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敌后战场 > 新四军抗战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抗战中苏南地区的一场悲壮战斗—— 塘马血战
来源:江苏新闻   2015-07-03 11:14:41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8月13日,日军制造“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占领上海后,日军沿沪宁铁路向南京进犯,很快占领了苏南。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于1938年春挺进苏南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了茅山抗日根据地。

  苏南,地处南京与上海之间,是日本侵略军的心腹之地。新四军在苏南的活动,沉重地打击了日伪的统治,日伪军将苏南也列为“扫荡”、“清乡”的重点地区。

  1941年,抗战进入了最艰苦的阶段。在苏南坚持敌后斗争的新四军六师十六旅,处于日、伪、顽军夹击的逆境中。为了进一步粉碎日伪军的“扫荡”,在战斗的空隙中,十六旅旅部抽调部队在溧阳山区的塘马村进行军政集训。11月28日晨,日军出动了步兵、骑兵、炮兵3000多兵力,向塘马村发起进攻,企图一举消灭苏南新四军在茅山的主力部队和随部队活动的苏南党政机关。

  正在塘马村的新四军第六师参谋长兼十六旅旅长罗忠毅、十六旅政委廖海涛指挥部队阻击敌人,在掩护旅部和党政机关转移后,陷入日军重围。第四十八团第一营和旅部特务连与敌浴血奋战,敌凭借优势兵力和猛烈炮火多次发起冲锋,均被新四军击退。经过四五次反复冲杀,新四军予敌重大杀伤后,转移至离塘马村3里路的王家庄、茅棚村两地,敌跟踪追击,罗忠毅和廖海涛身先士卒与敌展开血战,不幸壮烈牺牲。

  战斗持续到晚上,十六旅指战员打退了敌军的一次又一次进攻。苏南党政机关及指战员1000多人,突破日伪军封锁,安全地转移了。血战塘马,新四军六师十六旅自罗忠毅、廖海涛以下有270余人英勇牺牲。

  塘马战斗后不久,谭震林师长亲自兼任新四军十六旅旅长,重新整编队伍,又在苏南开始了新的战斗。

  解放后,溧阳县人民政府在塘马战斗旧址修建了烈士陵园,树立纪念碑,以纪念塘马战斗的烈士。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