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15师主力旅之一。
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15军团在陕西省三原县桥底镇地区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15师第344旅。徐海东任旅长,卢绍武任参谋长。辖第687、第688团。全旅共5000余人。
8月下旬,第344旅奉命由三原地区开赴晋东北。9月25日,参加平型关战斗。战后,为策应忻口会战,配合国民党军保卫太原,第687团北进至恒山地区的浑源、灵丘西北部一带,开展游击活动;旅部率第688团南下至五台山地区的东冶、定襄一带,侧击进攻太原之日军。10月,黄克诚任旅政治委员(后兼任政治部主任)。11月下旬~12月22日,第344旅配合晋察冀军区进行反击日军八路围攻的作战。12月,在平山县洪子店组建第689团。1938年1~2月,为牵制和打击进攻晋南、晋西的日军,第344旅进行小寨、温塘等战斗,击退了正太铁路(今石家庄—太原)娘子关至井陉沿线日伪军的进攻,并扩充兵员6000人。第688团团长陈锦秀在战斗中牺牲。2月下旬,第344旅划归第129师指挥。4月,崔田民任旅政治部主任。为配合第129师粉碎日军对晋东南地区的九路围攻,第689团参加了长乐村战斗。第687、第688团进行了张店战斗。4月下旬,第344旅向晋南发展。7月,第687、第688团在阳城以北町店歼灭了由晋城西犯的日军。战后,第344旅在端氏进行休整。韩振纪任旅参谋长。
1938年春,第115师师部率第343旅由晋东北南下后,第344旅即由第18集团军直接指挥。7月,朱德总司令到第344旅,指示该旅分散活动,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据此,第687团南下豫北修武、焦作地区活动;第688团主力进入平汉铁路(今北京—汉口)以东之内黄、淇县地区,一部进入中条山;第689团进入冀南平原。8月,徐海东因病回延安休养,杨得志调任副旅长、代理旅长。9月,杨得志率一部兵力开辟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同时配合第129师部队袭击日伪军据点、车站,破坏平汉、道清(今道口—博爱)铁路线,策应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年底,第344旅所属部队大部从豫北、冀南返回太行山,以第687团与第688团各一部合编为旅独立团。1939年初,第688团调归第129师第386旅指挥,在冀鲁豫边地区活动,并收容部分地方抗日武装编成第344旅特务团。2月,第688团在威县参加香城固战斗,挫败了日军对冀南地区的进攻。1939年1月底,杨得志、崔田民率领该旅补充团(即第689团)、特务团(即第690团)过平汉铁路。3月,进至道口镇以东地区,并和由地方武装组织的黄河支队、冀鲁豫第5支队等部合编成冀鲁豫支队,下辖4个大队。7月,田守尧任第344旅副旅长。7月中旬,第344旅一部配合第129师粉碎了日军对晋东南地区的大“扫荡”。12月,第344旅发展至7000余人。同月,配合第129师部队发起邯长公路破击战,切断邯郸至长治的日伪军补给线,粉碎了日伪军分割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企图。1940年2月,第344旅编入八路军第2纵队,韩先楚任代旅长,康志强任政治委员。4月,刘震任旅长,唐亮任政治委员,沈启贤任参谋长,高农斧任政治部主任。
5月,八路军第2纵队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协同新四军发展与巩固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指示,率第344旅等部南下豫皖苏边区。6月下旬,进抵安徽省涡阳县新兴集地区。7月,与新四军第6支队(欠第4总队)会合,合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第344旅改称第4旅,其所辖3个团改称第7、第8、第9团。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