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敌后战场 > 八路军抗战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沁源战役
来源:西陆网   2018-02-26 16:12:04

  沁源围困战,又称沁源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中日双方在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发生的交战。日寇扫荡太岳抗日根据地北部后,留置部队于沁源及周边地区,沁源地方武装和民兵在八路军太岳军区主力一部配合下,在山西省沁源地区对日军进行的围困战。在八路军的不断骚扰下不断收缩阵地,最后被迫退出。沁源围困战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创造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典型缩影,曾受到中共党中央和时任中央政治局主席毛泽东的高度评价。

  沁源战役简介

  沁源,地处太岳抗日根据地腹心,四面群山环抱,是太岳区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日寇把这里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曾8次闯入沁源疯狂“扫荡”。1942年冬,日军又纠集2万兵力对太岳根据地实施“扫荡”,但沁源军民早已全部转移进深山,只给日军丢下一座空城。

  1942年10月,日军以一个大队兵力第二次侵占沁源,企图使沁源伪化,实现其“山地剿共实验区”的毒辣计划。沁源抗日军民针锋相对,对数百日军开展了长达两年半的围困战。他们首先开展了空室清野大行动,把水井填死、碾磨炸毁、粮食运走,隐匿到深山老林与敌周旋,使日军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接着又掀起“抢粮运动”,组织起来,乘夜摸进敌据点将敌人抢劫的粮食运出来。一夜之间,竟有万余军民出动,后来又发展到“劫敌运动”,不仅夺回敌人抢走的羊、牛和其他财物,而且连敌人的军用物资衣服靴也“劫”,使敌惊恐万状,惶惶不可终日。“家家造石雷,人人埋石雷”,在敌人补给线上到处埋下石雷,给了敌人一次又一次沉重打击。特别是1945年3月的“总围困”中,沁源军民将15000颗地雷、石雷布在城关、交口重封锁起来,炸死敌人一部,4月11日敌人付出惨重代价后,狼狈逃窜。

  沁源战役奇迹

  8月中旬从胶济线调独立第6混成旅团1个大队接替防务。沁源军民一面战斗,一面生产,愈战愈强。全县无一村建立“维持会”,无一人投降。被围困的日军一再收缩阵地,补给更加困难,最后在日军1000余人的接应下于1945年4月11日撤走。历时30多个月的沁源围困战结束。

  在两年半的围困战中,沁源地方武装和民兵,在太岳军区一部配合下,共作战2730余次,毙伤日伪军4000余人,使日军两次易防,三次收缩阵地。

  沁源围困战是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成功创造了对占领八路军腹心地区之敌进行斗争的范例,当时就受到中共中央的重视和表彰。1944年1月17日,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特地发表了《向沁源军民致敬》的社论,指出“模范的沁源,坚强不屈的沁源,是太岳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一面旗帜,是敌后抗战中的模范典型之一。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