八路军首先继承了红军的精神风貌。我们应该知道,特定的文化一定反应了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而又将形成强大的反作用力。八路军文化是什么呢?首先它广泛吸收了民间通俗文化和红军文化,必须明晰的是,这种文化是动态成长的,它在八路军战士的生产、生活实践与战斗中碰撞,同时结合了重要的根据地文化,最终形成了这样明显带有民族性、阶级性、群众性、斗争性、积极性等特点文化。
我们印象中的八路军文化的确是朴素而富有生活气息的。“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这句《保卫黄河》里的歌词,描绘了八路军部队埋伏在青纱帐潮湿的泥土里,汗水湿透了衣服,不知名的小虫叮咬着已经被闷得透不过气来的战士的画面。手持劣质装备却英姿勃发地冲出呐喊,犹如神兵天降。丛丛而立的高粱,直刺青天,在书中写实主义的环境描写中,大家能够感受到这也是一种象征,人、景与情相融,意境深邃,朴素而充满张力。“青纱帐”是一个掩护,也华北敌后战场的重要意象,勾起人无限的战斗遐想。在这部书的第四章中也介绍了日伪军大举进攻根据地,国民党顽固派也加紧封锁的困难时期,毛泽东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中央领导人都亲自参与到大生产运动中。在书中黑白照片中,朱德、贺龙视察南泥湾,军民一致,自力更生,艰苦风斗,形成了同甘共苦的“南泥湾精神”。这不仅是革命链条中决定性的环节,也保障了军队的建设和发展,奠定着物质基础。“学习那南泥湾,处处呀是江南,又战斗来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想起这些耳熟能详的歌词,其中无不诉说着在战火连天的年代,这支勤劳朴素的农民与工人组成的人民军队。万山丛中,青纱帐里,都是这支军队留下的痕迹。
他们在土生土长的大地上用着虽然相对简陋的武器,却有着一颗朴素而炽热的保家卫国之心,这是一种群众感染力极强的军旅文化,我们可以在不少史料的环境描写和战士回忆中重现那个时候的情景。
八路军从成立之初就具有强大的群众基础,从史料中再现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无数军民团结的例子。全国抗战以来,八路军就有严格的群众中纪律。从整体抗日根据地来看,军民关系如鱼如水。例如,乌兰花战斗后,大青山支队身着单衣,冒着塞外凌冽的寒风,坚持不入民宅的严明纪律,赢得了绥东地区广大百姓的拥护。这只是千万例子中的一个小侧面。在后来的延安整风运动中,领导干部都进行了自省,也发布了不少决定以促进军民团结。《解放日报》公布了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的十条《拥政爱民公约》,无论是借物要归还,帮助人民春耕秋收和清洁卫生还是尊重民情风俗,倾听人民意见。这些都在细微之处,诠释着独特的部队精神文化。
八路军从始至终,都十分重视军队的全面建设,并提高精兵质量。而这种军队建设也具有独特之处,也体现着与它一起成长的文化精神。在敌后抗战严重困难的阶段,主力军、地方军与人民武装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极大地提高了战斗力。民兵实际是人民武装的骨干力量,一如我们在电视上所见,史实记载中他们的基本任务就是侦查敌情,袭扰敌人,围困据点,破坏敌人交通,打击汉奸并掩护群众转移。而这三者又是相互依存和转化的,军民一体的群众基础是十分坚实的,大家在书中的历史叙述中也随处可以体会到人民战争的胜利必然性。
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在《蜀先祖庙》中写道:“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八路军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就如大家都是熟悉的“狼牙山五壮士”,他们不畏强暴、以铮铮铁骨视死如归。八路军为革命牺牲奉献的精神更是值得传承的灵魂。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坚毅抗战八年,八路军所构筑的红色文化与精神,贴近我们的生活,贴近实际。因此,在今天仍然能够使大家感受到红色风尚热血澎湃的激荡和引领。大家可以仔细阅读更多历史著作的内容,或许大家就更加能够感到我们民族的历史积淀。从而我们能拥有更厚实的文化自信、更强大的文化精神,为自身开拓见识,明晰志向,最终达到博冠古今的境界,开辟新的天地。
结语: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八路军的历史见证了近代中国兴衰更替,它就像一面镜子,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可以给大家以新的启迪。“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在这部《八路军史》里看到作者所写活的历史,还原和体验八路军的作战场景与史诗般的浩荡之气,过一把军队情怀的瘾。
八路军诞生于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年代。有识之士秉持着拳拳爱国之心,顾全大局与民族利益,与当时较强的国民党力量联合。最终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前线。随着全国抗战的爆发,在新形势下,八路军根据实际进行了军事战略的转变。共产党人将智慧凝聚,准确把握了历史形势和战争局势,指出应当以游击战、运动战互相配合。同时根据不同的具体战役制定详细的战术。这个战略一直贯穿着整个八路军的抗战历程,尤其在建设和巩固抗日根据地上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八路军在科学的军事策略下打出了不少名扬中外的胜仗。大家在阅读中也能感受到,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八路军也形成了具有群众性、斗争性、艰苦性的文化精神。例如在人民战争思想的指引下,逐渐吸收人民力量,成为抗日战争中的最主要力量。不论是军队建设,还是武器装备,还是战略战术,都日渐强大和成熟。英勇的八路军战士们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数不清的扫荡,更为后来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而言之,无论是八路军最初的由来,还是他们奇妙的战术,荡气回肠的战役,抑或是一路成长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家都可以在书中连贯、有机整体式地串联和把握。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给大家带来全新的启迪,提升阅读历史类书籍的兴趣,提升历史与美学的欣赏能力、分析能力。相信这样的阅读能够使大家认识到我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从而以更慷慨的热情热爱我们的这个国家,发扬革命先烈的精神,为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八路军的历史唤醒了沉睡的中国,也复苏了我们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动地军歌唱凯旋”,让我们记住这沧桑又辉煌的一页,为民族的崛起注入源源不断的精力,我们更能够在大风大浪中坚如磐石。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