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3月,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山东分局决定成立滨海区党委,由符竹庭任书记,同时成立滨海军区,由陈士榘任司令员,符竹庭兼政治委员。在陈士榘、符竹庭的领导下,滨海抗日根据地军民英勇对敌作战,不断取得胜利。
1943年秋,日军在华北地区发动“扫荡”。但敌人因兵力不足,在某些地区进行“扫荡”时,在其他地区只能采取守势。八路军山东军区根据掌握的敌情,于10月15日发出了准备反“扫荡”的指示,要求各军区积极出击,粉碎敌人的“扫荡”。
为了策应鲁中、清河区的反“扫荡”斗争,进一步巩固反“蚕食”斗争的成果,八路军滨海军区决定于1943年11月19日发动赣榆战役。当时,赣榆是敌人“蚕食”八路军沿海抗日根据地的前哨阵地,守敌是伪和平建国军第三十六师第七十一旅李亚藩部及伪保安队、盐警等共2000余人,总兵力和武器装备上对八路军滨海军区部队占有一定优势,而赣榆城有高耸的城墙,上建林立的碉堡,城防稳固,易守难攻。陈士榘、符竹庭等经过周密研究,制订出“军事打击、政治争取、里应外合、全歼敌人”的作战方案。
根据部署,战斗开始前,为了消除敌人的警惕,八路军各部佯装不敌,避免和李亚藩部作战,让敌人逐步放松了戒备。与此同时,由于地下工作者卓有成效的策反工作,在赣榆伪军内部很快确立起随时准备接应八路军入城的可靠关系,伪军一个团长经过争取,保证在八路军攻城后按兵不动。
一切准备就绪后,11月19日上午,八路军滨海区主力突然把大摇大摆出城抢粮的一股伪军全歼。当日夜间,八路军各部和一部分地方武装秘密到达赣榆城外埋伏,突击队员化装成抢粮归来的伪军和运粮的百姓来到城下,在内线配合下叫开了城门,迅速将守城门的伪军俘虏。随后,主力部队相继扑入城内,向既定目标展开猛攻。战不多时,城中各据点的伪军已被基本肃清,伪旅长李亚藩率领残部,退入坚固的中心炮楼顽抗,企图死守待援。
20日拂晓,从青口赶来的200多名日伪军接连发起两次进攻,企图救援赣榆守敌,均被八路军打援部队击退。陈士榘、符竹庭闻讯后认为,采取政治攻势和军事打击相配合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于是两人命部队暂停进攻,向李亚藩发出了劝降信。但李亚藩却以为八路军劝降是因为没有强大的炮火,奈何不了他们,于是拒绝投降。殊不知,八路军山东军区司令员罗荣桓为了此次攻坚战的胜利,特批“九二”步兵炮一门和三发炮弹,交给了攻城部队使用。见敌人拒不投降,陈士榘和符竹庭决定向敌人开炮。第一发炮弹炸毁了敌人炮楼的一个瞭望孔。炮击过后,陈士榘、符竹庭让战士们喊话,限守敌5分钟内派人出来谈判。
5分钟后,敌人仍然没反应。陈士榘、符竹庭命令继续开炮。第二发炮弹击中炮楼的中层。李亚藩心惊胆战,派了他的副官出来,向陈士榘、符竹庭提出“八路军先退出城外”,“双方订一个互不侵犯条约”的“谈判”条件,企图拖延时间。陈士榘、符竹庭当面戳穿阴谋,毫不客气地告诉来者:限李亚藩3分钟出来投降。
3分钟过去了,李亚藩依然没有动静。陈士榘、符竹庭命令炮兵把最后一发炮弹打了出去,正中李亚藩等伪军官的生活区。李亚藩顿时慌了手脚,在内线的逼迫下,只得走出炮楼。陈士榘、符竹庭见到李亚藩后,简单向他交代了政策。李亚藩乖乖地写下手令:“全旅官兵一律放下武器,到大操场集合。”至20日下午,守敌全部放下武器投降,赣榆城宣告解放。
这次战斗,八路军以牺牲3人、伤37人的极小代价,俘获敌人2000余人,缴获步枪2000余支、轻机枪8挺、手炮40余门、战马30多匹、汽车2辆,创造了内外线作战、智取和强攻相结合的光辉战例。在随后乘胜扩大战果的战斗中,赣榆周围的海头、兴庄等11个据点,也被八路军全部攻克。敌人“扫荡”和“蚕食”滨海根据地、打通海(州)青(岛)公路的计划迅速宣告破产。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