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敌后战场 > 新四军抗战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新史料披露日本对华伪钞战 共印制40亿巨款
来源:超级军事网   2015-05-11 11:39:45

  日本《朝日新闻》称,明治大学和平教育登户研究所资料馆公布了最近在静冈市骏河区“巴川造纸厂”发现的印钞特殊用纸。

  除了研制武器,登户研究所当时还负有另外一项绝密任务。明治大学讲师渡边贤在《明治大学和平教育登户研究所——从史料看战争与和平》的论文中提到,被称为“36栋”的登户研究所本身从事的是秘密战、间谍战、谋划和宣传等日本陆军最高机密活动,而研究所中的第3科则是“秘密中的秘密”。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依靠武力胁迫发行的“军票”在中国许多地方不通用,致使日军在华物资采购时阻力很大。为改变这一状况,日本陆军提出“通过伪钞破坏法币工作”的计划。据登户研究所原工作人员伴繁雄所著《陆军登户研究所的真空》一书称,作为对华“经济谋略”的一个环节,日本陆军将制造伪钞当做一项秘密工作。

  据称,登户研究所在战争期间共印制了金额达40亿元的伪法币,相当于日本陆军在中国战场初期2至3年的军费总和,对中国经济市场造成严重伤害。在日本陆军参谋总部看来,第3科制造的伪法币不仅可扰乱中国经济,还能扶持汪伪政权和培养收买亲日分子,同时为日本陆军购买军需和战略物资,甚至支付日军士兵的生活费。

  1944年以后,由于频繁遭到美军战机轰炸,登户研究所不得不将第1科、第2科和第3科分别疏散。当时,第1科和第2科被疏散至长野县伊那地区,第3科被疏散至福井县武生市。因为缺乏原材料,第3科只好借用加藤造纸厂来制纸。但印刷工厂半数器材和技术人员当时均被疏散,加藤造纸厂内新建设施推进缓慢,器材安装也不到位,第3科到战争结束再也没有印出一张伪钞。

  由于利用国家权力伪造他国货币是违法行为,日本战败后为销毁证据,将登户研究所第3科假币印刷厂的设备和资料全部烧毁,并严禁原职员说出真相,加之上世纪70至80年代在该研究所旧址修建新的大学校园,令历史留下一段空白。

  明治大学校园内至今仍保留着当时印有日本陆军标志的消防栓,但代号“26栋”的伪钞仓库因建筑老朽已被拆除,代号“5栋”的伪钞工厂原本也准备解体处理,但在市民团体的要求下得以保存。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