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敌后战场 > 新四军抗战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老街上的新四军办事处在高淳广播抗日火种(图)
来源:网易新闻   2015-07-28 10:05:22

  寻访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旧址

  在人来人往的高淳老街,有一处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吴家祠堂),南京报业传媒集团的“踏访抗战遗迹·追寻抗战往事”已经做过寻访。其实,在老街附近,还有一处新四军抗战遗迹——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旧址,就较鲜为人知。日前,南京报业传媒集团记者和两名小记者一起,在高淳文史专家濮阳康京的带领下,来到这里寻访。

  南京报业传媒集团

  全媒体记者 于峰

  普通江南民居,成为新四军办事处

  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旧址位于高淳老街旁边的仓巷24号,是一栋建于清末民初的建筑,共有两进两层,内有“走马楼”,中隔天井,两侧配厢房连接,青砖小瓦硬山脊,正面有砖雕简易门罩,为典型的江南民居风格。

  “正因为新四军来到这里,建立办事处,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使得这栋在高淳老街附近常见的民居,拥有了格外特殊的意义。”濮阳康京说。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已经被宣布为高淳区文物保护单位,旧址内部也建立了纪念馆,用图片、实物、场景还原等多种方式介绍新四军在高淳的抗日事迹,以及日军在高淳犯下的滔天罪行。

  记者看到,老宅内部,有新四军军长陈毅的塑像;有重新还原的当年新四军驻淳办事处工作、学习的场景;而大门口“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旧址”十一个大字,则是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同志题写的。

  “彭冲同志曾经担任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主任,他对这里有较为深厚的感情。上世纪80年代,他还曾故地重游,回到这里。”濮阳康京说。

  开展抗战宣传,年轻人参加新四军

  濮阳康京介绍,1938年6月4日,陈毅同志率领新四军一支队东征抵达高淳。6月中旬,新四军先遣支队取得韦岗战斗胜利,引起了日军重视,日军组织兵力,对茅山根据地进行扫荡。为此,一支队司令部机关分散转移,其中政治部在刘炎主任的率领下转移到高淳淳溪镇一带。

  同年8月,为了建立茅山根据地和皖南新四军军部之间的联系通道,一支队司令部决定在高淳组建民运工作组,开展地方工作,对外称“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

  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第一任主任,是一支队政治部宣传科科长戈白章。此后,新四军二支队的彭冲、芮军以及苏皖特委的陈立平、姚路先后任办事处负责人。1939年8月31日,由于高淳县城第二次沦陷,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被撤销,全体人员撤回部队。

  “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主要任务有三方面,一是宣传发动群众,发展抗日地方组织;二是开展统战工作,与国民党中上层人士联系;三是做好联络工作,保障新四军人员的来往安全和后勤补给。” 濮阳康京说。

  办事处三大任务,都是为了抗战

  办事处成立之后,就利用国共合作的时机,在当时还由国民党政府控制的高淳县城开展活动,办事处在中小学教师、县中学生、手工业工人、商店店员之中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教青年们唱抗日救亡歌曲。

  办事处还在淳溪镇进步青年中组建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淳溪大队”,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培养抗日骨干。当时的高淳县中、武庙小学、西河沿的陆家祠堂和仓巷24号是队员们的主要活动场所。队员们还上街下乡积极宣传,促使民众觉醒。

  彭冲同志后来则回忆说,新四军驻在石臼湖南北两侧的三团、四团从淳溪镇一线来往,办事处成为中转站,因此办事处又有了一点像兵站的味道。

  “可以说,新四军驻高淳办事处在高淳播下了抗日的种子,为高淳地区民众坚持长期抗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东进抗日的新四军架起了通往皖南的桥梁。”濮阳康京说。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