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敌后战场 > 新四军抗战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我亲眼看到了鬼子投降那一天!”——访新四军老战士余宏诗
来源:上饶日报   2015-08-24 09:13:07

  导读:在信州区沙溪镇老街,抗战老兵余宏诗安祥地坐在椅子上,轻摇蒲扇,精神矍铄,慈祥的笑容中挂满了幸福。从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中走来,任凭时光流逝......

  在信州区沙溪镇老街,抗战老兵余宏诗安祥地坐在椅子上,轻摇蒲扇,精神矍铄,慈祥的笑容中挂满了幸福。从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中走来,任凭时光流逝,却没能磨去他军人的秉性与作风。

  余宏诗回忆说,1945年4月,国民党在他家乡抓壮丁。为了躲避,23岁的余宏诗就逃到了当时的浙江孝丰县,碰巧遇到了在当地打游击的新四军部队。想着国仇家恨,他抱定保家卫国的决心,加入了新四军游击队。“我还记得当时部队的番号是新四军一师十支队。”忆起当年打仗的情形,余宏诗如数家珍,“当时鬼子在城里没有东西吃,就出来抢老百姓的粮食。我们要摸清情况打鬼子,鬼子人少我们就包围他们打,人多打不过我们就跑。”经过训练,余宏诗学会了怎么装枪,怎么装子弹,怎么瞄准敌人,怎么扣扳机,从一个学做雨伞的手工艺者成为了拿枪打仗的抗日战士。

  即便枪支弹药紧缺,余宏诗和他的游击队还是连连胜利。面对被俘的日本兵时,他们的心情却有些复杂:作为中国人,他对日本侵略者有着彻骨的痛恨;但同为军人,又对俯首投降的士兵们心怀悲悯。余老说,他曾抓到过两个日本兵,他们都受了伤,上级的指示是要背他们到后方去治疗,于是他背起受伤的日本兵往后方赶。日本兵很顽固,不仅往他的脖子上吐口水,还咬他的耳朵。“为了执行党的优待俘虏政策,我一路忍着让他吐,坚持把他背到了医院。”余宏诗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但是有的日本部队并没有把武器交出来。余宏诗所在部队在山东兖州围困日本军队,逼迫他们缴械。“我亲眼看见鬼子缴械投降的那一天!”余宏诗激动地说。1945年9月3日,日军终于缴械投降,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紧接着,他还参加过解放战争,直到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后来他回到了家乡沙溪镇。

  如今已是93岁高龄的余宏诗,除了享受应有的各项优抚政策,去年镇政府还将他的旧房进行重新修缮。今年5月,余老家里的院子、走廊、过道等铺成水泥路面,方便老人走动。区政府还派挂点干部经常帮他清理屋后水沟,并且为老人安装自来水管道、定做水池,添置了全自动洗衣机,电饭煲等电器。余宏诗老人常说:“党和政府都非常关心我,上级领导经常来看我。有大家的关心,我生活得很幸福!”(祝慧箭 邱薇)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