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宫渡,位于宿迁市仰化镇复隆村内。直至今日,它依然是周边居民往来古运河两岸最频繁的渡口。1944年9月,新四军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对林宫渡发起攻击,成功拔掉日军据点,使其在这里的水上交通完全瘫痪。然而战前发生的罕见一幕,显示了日伪军的战力与心气已开始衰败。省方志办抗战专题组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可
拙劣的缓兵之计:
“放皇军过去,就给机枪、子弹”
1944年4月,淮海军分区军民开始向敌人展开局部反攻,先后拔除140多个日伪据点,把敌人压缩在宿迁、淮阴、泗阳、沭阳等几个孤城和据点里。1944年8月中旬,日寇通过一个伪政府官员向抗日游击队喊话:“只要你们让‘皇军’在运河上通行,他们就不去‘扫荡’,另外还给你们十几挺机枪和一部分子弹,如果你们同意的话,‘皇军’就派代表来和你们谈判。”
在自己的家门口,怎么能容忍日寇肆意横行?游击队认为,所谓谈判是敌人的缓兵之计,以便他们能够顺利在运河线上建立据点。 日寇看“软”的不行,就来“硬”的。驻宿迁日军第13军65师团72旅团35大队,派出金井中队88人,配合伪宿迁县保安队第11中队及伪泗阳县第四区汉奸武装90余人,于1944年8月29日侵占了宿、泗运河线上林宫渡口附近的小张庄,并在此设立据点。
据点西北距离宿迁县城32公里,东南距泗阳县城20公里,北靠运河,南200米处为废黄河堤。该据点东西长约120米,南北宽约50米,共有民房12处。敌在据点四角筑有炮楼,周围挖有3米宽外壕一道,壕后筑有暗堡,另设有鹿寨、铁丝网,而据点外的临近房屋均被日伪军放火烧毁。日军指挥部设在一处民房里。由于林宫渡位置特殊,日伪据点建成后,对我军淮海、淮北两区联系和地方政权巩固的威胁极大。
精妙的声东击西:
敌人晕头转向时,新四军完成战斗准备
淮海军分区第二支队调整部署,作攻击准备,新四军10旅在林宫渡附近详细地做了地形查勘,并绘制了作战地图。我军迅速摸清林宫渡敌据点的兵力部署、工事构筑、防御设备等情况。同时,动员群众拆掉院墙,埋藏粮食,做到空室清野,防止日伪前来抢掠。为了迷惑和麻痹敌人,我军有意识地把新四军10旅的主力调到沭阳县以南集结,佯装向盐、淮行动,用声东击西的办法,诱敌向林宫渡冒进。
9月6日黄昏,我军攻击部队连夜奔袭,在7日拂晓前,从运河线上崔镇渡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林宫渡小张庄据点团团围困起来。新四军三连、四连在据点正西担任主攻。二连在正南,旅特务营二连和二支队警卫连在东面担任助攻。二支队一连位于据点西侧为预备队,并随时准备截击溃败逃跑的敌人。我军的指挥所设在废黄河堤上,各部队接受任务后,积极构筑工事,开挖据点前沿的交通沟,地方民兵和人民群众大力支援,各项攻击准备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
激烈的五日大战 :
歼敌150多名,拔除林宫渡据点
9月7日上午,据点内日伪军组织三次出击,均遭到了我军有力回击,日伪军伤亡30余人,被迫龟缩据点。下午宿迁县城的日军135大队100余人抵达洋河,妄图解林宫渡据点之围,而我军早已准备好,将敌人挡住。
7日傍晚,我军开始压缩据点的包围圈,逼近据点的前沿。三连全体指战员从据点西侧发起进攻,用手榴弹炸毁了防护栏,冲进外壕。敌人眼看着战士们奋勇冲杀而来,非常恐慌。在据点五个“月牙形”的暗堡里,敌人用猛烈的火力疯狂射击,阻击我部队前进。为压制敌人火力,我军攻击部队多架机枪齐射暗堡射击孔,敌人部分暗堡顿时哑火。随即,突击班用马刀砍断了暗堡外围的铁丝网,从射击孔里塞进成束的手榴弹。爆炸声中,敌人暗堡被拔除
8日下午5点10分,主攻部队再次发起总攻。三连从原阵地向西南猛烈攻击,占领了西侧几处房屋,击毙了日伪军10余名,包括一名日军小队长。二连已突破敌人的前沿阵地,但遇到了敌人暗堡密集火力的封锁,难以前进。由东大门口进攻的旅特务营二连和二支队警卫连,也被敌人火力阻挠,三次冲锋均未奏效,最终形成敌我对峙的状态。当晚7时20分总攻开始,6个连队分三路向敌发起攻击,经过一番厮杀,敌人被压回村落里。西、南两面的突击连在机枪火力掩护下,一举攻入村里,将固守各个角落的敌人分割开来。从东面突击进攻的部队占领了村东一个院落,战斗在逐屋争夺中进行。在敌人固守的几个院落里,不时升起信号弹,向宿城日军求援。但是城里日军不敢出动,也在城里升起信号弹,表示爱莫能助。这时,我军让日本解放联盟淮海分支的吉春、秋水二人向日军金井部队喊话、劝降。而金井中队长声嘶力竭地命令士兵“死守到底”。
9日凌晨,一部分敌人沿运河向西逃窜。村里的敌人最后被压到两幢房子里。为了尽快结束战斗,二支队集中所有迫击炮向这两幢房子射击。房子被炮弹打中起火,金井及20多名日军,全部葬身火海。余敌惊恐万状,在拂晓前放火烧屋,利用烟火弥漫的机会向西突围,当即被我军歼灭过半。沿着运河向西狼狈溃逃的敌人,被我军一连跟踪追击到郑楼一带,与打援的四团汇合,将敌人大部分歼灭。经过5天激烈的战斗,十旅胜利拔除了林宫渡据点,此战共击毙日军66名,俘日军3名,毙俘伪军90余名,缴获大量武器弹药、电台和其它军用物资。这一战沟通了淮北、淮海的交通,也为根据地向宿迁以南发展提供了条件。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