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上半年,日军先后对津浦路西,胶济路北,以及胶东,苏鲁边,鲁中的泰(安)莱(芜)边,进行了普遍的分区“扫荡”,占领了大部分具城。6上旬,日军以第5师为基干,第21、第32、第114师及独立混成第5旅各一部共2万余人,开始“扫荡”鲁中,日军队临沂、平邑、新泰、莱芜、临胸、安丘、诸城附近同时开始行动,以沂水、莒县为合击点。9日,从北部胶济路进攻的日军占领宫县、沂水,从西部津浦路、南部滋(滋阳,即究州)临(沂)公路进攻的日军进占大店镇、河阳镇、坦埠、南麻一线。山东纵队采取游击战术,以一部兵力在内线坚持斗争,以第1、第2、第3支队分别活动于外线新泰、费县、鲁山等地,钳制与打击敌人,第4支队在泰(安)莱(芜)边待机。经月余战斗,共作战70余次,毙伤敌1000余人,粉碎了日军对山东的首次大“扫荡”。
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8月1日成立八路军第1纵队,徐向前任司令员,朱瑞任政治委员,统一指挥在山东和苏北的八路军各部队。8月9日,山东军政委员会批准成立,由朱瑞、徐向前、郭洪涛、罗荣桓、陈光、黎玉为委员,朱瑞为书记。
山东军政领导机构进一步健全的同时,大力加强了政权建设和军队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关于重视政权建设的指示,5月24日,山东分局决定,加紧建立专署、县、区抗日民主政权。随后还强调:“敌人‘扫荡’,县、区、乡政权破坏,各地均须按照前电,恢复抗日政权,并保证党的领导”。此后,中共在莱芜、莱南、博山、淄川、章丘泰安、泰西、益都、新泰、泰(安)宁(阳)、蒙阴、邹平、长山、临淄、曲(阜)泗(水)宁(阳)边和长(山)桓(台)益(都)边,相继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从此,建立与发展民主政权的工作普遍开展起来。
山东纵队经过三期整训,已初步实现正规化,各种制度均已建立,部队战斗力大为提高。随后,山东纵队整编成第1、第2、第3、第4、第5旅及第1、第5支队,总兵力达5万余人。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